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时代来临后的暗房后期术毕业学位论文.doc
《数码摄影时代来临后的暗房后期术毕业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码摄影时代来临后的暗房后期术毕业学位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艺术设计 学院 摄影 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数码摄影时代来临后的暗房后期术 英文题目 the Darkroom Techniques after the era of Digital Photography 说明书 页图 纸 张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毕 业 设 计、论 文 任 务 书(艺 术 类) 摄影 专业(方向) 老师签发1.设计作品题目:梦境启示录2.设计作品要求:(包括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与小丑走在同一条道路上。”海子梦是无意识、潜意识的一种最直接表现形式,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它
2、剥露了人的灵魂深处秘而不宣的本质。 以梦境为动力,摄影为嫁衣,我把从孩提时代起便在脑中不断纠缠的梦境搬上了大屏幕。梦中的自己,有时候很清晰,有时候很模糊;有时候很远,有时候又很近;有时候轻飘飘的好像随时都要飞起来,有时候又好像光着身子处在众目睽睽下。我的小剧场中,所有甜蜜的,诡异的,玄妙的,荒诞的剧情正在上演。3.论文题目:数码摄影时代来临后的暗访后期术4.参阅文献资料: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 制作大师级黑白杰作 5.设计作品完成时间要求:自2010年12月14日至 2011年 5月20日论文完成时间要求: 自2011年04月15日至 2011年 6月 3日 摘要:数码
3、摄影的兴起引发了暗房界的革新,暗房技术作为一门传统工艺,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摄影人另辟新径,很好的传承了传统暗房的精髓,运用手工上色,蓝晒法,铂金洗印等经典工艺,以暗房后期为手段,在影像和观念中游走,留住了作品的灵光。关键词:暗访后期;手工上色;蓝晒法ABSTRACTABSTRACT:With the coming of digital photography era, the traditional darkroom techniques seems to be a stretch of history. But the new generation of photographer h
4、ave find a new way to develop it. They express conceptswith traditional darkroom methods such as manual colored ,cyanotype and large format shooting to kept the aura of photos.一般为200个左右实词。KEYWORDS:darkroom techniques;manual colored ;cyanotype1 数码摄影的兴起引发了暗房界的革新,暗房技术作为一门传统工艺,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若干年前,一位摄影界的名人带着一
5、丝扭曲的喜悦说:“你必须接受这个事实,暗房工作将马上成为历史”。暗房的消亡或许是源于数码摄影的兴起。数码摄影这个令人兴奋地新技术是你不必借助底片、相纸及化学药品就能进行构图拍摄、后期修饰及展示。如此这般,暗房技术似乎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可是,总还是有那么一群人,即使无可奈何花落去,还是不愿意离开他们执守多年的暗房,或是另辟新径,用各种新颖的手段润色他们的艺术作品。不同于前辈的是,他们的思维更观念,技术更宽阔。除了传统的暗房手工放大、激光输出,以及这几年兴起的艺术微喷,越来越多的介质、材料和方法也开始运用在影像作品中。暗房界迎来了博采众长,百花齐放的时代。1.1 复制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结果是灵光的
6、消逝本雅明在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到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是可以复制的,人所制作的东西总是可被仿造的。学生们在艺术实践中进行仿制,大师们为传播他们的作品而从事复制,最终甚至还由追求赢利的第三种人做出复制品来。最早的复制技术应该来源于希腊,希腊人知道两种方法铸造和制模。然后就是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对复制技术来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然而,摄影术之前的复制技术都只集中在很小的领域里文字,钱币。摄影术发明之后,人类才开始大规模的传播艺术作品。报纸,书籍,电影,电视,然后到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复制技术在摄影术出现后的不到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1.1 艺术品的灵光有一个概念
7、必须要引入灵光。技术促成了机械复制、作品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然而,这也在历史性和社会关系两个层面上化解了作品的原真性,使大众作品失去了艺术品的灵光。灵光(aura)是被本雅明反复强调之物,也可称为灵韵。他自己的解释是:光韵是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这个解释的重点在于,第一,是观众与艺术品的距离;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流芳百世,也在于其高高在上,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也。第二,是艺术品体验的独特性。博物馆美术馆的开放限制了艺术品与观众的交流,而机械复制满足了观众对于特定作品的占有欲,但丧失了保持距离的观察和体验;同时复制品也化解了作品欣赏的独特性和情景性。所以在技术的
8、指引下,艺术脱离了宗教和膜拜情绪,摆脱了永恒价值,变成了一种短暂的、可计算、可重复的商品。本雅明也说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但唯有助于这种独一无二性才构成了历史,艺术品的存在过程就受制于历史。1.1.2 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灵光的缺失我理解的灵光则是观看者与拍摄者之间若有若无的神秘感,距离感。观者走进展厅,进入摄影者的灵魂,情绪。新型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观影方式。一方面,人们能享受到更庞大的视觉盛宴;另一方面,好像总觉得丧失了什么。林林总总的图片走马观花的飘过,留在脑中的似乎比从前不接触网络时更少。不知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9、?2 暗房师是摄影师视觉的延伸,新一代的摄影师承上启下,做了很多“影像语言实验”。广告媒体的介入,充斥眼前的杂志、电视广告、电影更加推动了复制艺术的全面发展。面对数字化浪潮,为了保持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当代摄影师做了很多探索。涌现出了一大批“影像语言实验”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暗房师是摄影师视觉的延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这一观点从未过时也用不会过时。2.1 胶片后期着色早期的彩色照片附着于黑白照片的正统地位之下,虽然彩色胶卷在1907年就问世,但真正使用已经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事了。早在1860年,英国麦斯威尔(Maxwell 18311879)就开始研究彩色底片,率先采用三原色之红,绿,蓝
10、分别摄影,再重叠放影之方式,呈现彩色影像。但此时的彩色图片效果差强人意。为了美观,人们研究出很多种方法对黑白相片上色。在彩色照片盛行的今天看来,那些手工着色的“彩色照片”难免滑稽可笑,透着一股廉价的奢华气,然而有人却偏爱这种荒唐的气质。陈农和王彤就是一对很好的例子。陈农和王彤都住在北京,平时就共用一个暗房和绘画工作室。他们仍旧坚持使用大幅相机和胶卷来拍摄真实的场景,并且运用手工冲印然后在纸基纸上着色。每一张完成的照片至少要经过八到九个程序。他们的区别在于陈农选择运用“摆拍”重现历史场景,而王彤运用“直接摄影”记录历史。两者呈现的历史都是主观的,不仅仅是艺术家选择的摄影瞬间,更因为他们在作品中涂
11、抹上了各自记忆中的颜色。 2.1.1 陈农陈农的摄影就像是电影制作,他喜欢采用宏大的场景,比如兵马俑,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比如长江沿岸的三峡,黄河,甚至月球。他通常自己制作道具、雇用模特和临时演员、长途跋涉地去拍摄。他俨然是个导演在现场指挥着上百个演员,有时甚至要动用起重机之类的机器去达到预期的效果。所有艰苦的准备工作都为了那轻轻的一下快门。拍摄过后便回北京开始冲印和上色 。大胆夸张的上色使画面更富情节性与历史性,时空交错, 恍惚间不觉已白驹过隙。2.1.2 王彤王彤喜欢长途跋涉地去拍摄那些渐渐逝去的公共宣传画遗迹,但他是以记录方式来拍摄的。如他所说,这像是和现代化建设赛跑,他用了超过十年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码摄影时代来临后的暗房后期术 毕业学位论文 数码 摄影 时代 来临 暗房 后期 毕业 学位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5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