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动力学初步课件.ppt
《反应动力学初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应动力学初步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6.1 化学反应速率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3 反应级数6.4 反应机理6.5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6.6 基元反应的速率理论6.7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6.1 化学反应速率,宏 观:热力学、动力学 热力学:过程的能量交换(H)、过程的自发方 向(G)、过程的限度(K)可能性。(G=-RTln K)动力学:反应速率(快慢)、反应机理(怎样 进行)现实性。,例:N2(g)+3 H2(g)=2 NH3(g)H=-92.22 kJ.mol-1(放热)G=-33.0 kJ.mol-1 G=-RT ln K K=6.1105注:但实际上,R.T.,常压,观察不到反应。,
2、热力学不涉及时间,当然不涉及反应速率,也不涉及反应机理。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是化学动力学研究的核 心问题。反应速率因不同的反应而异:火药爆炸瞬间;中和反应几秒;高温固相合成无机材料、有机合成、高分子 合成小时;橡胶老化年;石油、煤的形成几百万年,一、反应速率定义,传统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产物浓度改变的量 的绝对值。,(一)平均速率和瞬间速率:例:H2O2(aq)=H2O(l)+O2(g),实验测定:通过测定O2(g)的析出量,可得H2O2浓度变化反应速率(平均速率)计算公式:=-(H2O2)/t=-c2(H2O2)c1(H2O2)/t 规律:由下表可见,t,c(H2O2),.,H2O2(aq
3、)=H2O(l)+O2(g)或:N2O5(g)=2 NO2(g)+O2(g),令,(无限小),得瞬时速率:,量纲:,和v 的单位是,作图法:作出H2O2的 c t 曲线,某一时刻的瞬时 速率可用该时间对应的曲线点上的斜率表示;规 律:t,c(H2O2),v,反应速率(瞬时速率),计算公式:,(三)实验测定速率(净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四)对于单向反应,反应的开始的瞬间的瞬时速率称为 初速率v0,它是最有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的瞬时速率(五)测定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将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学习,传统反应速率的缺点:(见表6-1)在同一反应和同一段时间里,用不同的反应物或者生产物表示的反应速
4、率在数值上完全不同.关键是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不一样。要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反应速率,(六)IUPAC关于反应速率定义,定义瞬时速率为:,平均速率为:,(5.1),(5.2),注:(5.1)和(5.2)式中,vi 为计量系数a、b、d、c,且对反应物取负值(减少),对产物取正值(增加)以保证 v 和 为正值。,对于反应:,注:对于一个反应,在某一瞬间其v有确定值(不论以哪一种反应 物或产物的浓度变化表示);在某一时间间隔内,v 也是定值。,例:见教材p.107表6-1,0 20 min 的 V(H2O2)=c(H2O2)/(-1)t=(0.40 0.80)/(-1)(20 0)=0.
5、020 mol.dm-3.min-1 V(O2)=c(H2O2)/()t=(0.20 0)/()(20 0)=0.020 mol.dm-3.min-1=V(H2O2),例:H2O2=H2O+O2 分解反应,分别用 反应物和产物表示反应速率,二、反应速率理论,(一)碰撞理论(二)过渡状态理论,(一)碰撞理论,化学反应的前提:化学反应的发生,总要以反应物之间的接触为前提,即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先决条件.没有粒子间的碰撞,反应的进行则无从说起.,相差甚远,原因何在?,(一)碰撞理论,1.有效碰撞:看来,并非每一次碰撞都发生预期的反应,只有非常少非常少的碰撞是有效的.首先,分子无限接近时,要克服斥力
6、,这就要求分子具有足够的运动速度,即能量.具备足够的能量是有效碰撞的必要条件.,(一)碰撞理论,1.有效碰撞 其次,仅具有足够能量尚不充分,分子有构型,所以碰撞方向还会有所不同.如反应:NO2+CO=NO+CO2 的碰撞方式有:显然,(a)种碰接有利于反应的进行,(b)种以及许多其它碰撞方式都是无效的.,(一)碰撞理论,1.有效碰撞 反应速率:式中:式中,p 称为取向因子;式中,ZAB为A、B分子碰撞频率;ZAB=Z0(A)(B)Z0为(A)、(B)为单位浓度时的碰撞频率;Z0与分子量及分子大小有关。,(一)碰撞理论,1.有效碰撞 反应速率:式中,f 称“能量因子”,即“有效碰撞”占总碰撞次
7、数的分数,符合Maxwell-Boltzmann 分布定律(正 态分布),即:P109 图6-2 f=有效碰撞次数/总碰撞次数=exp(-Ec/RT),(一)碰撞理论,2.活化能和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组 活化分子/组:定义:将具备足够能量(碰撞后足以反应)的反应物分子或分子组,称为活化分子或分子组.即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或分子组;活化能/Ea:定义:具有最低能量的活化分子与具有平均能量的分子间的能量差;如图6-2,p109.含义:Ea 越大,活化分子组数则越少,有效碰撞分数越小,故反应速率越慢.,(一)碰撞理论,3.碰撞理论的局限性,碰撞理论形象直观地解释了一些简单气 体双原子反应,无法解释复杂
