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D的多路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
《基于PID的多路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ID的多路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PID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摘要:本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电阻炉的温度测控,利用C8051单片机套件模块作为核心器件配以适当的外围电路实现温度调节,实施温度监控。这个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转换部分的K型镍铬-镍铝热电偶,变送器,控制部分的C8051F060单片机套件模块,以及执行部分的固态继电器等。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主程序,T0中断程序以及嵌套在T0中断程序中的几个程序等几个部分。该系统主要采用软件来实现对温度的控制。本设计中,采用PID控制来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当温度发生变化进而产生一个偏差量时,通过PID算法从单片机口上输出一个脉冲,偏差量的大小不同其输出脉冲的宽
2、度也相应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固态继电器的接通时间,最终改变加热丝功率,以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我们将热电偶、输入输出通道、单片机模块等环节构成一个温度单回路数字闭环控制系统。利用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关键词:单片机; 温度控制; PID;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Design Of SCMs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On PID Abstract:Design of the main tasks is to complete the resist
3、ance furnac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Boards using C8051 MCU module as a core device temperature regul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mperature control. 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hardware and software. Which also includes hardware detection of nickel chromium / nickel and aluminum two therm
4、ocouple transmitter, control part C8051F060 Boards module, operative and other solid-state relay. Some major software also includes main program and procedures T0 interrupted several parts. This system mainly use software control temperature. I use PI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in this design. When th
5、e temperature changes result in a deviation of, through the PID algorithm to change its output pulse width, thus changing the solid state relays on-time and eventually change the heating wire pow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gulating temperature.We will thermocouple, the input and output channels;
6、 the MCU module links constitute a single loop digital temperature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SCM right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is not only convenient, simple configuration flexibility and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but can substantially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was charged with the techn
7、ical indicators, which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Key words: MCU;PID;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system software目 录绪论1第一章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总体设计2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32.1 C8051F060单片机简介32.1.1 C8051F060单片机的基本特点32.1.2 存储器结构42.1. 3 模数/数模转换器62.1.4 定时器/计数器72.1.5 中断系统102.2 热电偶102.2.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102.
