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探讨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探讨毕业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幼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探讨学 生 指导教师 学 号 年 级2007级本科专 业思想政治教育系 别政史系唐山师范学院政史系2011年3月幼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探讨 摘 要 对幼儿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一种呵护幼儿成长,体现个性关怀的的教育。幼儿阶段是人文精神培育的关键时期,对幼儿人文精神的良好培育可以为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通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才能在幼儿教育中找到良好的人文精神培育途径。鉴于幼儿阶段人文精神的缺失状况,加强幼儿人文精神的培育应从以下方面展开:充分发挥家庭在幼儿人文精神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家庭的点滴教育中渗透
2、人文精神的培育理念;幼儿园应建立全面的“人文精神”培育系统,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人文教育;社会应为幼儿人文精神的培育营造一个良好的背景环境,为幼儿人文精神的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多方位的培育途径结合在幼儿教育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促进幼儿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关键词 人文精神 幼儿教育 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 社会风气“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各类人才的主渠道。”6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迅猛的发展,物质文明有了极大的提升。在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国人
3、文素养的缺失在很多领域凸现出来:人的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现象严重,拜金主义盛行,贪污腐败行为频有发生等众多不良社会风气开始蔓延。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扭转这种不良社会风气必须靠教育,通过教育来加强人们的人文精神素养。而幼儿处在教育的起始阶段,因此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必须从幼儿抓起。一、幼儿阶段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1、人文精神的内涵(1)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人文精神的内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而来的。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人文精神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次发展是从原始萌芽状态进入文明社会,在这一阶段,人文精神开始萌芽,人的全面
4、发展开始得到重视;第二次发展是从宗教神学的统治下开始解脱出来,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弘扬人性上,人文学科知识的教授成为时代的主流;第三次发展就是当前这个时期,从强调单纯的科学和工业文明向强调物质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转变的时期。(2)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学术界引起了众多争论。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关于对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这一课题,目前在学术界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人文角度来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即人文知识分子提倡的一种关注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不断培植和发展内心价值需求,并且努力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实践这种需求的精神。
5、”13从价值本位上来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2 从终极发展目的来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其根本宗旨是唤起人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激荡起心灵深处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14综观人文精神的各种讨论成果以及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可以得出人文精神的内涵有具体和抽象之分。从抽象的角度讲,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这就需要通过把握时代的发展和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从而达到对人文精神更加深刻的认识。人文精神的内涵是形式与内容
6、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文精神从宏观上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微观上看即具体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人群,人文精神又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幼儿阶段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界定:从自身发展角度而言,幼儿阶段人文精神指个体意识初步形成,树立独立自主的精神;从自身与社会关系角度而言即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他人和睦相处,关心帮助他人,热爱集体的精神;从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角度而言,是指幼儿贴近自然,融入自然,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精神。由此可见幼儿阶段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此在研究幼儿阶段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要把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从宏观和微观上尤其是对幼儿阶段特点加以把握。
7、2、幼儿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1)幼儿自主、自立精神的缺失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在不断进化中也呈现出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当代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儿童自立自主精神的缺失。他们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过度的依赖他人,甚至有的儿童达到五六岁时还不会自己穿衣服,他们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似乎他们的生活是快乐的,享受的,无忧无虑的,但是在这种“享受”的背后埋藏着一种隐患,就是幼儿缺乏自主生活的能力,幼儿自主自立精神的缺失,这无论是对幼儿自身还是对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2)幼儿理解关爱他人的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的数量日益减少,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如今独生子女家
