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04898.doc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0489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04898.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工作要求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凡未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不合格者,不得毕业。2.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坚决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论文中凡引用他人著述或学术成果,均应采用注释或列参考文献的方式,一一注明出处。抄袭、剽窃他人论文的一经查实,该论文做不合格处理。3.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严格限制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之内,大致包括:语言学研究(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可具体到对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某一文学典型、某一文学现象的研究等);文
2、学理论研究;写作学研究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等。调查报告、工作总结以及本专业以外的论文不得作为毕业论文提交。本方案提供了参考选题附后(有的仅提出一个大致的研究范围或方向,意在引导学生研究思路,提倡学生发扬独立思考精神,自主确定选题)。4.毕业论文应当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顺畅,格式规范。5.毕业论文的内容容量应与所给予的时间及学分相应,本科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超过10000字,专科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超过8000字。正文前必须附有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论文摘要位于论题及正文之间。在论文摘要下应有3-6个关键词。6.毕业论文统一使用A4纸规格打印并按要求
3、装订,同时提交论文电子版(采用WORD软件)。7.毕业论文应包括:目录、正文(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文章内容、脚注)、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目录(不少于十篇)及后记。对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论文中必须注明所引用著作的作者、书名或论文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时间及版次,引用其它参考材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参考文献单独列一页正文之后。后记放在参考文献之后单列一页。8.毕业论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二、毕业论文的选题技巧选题如挖井1. 选题大小适中2. 选题要有价值(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三、古代汉语参考选题方向说明:1.可由指导老师提供参考选题,学生也可以自己选题。2.下面参考选题中有
4、的只是论题范围,用作论题则范围过大,请指导教师注意把关。一、文字部分说文部首的文化学研究(贝部研究、女部、玉部)说文部首研究说文省声研究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说文重文研究说文解字“女”部字研究说文解字“尸”部字研究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汉字起源研究述评汉字教学方法研究汉字考释方法述评汉字前途讨论述评汉字析形方法研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假借字与通假字古
5、今字和异体字甲骨文形声字研究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江永“女书”源流研究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论汉字的性质论汉字的音义联系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浅论说文解字一书的历史价值声符表义的成因初探声符表义的成因初探试论词义引申的规律与方式说会意说假借探求本义的方法种种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现代汉字构形特点形声字起源试论形声字声符说略形声字义符说略许慎六书说论评义符表义与声符表义异同论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二、词汇研究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论语常用词汇研究孟子
6、(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儒林外史某类虚词研究。诗经叠音词研究诗经连绵词研究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词义引申的原则和方法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同义词和同源词浅说先秦偏义复词研究先秦同义复词研究(左传、论衡、墨子等)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专书的词汇研究汉语词汇双音化动因研究三、语法部分“是”的用法及其发展韩非子中的被动句老子(某种)句型研究论语句法研究(判断句研究、祈使句研究、疑问句研究)孟子中的“其”字孟子中的“之”字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
7、究荀子副词研究战国策中的“是”字左传“焉”字研究左传“之”字研究左传被动句研究左传判断句研究左传祈使句研究左传疑问句研究左传中语气词“也”“被”字的词义演变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从韩非子看先秦的副词从庄子看先秦的宾语前置句从唐宋元明清的白话作品切入考察近代汉语语法的有关问题 古代汉语“把”字句研究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古代汉语处置式考察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综述古代汉语词序研究 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古代汉语活用现象研究 古代汉语兼语式研究 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古代汉语连动式研究 古代汉语判断句研究 古代汉语省略