8、2.2 热电偶的温度补偿112.3 DDZ-型温度变送器122.4 固态继电器13第三章 系统软件设计143.1 PID算法143.1.1 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143.1.2 数字PID控制算法173.1. 3 PID控制算法子程序设计183.1. 4 PID参数的整定和求取193.2 温度控制程序233.2.1 主程序243.2. 2 T0中断程序253.2.3 T1中断程序283.2.4 采样子程序293.2.5 数字滤波子程序303.2.6 PID算法程序313.2.7 温度标度转换程序34第四章 系统软件的汇编与调试374.1 KEIL的使用374.1.1 源文件的建立374.1.2
9、 编译、连接37结论38致谢39参考文献40绪论问题的提出在工业生产中,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是四种最常见的过程变量。其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变量,因为它直接影响燃烧、化学反应、发酵、烘烤、煅烧、蒸馏、浓度、挤压成形,结晶以及空气流动等物理和化学过程。温度控制不好就可能引起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产量等一系列问题。尽管温度控制很重要,但是要控制好温度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研究的现状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智能设备日益增多,现代电子产品几乎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
10、越快,对设计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温度控制系统,较为传统的是实验室人员根据材料的烧成制度来调节电炉的输出电压以实现对电炉的温度控制。一般的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手动调压法,第二种控制方法在主回路中采取双向可控硅装置,并结合一些简单的仪表,使得保温阶段能够自动,但这两种方法的升温过程都是依赖于试验者的调节,并不能精确的按照给定的升降温速度来调节。而采用以参数自整定PID 控制为基础的温控系统具有自动检测、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及控制结果显示等功能,简单、可靠, 具有真正的智能化和灵活性,大大提高了控制质量及自动化水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提高电炉温度的控制精度具有较好的意义。在单片机领域,C5
11、1系列单片微机具有很强的功能,处理能强、运行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应用在温度测量与控制方面,控制简单方便,测量范围广,精度较高,特别是其集成了A/D与D/A转换器,无须外加,使用范围广,既可构成功能很强的复杂系统,也可组成较简单的应用系统。利用单片机通过PID的控制对电阻炉的温度控制进行改造后的系统具有控温精度高、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简单灵活等优点,很好的满足了工艺要求。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主要内容:该设计利用单片机来控制炉温,使其达到预期值温度,需要多次采样炉温值,利用PID算法来对固态继电器进行通断控制,加热电阻丝,使其温度与预期值相当。设计结果应是实际值与设定值误差甚少,结果良
12、好。温度控制范围:室温500oC; 控制精度为1C。目标与方法:本设计采用经典算法PID控制,通过单片机来实现预期的设计需求,通过采样,A/D转换,滤波等一系列步骤,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运用PID来是系统达到设定值的范围内, PID计算值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对电阻丝进行加热处理,使系统稳定工作。 第一章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温度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任务。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控制方案也有所不同。例如冶金、机械、食品、化工等各类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
13、反应炉等;燃料有煤气、天然气、油、电等。本设计的控制对象为一箱型电阻炉,输入为加在电阻丝两断的电压,输出为电加热炉内的温度。控温范围:室温500,控制精度:1。系统是一个由C8051F060单片机控制的电阻炉温度闭环控制系统。其目的在于对电阻炉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得到需要的温度。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结果,本设计采用的设计思路是:首先利用热电偶对电阻炉的温度进行采集,通过数字滤波,并将此检测值与给定值比较,然后将其差值进行PID控制运算,其控制输出量通过C51引脚和放大电路,使其输入的高电平(固态继电器的接通时间是通过触发脉冲加以控制的)直接去控制可控硅接通时间来对电阻炉进行控制,以达到接近设
14、定温度值。温度控制系统组成框图如下 图1 系统图上图是整个系统设计的一个大致框图,其包括了整个设计思路。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2.1 C8051F060单片机简介2.1.1 C8051F060单片机的基本特点图21 C8051F060原理图()内核采用流水线结构,速度可达25MIPS(25MHZ晶振),比普通的51单片机快10倍;其指令与标准系列51单片机兼容。因而掌握开发过程非常容易;该芯片的JTAG调试方式支持在系统、全速、非插入调试和编程,且不占用片内资源。()片上集成有64K lash、4352内部RAM(2564KB,可外扩至64KB)、59个口、通道16位SPS的可编程增益DC、通道
15、10位200KSPS可编程增益ADC、路12位DAC、路模拟比较器、内部电压基准以及片内电源监视、降压检测和看门狗等功能。由于C8051F060的高集成度,因而无需外扩ROM、RAM、AD、DA、WATCHDOG(看门狗定时器)、可编程I/O口和EEPROM(用片内FLASH实现),从而大大简化了硬件电路,并为构成以C8051F060为核心的单片机系统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片内集成有个UART、个SM(兼容I2)和个SPI()可编程的位计数器阵列PAC有个捕捉比较模块和个通用位计数器定时器,这一为要求定时器计数器具有较多的测控节点提供了方便。()C8051F060能满足绝大
