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峰峰煤矿新三矿新井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峰峰煤矿新三矿新井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峰峰煤矿新三矿新井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1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31.1矿区概述31.2 井田地质特征41.3 煤层特征102井田开拓152.1井田境界及可采储量152.2 井田开拓193.1 煤层的地质特征343.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353.3采煤方法424. 矿井通风514.1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的选择514.2带区通风564.3矿井所需风量594.4矿井通风阻力694.5 矿井主要通风机选型784.6矿井反风措施及装置824.7矿井通风费用概算835.1 矿井安全概况865.2矿井火灾931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概述1052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技术措施1143.瓦斯的利用120An automaticre search
2、ing and suppression126大空间火灾探测与自动灭火系统134参考文献141主要参考书目141全套设计,联系153893706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峰峰煤矿是我国特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盛产优质焦煤、动力煤和无烟煤。峰峰煤田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西南35km,在太行山支脉九山东麓,京广铁路西侧,地跨峰峰、磁县、武安等县市;北起洺河,南至漳河,南北长45km,东西宽28km,矿区总面积1250km2,其中,含煤地层面积约562km2。峰峰矿区中部有鼓山横贯南北,鼓山东侧为低缓山谷及间隔洼地,鼓山西侧为和村孙庄向斜。地面标高为105280m。矿区内南有漳河,中有滏阳河
3、,北有洺河,区内冲沟发育。在漳河河道上建有岳城水库,滏阳河由奥灰群泉水汇流而成,在矿区东部建有东武仕水库。矿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矿区环行铁路与京广铁路相接,矿区公路与107国道及京珠高速公路连接,通达全国各地。1.1.1矿井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新三矿(原名吝家沟矿,以下统一称为新三矿),地处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峰峰矿区大峪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之西南,西北距峰峰集团公司约10km,东距磁县县城约1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2401141430,北纬3622936245之间,行政区划属邯郸市峰峰矿区管辖。井田范围:北以 F29号断层与泉头井田分界;南至F25号断层与梧桐庄井田
4、相邻;西至煤层露头及技术边界与三矿井田相隔;东至F8号断层与九龙矿相望;井田南北平均长4.25km,东西平均宽3.25km,井田面积13.83km2。由44个拐点圈定一不规则多边形。井田西部已有专用铁路线,在临水(新市区)与峰峰矿区环行铁路相接,经马头车站与京广线铁路连通,临水车站距马头车站20km。此外,还有岳峰公路从本矿西部通过,北部有新市区南环公路与磁县相通。附地理位置交通图111。1.1.2气象及地震 本区为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现将峰峰矿区气象站本区气象资料简述如下:降水量:年总量最大 1240.6mm,最小391.9mm,平均628.9mm,集中于6月底至9月初,可占全年一半。蒸发量:
