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用于GPS前端的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doc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用于GPS前端的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用于GPS前端的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用于GPS前端的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学 院:年 级:专 业: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 2013年05月18日摘要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实现在全球范围内为不限数量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并且连续精确的速度位置和时间信息。随着GPS市场的不断开拓,最初只应用在军事上的技术逐渐向民用方向发展,生产技术的大规模化和元件的微型化趋势带来了低成本的接收机元器件。本文首先提出了GPS接收机前端方案及其性能指标要求,具体分析了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增益。其次,运用ADS2011.10进行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并针对其功能进行匹配电路的设计,增益大于30dB,噪声系数小于ldB。带宽大于3GHz
2、,工作频率为1.5GHz。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低噪声放大器;增益;噪声系数Abstract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helps to provide for an unlimited number of us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 all the weather. Initially GPS was only applied in military area. However, with the ever-developing technology and market expansion, it is gradual
3、ly implemented in civil area. Furthermore, the mass production and the trend of the component miniaturization contribute to low-cost GPS receivers.In this thesis, the GPS receiver project and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 are firstly proposed. Meanwhile, the noise figure of the amplifier and the sensit
4、ivity of the receiver are analyzed. Secondly, a low-noise amplifier with the matching circuit is designed using ADS2011.10.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in is greater than 30dB, the noise figure is less than ldB, bandwidth is greater than 3GHz, and operating frequency is 1.5GHz.Key wordsGlo
5、bal Positioning System; Low-Noise Amplifier; gain; noise figure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31.4 小结3第二章 低噪声放大器的理论基础42.1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结构42.2 主要参数52.2.1 噪声系数NF52.2.2 放大器的增益62.2.3 放大器的稳定性62.3 小结7第三章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分析83.1 直流分析83.2 偏置电路103.3 稳定性分析113.4 小结15第四章 低噪声放大器的优化164.1 输入匹配164
6、.2 最大增益输出匹配21结论22参考文献23致谢25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微波/射频技术在面世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广泛地应用在军用、民用事业中。尤其是近年来无线通讯、卫星定位导航、精确制导及反制导、以及各类雷达大量需求的刺激,使得微波/射频技术以前所未有速度迅猛发展,进入了以微波集成电路(MMIC)和射频集成电路(RFIC)为代表的电路微波/射频微电子技术时代1。尤其在过去一二十年中,无线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大大促进了以Si CMOS工艺为代表的射频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领域主要以第三代移动通信、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局域网 (WLAN)为代表。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
7、动化、高效率等显著特点及其所独具的定位导航、授时校频、精密测量等多方面的强大功能,已涉足众多的应用领域,如民用领域的汽车、船舶、飞机等运动物体的定位导航2。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全球定位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海陆空三军共同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军事以及经济利益,其主要是实现全球范围内为数量不限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并且连续精确的速度,位置和时间信息。GPS经过了20多年的实验研究,耗资多达300亿美元,1994年3月,24颗GPS卫星星座已经布设完毕,全球覆盖率已高达98%3。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不断发展,芯片的性能不断提高