8、庭在我国的家庭中已成为主流,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随之而来的是父母乃至爷爷奶奶,祖父祖母对孩子无止境的娇生惯养。孩子被这种泛滥的爱“腐蚀”,在爱的互动中他们几乎成为一种只进不出的代言,在这种爱的“腐蚀”中,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粗暴、自私、任性等不良品质,使得幼儿不懂得去关心体谅他人,最终铸成了关爱他人意识淡薄的恶果。(3)幼儿与大自然关系的疏离在当代社会,由于时代步伐的加快,使得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大幅度减少,更可悲的是他们与大自然的接触也日益减少。很多孩子从出生开始不是被保姆照顾就是被送进托儿所,与老师,小朋友在一起。这就注定了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和大自然的关系日益疏离。他们接触的除了
9、钢筋和混凝土,就是电视电脑荧屏,这使得孩子对美丽大自然的视而不见,不能体会大自然的美好,遮蔽了孩子发现感受大自然的心窗,使孩子丧失了最纯真的童真童趣。这是幼儿阶段人文精神缺失的一个重要表现。二、幼儿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1、教育中功利倾向化严重在教育中出现的功利化倾向是由于教育只注重追求短期目标而导致的。它既体现在家庭教育中也体现在幼儿园教育中,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功利化是指由家长实施的片面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工具性、短期效能及目标,而忽视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个性发展、心灵和德性的培养、长期效能及目标而呈现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的取向。它忽视甚至抹煞教育促进人的德性发展的终极目标,把教育
10、服务、服从于个人的物质利益或者功利追求视为唯一的或主导的价值与行为标准掩盖或遮蔽教育的本体功能,使得教育完全成为实现个人功利目标追求的工具。父母不管不顾孩子的个性特点和个体性差异,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通过为孩子报多种特长班诸如舞蹈,音乐,奥数,钢琴等,使孩子不得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的学习只能是被动的接受,为了学习而学习。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只会导致孩子的厌倦和疲劳,是对孩子人文精神的摧残。幼儿园的功利化倾向主要是指在市场运行下的幼儿园追求实利状态,办园趋向贵族化,精品化和大众化。在今天已经为扩大生源不顾幼教特点,人为超标班额,各幼儿园对所谓”特色”的
11、追求,是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的突出表现。这就使得管理者和教师都无心为孩子全心全意的服务,在工作中出现了懈怠。这无疑成为幼儿人文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2、幼儿园教育模式缺乏人文关怀 (1)由于对“人文精神”培育理念重视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幼儿园的办学模式有关。由于当代幼儿园发展速度规模,竞争日益激烈,争取尽可能多的生源成为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招牌与特色就成为幼儿园吸引生源的主要方法,成为幼儿园办学理念的一种外在动力。在这种外在动力的驱使下,他们往往忽视了对幼儿园办学理念内在动力的开发,形成了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人文精神”培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2)由于幼师素质不高。当前幼儿教育规
12、模发展速度较快,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跟不上幼儿教育发展的步伐。没有充足的教师和专业的师资就很难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使幼儿教育呈现出畸形发展,使幼儿的发展不能得到全方位的开发。(3)由于幼儿园游戏规则的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在制定与执行规则当中,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比如当一个学生被问及“雪融化了之后变成了什么?”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回答是春天,老师当即批评了这个学生,并解释到雪融化了之后只能变成水。这一案例表明教师是规则制定的主动者,而学生只能是被动者。在这种被动的规则下,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判断力被压制。另一方面表现为规则的制定缺少人文关怀。幼儿园的很多规则中体现出缺乏合理性,缺乏对幼儿的人文
13、关怀。比如说课堂上不允许去厕所,由于许多孩子自控能力差,所以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一规定,很多孩子却要忍受穿湿裤子的痛苦了。这种规则的制定缺少一定的变通性和人文关怀,不利于幼儿人文精神的开发。3、不良社会风气对幼儿“人文精神”缺失造成一定影响社会风气是一个社会的习俗风气的表征,是对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水准的综合反映,是人文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和谐稳定,是人们精神饱满,乐观向上。不良的社会风气则消磨人的斗志和干劲,使人们道德沦丧,更重要的是影响下一代人的发展。不良社会风气是指在社会上一些普遍存在的不良社会现象。他们的存在对幼儿的发展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容易让孩子感染不良
14、行为习惯,使孩子受到不良品性的影响。当今社会不良社会风气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个人正日益演变成一个自私自立倾向的个体。自私自利现象不仅发生在生活工作中,也频发在公共场合。在公交车上,地铁上很多年轻人和老人、小孩抢一个座位。人们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贪图小便宜,甚至为了一己之利损害公共设施,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诚信缺失,言而无信现象在社会各个领域蔓延。其次,社会诈骗行为,赌博现象广泛存在,也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后是一些灰色童谣,黄色动漫的存在,冲击着儿童的人文精神教育。幼儿阶段的好奇心强又加之模仿能力强,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幼儿的品行形成误导,其
15、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种不良的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到幼儿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发展。三、幼儿“人文精神”培育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坚持教育理念转变与实践渗透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对幼儿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中,是本着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的原则而不是单纯注重儿童智育的发展理念进行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要坚持理论与实现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收到更好的实效,促进幼儿人文精神的形成。(1)要讲清道理,道理和事例相结合,让孩子听得懂。这是针对幼儿阶段孩子的理解水平而言的。让孩子听懂道理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第一步。幼儿阶段孩子理解水平比较低,光讲空道理是没有用的,要结合具体的事例来加深孩子的理解。比如有个五岁多的孩子,一天问妈妈
