毕业生论文(设计)文献综述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doc
《毕业生论文(设计)文献综述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生论文(设计)文献综述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文献综述作者: 指导老师: 引言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渐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增长速度也大大加快,知识总量也在急剧增长。因此相应地,人们的信息素养也需要有待提高。而信息技术教育为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极其有效的作用。本文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论述,并就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进行阐述,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实施等,以及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信息素养进行探讨。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2、资料,现将文献资料综述如下:一、信息素养的定义(一)信息素养早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来,认为学习者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学生需要有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对自己学习有价值的信息的意识,并把这些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来的意识。对使用的信息进行配合加工、合成,以生成有益于社会、他人和自己的信息,学会选择、判断和评价1。(二)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Horton认为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养课程,以提高人们对电子邮件、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2。 (三)1987年,信息学专家Patrieia Breivi
3、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数据库、电子表格软件、文字处理等技能3。(四)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必须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并将信息素养界定为四项能力;确认、评估、查询和使用(to identify, to evaluate, to locate, and to use)4。(五)1992年Christina Doyle进一步利用循环问卷的方
4、法,集合全美各地136位受访者的意见,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定义为“有能力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评估及使用信息”,并细分为以下10种能力:1.能辨识自己的信息需求;2.能了解完整的信息和智慧决策之间的关系;3.能有效地陈述信息问题,表达信息需求;4.知道有哪些可能有用的信息资源;5.能制订妥善的信息检索策略;6.能使用印刷方式及高科技方式存储的信息资源;7.能评估信息的相关及有用程度;8.组织信息使其有实用性;9.组合新信息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10.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5。 (六)华南师范大学的桑新民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确立培养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1.高效获取
5、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6。 (七)江西师范大学教学论研究中心主任钟志贤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 1.运用信息工具;2.获取信息;3.处理信息;4.生成信息;5.创造信息;6.发挥信息的效益;7.信息协作;8.信息免疫7。(八)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章慧敏、傅德荣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能力和其他层面上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
6、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每一个信息社会的成员我们称这为信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8。(九)也有种观点是从技术和人文两层含义来理解信息素养,他们认为: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了人们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技能;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又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认识和态度,以及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9。综合以上观点和看法,笔者认为前面5种观点都比较陈旧,有时代局限性。第7种观点只说明了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比较片面。第
7、8种观点比较全面,但是不够具体。我比较赞同桑新民教授的观点和第9种观点,所以可以给信息素养以这样的描述:信息素养就是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正确地获取、存储、传递、使用和加工有效的信息,能够利用获取的信息创造新的信息,用来解决新的问题,并能正确地评价信息,对信息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及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并有健康的信息心理取向。它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与读、写、算一样重要,是未来信息社会必备且终生有用的新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当今技术变化迅速、信息数量剧增的全球信息环境中,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只有通过
8、信息素养教育才能教会人们如何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与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与素养,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二、信息技术教育和培养目标(一)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章慧敏、傅德荣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8。(二)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院刘向永认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他们提出要建立统一完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与目标体系:1.小学阶段:以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与态度为主,强调学习者对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兴趣和爱好,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会简单的学习和生活应用。2.初中阶段: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学会获取
9、信息、处理信息和呈现信息的基本技能。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3.高中阶段:扩展信息技术技能,综合发展学习者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培养学习者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发展10。(三)2000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生 论文 设计 文献 综述 信息 素养 信息技术 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