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专业毕业论文.doc
《文学专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专业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沉沦论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沉沦1特殊的人生经历1灵肉冲突5求爱的心7内容摘要:郁达夫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作家,褒贬不一,有人批评他的小说诲淫,有人称赞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一朵奇葩,对他的研究也就数不胜数。他有着自己的创作风格,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自幼孤苦伶仃,父母兄弟没有给予太多的爱,少年留学强大的日本,祖国的弱小、不堪一击让他背上了支那人的称号,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于是他不断地学习,充盈孤独内心。自叙传的创作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他的独特历程,创作也在那段时期成为了他的乐趣。沉沦集的诞生使他一举成名,其主旨如他在自序中所说灵与肉的冲突,可是有人也对此提出了异议,否定作者,认为是求
2、爱的心。关键词:郁达夫,自叙传,灵肉冲突,求爱的心特殊的人生经历郁达夫在沉沦自序中说:“第一篇沉沦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沉沦自序)从中读出了主人公的孤独、忧郁。郁达夫先生笔下的人物都是感伤的,这似乎成了他的代表,那么这是不是吧与其个人相关呢?“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真的作家的个性,是无论如何,总须在他的作品里头保留着的,作家既有了这一种强的个性,他只要能够修养,就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作家。修养是什么呢?就是他自己的体验。”“我觉得作者的生活,应该和作者的艺术紧抱在一块”1(郁达夫五六年来
3、创作生活的回顾)“自叙传”说,是郁达夫创作思想的核心。 “自叙传”说宣扬创作的主观性,自我在作品中体现,融入个人经历、情感体验。郁达夫以他惊人的坦率,把他的整个心灵,都披露在作品中,使“全身涌现于读者之前”。 2郁达夫创作的真率自然,在他的、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中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家在严陵滩上住,秦时风物晋山川。碧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3郁达夫出生在美丽的富春江上,绮丽秀美的富阳景色陶冶着予答复的情操。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与性情,富阳春江的美景也形成了郁达夫细腻敏感的心灵。“人言先父丧七日,小子膏肓疾正深。犹忆青灯秋雨夜,虚堂含泪看兄吟。”4三岁丧父,两个哥哥年纪与他
4、相差甚远,早去私塾读书了。他的童年只有看穿世事念佛经的祖母,疲于生计的母亲,忠心的奴婢翠花。孤独的他在旁人的冷眼欺凌中长大。童年没有美好快乐的回忆,奠定他的心理敏感、脆弱、孤独的基础。七岁入私塾,小学毕业后,考入杭州中学,改入嘉兴中学,暑假后又转入杭州中学。1912年夏转入之江大学预科,便因学生反抗校长压迫风潮而被开除。1913年被长兄带至日本,开始了在日本的留学之旅。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日益迅速,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在世界上的轨国际地位日渐上升到了让人不可小觑的地步,可是旧时代的中国式积贫积弱的,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文化不兴,肆无忌惮的让人踩在脚下。摆脱了封建束缚、离开富阳的少年
5、郁达夫本以为在日本可以更好更轻松的学习生活,可是无法抹去他是中国人,是支那人的印记,在富裕强大的日本民族看来是十分低贱的。每天面对着异样的眼神,鄙夷的面孔,听着不善的言语,幼小的心灵便种下了要富强祖国的种子。尽管屈辱很艰难,但他是一直在努力奋斗着。“是在日本,我开始看清了我们中国在世界竞争了所处的地位、是在日本,我早就觉悟到了今后中国的命运,与夫四万五千万同胞不得不受的炼狱的历程。”5“支那或支那人的这一个名词,在东邻的日本民族,尤其是秒年少女的口里被说出的时候,听取者的脑里心里会起怎么样的一种屈辱、绝望、悲愤、隐痛的混合作用,是没有到过日本的中国同胞绝对的想象不出来的”6郁达夫曾说:“不曾在
6、日本住过的人未必能知这书的真价。”中国的地位低下使得中国留学生遭受着巨大的屈辱。正因为拥有在日本留学的深切体会的特殊经历,才能写出这样富有代表性的作品。郁达夫的从童年到日本留学的这段成长过程与沉沦中的“他”十分相似,几乎是他的翻版,他是用自己的心血在创作,重复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文中末尾跳海自杀的主人公高声大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里说出了郁达夫的心声。尽管祖国带给了他无法磨灭的伤痛,但他仍一心热爱着祖国,发自内心的希望祖国富强起来,以免其他人如他一般的受苦。郁达夫付出了努力,也确实做到了,甚至付出了他啊宝贵的生命。“人非草木,
