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04962.doc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0496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04962.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设 计(论文)题 目: 浅析唐朝服饰对日本服饰 的影响 学 院: 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 服装设计 2009年 5 月 12 日浅析唐朝服饰对日本服饰的影响摘 要自古以来,衣帛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衣冠王国”“衣被天下”等都在说明中国服饰的历史悠久业绩辉煌。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的全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纺织技术进步,对外交往频繁,而与日本的交往最为频繁,这使日本服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中国唐朝文化的成果,具体表现在服装款式图案配饰以及妆容四大方面,这些文化的印迹在现在的日本传统服饰中依然明显的保留着。因此人们都
2、说日本和服只是中国唐朝服饰的仿制品,但日本还是从唐朝服饰的单纯模仿中走了出来,并结合自己本民族的特点进行不断创新变化发展,形成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和服。通过日本对唐朝服饰文化的这种吸收消化及演变发展的过程,我们是否会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唐朝服饰 日本服饰 服装款式 妆容 目 录一、绪论1.1 唐朝的社会特点 1.2 当时日本的社会特点 二、唐朝服装和日本服装的影响2.1 唐服的特点 2.1.1 襦裙服 2.1.2 女着男装 2.1.3 胡服2.2 和服的特点 三、唐朝服饰对日本服饰的影响3.1 款式 3.1.1 冠服 3.1.2 唐衣和十二单3.2 图案 四、唐朝服饰对日本配饰和妆容得影响4.
3、1 配饰 4.1.1 纽4.1.2 冠4.1.3 草履4.1.4 扇子4.2 妆容 4.2.1 面妆4.2.2 发髻五、小结参考文献一、绪 论1.1 唐朝的社会特点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政治经济高度发展,艺术文化繁荣昌盛。尤其贞观、开元年间,国家统一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那里云集了大量中外商人学者僧人艺术家及外交使节,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辉煌的唐朝文化也通过他们传到了世界各地。直到今天,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他们本国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大。当那些的友好使者云集长安时
4、,他们也把自己的文化种子播撒在了八百里秦川,使唐朝吸收了外来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内涵和风格,这样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使唐朝服饰的奇葩开得更加夺目光彩。1.2 当时日本的社会特点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日本政治经济艺术文化都比较落后于其他先进国家和地区。但被日本尊称为“日本律宗初祖”“日本文化的大恩人”的唐朝和尚鉴真,不仅将佛教传到日本,还传播了文化,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及荷花等介绍到了日本,为中日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日本的服饰在中日交流中趋向成熟,直接受到唐朝服饰的积极影响,特别是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二、唐朝服装和日本服装的特点2.1 唐服的特点唐朝是中国古代服装
5、发展的鼎盛时期,引导着当时世界的流行,无论服装款式色彩还是图案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精彩局面,服装丰美华丽,妆饰奇异纷繁,目不暇接。几百年的唐朝服饰可以分为三大配套服饰,即襦裙服、女着男装、胡服三种。2.1.1 襦裙服如图2-1所示,襦裙服即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上衣下裳装束。襦是短襦,一般只到腰间,相比之下,衫长长度要长,长至胯或更长。这是唐朝女服最大的特点,因此着襦、衫的女子非常普遍,诗人张佑就写到“鸳鸯绣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 图 2-1 短襦,长裙,披帛女服穿戴由于唐朝的经济繁荣,社会开放,服饰丰富华丽,因此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从而对“粉胸半
6、掩疑暗雪”如图2-3所示,“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在永泰公主墓壁画上,如图2-2所示,就有很形象的描绘,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穿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显得身材修长,妩媚动人,别有一番风味。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在唐朝,只有那些有身份的人才能那样,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半裸胸,然而平民百姓家的,没有身份地位的女子是不许的。图 2-2唐永泰公主墓壁画图2-3西安唐 。韦顼墓石橔线雕短襦长裙的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佩披帛,隐约显露身上肌肤,如图
7、2-4所示的周昉簪花仕女图,画中描绘的装束,体现了唐朝女子着装的大胆,也自然的表现了唐朝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性。图 2-4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2.1.2 女着男装受马上民族服饰影响,唐女在着装上有了新的审美观,旧唐书 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又如新唐书 李石传记“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可见当时的唐女喜欢英姿煞爽的英武装束,且相当普遍。2.1.3 胡服 胡服,一种包含印度、波斯等很多民族成分在内的民族装束。由于唐朝采取开放政策,其服饰也受到了西域和吐蕃的影响,因而“浑脱帽”、“时世妆”等令开放时尚的唐女耳目一新。元稹诗:“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
8、腥膻满地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狂风般的胡服热潮席卷中原诸城。比较典型的胡服形象即为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腰靴。舆服志云,“中宗后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之服”为此种装束。 图 2-5 胡服2.2 和服的特点和服与中国古代服饰一样,也属于平面裁剪。和服裁剪几乎没有曲线,几乎全部由直线构成,只是在领窝处开有一个20厘米的口子,上领时将多余的部分叠在一起。如果将和服拆开,如图2-3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仍然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这就像我们今天的国际大师们说的“折纸”是和服的最大特点)。由于和服的裁剪制作有那样的特点,所以在量体裁衣上
9、没什么要求,比较自由。在制作和服时,很少被人们的体型而左右,无论高矮胖瘦,即使穿着同一图2-6 和服拆开图尺寸的和服,也较少给人留下衣不合体的印象。因为它的穿着是灵活的,可以因人而异,只需在腰间调节尺寸。和服虽然基本上由直线构成,穿在身上时呈直筒形,从而缺少对人体曲线美的显示,但就是这种感觉,更能使它显示出庄重的、安稳的、而又宁静的,符合日本人的气质。和服的这种款式也受当地气候的影响,日本绝大部分地区温暖湿润,因此服装的通气性十分重要,由于和服是宽松式,衣服上的透气孔就有8个之多,而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开合,因此十分适合当地气候。三、唐朝服装对日本服装的影响日本木宫泰彦曾在日中文化交流史
10、中说,在中国六朝文化的刺激下,日本雄略天皇曾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养蚕丝织绸事业的发展,希望日本能成为中国式的“衣冠之邦”。可在他临死时,这个愿望还未实现,他深感遗憾并留下遗诏说:“不谓遘疾弥留,至于大渐,此乃人生常分,何足言及。但朝野衣冠,未得鲜丽,教化政刑,犹未尽善,兴言念此,唯以留恨。”在木宫先生死后,日本的服饰在与中国唐朝的频繁友好往来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的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及平安时代三个时期是与中国隋唐进行往来的主要时期,其服饰直接受到了积极的影响。接下来我们以律令为依据来浅析下唐朝服装对日本服装的影响。3.1 款式3.1.1 冠服 公元600年,即日本飞鸟时代,圣德太子派遣使节前往隋朝
11、,从此开始了300多年的友好往来,唐朝是中日交往历史上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受影响最大的时期。公元593年,推古天皇即位。10年后不久,圣德太子即推古天皇的侄儿向隋引进“冠位十二阶”,制定了宫廷用冠和参朝服,并邀请中国技工去日本传艺,从而引进了先进的纺织技术。作于奈良时代的著名古画圣德太子像中这样描绘到:“太子头戴中国式幞头,身着初唐时服装”,这表明日本上层人士对当时唐朝服饰的偏爱于推崇。飞鸟奈良时期基本完成了女子上衣下裳的基本模式,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朝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其中朝服包括冠帽,并按官职等级区分;制服则是无官职的公务人员的服装,按行业分类。公元701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04962 服装设计 专业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