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 论文.doc
《故宫 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 论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故宫艺术鉴赏摘要:宫殿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故宫则是历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最高水平。故宫的规划设计依据的是周礼考工记,从中可见“五门三朝”、“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等体现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礼制。关键字:故宫 建筑 文物珍品故宫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其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此外故宫还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内有大量艺术珍品,这些珍
2、品艺术价值都堪称中国古典艺术的瑰宝1故宫建筑群故宫即原紫禁城,曾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其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10米多的城墙围绕,城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宫殿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其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世上罕见的,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是中国两千多年专制社会皇权思想的集中体现。与中国历代皇宫一样,故宫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完全服从并体现了古代宗法礼制的要求,突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权威1.1紫禁城整体布局紫禁城位于北京都城正中,中轴线穿过皇城正中,
3、也就是穿过紫禁城中三大殿、后三宫。紫禁城正门为正南面的午门,也被称为“五凤楼”。午门是宫城中最高的一座门,朝中大赦、献俘等重大仪式都在午门举行。其北门为神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宫城,全部宫殿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位于紫禁城的前部。外朝由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的中轴线和中轴线两旁的殿阁廊庑组成。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前面有太和门,两侧又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从建筑的功能来看,外朝是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地方,举凡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各种礼仪,都在外朝举行。内廷是皇帝后妃生活的地方,包括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和两旁的东
4、西六宫等宫殿群组成。内廷位于紫禁城的后部(北部),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帝后居住的地方,这组宫殿的两侧有居住用的东西六宫和宁寿宫、慈宁宫等;以及分布在内廷各处的四座御花园。宫城内还有禁军的值房和一些服务性建筑以及太监、宫女居住的矮小房屋、宫城正门午门至天安门之间,在御路两侧建有朝房。朝房外,东为太庙、西为社稷坛。宫城北部的景山则是附属于宫殿的另一组建筑群。1.2建筑法式建筑法式是指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的中国古代建筑向标准化、定型化发展中形成的一整套专项制度。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的营造法式是关于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用料的规范。据此,现代建筑史家将古建筑房
5、屋的各部分及其构件的规格尺寸、比例关系和做法要求等简称为“法式”。 紫禁城宫殿的建筑法式在继承以往标准化、定型化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行的工程做法是针对包括宫殿建筑在内的房屋建筑修造的条例规范,将宫殿修造的法式要求进一步制度化。 明清宫殿的建筑法式较之以往更为完整、详尽、实用,在地盘布局、台基栏杆、大木构架、屋顶式样、墙体形制、内外装修及油饰彩画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晰规定。建筑法式的制度化,一方面标志着建筑体系的高度成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程管理,但另一方面也有僵化的趋势,使建筑设计者的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1.3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紫禁
6、城建筑的对称布局、院落组合、空间安排、单体建筑、建筑装修、室内外陈设、屋顶形式以及建筑色彩等,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从中可了解和欣赏到中国古代建筑之美。紫禁城不仅在总体规划、单体建筑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在建筑色彩运用方面也堪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代表。 紫禁城的色彩设计中广泛地应用对比手法,造成了极其鲜明和富丽堂皇的总体色彩效果。人们经由天安门、午门进入宫城时,沿途呈现的蓝天与黄瓦、青绿彩画与朱红门窗、白色台基与深色地面的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宫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较为严格地遵循上述的总体效果,其它区域则根据建筑功能并结合周围环境酌情灵活处理。如外朝东路文渊阁的
7、屋顶采用黑琉璃瓦绿剪边,门窗、柱子也是绿色,与院落中叠石、花木共同构成幽静的文人园建筑环境。内廷宫苑如御花园、乾隆花园,其中有大量亭台楼阁的色彩应用较为自由,变化丰富。 紫禁城建筑的色彩处理既有大面积经营,更不乏细部推敲。以皇极殿为例,其檐下青绿彩画、斗栱和朱红檐柱、门窗形成了冷暖、明暗对比的总体效果;而每攒斗栱间的垫栱板与上下额枋间的垫板却是红色,檐柱上悬挂的楹联又以蓝色为主,如此形成对比色调互向对方渗透的局面。对比色调在主体色调中所占比重小,并不破坏整体色彩效果,而是起到调和、平衡的作用。大量使用的金色装饰也使两种对比色调的过渡不显生硬。如额枋上青绿彩画中多用金龙图案;朱红门窗多用金箔装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宫 论文.doc 论文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