16、:“你说公共汽车上要给老人让座,为什么今天那个叔叔不给老爷爷让座,还骂人?”妈妈当然不好对他说“这是社会的不良风气”之类的话,于是妈妈回答说“因为在小的时候,他不像你有妈妈和幼儿园教师教你要懂得要尊重老人,所以他不知道给老爷爷让座。”其次,要在此基础上向孩子灌输尊老爱幼的道理,并且要有原则的告诉孩子那个叔叔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样讲孩子容易明白,而且受到了正面的教育,在这个案例中孩子切实体会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尊敬老人的重要性。(2)要促进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对于家长而言,要切实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幼儿处于不成熟阶段,性格开始定位时期,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幼儿的成长
17、起到直接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于教师而言,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收到高质量的教育成果。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专业水平,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育效果的取得。面对当前我国幼儿人文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对教师的培训可通过以下途径: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可进行全体教师的培训。如果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人文精神教育知识储备无法很好的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可以组织讲座或座谈,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培训时,教师之间互相研讨,通过发现问题,查找资料,相互寻找不足的方法,通过与专家的共同分析,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幼师与幼
18、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来提高课程设置,游戏规则等的可操作性。作为教师不仅要备课,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还要备学生。所以在调研过程中还需要有部分幼儿的参与来反映幼儿的整体水平,心理状况。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幼儿人文精神的培育工作。新时代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教师还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进行反思。这是实现教育理念转变的实践基础。(3)要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改革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深化改革,体现出幼儿教育的与时俱进。当代幼儿教育课程应注重幼儿智育和德育的协调发展,改变过去单纯的重智育轻德育的状况,对幼儿人文精
19、神的培育也要提上日程。幼儿园教育以促进幼儿健全的人格建构、幼儿主动和谐发展以及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为目标,选择那些既有科学性、又有终身受益价值的内容。要注重幼儿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发问、自主建构、自由创造,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要通过科学的评价,了解不同幼儿各自达到的不同水平和彼此相对的位置,以便制订改进的方案,使课程的实施和幼儿的学习更加有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迎合幼儿的需要,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顺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2、坚持将幼儿阶段的特点与培育过程相结合的原则幼儿阶段的特点表现为模仿性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与他人等。结合幼儿阶段
20、的这些特点来开展对幼儿人文精神的培育。例如,幼儿模仿性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积极的行为引导,使幼儿在行为习惯上形成一种具有潜在意识的良好行为习惯。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根据这一特点让孩子多接触身边的事物,形成基本的认知能力。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在接近自然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焕发出孩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怀。幼儿的一大特点还表现在对他人的认同上,对这个特点的有效利用和疏导,可以促使幼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基础阶段加强对幼儿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教育,有助于为幼儿以
21、后社会关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将幼儿特点嵌入到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是加强幼儿人文精神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良好途径。3、坚持国外先进思想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原则(1)多元智能教育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创立的。他强调的智能是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即每一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多种智能在不同人身上具有不同的组合。这种新的概念顺应了当代教育改革,强调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及公平教育。我们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相结合。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多元智能教育理论,使之融入到中国文化特色当中,发展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中
22、国优秀文化源远流长,要加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从幼儿时期加强对“礼义廉耻”,“百善孝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优秀文化的学习,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深远影响遍及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加深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幼儿一个必备的因素来对待,作为对幼儿的共性教育。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体现民族特色,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在这一共性教育基础上,让幼儿拥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在此基础上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来发展个性教育,培养与众不同的个体,在这种个性化教育中充分发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优势,充分发掘每个孩子的长处,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统一
