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加强本科课程教学过程改革探略[权威资料].doc
《地方高校加强本科课程教学过程改革探略[权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高校加强本科课程教学过程改革探略[权威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方高校加强本科课程教学过程改革探略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地方高校加强本科课程教学,应以教学过程规范为抓手,教学方法改革为切入点,实行教学过程改革,以推动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本科课程教学过程改革 【】G【】A 【】0450-9889(2012)08C-0061-02 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地方高校应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地方高校如何根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进行课程改革,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2、积极稳妥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亟待解决的任务。围绕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广西大学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提出课程教学改革三项原则(即注重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确定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内容:教改、学改、考改、管改(“教改”是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模式改革;“学改”是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考改即考试方法改革,加强过程评价;“管改”即建立适应课改需要的管理体系),采取了一系
3、列重点改革措施,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 一、地方高校课程教学过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传统高校教学管理中,往往更重视最终结果,而忽略过程管理。实际上,任何一个中间环节的质量缺失,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教学过程管理,可监控整个本科教学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错,防止中间环节出现纰漏,确保本科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既是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既包括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也包含学生自我学习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上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统称为“结果”。“过程一结果”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美等国家十分重要的教学研究范式,原意是以采用客观观察、实验
4、或准实验设计、相关分析等统计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实证性研究,其对正面临新的方法论抉择的我国课程教学改革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管理学中“过程论”告诉我们,过程决定结果,结果是过程的必然反映。良好教学过程的最终体现的是优秀的教学成果,而优秀的教学成果则依赖于良好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学要做到过程与结果的兼顾,既不能重结果偏过程,也不能因偏重过程而牺牲结果。而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取得一定的教学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彼此联系的活动方法,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架设在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之间的桥梁,正是基于这三者的重要关系,广西大学的本科课程进行了相应改革。 二、地方高校课程教学过程改革的具体展开以广西大学为例 长期以来,
5、“教什么”和“如何教”被看成教师的基本学术自由,但是,对学校教育来说,以掌握课程、教材知识为主的教学环节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占时间比重最大,涉及知识面最多最广,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最为全面,对学校本科教育质量的影响最大。因此,广西大学为保障课程教学具有最佳效果而重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为提高办学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与教师教学个性化的辩证关系 教学规范习惯上认为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的一种“固化”,如何处理这对矛盾呢?教学规范如若能以“适度”规范为特点,则不但可以保证规范的落实到位,而且能使教学过程管理更行之有效。规章制度
6、明确具体,淡化形式改革,简化各种课改表格,注重内容变革,使教师易掌握,才既能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又不过分地约束、限制其主观能动性。教学规范不是要把教师管死,而是要把教师管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规范的制定,真正走出教学工作高效率的新路。 (二)赋予教学基本要素、环节新内容 原有教学进度表已不适合现有教学要求,由教学日历代替。除含选用教材、授课内容、课程考核方式、作业布置情况、答疑、习题课与讨论课安排、任课教师信息外,增加了课程助教信息,方便学生与助教的沟通。教学日历由任课教师根据上课进程负责编写,于开学第一周内向学生公布,这种要求是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也让学生提
7、前了解该门课程的总体状况,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根据授课的需要,适时开设习题课,明确每次习题课的具体内容并列入教学日历。批改作业与小组讨论环节要求课堂讲授结束后,教师安排课程助教主持讨论或小组学习,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重要手段。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强形成性评价 自20世纪中后期我国教学论初步形成以来,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强调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强调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而把教学过程仅仅当成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忽略了学生学习发展的特点。相应的,长期以来对课程教学的评价就变成了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我们的教育就形成了以纸笔测验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模式,这必然导致诸如学生学习只重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权威资料 地方 高校 加强 本科课程 教学 过程 改革 权威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