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
《安徽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2013-2017年)二一三年十一月目 录一、指导思想1二、基本原则1三、建设目标3四、建设内容4(一)人才培养4(二)学科建设6(三)队伍建设7(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8(五)国际合作与交流9(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11(七)文化建设12(八)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14五、具体建设项目15(一)重点建设的专业15(二)重点建设个学科52(三)重点建设的创新团队63六、建设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71七、保障措施71(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71(二)强化管理,注重效益72(三)机制创新,激发活力72(四)筹集资金,加大投入72(五)监督考核,奖优罚劣73安徽大学地
2、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7)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切实加强学校建设,加速提升学校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全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和的通知(皖教办20138号)精神,按照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部分项目的通知(皖高教2013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安徽省三个强省战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发挥省部共建高校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科学统筹国家“2
3、11工程”、“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以及“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力推进协同创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实现整体办学实力的全面跨越。二、基本原则育人为本。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大力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发展。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走有
4、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内在品质的全面提升。保持普通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发挥自身优势,明晰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机制创新,提高办学水平。重点突破。发扬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更新理念思路,勇于突破跨越发展中的瓶颈与障碍。发挥“211工程”大学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力争在学术组织、聘任制度、岗位管理和绩效评价等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突破。实施学科引领、质量提升、队伍涵养、科研攀登工程,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新突破。全面开放。坚持开放办学,探索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有效途径,完善现
5、代大学制度。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的“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扩大中外师生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科研国际合作,提高学校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服务地方。紧密围绕兴皖富民战略,依托皖江示范区、创新试验试点以及皖北振兴三大战略平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主动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动力源”、“思想库”。三、建设目标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6、对安徽乃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的支撑度、贡献度更加凸显。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科门类进一步拓展,学科水平进一步提升,若干重点建设的学科和领域率先进入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行列,5-7个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或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中进入前30%,争取3-5个基础学科进入ESI前1%,建成更加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汇聚一批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团队,培育一批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青年骨干,形成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敬业奉献的优秀管理和支撑服务队伍,培育和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国家百千万人才”等杰出人才15名左右。高素质专门人
7、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彰显,质量全面提升,建成10-15个有国际水平和影响的重点本科专业。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争取新增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形成若干符合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的优势特色领域,产出一批具有显示度的成果,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教育步伐加速推进,国内外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在校留学生2000人以上。向“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迈进。四、建设内容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以满足国家需求为目标,以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振兴皖北等国家和区域
8、发展重大战略核心,着力培育一批特色学科和学科群,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若干个有国际影响的学科团队,积极承担区域或地方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重大科技攻关,产生一批国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成为区域创新的龙头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一)人才培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稳定本科教育规模,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多类型办学的特色化发展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专门人才。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施“品牌战略”,稳定本科在校生规模在22000人左右;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高级
9、应用型人才、优秀复合型人才,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品牌”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加大专业建设与调整力度,建设一批高水平、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点专业,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加强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共享,加大对基于优势学科支撑的特色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条件和示范基地建设;发挥“质量工程”一期项目的示范效应,继续争取国家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重点突破;牢牢把握提高质量主线,建立、健全本科内部评估制度。以开放促进改革、以开放推动发展,扩大校内外师生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国(境)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改进教风学风,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
10、育基地”建设,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全面发展,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成长环境。实施“创新推动战略”,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按照“加快发展、调整结构、创新机制、理顺体制、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使全日制研究生达6500人;主动适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国家调整研究生结构的政策导向,着力调整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比例结构,加快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努力扩大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积极探索开放型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改革、创新研究生招生录取、学位授予和投入保障机制,建立研究生培养成本合理分担和投入保障机制,建立研究生
11、学术研究资助和奖助体系,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与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的共建工作,分类制定研究生学业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分类指导分层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新格局,推进研究生教育学术管理民主化和行政管理科学化进程;创新发展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改革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建立研究生导师准入和退出以及绩效分类考评新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提高资源共享和保障服务水平,不断改善研究生教育办学条件和培养环境,努力实现我校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多类型办学的特色化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
12、办好国际商学院,进一步扩大影响,提高效益;继续扩大留学生办学规模,在校人数达700人,努力提高培养质量;全面实行继续教育体制改革,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吸纳校外优质资源,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不断开拓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数达15000人,每年培训10000人次,提高办学效益。(二)学科建设面向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优化结构,分层建设,分类引导,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坚实基础。面向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在巩固基础学科和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利用、资源与环境、新材料等新型工程学科领域,加