8、,成本不断降低,以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为代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集成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当中。尽管当下全球经济低迷,价格下降和提高消费者意识,以及对手机定位功能的需求将继续推动GPS导航手机的健康发展。市场调研公司ABI通过最新对经济环境的观测, 研究得出全球GPS定位系统芯片组将继续深入这一部分;该研究报告说,在2014年每十台智能手机中就有九台将内置GPS导航芯片4。以GPS作为其代表的卫星导航系统,可通过卫星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位置,进行导航功
9、能。其中LNA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中会涉及到噪声系数增益线性度阻抗匹配等方面的优化权衡5。随着近年来无线通讯,卫星通讯,全球定位系统及电子对抗技术迅速发展,现代通讯系统要求通讯距离越来越远,接收灵敏度越来越高。低噪声放大器位于射频接收系统的前端,其主要功能是将来自天线的低电压信号进行小信号放大。前级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对整个微波系统的噪声影响最大,它的增益将决定对后级电路的噪声抑制程度,它的线性度将对整个系统的线性度和共模噪声抑制比产生重要影响。 对低噪声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噪声系数低,足够的功率增益,工作稳定性好,足够的带宽和大的动态范围。因此,研究合适的宽频带、高性能、小体积、更低噪声的
10、放大器电路,己经成为微波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技术之一5。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GPS接收机也在向着低功耗、高灵敏度、高集成度方向不断发展,接收机的工艺也由最初的Bipolar工艺转向更易于与数字电路整合的CMOS工艺。由于GPS是目前唯一能提供724服务的GNSS系统,GPS系统的接收机在市场上已经广泛使用。 Maxim公司于2004年推出的MAX2745采用CMOS工艺,2.4V电压下功耗为41mW,噪声系数3.5dB(含有源天线);以SiRF公司GSC3f系列为代表的GPS单芯片解决方案大大简化了外围芯片、电路的数量,降低了整体功耗,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目前全球约有二十多家
11、制造商生产GPS接收机专用芯片,这些公司主要都集中在欧美国家。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对小尺寸、低功耗的不断追求,及硬件设计水平与CMOS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2002年开始出现单芯片GPS接收机,现阶段德州仪器、高通、美国SiRF等公司的产品占据了GPS市场的大量份额,台湾IC设计公司MTK的MT3329等芯片在GPS导航市场上的份额也相当可观7。长期以来,我国都没有自主产权的GPS接收机芯片,所有GPS系统的开发都是在国外厂商的解决方案下针对不同的场合进行应用层的开发,如车辆/舰船调度,车用导航软件等。我国独立开发北斗一代和二代(Compass)系统,并与欧盟合作共同开发Galileo系统表
12、明了国家对GPS行业的重视与支持。用户端接收机作为GP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势头也锐不可当。2006年11月1日,西安华讯微电子公司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GPS芯片组(HX8110 射频芯片、HX8120 基带芯片),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我国在卫星导航芯片领域的空白8。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GPS接收机是整个GP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GPS接收机中,其射频前端电路的性能好坏,将对整个接收机系统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如何提高GPS接收机性能是非常有意义的。GPS卫星信号分为Ll和L2,频率分别为1575.42MHz和1227.60MHz,其中L
13、l为开放的民用信号,信号为圆极化波,信号强度为-166dBm左右,属于比较弱的信号。信号是通过天线来接收的,微带天线易于实现圆极化工作,并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剖面低、易集成等优点,因此可以作为首选结构形式。为了提高接收信号的灵敏度,一般在接收机的最前端放置低噪声放大器(LNA),由于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较小,而接收系统经过合理的增益分布后,噪声系数主要由低噪声放大器决定,因此,研究设计性能优良的低噪声放大器是非常有意义的9。主要研究内容:1)采用ADS软件设计一种低噪声放大器。2)在设计过程中选用低噪声RF晶体管,如Infineon公司的BFP740。3)在设计过程中需完成偏置电路
14、,匹配电路及主体电路的设计。4)初步拟达到的设计指标如表1-1所示。表1-1 设计初步拟达到的设计指标工作频率(Hz)增益(dB)带宽(Hz)噪声系数(dB)1.5G303G 0CTA 0CVCEO43.5VCollector-emitter voltageVCES13VCollector-base voltageVCBO13VEmitter-base voltageVEBO1.2VCollector currentIC30mABase currentIB3mATotal power dissipation)TS 89CPtot160mWCollector-emitter breakdown
15、voltageV(BR)CEO4.7VNoise figureIC = 8 mA, VCE = 3 V, f = 1.8 GHz, ZS = ZSoptIC = 8 mA, VCE = 3 V, f = 6 GHz, ZS = ZSoptF0.50.85dBPower gain, maximum stable)IC = 25 mA, VCE = 3 V, ZS = ZSopt,ZL = ZLopt ,f = 1.8 GHzGms27.5dBPower gain, maximum available)IC = 25 mA, VCE = 3 V, ZS = ZSopt,ZL = ZLopt, f
16、= 6 GHzGma17dBTransducer gainIC = 25 mA, VCE = 3 V, ZS = ZL = 50 ,f = 1.8 GHzIC = 25 mA, VCE = 3 V, ZS = ZL = 50 ,f = 6 GHz|S21|224.513.5dB3.1 直流分析首先,要确定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在ADS2011.10中建立一个工程,将BFP740的模型导入其中,如图3-1所示,是在官网上下载得到的晶体管的Spice模型。图3-1 晶体管BFP740的Spice模型通过ADS软件提供的BJT Curve Tracer工具进行仿真,电路图如图3-2所示:图3-2 直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学生 毕业论文 用于 GPS 前端 低噪声放大器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