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微电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电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长江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论微电影创作特征及叙事艺术 姓 名: 贺兼力 学 号: 201001081130 专业年级: 2010级广播电视新闻学 指导教师: 刘婷 教务处制一、课题意义理论意义:希望通过对微电影的创作特征以及叙事艺术的研究分析,能给国内微电影广告的发展提供理论的支持;通过微电影的特征的分析得出的微电影的学术概念定义,能够为未来微电影的创作创新、媒体选择等提供理论的帮助,有助于研究微电影的发展态势,寻找其变化规律、基本元素,通过对此新兴事物的研究,掌握第一手的微电影发展资料,把握大媒体时代全新的发展趋势。现时意义:通过对微电影创作特征和叙事艺术的研究
2、,探索寻找微电影未来制作更好发展的出路,也通过对微电影的创作研究,熟悉影片的筹备、拍摄、制作、宣传的流程,为自己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为更多人提供更具体、更全面的分析研究,给其他的微电影创作提供一个参考。这也是此篇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所在。二、文献综述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在国外,微电影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 年,美国广告人斯科特扎卡林联合 Fattal and Collins 公司依照当时热播电视剧飞跃情海的故事情节,制作了连续剧地点投放于各大网站播放,创造了日点击量10 万人次的纪录,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微电影”雏形。在国内,早在2001年,导演伍仕贤曾拍摄了11分
3、钟电影车四十四,虽在国外获得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也是第一部在威尼斯获奖的华语电影短片 ,但开始并未在国内引起关注。由于国内没有短片电影的专业发行渠道,一直没有机会和国内观众正式见面的车四十四终于在五年后由导演伍仕贤授权新浪娱乐独家免费在线播放这部作品。1 电影大片无极播出之后,2005年,自由职业者胡戈恶搞陈凯歌的影片无极,剪辑了大量电影无极和中央电视台中国法治报道栏目中的画面,通过重组和改编,制作成一部20分钟网络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并在网上引起极大反响,一时间恶搞之风风靡网络,具有较完整剧情、时长较短的“类”电影视频走红,后来,网络电影日益流行,如 2010 年筷子
4、兄弟的老男孩在优酷网开播短短几天,在没有任何宣传手段和票房保证的前提下,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全民轰动和集体怀旧的效果,创下几千万人次的点击率。“如果说网络视频是微电影的初期发育胚胎,那么以 2010 年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为代表的网络电影就是微电影的直接雏形”2, 以上作品都可以说是微电影的开山之作,只不过在这些作品中,他们并没有明确提出微电影这个概念。微电影这一个概念由凯迪拉克汽车品牌公司最早提出,2010 年 12 月 27 日,百年豪华汽车品牌凯迪拉克与华人影坛魅力巨星吴彦祖携手打造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微电影作品一触即发,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称得上是一部节奏紧凑、剧情完整、扣人心弦的电影佳作
5、,因而被冠以微电影的称谓。全球首映宣传语中更是号称这是中国首部微电影影片,微电影这一个概念由凯迪拉克品牌提出并推广后,这一词逐渐被许多人认知和接受,成为继“微博”之后电影艺术的一次创新演绎。自 2010 年微电影一词在中国风行以来,短短几年里,微电影已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11年被称之为微电影元年。2、文献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相关视频短片以微电影命名,进入学界研究视野是从 2011 年才开始,利用 CNKI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对微电影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检索,把题名作为检索项,“微电影”作为检索词,匹配为精确,共查询到 894 条记录。其中 2011 年 90 篇,2012 年突增为 400