5、年总量最大2229.5mm,最小1427.5mm,平均1908.7mm,5月7月最大。气温:历年最高气温41.9,最低15.7,年平均气温14左右。冰冻期为每年12月初至来年3月初。风向风速:本区春季多东南风,夏季风向不定,秋季多西南风,冬季偏北风,最大风速可达20m/s。地震:本区历史记载有地震活动,根据国家地震局地震大队1977年3月15日地鉴字第030号文件认为:“峰峰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因此在矿井建设等方面均应充分专虑这一因素。现将历吏记载的对峰连附近地区有破坏隆的地震资料列表如下:时 间震级烈度对峰峰地区的破坏程度13141056涉县死亡326 人,武安死亡14人1556年8磁
6、县清泉寺倾倒1830.06.1275滏阳河干涸,磁县死5485人,彭城死伤1700人1966.03.0868武安坍塌房屋253间,磁县12间1966.03.2272波及磁县1.1.3山文水文新三矿井田位于鼓山东麓,属平缓的丘陵地形,冲沟比较发育。区内西高东北低,最高处为赵家庄西南之山岗,标高205.74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滏阳河床,标高107.46米,相对高差近百米。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上游的淮阳河起源于井田北西外围放山奥陶系灰岩泉群,由黑龙洞泉,娘娘泉,广胜泉,郭家庄泉等泉群汇集,由西向东在井田北侧外围穿过,根据水源开发队资料,河流流量62.42m3/s5.51m3/s,平均
7、流量11.81m3/s,最高洪水位标高122m左右。井田范围内唯一地表溪流为固义小溪,由大气降水、浅层地下水、矿坑水等汇集,自西向东横贯井田,流量在1 m3/s以内。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井田地形本区为半裸露区,除井田中部多为被第四系所掩盖外,四周及毗邻区自奥陶系至上二迭系石千峰地层均有零星出露。现将各地层情况自上而下简述如下:1 奥陶系马家沟组岩性为白云质,灰质角砾岩与白云质灰岩、纯灰岩、花斑状灰岩,交替出极具清晰的沉积韵律,地下岩溶发育,以溶裂、溶孔和小型溶洞为主。全厚300m。2. 中石炭统本溪组岩性以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与浅灰色至灰白色铝土质泥岩为主,含有煤层一层,中上部有
8、时夹厚层中粒砂岩,底部为紫红色铁质铝土质泥岩,偶见透镜状铁矿。附:井田地理位置交通图井田地理位置交通图 121沉积厚度较大,厚度相差一倍以上,无明显规律,井田内未见灰岩层,但北大峪地面偶见极薄灰岩夹层。3. 上石炭统太原组为海陆交替相沉积,厚度比较稳定,总厚110m至120.78m,沉积的岩层为深灰色至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与浅灰色中鲕粒岩,其中石灰岩68层,含煤69层。粉砂岩与泥岩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石灰岩中产丰富的海相动物化石,有蜓类、腕族类、瓣腮类、复足类、珊瑚、海百合等。灰岩自上而下分别名为一座、野青、山青、伏青、小青、中青、大青、下架,除一座与中青沉积稍欠稳定外,其余沉积发育
9、良好,以野青、伏青、大青较厚,一般在2m至5m。本组4、6、7、8、9为全区可采煤层,3、5下、6下为局部可采煤层。峰峰地区多以石灰岩顶板命名,如野青大青煤等。由于沉积稳定,灰岩均匀间隔,地层和煤层对比容易。与山西组为连续沉积,分界不明显,采用一座灰岩上部一层中细粒砂岩分界。二迭系按岩性岩相、古生物特征,可划分为山西组、下石食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各组间均为连续沉积,分界不明显。山西组与石盒子组分界,采用以紫色岩层绝迹后第一层中粗粒砂岩为界()相当干骆驼脖砂岩)。下石盒子与上石盒子组划分,考虑到与毗邻井田统一,仍以第三段分界砂岩划分,()全国地层编表根据所采标准植物化石将分界从原三段底界
10、下推120米,即三段下的百米砂岩)。石盒子组以上至石千峰组地层为陆相沉积,变化较大。4下二迭统山西组主要为过渡相海陆相沉积。岩性以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与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夹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与煤层,含煤36层,东北角含煤程度较高,可达6层,下部的2号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顶部灰色砂质泥岩中普便具有灰褐色细鲕状结构,可作为标志岩层,井与其上灰色中粒砂岩为界划分山西组与石盒子组,上部0号煤顶底板泥岩中含较高的铝土、高岭质成分,为峰峰地区重要陶瓷原料。最底部一层厚5米左右的中粒砂岩相对稳定,为山西组与太原组分界。厚度56.38m89.15m,平均厚78.34m,岩性变化较大,无明显标志层,砂质泥岩中