23、。所以将二者结合,既可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有体现民族特色教育。(2)终身教育理念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优秀文化传统,但是终身教育理念的最终确立则是来自国外。终身教育理念突出体现在对教师素质水准的要求上。国外对教师素质要求特别高,无论是在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历文凭上都有严格要求,并且对于入职教师进行反复的培训,是教师不断进行反思,加强自我学习,这就使得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更好地满足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需要。这一方面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借鉴终身教育理念的专业性,同时应继续发挥中华文化中终身教育理
24、念的全方位性,我们要在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将之推到幼儿教育的综合教育中,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促使幼儿自觉自主学习理念的形成和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3)艺术教育理念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艺术教育理念是通过艺术教育达到开发人的情感的目的。艺术对丰富一个人的精神是非常有益处的。一个有丰富精神生活的孩子对人文精神发展往往是有好处的。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健康生活情趣占领,他没有时间沉迷于电子游戏,他没有时间沉迷于网上聊天,玩不良游戏,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是不用担心其人文精神的发展状况的。所以说,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开发,培养幼儿善于同他人交往交流的情怀。艺术教育是通过音乐、舞蹈、戏剧、文
25、学等形式来促进人的全方位的发展的教育。对幼儿阶段的艺术教育的开发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潜能,在这里主要通过音乐教育的作用来说明,音乐教育的作用是潜在的,但效果是长久的。通过建立良好的音乐环境,使用为儿童所喜爱的歌唱游戏的方法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让幼儿在音乐的交流中体悟自身的情感,丰富自身的情感,通过歌唱的形式,幼儿的个性可以更好的张扬出来,更好的释怀,更好地与他人的情感契合。音乐对于培养幼儿美好的情感,健康乐观的情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和他人,集体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引进艺术教育理念要与我国优秀文化相结合。我们要在对艺术教育理念精髓把握基础之上,使之直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比如,我们
26、要充分发挥中国民族音乐的作用,因为民族音乐集中体现了民族特性,只有让幼儿在音乐的母语氛围中才能唤起幼儿对民族历史文化情感的体验与理解。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童谣,儿歌等成为艺术教育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四、幼儿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1、充分发挥家庭在幼儿人文精神培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幼儿人文精神培育中的基础性用。家庭教育包含对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和品质方面的教育。鉴于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父母对儿女的娇生惯养情绪日益高涨,所以应通过一定的措施即制定家庭规则来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培养儿童自主自主和关爱
27、他人的人文精神。家庭规则体现在方方面面。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求遵守家庭生活秩序方面的规则,对孩子每天家庭生活的各个环节,如起床、吃饭、游戏、盥洗、睡眠等活动。从开始学步起,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把玩毕的东西放回原处,使孩子逐步养成收放玩具的好习惯。又如吃饭穿衣等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家长都要从个别基本动作教起,逐步让孩子掌握全过程。两岁到三岁是孩子的独立性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如果家长不注意满足孩子独立行动的愿望,教会他们必要的生活技能,孩子往往会变得娇弱、任性和不听话。在正确引导下,接近三岁的孩子已基本具备了自己吃饭的能力,在家长稍微的帮助下自己穿衣服和鞋袜等学这些生活技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
28、神情怀,为他们以后上幼儿园适应集体生活奠定基础。孩子在三、四岁以后对孩子自我服务的要求应逐步提高,比如教他们盥洗,叠被等。另外,就是待人接物方面,要尊敬长者和老人,来了客人要招呼,有礼貌,善于帮助他人,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共享等制定家庭规则有助于逐步帮助孩子树立自主、自立和关爱他人的人文精神,提高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及和他人交往的能力。但是应注意规则不要一下子提的过多,过难,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逐步提出。其次家长还要有耐心,在实践中慢慢使孩子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和体验按规则办事的好处。家长要以有兴趣的内容和形式促使孩子坚持原则,不要使孩子感到负担和麻烦。由于幼儿阶段孩子的自控能力差,
29、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违背规则的现象,家长要不厌其烦的提醒、监督幼儿的日常行为,保障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逐步确立。2、社会为幼儿人文精神的培育营造一个良好的背景环境社会环境是培育幼儿人文精神的载体,只有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使幼儿人文精神的培育收到积极的效果。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硬环境”指社会营造的外在的物质环境。它通过社区环境,广场环境,公园环境,旅游景点环境等表现出来。在公共环境的创设中,要本着回归重现自然,突出景观人文特点的原则来加以构建。比如在社区环境中应创设适合幼儿玩耍的器材,加强公共环境的绿化范围,尽可能的保护幼儿的自然领地,让幼儿贴近自然,尊
30、重自然,热爱自然。只有通过幼儿的活动,自然的活动,自主的活动,让幼儿更多的玩在大自然中,长在大自然中,学在大自然中,才能拉近幼儿与大自然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让幼儿自觉的爱护一花一木,一草一树。只有通过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创建,才能让幼儿与自然互动活动增多,才能让幼儿与大自然的相互磨合中懂得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心灵回归自然。“软环境”指为幼儿发展创设的人文环境。它包括语言环境的创立。全体社会公民有责任与义务营造一个讲文明礼貌的语言环境。礼貌是人们的基本道德准则,讲礼貌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的结合体现着人的一种谦逊。社会公民应自觉的做到懂文明讲礼貌用礼貌语言和行为待人处事,为幼儿