7、孰能无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郁达夫,也有着似水柔情的一面,然而亲情,爱情,他却走得不如意。郁达夫的感情经历是很不顺利的,他患有肺病而又喜爱抽烟喝酒,生活习惯不甚严谨。幼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但他的母亲在日寇占领富阳时被饿死了。他的哥哥郁华却遭到了敌伪的惨杀。父亲、母亲、哥哥,先后离他而去,唯独留下他孤零零的活在世上,亲情没有带给他家的温暖、爱的体验。旧式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与孙荃的结合是遵照父母的要求而来的。孙荃是一个贤妻良母,可由于处在一个封建时代,没有和郁达夫一样出洋留学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也就无法使郁达夫满意,无法拴住他的心。偶然间遇到了杭州美女王映霞,便去惊鸿一瞥,便下
8、决心展开热烈、真挚、执着,为表真心,写下了无数情诗,其中一首尤为著名“朝来风雨暗高照,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的真心打动了王映霞,两人成为了那个时期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模范,被诗人柳亚子誉为“富阳春江上神仙侣”。但是时间是鉴定爱情的最佳法宝,轰轰烈烈、名动一时的恋爱,出现了诸多问题,年龄、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后来各自发表申明,从此分道扬镳,王映霞是郁达夫人生中的女人之一,把她写进了他的日记中,毫不忌讳。这场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恋爱,使得两败俱伤,他尽管品尝了爱情的甜蜜,却也收获了爱情带来的苦痛,亲情与爱情两方面的失利,才会引发郁达夫在作品中去构思自
9、己理想中的爱情,才会让主人公不断的去求爱。因此,作品中那么热烈的渴求女人,渴求异性之爱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说,郁达夫的人生遭遇使得他的小说带有浓浓的孤独感伤意味。沉沦集中描写的是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生活经历。他把自身的生活经历写入小说中,采取了自叙传的叙述方式,表达着内心的孤独、苦闷、忧郁、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没有那种切身体会的人是无法读懂沉沦的真正蕴意的。灵肉冲突沉沦问世以来,很多读者都这样认为如同作者在自序中写到:“主要是描写灵肉冲突的作品”,灵与肉的冲突是沉沦的主题,那么它真是描写灵肉冲突的作品吗?对此,我有着自己的看法与观点。郁达夫刚完成沉沦时给他几位中国同学看,大家都认为“这种东西
10、,将来是不是印行的?中国那里有这一种体裁?”可郁达夫决意的印行了,然而没有谁能看出沉沦的真价在哪里。看过沉沦的人都把它看做伤风败俗,甚至有人骂“诲淫小说”“不道德的文学”。周作人先生他为郁达夫申辩:“、所谓不道德的文学共有三种:第一种不必与色情相关的,其余一种都是关于性的事情的。第一种是反抗因袭思想的文学,如易卜生的作品;第二种时非意识的不端方的文学。第三种文学是真正的不道德文学,如破坏和平,为恶作弊。照上边说来,只有第三种文学是不道德的,其余的都不是。沉沦是显然属于第二种的非意识的不端方的文学,虽然有猥亵的分子,并无不道德的性质、我临末要珍重的声明,沉沦是一种艺术的作品,但他是受戒者的文学,
11、而不是一般人的读物,不过我不愿意人家凭了道德的名来批判文学。”7由此可见,沉沦的主旨绝对不是诲淫小说,但是不是灵与肉冲突的呢,还有待研究。假如灵与肉是两个独立的东西,那么灵与肉冲突应当发生于灵的要求于肉的要求不能一致的时候。这个在沉沦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肉欲的描写在沉沦中随处可见,无可遏制而又痛苦无比的自慰,胆战心惊沉于其中的窥浴,自责不已而又不能自已的野合,最后沦落到宿妓。大胆的暴露的肉欲描写表现出了主人公等一系列零余者正直、善良、清贫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忧郁的情绪,但什么事灵呢?对于灵的要求在文中一处都没有提到,沉沦只体现了肉欲的疯狂却没有提到灵的存在。那么如果是灵与肉的冲突的话,那只是人们把
12、世界里的所谓灵的概念与作品世界里的肉的概念混在一处而得出的结果。银灰色的死和南迁也仅仅涉及简单的肉的要求而没有触及灵的要求。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独自的世界,它有它自己的标准,有它自己的尺度。比如沉沦中作品本身只是肉的要求,可是我们硬要把我们自己世界里的灵的挂念与自身的肉的要求混在一起,认为是灵与肉的冲突 ,那样没有挖掘作品自身的实质,就没有任何意义。假如灵与肉不是两个独立的东西,是一个整体,那灵与肉的冲突就是一方占太多时才会发生,所以人们所认为的灵肉冲突就是应该发生于肉满足太多或灵满足太多的时候,因为一方占有太多,才会引起另一方的苦闷。可沉沦中有提到灵或肉满足太多吗?相反,沉沦中记叙的肉欲描写以及
13、主人公的苦闷,是因为满足的不够才会日夜在那里苦闷的。他所得到的肉的体验都是别人间接给的,而非他自己亲身体验的,就连宿妓也仅仅是喝醉酒睡过去了。银灰色的死他目睹到静儿嫁给他人的现实,内心万分的苦闷而瘫倒在地上。南迁中伊人这一个无为的理想主义的没落。主人公内心的苦闷是由于肉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人公因内心的要求而时时犯罪、时时自责。这是因为他们内心的要求是不自然、是不正常的、变态的。一方面热烈的要求着,另一方面又否定着那热烈的要求,那这个人不是懦夫就是伪善者。沉沦集中的主人公既不是懦夫也不是伪善者。求爱的心灵与肉的冲突是沉沦的主要内容这一观点是不值得推敲的。沉沦三篇里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专业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