8、反应。它简单地将反应分子看作刚性球体,未 考虑其内部的分子结构;,(二)过渡状态理论,1.活化络合物 定义:当反应物分子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键连关系将发生变化,形成一中间过渡状态,即形成了所谓的活化络合物例:NO2+CO=NO+CO2,活化络合物,(二)过渡状态理论,1.活化络合物 特点:活化络合物能量高,不稳定.它既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产物;也可以变成原来的反应物.反应速率决定于活化络合物的浓度,活化络合物分解成产物的几率和分解成产物的速率.,(二)过渡状态理论,2.过渡态位能示意图,Ea:正向反应活化能;Ea:逆向反应活化能;H=Ea-Ea活化能的概念区别:过渡态理论将活化能与键能联系
9、起来,揭示了活化能的本质;,Ea=E(活化络合分子)-E(反应物分子),Ea=E(活化络合分子)-E(生成物分子),(二)过渡状态理论,3.过渡状态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1)可以理论计算一些简单反应的活化能、且与 Arrhenius的实验活化能值相符。(2)指出了反应速率与微观结构的联系,是一个正 确方向。(3)v不但与Ea有关,而且与形成活化配合物过程 G有关,从而建立了动力学与热力学的桥梁。(4)运用了量子力学及统计力学方法;,(二)过渡状态理论,3.过渡状态理论的优缺点 缺点:(1)确定活化配合物的结构十分困难。(2)目前只解决了一些简单反应,应用 范围还较小。,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0、(一)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不同(取决于反 应本身的性质:反应活化能)(二)同一反应 1.浓度;2.气体反应:压力;3.温度;4.催化剂。,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经过一次有效碰撞即可完成的反应。如:NO2+CO=NO+CO2 非基元反应:例:H2+I2=2HI,它的反应机理为:a)I2=2Ib)I+I+H2=2HI 故,H2+I2=2HI 称为非基元反应或复杂反应,但,a)和 b)两步都是基元反应,称为复杂反应的 基元步骤.,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质量作用定律现象:在空气中即将熄灭的余烬的火柴,放到纯氧中会复燃.原因:说明浓度大的体系,活化分
11、子组的数目比浓度小的体系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加快,结果,余烬的火柴复燃.定量关系是什么?,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质量作用定律 在基元反应中,或在非基元反应的基元步骤中,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有严格的数量关系,即遵循质量作用定律.内容:恒温下,基元反应的速率同反应物浓度幂的连积成正比,幂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达式:对于基元反应或基元步骤,aA+bB=gG+hH 则:,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质量作用定律 应用前提:在基元反应中,或在非基元反应的基元 步骤中,遵循质量作用定律.不能直接应用于非基元反应,如非基元反应:S2O82-+3 I-=2 SO42
12、-+I3-实验测得:v=k(S2O82-)(I-)而不是:v=k(S2O82-)(I-)3,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三、速率方程(式)(动力学方程式)基元反应,或复杂反应的基元步骤,可以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写出速率方程,并确定反应级数.复杂反应,则要根据实验写出速率方程,并确定反应级数.,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三、速率方程(式)(动力学方程式)A):对于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的表达式,经常称为反应速率方程:式中:(A),(B)表示某时刻反应物的浓度;v 是以物质 A/B 的浓度表示的反应瞬时速率 k 称为“反应速率常数”,含义是速率方程式中 各种物质浓度均为1 mol.dm-3时的反
13、应速率;其量纲由速率方程确定;,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三、速率方程(式)(动力学方程式)A):对于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的表达式,经常称为反应速率方程:式中:k 大小取决于反应物的本质,而与浓度无关;当其它条件相同时,k,则v;k 是温度的函数,不同温度下,k 不同;通常,T,则k,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三、速率方程(式)(动力学方程式)式中:a 和 b 之和,称为这个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可以说,该反应是(a+b)级反应.也可以说,反 应对 A 是 a 级的;对 B 是 b 级的.,基元反应:NO2+CO=NO+CO2 反应级数:2 反应分子数:2或说:对NO2 和CO分别是1
14、级反应 2分子反应,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三、速率方程(式)(动力学方程式)在基元反应中,由 a 个 A 分子和 b 个 B 分子,经一次碰撞完成反应,我们说,这个反应的的分子数是(a+b),或说这个反应是(a+b)分子反应.注:1)只有基元反应,才能说反应分子数!2)在基元反应中,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 数值相等,但反应分子数是微观量,反 应级数是宏观量。,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三、速率方程(式)(动力学方程式)例:写出下列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指出反应 级数.SO2Cl2=SO2+Cl2(1)2NO2=2NO+O2(2)NO2+CO=NO+CO2(3),6.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反应 动力学 初步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5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