6、 篇,其中硕士论文 6 篇,期刊文献 240 篇,报刊报道 144 篇。2013年为404篇,其中硕士论文14篇,期刊文献 260篇,报刊报道 130篇。鉴于数字短片、微视频与微电影的一脉相承,采用相同的学术库和查询目录,分别以数字短片和微视频为检索词,则各检索出 37 条和79 条记录,时间跨度向前推至 2002 年。可以看出,微电影作为新生事物,成长在近五年,相关研究从近两年开始,但其初始形态 2002 年便已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微电影概念研究有据可查的微电影一词,最早出现于一位名为“虚灵大帝”的凤凰网博客的博主笔下,2006 年 2月 27 日 10 点 10 分,他开始写作影像评判
7、与微电影学大纲。3博文中他谈及了微电影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分类,所述内容虽然不全面,但基本与现今的微电影概念相符。直到 2012 年 7 月 9 日,微电影一词出现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文件上,表明微电影作为一项新的媒介事物,进入了国家审查范围。CNKI上可以查阅的最早的一篇关于微电影的研究文献是2011 年 1 月 10 日发表于上海企业杂志的一篇檄文。从内容来看,显然是为微电影的推出宣传造势,而同年 2 月 15 日刊登在中国广告上的一篇名为热血的燃点有多高凯迪拉克微电影一触即发创意制作揭秘的文章,从剧情、主演、导演等角度分析了该微电影的创意和拍摄,讲述了品牌与电影的相互关系,是真正意义上的针对微电
8、影的探讨研究。从少为人知的生僻词到现今的热门词,微电影只用了六年左右的时间。公认的微电影雏形是 2006年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但该类视频仅仅只能算是短片,有点意思,但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以及画面观赏性等都无从谈起。真正将视频短片提升到“电影”层次的,应该是 2010 年的一部商业微电影一触即发,由吴彦祖主演。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称得上是一部节奏紧凑、剧情完整、扣人心弦的电影佳作,因而被冠以微电影的称谓。可见,微电影虽然以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著称,但还必须拥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内容,或搞笑或感人的叙述方式,广告主期待的润物细无声的品牌植入,以及便捷的观看途径等。微电影商业广告研究
9、关于商业类微电影和电影植入式广告之间的研究,李盛楠(2012)4、苟春艳、袁恩培(2012)5孟志军(2011)6从传播学角度给出了解释。先后从信息筛选和过滤的“把关人”传播主体方面、传播内容方面、传播媒介方面、传播对象方面、传播效果方面,对微电影植入广告于电影植入广告做了分析研究。电影尽管在刺激受众对品牌的认知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要引发受众对品牌产生良好印象则勉为其难。微电影侧重于影响消费者的情感,尽管认知是态度的基础,但情感才是引发受众态度转变的关键性因素。微电影发行传播优势及困境研究作为一种较新颖又茁壮成长的媒介事物,70%以上的学者都肯定了微电影的价值及传播优势。姚建惠(2012)
10、7通过与传统电视广告的比较,指出微电影广告更像是在讲故事,人们常常抵制广告,认为是夸张的推荐和近乎强迫式的推销,而微电影则是在讲故事的基础上,在情感上拉近品牌与受众的距离。人们会排斥广告,但不会拒绝故事,尤其是有吸引力的故事。另外,微电影广告在成本预算上也有“便宜”可占,随着“限娱令”、“限广令”的多番冲击,以及传统媒体电视广告价格昂贵、受众老龄化以及宣传不够深入问题的出现,广告主的广告预算呈现出溢出的态势,逐渐转向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而互联网媒体的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全民网络化等独特特征,也压缩了微电影的制作成本和推广成本。胡奕颢(2012)8对微电影传播特征及其优势得以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进
11、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其一是微电影的特征正好符合其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 ;其二是微电影一改大众媒介对话语权的掌控,受众可以自由地表达自我认同的诉求 ;其三是传播内容及表达方式符合受众审美感性化的转变 ;其四是微电影的传播效果彰显了电影奇观在视觉文化时代的美学效应。以上观点多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似乎还欠缺了从广告主和媒介传播角度的分析。崔兆倩(2012)9做了相关补充。她指出微电影产生的背景离不开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和广告主对营销新阵地的需要。各大网络平台在高昂的版权购买费和视频同质化方面有着极大的压力,自制微电影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微电影的灵活性和投资决策的风险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影 毕业论文 开题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