13、快发展应用文科,力争增加医学学科门类,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多学科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分层建设,依次发展。围绕“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完善国家、省和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形成重点建设、扶持发展、培育新型的学科建设梯次。凝练方向,错位发展,以点带面,层层推进,促进全校学科建设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分类引导,凸显特色。做精做特文、史、哲、法、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做大做强经济、管理、电子信息、机电等应用学科;重点培育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促进金融数学与应用统计学、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新能源与新材料、物联网与公共安全技术等新型交叉学科发展。重点突破,成就学科
14、高峰。中国语言文学实现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的突破;继续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其在国内影响力;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国史新增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法学、生态学建成省级A类重点学科。(三)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并举,结构与质量并重,建设高水平师资、管理和支撑服务队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紧密结合重点学科建设,重点投入,大力引进海外优秀拔尖人才,重点支持引进年富力强的战略科学家和杰出人才,着力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有针对性地培养或引进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汇聚和培养,制定系统的青年教师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
15、,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强化梯队建设,力争建成一批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特色更为鲜明的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围绕学科特区和科研特区建设,深化人力资源配置改革,培养和造就一支专职科研队伍。加强管理和支撑服务队伍建设。坚持学术骨干培养和管理骨干、支撑服务队伍培养并重的方针,制定专门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大学管理要求、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奉献精神的高水平管理和支撑服务队伍,实现管理和支撑服务工作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 (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面向国家战略,立足区域发展,提升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创新科研体制,加强科研组织,
16、加强应用研究,扩大对外合作,以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为核心,将自由探索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积极融入企业创新主体,增强为区域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的能力。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努力实现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以及国防军工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多点突破。注重凸显科研特色。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坚持特色引领、错位发展和学科交叉,瞄准关键领域,集成创新要素,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先导技术研究,形成一批有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
17、,力争在节能减排、新材料、电子与信息技术、企业制度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闻理论与传播技术等优势领域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在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生命科学、汉字理论与发展史、徽学、区域经济理论、档案学理论等领域形成鲜明的科研特色,努力在国家级科研奖励上取得突破。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以及皖北振兴等重大战略,以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努力争取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探索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区域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技术研发与转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解
18、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安徽地域文化研究,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决策咨询服务,解决安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文化繁荣中的重大问题,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重点加强“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共性研究院建设。(五)国际合作与交流坚持开放办学,扩大交流,深化合作,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快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不断建立和完善“以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高层次的学术科技交流和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体制机制,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计划性、目标性和主动性,打造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并举的立体格局,切实将国际化办学理念渗透到学科建设、教师管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19、各项工作中,不断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努力打造若干品牌合作项目。在继续深化和拓展与国(境)外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基础上,选取2至3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打造若干品牌合作项目,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办好孔子学院,努力使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扩大学校影响力的重要窗口;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着力提升办学效益和国际声誉。大力引进国(境)外优秀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等多种平台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资助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继续扩大外聘专家的规模,聘请世界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与合作研究;引进国外优质课程
20、资源,推进外语教学和双语精品课程建设。着力提升教师和管理队伍的国际化水平。积极拓宽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合作渠道,拓展并加强同国外姊妹学校的合作项目,办好语言文化中心,提高教师对外交流和教学水平。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和管理骨干申报各级各类出国研修项目,确保“十二五”期间出国进修人员达到150人次。继续加大与国(境)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的力度。积极参与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继续加大国(境)外合作培养项目和交换生项目实施力度,积极鼓励和支持我校优秀学生到世界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力争“十二五”期间赴国(境)外高校学习的学生人数达到2000人。(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科学配置,统筹优化,加强公
21、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服务教学科研为宗旨,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科学统筹、资源共享、成本核算、效益优先”原则,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使用效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实施校区建设和改造工程。积极推进磬苑校区科技创新大楼、研究生宿舍和博物馆等相关配套建设,完成学校科研中心和研究生教育向磬苑校区的转移,使磬苑校区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中心。完成龙河校区基础设施改造和修缮工程,建成文史哲学科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部分产学研合作与研发基地、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的宣传教育基地。完成国际商学院
22、校区、江淮学院校区和大学科技园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与改造任务;积极推进磬苑校区高压走廊300亩征地并适时完成其建设规划。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拓展完善网络硬件资源体系,建设先进、集约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基础平台;加强信息化应用,完成教学、学工、人事、学科、科研、财务、国有资产等应用系统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重点加强电子文献资源、教学资源、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全面优化数字化校园的支撑环境。增强图书档案文献保障体系服务功能。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多渠道增加图书文献总量;建设“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档案馆”,积极丰富网络数字化文献资源;建立和完善总馆、分馆管理体制,发展馆际互借和文献
23、传递服务,全面提高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和使用效益。强化实验室的公共服务功能。继续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以现代实验技术中心为重点建设大型实验共享平台,确保实验室对教学科研的有效支持,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树立节约观念,以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建立节约型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健全资产配置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用能管理机制,完善有效的节能监管体系,提高办学效益。(七)文化建设培育高品位文化生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凸显安大品格、底蕴深厚、开放包容的大学文化,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24、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尊重个性相结合。传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凝练并弘扬既体现校训精髓又彰显办学追求,既独具安徽地域文化特色又始终保持国际化视野的安大精神;践行“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形成“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教风和“勤奋学习,躬身实践,品学兼优,勇于创新”的学风。推进物质文化建设。切实推进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纪念场馆、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基础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注重校园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推介,努力使学校的每一个物质形态都能反映特殊的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大学 地方 水平 大学 建设项目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