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doc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Xx 医 科 大 学Xx Medical University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Strategies Research of The Problems in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作者姓名指导教师 xxx 讲师 xx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专业名称 卫生管理专业论文工作时间 20xx年12月至20xx年6月目 录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41 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6 1.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6 1.2 政府投
2、入不足 7 1.3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7 1.4 资金来源有限,影响制度的可持续性 7 1.5 补报模式不尽合理,影响制度的公平性 8 1.6 基金管理不完善,影响制度的有效性 9 1.7 统筹层次偏低,影响制度的有效运行 92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应策略 10 2.1 加大宣传力度 10 2.2 积极探索稳定的筹资渠道102.3 因地制宜分区域、分阶段加快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11 2.4 科学、合理地设置与管理经办机构 11 2.5 坚持普通疾病就近医疗原则 11 2.6 加强基金监管,广开筹资渠道 11 2.7 调整补偿模式,提高补偿比例 11 2.8 增强公益性质,引入竞争机
3、制 12 2.9 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城乡对接133 结语13参考文献14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研究综述 16 1 国内外研究综述16 2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18参考文献21致谢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公平或道义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共中央及国务院从2003年起开始倡导在农村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近几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目前探讨影响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试点中暴露出来的诸多制度和运行中的问题。针对
4、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与情况得出:农民参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保大病为主,降低了农民的受益面;规定定点医院,农民选择余地较小;农民经济负担没有从根本上减轻。因此提出通过加强宣传工作力度,扩大定点医院范围,加强立法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等对策,更好地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问题;对策;Strategies Research of The Problems in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Abstract: Th
5、e question of rural medical security is not only a social justice or morality,but also an economic and social question which need to b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has proposed to set up pilot program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
6、ystem NCMS in countryside since 2003. The operation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NRCMS has made periodical achievement in some pilot area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RCM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some problems of mechanism and operations i
7、n pilot areas have been explored. And accordingly th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realiz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NRCMS.A conclusion was draown from analyzing the farmers participation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Rate offarmersparticipation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8、 service system has yet to be improved; Protectiononly against major deseases reduces farmers benefits; Farmers have no wide choice of medical treatmentbecause of the stipulation of designated hospitals; Farmers financial burden hasn t been fundamentallyrelieved. Therefore, several developmental mea
9、sures are put forward: stepping up the intensity of publicpropaganda; expanding the scope of designated hospitals; strengthening the legislative work; increasing thefinancial investment in rural medical services.Keywords: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 system designing; problems;
10、strategies;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简称“新农合” 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它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 其目的是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途径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2003 年在全国部分县 市 开展以来, 较大地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 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医疗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目前探讨影响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特
11、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运行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交流。 1 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被分到各家各户,农民经营自主权越来越大,乡村组织在农业生产和分配上的权力弱化,集体经济被削弱,致使过去依托集体经济的合作医疗失去了资金来源。在个人自愿参加的原则下,由于多数农民受经条件的制约,思想上的多种顾虑,对参加合作医疗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外部环境不配套可以说是其制约的主要因素。在探讨农民的医疗保障时,我们不仅要分析规范这一特定活
12、动的规则?即合作医疗制度本身,还应该了解该规则,即如何在更大的制度环境中运作。制度结构的关联性构成了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变迁的制度环境。制度结构中每一安排的改变都可能会引起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而无规则的改变必然导致制度结构中所有安排的变迁1。 农村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体现了制度环境中无规则的变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是以无规则的变化为统帅的,农村医疗保健制度必然倾向于市场化和自愿性。这构成了我们分析农村医疗保健制度非正常性的前提和基础。此外,农村其他制度安排的改变比如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都对农村合作医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也是其变迁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是政府政策持续性和操作性差。稳
13、定、可持续和易操作的制度和政策是合作医疗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合作医疗制度内嵌于整个社会制度当中,深受国家宏观制度、政策的影响,医疗卫生政策尤其是合作医疗政策缺乏稳定制度保障,制度的持续性和操作性较低,影响了我国合作医疗模式的有效运行2。1.2 政府投入不足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每年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按人均10元安排补助资金,地方财政每年按人均不低于10元给予补助。这是国家首次在文件中明确具体出资额度,表明国家对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具