31、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能在这种语言环境的氛围中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软环境”还包括创作出更多的适合幼儿学习的文学作品。如儿歌、故事、动画片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将各种人文理念灌输进来。当前我国在第三文化产业,尤其是动漫,儿童歌曲方面相对匮乏。可塑性高的成品并不多,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水平。这就需要社会调动各方力量,采取相关措施,加大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满足幼儿成长的诉求,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人文作品的有效刺激,焕发出幼儿的人文精神,更好的促进幼儿人文精神的形成。3、幼儿园建立全面的幼儿人文精神培育系统(1)幼儿园应加强人文办学理念针对幼儿园办学的富贵病,幼儿
32、园的办学理念应转变单纯的以招牌特色来吸引生源的办学理念。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应摒弃其功利性色彩,不是为了扩大生源而办学,而是应以提高服务质量,教育质量,全面促进幼儿发展为办学理念。有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承担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责任。所以幼儿园办学理念应加强人文色彩,注重对幼儿全方面能力的开发,尤其是对一度被忽视的人文精神的开发,促使幼儿人文情感的形成。(2)提高幼师的人文素养当前我国幼师的综合素质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在人文素养方面。没有人文素养的教师不能充分理解人性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会拥有教育的智慧,缺乏对社会和学生的责任
33、感。紧随幼儿园办学富贵病的出现,在幼师身上也体现出重名利的现象,突出表现就是不能做到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待学生的态度具有差异性,不能做到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成绩好,家庭有权势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而对于那些不善言谈,表现平平的学生则表现出一定的冷漠。为此要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省能力。同时建立教师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机制和相应的监督机制,双管齐下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其次是幼师不能把握幼儿主体的差异性,不能很好的践行个性化教育的工作方针。儿童具有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育主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针,更好的满足每个儿童发展的需要,促进儿童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34、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3)幼儿园课程改革幼儿园教育课程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建立全面的幼儿人文精神培育系统就必须深化课程改革,使课程的设置能更好的适应幼儿自身特点和需要。这就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从室内课堂走向户外课堂,通过实践活动,增加幼儿的认知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对孩子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如鼓励儿童与大自然重的弱小生灵交往,使其在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要呵护他们的想法。在这种切身学习体悟后,当他们与生活中的小弟弟,小妹妹及需要帮助的伙伴进行交往时,就会自然主动的帮助他人,关爱他人。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还需要特定的人文环境,建立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场地。利用环境建设与儿童生活的相互关系来诱发调整和改
35、变儿童的行为。如布置“我爱我家”,“我爱祖国”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要体现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保护幼儿的好动,好奇,好玩的天性,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启蒙幼儿的心性,使幼儿从小学会做人做事的良好品行,养成良好的习惯。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教育培养学生。幼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差异性,呵护每一名学生,用爱心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只有让幼儿体会到爱与尊严,幼儿才会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幼儿教育是加强人文精神培育的起点,所以要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加强对幼儿人文精神的教育。幼儿是一个纯真,充满童真童
36、趣的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正是由于幼儿具有超高的模仿和学习能力,所以在幼儿阶段更应做好人文精神的灌输与发展工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加强幼儿人文精神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幼儿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参考文献:1周宗奎.儿童社会化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2刘玉山.试析“人文精神”的内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翰墨.家庭教育应改变功利主义的观念J.思想理论教育,2003,(7).4曹春霞.当前幼儿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幼儿教育,2009,(1).5贾蕾,等.人文精神在
37、教育中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7).6尹在赋.中国现行教育在人的培养中的人文缺失J.社会纵横,2009,(4). 7王黎敏.幼儿园有效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课程与教学,2006,(1).8董文强,等.文化与人文精神J.西北大学学报,2007,(9).9曹春霞.幼儿人文教育的缺失与重塑J.幼儿教育,2006,(9).10吴秋菊.略论幼儿人文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6). 11罗昌娴.当前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师专学报,1998,(2).12吴玉宇,等.幼儿人文教育浅谈J.理论建设,2004,(1).13朱凤华.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阐释J.改革与战略,2006,(6).14周瑜.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9).15李瑜青.人文精神的实质和途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16岳亚平.人文关怀下的幼儿教师J.早期教育,2003,(9).17贾蕾.幼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6).18丁淑君.关于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2,(2).19Gareth. Matthews, The Philosophy of Childhood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4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