8、现象研究古代汉语使成式考察 古代汉语双宾语考察 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近代汉语代词研究 近代汉语量词研究 秦双宾语句的类型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唐诗句法研究 指代性“见”字词性研究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主谓间“之”字探源专书的语法研究四、音韵研究专书的用韵研究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 陶渊明用韵研究论音韵学在古籍阅读中的作用 联系古音考察现代汉语方音问题 汉语语音演变规律考察 联系汉语语音史研究现代汉语语音规范方面的有关问题 古代韵文用韵考察 五、方言研究方言词汇研究方言语法研究方言音系研究方言保存的古代汉语特殊成分六、训诂学
9、研究标点研究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试论“据文证义”的训诂方法试论“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校勘研究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注释研究反训研究七、修辞研究左传的外交辞令研究杜甫诗文修辞研究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 红楼梦人物语言风格研究 左传人物语言风格研究 水浒传人物语言风格研究古今修辞方式的比较孟子论辩艺术研究战国策外交辞令研究八、其他相关研究辞典学理论研究中学文言教学研究说文释义方式研究古代汉语字词典释义辨正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二、语言学1、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2、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3、说汉语的音节 4、说同音词 5、说同义词 6
10、、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7、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或偏正式、述补式等) 8、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9、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10、汉语的借词 11、论使用语言和艺术语言12、论世纪中国语言理论教材的发展13、论语言和交际的关系14、论语言和文学的关系15、论语言和新闻传播的关系16、论中国的语言教育17、论共同语的类型和发展18、论社会观念的变化和语言观念的变化19、论语言环境的类型和作用20、论语言规范化和语言发展的关系21、论语言系统的结构22、关于营业员语码转换的调查三、现代汉语1、论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及普及2、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3、论五四运动中的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4、论书面语发展中的保守
11、性和书面语的现代化5、论废除文言文与学习文言文的关系6、关于普通话和方言相互影响的考察7、论广告语言技巧的变化趋势8、论当前语言生活中的问题及对策9、关于校园普通话应用情况的调查10、关于双语生活的调查11、论一部文艺作品的比喻(比拟)语言艺术12、关于身体部位的方言词的比较调查13、家乡方言和周围方言基本词的对比研究14、家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15、方言保存的古代汉语特殊成分16、报刊图书中的汉语拼音应用考察17、“正词法”和汉语的书写改革18、论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19、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 20、普通话语音研究 21、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 22、网络汉语研究 23、句式(或句型
12、)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24、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 25、现代生活中的新型句式研究26、新词新语研究 27、外来词规范研究28、字母词研究29、成语研究30、同义词反义词运用研究31、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32、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 33、汉字和汉文化 34、现代汉字学的研究 35、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研究 36、部件研究 37、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38、如何整理异体字 39、如何整理异形词 40、规范汉字的研究 41、汉字的前途 42、“修辞与语境”浅谈 43、“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 44、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 45、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
13、的体会 46、谈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朴实” 47、谈词语的“巧妙配合” 48、谈“成语的活用” 49、谈“叠用句” 50、谈“四音节语音段落” 51、谈“比喻” 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 52、词典释义研究53、常用字字频研究 四、逻辑学1、 浅议条件句的真假情况2、语言量词的辖域问题3、脏话的语法特点分析4、脏话的指向性分析5、文学创作中脏话现象分析6、流行歌曲的语言构造7、脏话的社会解构写作类(写作方向)毕业论文选题1、老百姓“春晚”情节解读2、“无厘头”喜剧的幽默表达模式3、普通话测试中四川人易读错汉字的归类与分析4、试论书法艺术对魏晋南北朝文学传播的影响5、浅论日韩影视剧对大
14、学校园流行语之影响6、世说新语悭吝形象浅论7、中小学生对写作的抵触心理探源8、花间集中的鸟意象9、李白、杜甫生死观比较10、水浒传中女性形象分析 11、流行歌词的诗意化写作12、红楼梦诗歌用典分析13、拜物意识的渗透-现代流行小说主题分析14、论几米漫画文字的主题倾向15、从三言二拍看市民意识的觉醒16、当代诗歌创作中的游戏风格17、日韩恐怖电影中的叙事模式18、白先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中的色彩运用19、武侠电影主题中的现代意识分析20、卡夫卡小说的象征模式 21、试论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心理刻画艺术特征22、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形象探讨23、浅论苏童小说的女性悲剧美24、试论20世纪中国成