14、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政府资助的数额比较少,对于解决农民看病的医药费无异于杯水车薪。同时,地方财政中省、市、县区三级的出资额度没有清晰的界定,导致出资额的随意性。政府对城市医疗的投入远远大于农村,应该适当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3。1.3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多数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农村居民的收入普遍较低。在收入低下的情况下,农民很难有多余的钱为自己的健康买单。在当前我国农村中,农民对合作医疗“潜在”需求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对合作医疗的需求于农民的预期收入程度是相关的,在当前农民收入缓慢增长的情况下,加上农民对自身健康难以预期心理,致使农民不太愿意参加合作医疗
15、4。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保障,健康的保障可能是一种奢侈。1.4 资金来源有限,影响制度的可持续性 在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中央及各级政府承担了主要责任。国务院新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决定,2008 年每位参合农民的筹资标准提高到100 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0 元,地方财政补助40元(可分2 年到位),农民个人筹资标准20 元(可分2 年到位)。4但新农村合作医疗在总体上存在筹资水平和保障能力都较低的问题。由于中国农业基础总体上仍较薄弱,农村地广人多,所以即使政府财政每年拨付了巨额资金,但分摊到个人,人均水平仍很低。而且,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福利工程,
16、最终将成为政府的一项沉重的财政开支。因此,扩大资金来源、广开筹资渠道应成为这一制度建设的重要议题5。1.5 补报模式不尽合理,影响制度的公平性 中国的医疗政策重城轻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平,这已成为中国卫生体系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目前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主要是“削峰填谷”,即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但新制度的公平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新制度主张保“大病”与“住院”,轻“小病”与“门诊”,带来了“鼓励生病、生大病,鼓励住院、高消费”等负面影响。相对而言,对农民健康威胁更为普遍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只负责大病统筹而疏于对小病的防治和保健,必定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医疗保障状况。据估算,享受大病补贴
17、的仅为总参合人数的5%左右,其余95%的参合农民只得到“两枚硬币”(每位参合农民每年交费10元以后,可以享受门诊费用12 元,也即只得到2 元补贴)。即使统筹水平提高到100 元,每位参合农民也只能在门诊享受4 元的补贴,在当今药价虚高不下的情况下,区区4 元钱简直是杯水车薪。这样的制度设计显然有失公平,有悖“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执政理念。这就会导致两种情况:或者因从新制度中得不到预期的实惠而对新农村合作医疗产生怀疑,进而产生“淡出效应”;或者诱发农民“小病大医”,造成医疗费支出急剧上升,其结局一样是削弱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基础,进而影响制度的可持续性6。 调查显示,许多地方的合作医疗
18、在刚恢复时还有一定的覆盖率,但后来一部分人因没有享受到合作医疗的好处,对合作医疗的热情降低,因而参加人数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在“只保住院”的合作医疗模式中较为常见。另外,新农村合作医疗药品报销目录中规定范围过窄、药品品种功效过于陈旧、起付线过高、转诊难、专病专报而不能合并治疗并报销等情况,给广大农民和医疗机构带来诸多不便,影响参合农民的利益和参合积极性。1.6 基金管理不完善,影响制度的有效性 首先,患者与医疗机构合谋套取资金的事情时有发生,暴露出资金管理的体制漏洞7。比如,以给参合农民几百元不等的免费药品为诱饵,借用其相关证件来编造假住院手续;以患者名义更换处方并大肆虚开药费;低价收购那些未参
19、保者的票据,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报销套现等。这些现象都在严重地侵蚀着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其次,定点医院药价虚高,剥夺了参合农民的利益。目前,不少医疗机构已经成为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超级吸纳器”,其能量远远大于筹资力度和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速度,这已构成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5不少农民反映:定点医院开出的药品价格往往要高出普通药店同类药品的10%200%不等,再加上乱检查、大处方等,使参合农民通过报销所获补偿被虚高的药价和不合理的费用所抵消8。有关人士认为,在新农村合作医疗中获益最多的应该是乡镇医院?它一方面从国家获得了大笔的补贴资金用于改善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提高医务人
20、员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又从广大参合农民的口袋里攫取了不少的利益,参合农民仅仅是名义上的受益者。这种状况有违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初衷,亟待扭转。1.7 统筹层次偏低,影响制度的有效运行 2003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般采取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在起步阶段也可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筹,逐步向县(市)统筹过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频繁跨区流动已成必然之势。但目前的情况是,国家一方面要求所有公民包括农民工要进入医疗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整个医疗保障体制又被人为地切割成条条块块
21、,且统筹层次仅限于县、乡一级,致使县域之间就医、就诊困难重重,既限制了人们的就医选择权,又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就医成本。在各自的医疗“势力范围”内,各医疗机构为了保证其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借制度之名千方百计将患者禁锢在自己的范围之内。 通常情况下,统筹层次越低,基金的积累量也就越小,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弱。改革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情况是,参合人只能在一个公社,甚至一个大队范围内就医、就诊,保障能力极其低下。就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讲,在制度运行的初期,统筹层次低一些有利于管理和操作;但随着制度的日渐成熟与完善,过低的统筹层次必将成为新制度发展的障碍。 2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应策略2.1 加大宣
22、传力度 使农民充分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民的认识、疑虑和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和风险共担意识。乡镇 、村一级干部的宣传落实情况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直接与农民打交道。与农民接触最多,对农民所思所想最了解,也最透彻,宣传中更能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9。2.2 积极探索稳定的筹资渠道 按现行分税制度,财力分布呈逐级向上集中态势。所以,不能仅依赖中央财政来提高对贫困地区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各省级财政要承担起主要责任。另外,地方政府应开发其他资金来源、拓宽筹资渠道:可以尝试同基金会、慈善机构
23、等社会组织发展合作,也可以通过媒介广泛宣传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性,鼓励各种形式的捐赠。2.3 因地制宜分区域、分阶段加快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 统一标准的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目前很难实现,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和区别。基本条件具备的富裕地区应采取措施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服务网络。医疗保障体制建设应纳入一体化发展,农民的健康保障体制可以向城镇过渡,直至结合;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在发展和完善现行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向医疗保险制度过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作的深入,再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而对于欠发达的地区,目前重点是根据自愿的原则建立合作医疗保险。2.4 科学、合理地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存在 问题 对策 研究 本科毕业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