11、植物化石丰富,见有烟叶大羽羊齿、三角织羊齿、鳞木、芦木、苛达特等。5下二迭统石盒子组第一、二段岩性上下不易区分,厚200.60m232.90m,平均216.47m,东北部稍厚,西南部稍薄,不够明显。从顶界至2号煤层距离稳定,一般为268m,两极差不超过15m,成为对比上的一个依据。上界与上石盒子组第三段底界砂岩分界明显。岩性可分上下两部,上部厚110m左右,以灰绿色、紫斑色粉砂岩和紫斑色铝土质泥岩为主,夹23层灰白色厚510m中细粒砂岩,其中底部一层在全区较为稳定。在距三段底40m80m处的紫斑色铝土质泥岩中常见有黄褐色菱铁质粗鲕状结构、呈瘤状体集结,具有相对的标志性。下部厚76m。岩性为灰绿
12、、紫黄斑、灰色的粉砂岩、砂质泥岩,下部间夹深灰色砂质泥岩和灰色铝土质泥岩12呈,中细粒砂岩,颜色愈下愈深,砂岩泥质成分增加,成分中含金、黑云母增加,底部一层砂岩厚510m,为骆驼脖砂岩,本段含有较多的植物化石见有:中国瓣轮叶、星轮叶、带羊齿。6上石盒子组第三段浅灰、灰白色中粗粒石英长石含砾砂岩,占全层70,间夹紫灰绿色粉砂岩,砂岩多斜交层理和凸镜状、楔形层理。下部夹有一层紫花色含铝质成分高、色泽鲜艳、腊状光泽、性韧、质纯的泥岩,局部具鲕状结构,厚515m。其下砂岩具缓波状水平层理,砂岩中常间夹有深灰、灰黑色泥岩,三者结合成一个标志层段。以砂岩为主体的本段岩层,宏观上从岩性、物性、厚度上组成石盒
13、子组标志层段。厚度99122m之间,平均110.82m,变化不大,稍有由北东向南西减厚趋势。本段底界以下至2号煤层268m;以上至5段底界厚220m,全区变化不达,可作对比依据。顶部多以一层厚23m的灰绿色含红色矿物多含砾中粗砂岩为界。本段下部含有少量植物化石,如:带羊齿、大羽羊齿等。7上石盒子组第四段紫斑、紫灰绿色的砂质泥岩、粉砂泥岩为主组成了以泥质岩类为特点的层段,砂岩很少,中下部夹12层薄层细砂岩,局部含鸡蛋绿高岭质泥岩。下部层位中常有一层薄层片状深灰黑色泥岩,见有海豆芽动物化石。本段含植物化石甚少,厚度一般104m,变化不大。8上石盒子组5、6段紫红色、紫色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有纯
14、度不均匀的含铝质泥岩,均匀的分布有34层紫红、粉红色中细粒砂岩,多红色矿物而与下段砂岩区别。泥质岩中,多黄色斑状物及豆状、瘤状的泥质、铁质结合体。下部含数层0.10.2m硅质层,具有标志性。底部为一层厚层状石英长石中粗粒含砾砂岩,厚10m左右,沉积相对稳定,具有标志性,与四段分界。本段厚一般150m,变化不大,底界至2煤层一般480m,可作为对比依据。上二迭统石千峰组为一套纯陆相沉积地层,岩性单一,厚度巨大的紫红色岩层,无论从岩性、岩相等方面与石盒子组有着截然的不同。根据岩性、岩相可分三段,本井田仅见二段下部层位,由下而上述之。9石千峰组第一段全厚200m,可分上中下三段。上部由紫红色页岩与薄
15、层细砂岩互层,以及粉砂岩组成。粉砂岩中含钙质结核,厚70m。中部为紫红色粉砂岩、泥岩和泥灰岩组成()浅水灰岩)。泥灰岩在全区稳定,一般45层,其它区在泥灰岩中找有偏体鱼类化石,厚约50m。下部为紫色、紫红色粉砂岩、泥岩,间夹数层中厚层紫色中细粒砂岩组成,泥质岩类中含大量顺层分布的瘤状钙质结核,厚80m。10石千峰组第二段红色、粉红色薄层状具良好的水平层理的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组成,含有与岩体同生的椭球形结核包体,厚度不祥。11.新第三系上新统仅在石桥山顶出露,与下复地层成不整合接触,主要为疏松的淡黄、黄色中粗砂和细砂组成,间夹砾石,厚6m。12.第四系全新统厚7m,分布于河漫滩及一级阶地之
16、上,为砂、亚砂土、砂砾透镜土组成。岩层电性特征及其对比情况:本区煤系上覆地层厚度大,岩性标志性差,但沉积厚度相对稳定,物性条件较好,规律性明显,依据自然放射性()),视电阻率曲线()在各段不等的幅值及异常显示,形成各不同沉积段的对比标志,密度曲线(r)对一般的断裂带均有所反映,综合各自特点,成为研究对比主要手段,为本区中、小断层确定提供了依据。地层岩性见综合地层柱状图122 综合地层柱状图 图1221.2.2 井田水文特征新三矿处在F11、F29、F8、F26断层切割的封闭区域内,在边界附近,受F11、F29、F8大断层的影响,2号煤与大青灰岩及奥灰含水层发生对接,煤层开采直接受灰岩含水层水威