15、长小说的主人公形象25、浅论王安忆长恨歌的女性形象26、试论张爱玲小说语言特征27、浅析张爱玲倾城之恋的女性心理28、中国乡土小说的语言艺术特征29、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散文化语言特征30、简析郁达夫沉沦的人物心理 31、论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32、论皇甫枚步飞烟中的悲剧冲突与悲剧元素33、论阅读者的再创造34、论文学解读流程中的情感导向35、唐人小说尼妙寂、谢小娥的叙述话语与艺术建构36、论文学阅读的心理定势37、霍小玉传之主题思想与人物性格38、论模糊语言在写作中的运用39、唐宋“公案小说”写作模式分析40、虬髯客传肌理结构探析41、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42、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
16、3、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44、试论李清照的词学观及其创作45、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46、网络小说写作得失论47、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48、论王海鸰小说创作特色49、当代散文写作特色研究50、论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 51、从写作角度看陆机的文赋52、张爱玲小说写作技巧初探53、叙述角度中的第二人称54、从心理学角度看写作中的灵感55、意境说56、长恨歌主题分析(注:此长恨歌为唐朝诗歌)57、白鹿原的语言艺术58、文心雕龙中所提出的写作理论59、中国传统画论中显现出的写作艺术60、受体意识对于写作的影响 61、试论“美文”的为文基础62、戏剧中“冲突”出现的写作技巧63、多元叙事主体笔下的事实
17、还原64、写作中指代方式的运用65、 都市言情小说的写作优势分析66、试析新闻写作中的言语暴力现象67、 指代对写作情境的拓展68、应酬之作的优劣势比较69、试议散文中的意境与情境70、概念陈述与描述的写作分野 71 “戏拟”手法在当代文艺评论中的运用 72、新闻写作中主体意识渗入模式分析73、第一人称与全知视角的交融-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叙事方式分析74、苏、辛词中典故使用与情境出现75、儒林外史中“曲笔”模式分析76、简析当代“恶搞”类视频作品中的叙事元素77、“莽汉”诗歌中的意象与文化符号78、“莽汉”诗歌中的性别书写79、“莽汉”诗歌中校园的色彩80、余秋雨散文中的情景设置与想象空间 8
18、1、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分析82、试论鲁迅文体风格83、简论左联文学的取材和结构特色84、演义小说的故事性叙事85、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86、论新写实小说87、舒婷诗歌鉴赏分析88、八十年代农村叙事论路遥89、万水千山走遍三毛作品简析90、上海的见证王安亿和张爱玲91、论张爱玲小说对红楼梦的继承92、论金庸作品中的侠义精神93、当代女性作家创作特点分析94、从超女、快男等文化现象入手分析当代大众文化的特点和价值95、论鲁迅作品的当下意义96、周星驰电影的喜与悲97、论好莱坞电影中所蕴含的西方文化图式98、论网络写作中的读者介入及其影响99、论民工诗歌创作的特点和价值100、从偶像剧的风行看受众
19、接受心文学类(文艺学方向)毕业论文选题文学理论史系列本系列选取中外文论的重要理论人物与理论命题,从文化背景上透视其历史渊源,又从内在理路关注其理论价值。诸如:1、孔子文艺思想研究 2、庄子的审美心胸理论研究 3、禅宗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 4、论以意逆志的诠释学意义 5、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例谈谈“以意逆志” 6、谈谈”诗言志”和”文以载道”观的局限 7、比较陆机、刘勰关于艺术想象的理论的异同 8、试论”写景”和”造景”. 9、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10、中国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世界的关系 11、论朱光潜文艺思想的现代意义 12、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 13、柏拉图文艺理论对西方后世文学的影响 14、论亚
20、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 15、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对西方后世文学的影响 16、黑格尔文艺思想研究 17、论尼采审美救赎观的意义 18、文学性问题与现代文论 19、论“远距异质”的比喻法则在现代诗学中的意义 20、论元叙述理论对小说的影响 21、论英伽登文本层次论的理论价值 22、论叙述视角在故事讲述中的意义 23、论唯美主义内在的精神困境 24、新批评“细读”原则在现代诗学中的意义 25、论“像作家自己一样去理解其文学”之信念于现代阐释学的意义26、“作品本体论”的得与失 27、米兰.昆得拉的小说理论与其创作的结合 二、文学基本问题系列本系列针对古今中外文学现象集中讨论文学基本问题,诸如:论语音层
21、面在文学抒写中的重要性 1、论文学语言中的复义特性 2、论文学观念演变的原由 3、论文学接受是文学的再创造活动 4、互文性与文学的独特性 5、女性主义文学中的身体意识 6、博客与文学创作 7、网络时代的文学 8、文学经典的生成 9、论现代文学创作观 10、中学文学教育中的文学理论问题 11、文学作品:存在先与本质 12、就包法利夫人、莎乐美、尤利西斯谈文学的不同类型与特征 13、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学性” 14、从通俗文学看文学与生活关系 15、论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16、论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 17、从手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看文学形象的创造 18、试分析某一作家或作品的创作动机 19、论文
22、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三、比较诗学系列本系列以跨文化视野展开文艺问题研究。诸如:“虚一而静”论与“心理距离”说 1、精神分析批评与中国文学研究 2、比较诗学视野中的王国维境界说 3、论意境与典型的共同点和区别 文学类(古代文学方向)毕业论文选题一、先秦文学段参考选题1、古代神话研究 2、中国古代文学原型研究3、盘古神话研究4 、略论昆仑山与西王母崇拜5、周南 关雎接受史论6、 论诗经中的水文化7、诗经与原始宗教8、诗经叙事特征研究 9、诗经中女性美的标准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0、论诗经对中国文学民族特征形成的影响11、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12、论诗经婚恋诗的民俗意义 13、论孔子的诗学思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院 汉语言 文学 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 选题 参考 04898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5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