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报纸——传统报纸媒体的第N次突围毕业论文.doc
《手机报纸——传统报纸媒体的第N次突围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报纸——传统报纸媒体的第N次突围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机报纸传统报纸媒体的第N次突围 内容摘要 手机报纸在我国的发展仅有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方式,它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障碍和不利因素,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业链的完善以及用户认知程度的提高,手机报纸的优势必将充分凸现。手机报纸是一个新媒介时代的开始,同以往任何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一样,它不会也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介,只能与传统媒介相互竞争而又相互融合,为信息的传播提供更畅通的渠道。关键词传统报纸媒体手机报纸 手机版报纸 内容提供商数字报业 业内普遍认为,当手机报纸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在2004年,当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此后两、三年时间,手机报纸在全国
2、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除中央一些报纸媒体纷纷与移动通信业合作推出各自的手机版报纸后,各地方省、市级报纸媒体也纷纷看好手机报纸的前景和潜力,联合移动通信运营商推出自己的手机版报纸,开始向电视和互联网以及手机发展给报业带来的困境突围。手机报纸的横空出世,不论是从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很大程度地拓展了传播学研究领域,手机报纸的出现是传媒创新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对手机报纸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最初以一种通话工具出现的手机已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最初作为人际间语音信息交流的属性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和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强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悄然发生着改变,通话之外的其他功能正被有效的开发。而手机
3、的普及和手机功能的完善,为传统报纸媒体利用其信息资源优势嫁接手机成为可能。 有人将手机称之为继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之后的第五类交互式大众传媒,有人则说手机媒体只能算是网络媒体的延伸,不论怎么说,手机报纸的出现是传统纸质媒体为适应人们快节奏生活所做出的一种必然选择。 尽管人们对手机报纸已不陌生,但作为生根发芽才两、三年的新媒体,人们对手机报纸的认知和接受还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人们对手机报纸概念的理解不大统一,甚至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关于手机报纸的理解,业内有典型代表性的有: 手机报纸就是将报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手机上,使用户随时随地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媒介了解当天
4、报纸内容。 手机报纸就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通信商和网络平台构成的新信息传播业务。 手机报纸就是建立在3G技术基础之上,用户可以高速上网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真做到随时随地看新闻、听新闻。 以上三种定义表述的都是同一个观点,即手机报纸就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它无外乎就是报纸内容的翻版。而国内有学者如邵碧玉则撰文指出,手机版报纸手机报纸。她认为,目前绝大多数所谓手机报纸是将报纸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手机上,这充其量只能叫报的手机版,而不能叫手机版。 邵碧玉说,真正的手机报纸应该像报纸、广播、电视一样有独立的内容提供商,拥有独立的编采队伍和运营机构,这是手机报纸与手机版报纸的本质区别
5、,这也决定了二者之间性质的不同,手机报纸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手机媒体,而手机版报纸则是报纸媒体的延伸,手机只是一种媒介功能的体现。目前,深圳手机报已拥有自己专门的采编队伍,相比其他手机报原封不动地照搬报纸内容略有进步。 由于手机报纸是一个新生概念,关于它的讨论还在继续,目前业内比较认同于邵碧玉的见解,同时也有许多报纸明确称它们开通的是“手机版”报纸。 二、手机报纸的媒介特征 基于手机媒体出现的手机报纸,是对传统报纸媒体的革命性变革,也对传播学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传播学理论中,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第一次明确地表述出来,但这只是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揭示
6、传播活动的双向和互动。此后传播学家们又都在极力研究、完善传播模式,但我们应该看到,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空前发展的今天,依然没有完善的理论来很好地解释这类新媒体的传播学特征。作为完整的大众传播链条,受众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而手机报纸的受众就是数以万计的手机用户,他们不受年龄、行业、知识的限制而无处不在,他们突破时空的限制而享受着高科技读报的快乐。高科技将“世界”浓缩在手机屏幕的方寸之间,人们几乎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在手机上挑选自己喜爱和需要的报纸内容,同时还可将自己的想法及时发送到手机报纸平台,实现读者与编者之间最便捷的双向互动交流。在手机报纸传播活动中,手机报纸的受众也可成为信息发布者,当其接收到手
7、机报纸提供的信息后还可转发给他人再次传播,这样依次循环形成手机报纸的“N级传播”。同时,作为内容提供商的报纸和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以及手机运营商是手机报纸传播实现的三个因子,他们各自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三者之间相互制约,互为条件,没有报纸信息来源的手机报纸将是无米之炊;没有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手机报纸的传播也将无从谈起;而手机运营商所提供的功能强大的手机更是保障手机报纸长远发展的物质基础。三、手机报纸的传播优势目前,手机报纸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短信:作为内容提供商的报纸将报纸信息,根据手机阅读习惯重新编排成字数较短的手机短信通过移动通信平台发送给手机用户,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订制或退订该项
8、服务。这是早期由于受各项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出现的传播方式,也算是手机报纸的雏形,像地市级新闻媒体定西日报于2006年月开通的手机报纸就是采用这一传播方式。.彩信:手机报纸运营商将报纸图文信息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用户可以离线查看报纸内容。这是目前手机报纸普遍采用的传播方式,其前提条件是手机运营商所提供的手机要能够支持彩信功能并且满足一定的存储容量。.WAP方式:手机报纸运营商将报纸内容浓缩制成WAP网页,用户既可以在WAP专设的“手机报刊”频道在线阅读,也可以通过WAPPUSH链接选择订阅所需的服务和内容,像新华社在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开通的“两会手机报”就采用这种方式。WAP版的“手
9、机报纸”相比前两种传播方式,自由度和选择度更高,但同时需要更多的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支持和手机终端支持,目前还未广泛使用。 现阶段,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各项技术的日臻成熟,手机报纸将成为人们生活和交际的重要大众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报纸,手机报纸在传播的及时性、有效性、立体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传播速度快,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对新闻时效的要求。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的传统报纸,传播时效是多年困扰其发展的“痼疾”,受采编、印刷、发行环节的制约,无论怎么努力也难做到与新闻事件同步。而手机报纸则省除了印刷厂和邮局等环节的工作,借助先进的无线通信平台,能将瞬间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传播和再传播,基本能做到和新闻事件
10、同步,其传播速度之快和传播范围之广是地任何媒体都望尘莫及的。比如定西日报开通手机版报纸后,每天早上时和下午时各发布一次新闻信息,重大新闻和突发新闻基本做到了第一时间发布,将报纸新闻时效至少提前了9-18小时,手机报纸用户随时随地就能了解到当天甚至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可移动的信息传播,使用户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即说话和走路。可惜,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这两个功能就开始分割,直到手机横空出世,将这两种相对的功能整合起来,集于一身。手机之前的一切媒介,即使是最神奇的电脑也把说话和走路、生产和消费分割开来。惟独手机能够使人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一边走
11、路一边发短信。于是,人就从机器跟前和禁闭的室内解放出来,进入大自然,漫游世界。无线移动的无限双向交流潜力,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媒介。”保罗莱文森的话点出了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手机媒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移动的信息传播,而且这种信息传播不像广播、电视一样“稍纵即逝”,做为携带方便的个人信息终端,使手机用户随时随地都能掌握和了解新闻动态,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看报纸,这对于现代生活节奏很快的人来说是最极具诱惑力的。.传播功能完善,带给用户阅读报纸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以目前比较流行的彩信版手机报纸和WAP版手机报纸来说,它将传统报纸平面图文信息制作成为多媒体数据包,这个多媒体数据包包含了图片、文字、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机报纸传统报纸媒体的第N次突围 毕业论文 手机 报纸 传统 媒体 突围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