17、胁,需留设防水煤柱。井田内分布的主要含水层有: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野青灰岩含水层、山伏青灰岩含水层、大青灰岩含水层以及奥灰含水层。太原组各层灰岩之间,在垂向上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富水性显著减弱。井田内以各含水层的水量、水位、水质等资料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各含水层之间无水力联系。现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5m3/min。1.3 煤层特征1.3.1 煤层埋藏条件本区石炭二迭纪煤系地层,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总厚度达220m,含煤1216层,煤层总厚度约9.7m。由上而下编号为1号()小煤)、2上()大煤分层)、2号()大煤)、3号()一座)、4号()野青)5号、5下、6号()山青)、6下()伏
18、青)、7上、7号()小青)、8号()大青)、9上、9号()下架)等煤层。新三矿主采煤层为2号和4号煤层,其余为远景储量。太原组地层沉积稳定,标志层明显,层间距、煤厚、煤质变化不大,煤层的物性特征标志,具有特定的曲线形态,煤层易于对比。山西组煤岩层沉积变化较大,除2号、4号煤层较稳定外,其他煤层有分叉、尖灭现象,但尚有规律可寻,现将可采煤层分述如下:2号煤: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在全区沉积较稳定,一般煤厚2.14.2m之间,平均厚2.63m,发育较好,厚度大。个别情况由于后期构造影响,在断层附近有加厚减薄现象,如607孔受F11断层影响,煤层厚度增大到10.36m;910孔受F8断层影响,减薄至1
19、.06m,除此外厚度变化不明显。宏观上,东部边沿靠F8断层一带略有所变薄,但幅度不大。煤层倾角512,平均8。煤层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和灰色炭质泥岩,厚度0.54m,抗压强度15.547.4Mpa;老顶为中细砂岩,厚度410m左右,其抗压强度48.4115.7Mpa;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度3.0m左右,抗压强度68.6Mpa左右。4号煤:距2号煤40m左右,煤层直接顶板为野青灰岩,厚2.64m,抗压强度126Mpa;底板为砂质泥岩、砂岩,厚度5m左右,抗压强度42.1Mpa左右。煤层在全区沉积稳定,厚度变化不大,两极厚0.891.87m,平均煤厚1.64m。煤层结构简单,偶有夹矸一层。煤层
20、倾角520,平均10。各煤层情况见煤层地质柱状图133,2号、4号煤层特征见每层特征表134。煤层地质柱状图 133岩石名称层 厚()m)岩性柱状累 厚()m)岩 性 描 述细粒砂岩25 25褐灰色,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薄层状,具微波状水平层理。粉砂岩70. .95深灰色,薄层状,微细波状水平层理,成份以石英为主,含植物化石碎片。.粉、细砂岩互层30. .125褐灰色,薄层状,夹宽条带粉砂岩。 .细粒砂岩164 1414灰色,薄层状,波状水平层理,含植物化石。中粒砂岩516. .193浅灰色,薄层状,成份以石英为主,含长石及黑色矿物,具微波状水平层理。砂质泥岩11_204灰黑色,厚层状,含炭化
21、植物化石。煤2上0662169黑色,亮煤为主,玻璃光泽,含炭质夹石层,厚度50mm。砂质泥岩074_2243黑灰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含植物化石碎片。粉粒砂岩128. .2371深灰色,薄层状,具不明显水平层理,含少量炭化植物化石碎片。.砂质泥岩129_250黑灰色,薄层状,下部含砂量高,近于粉砂岩,隐显水平层理,夹少许镜煤条带。_粉粒砂岩29. .279深灰色,薄层状,中下部夹少量细砂条带,微波状水平层理,含炭化植物化石。细砂岩187 2977浅灰色,薄层状,具微波状水平层理。中细砂岩534. . .3511浅灰色,中厚层状,成份以石英为主,含长石及黑色矿物,波状水平层理。砂质泥岩01.7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工程 毕业设计 论文 峰峰 煤矿 新三矿新井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