16、多数工业测控节点的要求,能够形成以C8051F060为核心的单片机系统,如果配以外围测量单元,还可形成完整的测控节点。2.1.2 存储器结构图2-1是C8051F060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图。显然,该单片机采用了标准8051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独立编址的结构,程序存储器为64KB的Flash结构,外加128字节Flash;数据RAM除包含标准51单片机256字节,还有4KB片上XRAM和可外扩64KB数据存储器的接口。 图22 存储器结构图(1)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内部RAM包含256字节,其高端128字节为双映射结构,即间接寻址访问128字节通用RAM,直接寻址访问1
17、28字节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地址空间,这个空间又分为256个SFR页,由特殊功能寄存器SFRPAGE来切换。这样,单片机就有足够的SFR来设定和配制各种接口资源,并为以后扩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低端的128字节RAM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寻址来访问,这和8051单片机的RAM完全一样。其中前32个字节是4个通用工作寄存器区,接下来的16字节可以按字节寻址,也可以按位寻址。C8051F060单片机还有一个4KB的片内XRAM,其寻址范围以4KB为边界覆盖整个64KB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另外,该单片机还有一个外部存储器接口EMIF,用于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寻址范围可以只映射为片内存储
18、器、片外存储器或二者的组合,即4KB以内指向片内,4KB以上指向外部存储器接口EMIF,该EMIF可以配置为复用和非复用地址线/数据线两种方式。编程步骤是:EMIF端口的选择和配置;确定地址形成非复用/复用和地址/数据复用方式;存储器方式为片内方式,不带地址选择的分片方式,有地址选择的分片方式,片外工作方式;确定接口定时参数。(2)程序存储器C8051F060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为64KB的Flash存储器,它能以512字节为扇区实现在系统编程,无需提供片外专用编程电压,其中从0xFC000xFFFF的1024字节为保留区。另外,从0x100000x1007F的128字节Flash存储器,可以作
19、为非易失存储器,由软件来访问,它最适合用于存放系统参数等。64KB的Flash存储器区除了可以存放程序代码外,也可以用来存放非易失数据。既可以在开发系统中,通过JTAG接口编程,也可以用MOV指令来实现软件编程。注意,在对Flash存储器操作时,读操作用MOVC指令,写操作用MOVX指令,若用MOVX读操作时,只能读到XRAM区。另外,要特别搞清楚程序存储读/写控制寄存器PSCTL和Flash存储器控制寄存器FLSCL的各个位的确切含义。图23 C8051F060外观图图24 C8051F060接线图2.1.3 模数/数模转换器C8051F060系列内部都有一个ADC子系统,由逐次逼近型ADC
20、、多通道模拟输入选择器和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组成。ADC工作在100ksps的最大采样速率时可提供真正的8位、10位或12位精度.除了12位的ADC子系统ADC0之外,C8051F系列还有一个8位ADC子系统,即ADC1,它有一个8通道输入多路选择器和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该ADC工作在500ksps的最大采样速率时可提供真正的8位精度。ADC1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可以设置为0.5、1、2或4。ADC1也有灵活的转换控制机制,允许用软件命令、定时器溢出或外部信号输入启动ADC1转换;用软件可以使ADC1与ADC0同步转换。C8051F060系列内有两路12位DAC,2个电压比较器。CPU通过SFR
21、S控制数模转换和比较器。CPU可以将任何一个DAC置于低功耗关断方式。DAC为电压输出模式,与ADC共用参考电平。允许用软件命令和定时器2、定时器3及定时器4的溢出信号更新DAC输出。(1)多路模拟开关切换电路因为C8051F060只有2路高速AD转换器,而实际上有4路模拟量需要采集,故需要一个多路模拟切换开关。NLAS4684是两路单刀双执CMOS模拟切换开关,具有很低的导通电阻。当ADO_CON、ADlCON为高电平时,运放的输出OUT2进入ADO进行AD转换,运放的输出OUT4进入ADl进行AD转换;当ADO_CON、ADlCON为低电平时,运放的输出OUTl进入ADO进行AD转换,运放
22、的输出OUT3进入AD1进行AD转换,如图所示。图2 多路模拟开关切换电路(2)模拟运算放大电路LM134、R1、R2、D1构成恒流源电路,对桥式电路传感器提供恒流源。桥式电路传感器输出信号INl+、INl一经INA326EA放大后送入多路模拟切换开关,然后由C805lF060的AD电路进行AD转换。INA326EA是一款单电压供电、高性能、低功耗、满幅度输入输出的仪表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电路放大倍数G=2K1R3。总共有4路模拟运算放大电路。图6为其中一路模拟运算放大电路。图26 模拟运算放大电路2.1.4 定时器/计数器CIP-51有3个与标准8051MCU兼容的16位计数器/定时器,它
23、们可用来测量时间间隔,对外部事件计数和产生周期性的中断请求。定时器0和1几乎完全相同,并且有4种工作方式。定时器2提供定时器1和0没有的附加功能例如捕捉和产生波特率。表2-1 定时/计数器表当作为定时器时计数器/定时,器寄存器在每一个定时时钟脉冲下都加1.时钟脉冲为系统时钟被1或12除。由CKCON 中的定时器时钟选择位T2M-T0M 指定。定时时钟脉冲为12个系统钟周期选项提供了与标准8051系列的兼容性。如果需要更快的定时器可以使用1个时钟选项。当作为计数器时计数器/定时器寄存器在选择的输入引脚P04/T0,P05/T1,P06/T2每1次从高到低跳变都加1对事件计数的最大频率为系统时钟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PID 温度 控制系统 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word 格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