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行政管理的论文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doc
《有关行政管理的论文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行政管理的论文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关行政管理的论文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从专业教育看行政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伦理培养摘要: 专业设置的管理取向以及就业岗位的公共性使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必须着重制度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而职业伦理观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职业归属感不强、缺乏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差、眼高手低、诚信缺失等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源自专业定位模糊、伦理教育功利化、伦理评价机制缺失等现象的长期存在。因此, 必须紧扣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性本质, 从价值判断、专业定位、课程设置、评价机制等多方面着手, 系统完善行政职业伦理教育。关键词: 专业教育; 行政管理; 职业伦理大学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
2、业人才的使命,处于学校教育与职业发展的衔接阶段, 期间大学生所形成的职业认识和伦理准则, 将直接影响其职业生涯中的道德品质。行政管理专业是以通过培养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行政工作岗位输送人才的应用型专业。专业设置的管理取向以及就业岗位的公共性, 使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必须着重制度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而联系我国转型期公共部门从业人员腐败案件频繁曝光、职业伦理问题凸显的社会现实, 加强作为后备人才基地的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职业伦理教育, 就显得更为必要。一、行政管理专业职业伦理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中:
3、第一个环节是大学两课教育中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其教学内容除个人道德修养、社会公德及家庭美德外, 还联系我国社会环境, 设置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此外在华南农业大学及其他广州高校中, 该课程还包含廉洁修身模块, 虽然面向所有专业开设, 但这一模块的增加无疑更符合行政职业伦理培育的需要。第二个环节的职业伦理教育体现在专业课程中, 就行政管理专业而言, 其主要体现在行政伦理、公共伦理等专门课程以及行政管理学、领导学等课程有关行政职业伦理的章节中, 这一环节更紧密联系了行政管理的专业特征, 对公共部门及其从业人员的伦理规范和伦理问题进行了更为专注的分析。第三个环节是大学生毕业前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中
4、有关职业素养教育的模块, 如华南农业大学面向所有毕业班开设的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规划课程, 这一阶段的职业伦理教育更加重视职场实践和具体问题的解决, 就业导向和实用主义特色明显。上述职业伦理教育体系, 通过认识- 理论- 实践的安排, 按照不同侧重分阶段对大学生进行了从一般伦理到职业伦理的培养, 并体现出一定的专业特征和区分度。但这一职业伦理教育体系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重伦理理论教育, 轻伦理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 混淆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职业伦理教育的专业特色不明显, 缺乏职业认同的培养; 职业伦理教育就业导向明显, 功利化问题突出。上述问题使大学生在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5、方面的表现及评价都不太理想, 其中广东省在2006年所发布的5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状况调查报告6显示, 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要加强的素质是职业道德素质。 1具体到行政管理专业, 毕业生职业归属感不强、缺乏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差、眼高手低、诚信缺失等问题表现突出,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不仅对就业单位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而且反过来也会影响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从而对高校及相关专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有调查显示, 2008年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就业率排在60 名之外, 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率则在本科专业小类就业率排名中名列100名之外, 而同属管理类的工程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
6、息管理及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就业率,则均位列前100名。 2二、影响行政管理专业伦理教育的因素分析(一)专业定位过程中的实用主义导向。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已恢复举办了20余年, 其间该专业经历了由从属于政治学科到纳入管理学科的转变, 专业定位也一直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调整。20世纪末, 有学者在与国外相关专业进行课程对比之后指出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其主要体现在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特征不明显, 缺乏财政经济、政府预算等专业教育以及重价值判断和分析、轻实证研究和技术等。 3经过长期的探索, 我国行政管理专业逐步凸显出专业特色以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的。目前, 行政管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管理学、政治学
7、、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 实证研究和技术性课程也已成为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但是在目前追求实证、面向实践和市场的行政管理专业定位过程中, 显现出一种矫枉过正的势头,即过分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和操作化, 从而片面的以实用主义、管理主义的观点来定位专业教育, 在管理就是管理和让数据说话的背景下, 行政管理的公共性特征遭到忽视, 甚至在一些大学出现行政管理专业(企业行政方向)这种奇特的专业分支。在实用导向的专业定位过程中, 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界限模糊, 使这一专业在摆脱了政治学的限定之后再次沦为工商管理的附庸。在行政管理专业定位模糊的现状下, 谋求职业伦理教育
8、的特色化与差异化, 无异于缘木求鱼。(二)职业伦理教育的功利化与形式化。职业伦理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 其基本内涵除敬业、忠诚、勤劳、守制等一般性要求外, 根据行业和岗位不同又各有不同的特色。就行政管理从业者而言,就包括政治坚定、顾全大局、服务为本、廉洁奉公、品行端正等具体要求, 其中廉洁奉公、服务为本体现了作为公职人员的公共性职业特征, 而政治坚定、顾全大局等规范又不同于西方文官制度而表现出明显的国家特色。因此, 就行政管理专业的职业伦_理教育而言, 应该贴合上述行业要求而在一般公民道德教育基础上, 强化其公共性的职业特色和中国化的国情特征。但在目前
9、的职业伦理教育实践中, 上述要求往往得不到有效体现, 甚至反向出现双重异化的现象: 首先, 职业指导教育的功利化, 在就业导向教育方针的指导下, 大学生的职业伦理教育被以占据求职岗位的竞争策略培训所取代, 职业伦理被置换成职场生存攻略和办公室政治, 厚黑学取代伦理规范甚至登上了大学的就业指导讲堂; 其次, 国情特征教育的形式化, 中国化的道德品质教育往往被意识形态化的理论说教所取代,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 道德规范与职业指导功能不突出。(三)有效职业伦理评价机制的缺失。目前行政管理专业职业伦理评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中一方面是相关课程的期末测试, 通过考试成绩反映学生对于课堂讲授的伦理概念、
10、准则、体系的掌握情况;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各实习单位对学生职业素质、道德水准等的评价。就前一方面来说, 试卷考察往往侧重理论, 重视知识考察而忽视能力和行为的评价, 而这种评价也仅停留在任课教师个人判断的基础之上; 同时以记忆为基础的课程评价中即使出现了问题, 也只会表现在学生成绩的高低上, 而不会在其它方面得到反馈。而后一种评价则更加切合学生的职业实践, 理应成为有效的职业伦理评估的良好契机。但由于学生毕业实习之后往往面对着繁重的学位论文和就业压力, 来自实习过程的职业伦理反馈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也少有大学专门在实习之后再设置有关职业伦理评价及反馈的课程。因此, 目前两种大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关 行政管理 论文 方面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