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毕业设计调研报告.doc
《图书馆毕业设计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毕业设计调研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习(调研)报告一 课题来源及意义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学习的重要资源供给地,是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想成为具有广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就必须全面深入地认识和充分利用图书馆。每次走进图书馆,浓烈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每个学生都借助图书馆的丰富藏书以及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来获得新知识,延伸课堂所学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同学们在大学学习期间,如果能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把自己的自学时间放到图书馆去,那么将会给同学带来无穷的乐趣,并能进一步扩大知
2、识面。图书馆的本质目的就是为同学们服务,满足同学们的各种学习需求。图书馆也被称作“没有围墙的大学”,只要你踏进图书馆的大门,它绝不会辜负你的辛勤劳动。歌德说过:图书馆就像大众的资金,默默流出无以数计的利息。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善于利用图书馆,只有这样,专业才学得好,学得深,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成为社会企盼的有用之才。二 国内外发展状况1数字图书馆起源、概念和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的最高水平的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信息服务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主要文献信息集散
3、地的图书馆,“无围墙图书馆(wall-less library)”、“电子图书馆(electronic library)”、“多媒体图书馆(multimedia library)”、“虚拟图书馆(virtual library)”、“全球图书馆(global library)”以及“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等概念纷纷问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数字化产品、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等数字化概念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此对于图书馆,在概念上逐步趋向于使用“数字图书馆”。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
4、织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同时,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等的管理。它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储自由化、资源共享化、结构连接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一场革命,而且为科学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的电子时代的大门。如同工业经济离不开交通和能源一样,数字图书馆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必要条件。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信息,通过网络快速地传播,方便地为人们所利用,从而不断地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说,数字图书馆将是今后科技、经济和文化的载体和催化剂。2
5、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当前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的基础建设项目。美国于1991年率先开始研究数字图书馆;1992年美国17所知名大学和州立图书馆开始合作研制“俄亥俄图书馆和信息网络计划”,将大学校园网与州立图书馆相互连接,并向当地的社区学校、图书馆和其他机构开放,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电子信息检索网络。这是数字图书馆先期成功的例子。1993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中心计划署(DARPA)和美国国家航天航局(NASA)联合资助一个为期4年的6个数字图书馆研究计划的大型协作项目“美国数字图书馆
6、首创计划”,分别以美国6所在科技领域和图书馆服务较好的密歇根大学、伊利诺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作为研究基地。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美利坚记忆图书馆计划”更为宏伟,1994年10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其计划用6年时间,到2000年,将国会图书馆最重要的图书资料,包括绘画图书、音乐、手稿、照片及运动画面,全部数字化,通过因特网和有线电视网传播给用户。1995年,美国在华盛顿召开网络信息联盟会议,由16所主要图书馆成立了“国家数字图书馆联盟”,其主要任务是在因特网上实现分散式的开放图书馆,以期实现数字化和动态保存美国文化遗产,并与全球用户共享。加拿
7、大政府也于1996年5月公布了“建设信息社会:使加拿大进入21世纪”的行动计划,其后又专门成立了“数字化工作小组”,统筹全国的数字化工作。欧洲各国也紧随美国之后发展数字图书馆。英国的数字图书馆计划也是从大学开始的。1992年德莫诺英德大学的一所分校就开始研制数字图书馆;1993年不列颠图书馆宣布了一项通过数字化和网络技术使用户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收藏文献计划。1995年10月起欧洲图书馆员联盟会员国的国家图书馆开始合作开发的全球网络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已经在因特网上开通使用。1997年英国政府提出“全国学习网”计划,使全国的大学、图书馆、博物馆与“全国学习网”连接,从而扩大了整个社会获取知识及接受
8、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达到创造一个网络化知识社会的目标。日本的国会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计划从1994年开始实施,该计划包括试验性电子图书馆、儿童数字图书馆和亚洲信息提供系统三个组成部分;另外,日本政府还出面组织73个机构、投资15.5亿日元合作开发日文文献数据库,以供网上共享。新加坡政府于1994年提出了“2000年图书馆发展计划”,准备建设“无边界的电子图书馆网络”,把全新加坡的公共图书馆和500多个学术与专业数据库连接起来。我国台湾省也于1994年制订了“亚太智能信息服务中心”计划,计划投资上百亿美元、用6年时间完成。1 美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概况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究、开发和建设数字图书馆
9、的国家,也是目前全世界数字图书馆建设水平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家。美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一些科研机构、高校图书馆和城市公共图书馆开始对数字图书馆建设进行研究和探索。初始阶段,由于均处于自发状态,因此,存在着各自为政、群龙无首的状况。1993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中心计划署(DARPA)联合发布了数字图书馆倡议,为美国全面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揭开了序幕。1994年9月,上述机构决定投资2400万美元,进行了为期4年的“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DLI)一期工程建设。主要目标是探索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构架,寻求最
10、佳的信息资源提供模式,研究数字图书馆之间交互操作的协议。DLI一期工程以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等6所著名大学为实验基地,设计和开发出各种试验工具和数字图书馆雏形。1999年,DLI二期启动,资助机构扩展为7个,参与学校也变为20所,DLI二期从扩展媒体、形态、研究开发点、主题和资助单位各方面,大力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开发。1995年5月1日,美国国会图书馆等15个图书馆与美国国家档案与记录管理局共同组成美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联盟(DLF),致力于开发反映美国历史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数字式资源库以及分布式数字图书馆系统,
11、与全球因特网用户共享。该项目在网上的名称为“美国往事”(American Memory)。此外还有加州大学数字图书馆(CDL)、SMETE数字图书馆(NSDL)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数字图书馆”项目等。2.欧洲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概况欧洲数字图书馆的开发是紧随美国之后的。英国的数字图书馆计划也是从大学做起的。1992年,德莫诺英特大学的一所分校开始研制数字图书馆。英国图书馆研究创新中心(BLRIC)资助的数字图书馆研究计划(Digital Library Research Program)联合了英国最大的3家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机构或组织,即电子图书馆计划组织(Elib)、图书馆和情报学会(LIC)
12、及联合情报系统协会(JISC)。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技术、人文、经济、法律等方面,其目的是为英国教育科研界提供一个经济合作的、内容全面的、易于获取的、高性能的信息网络系统。法国数字图书馆项目由法国国家图书馆主持,其目标是:实现馆藏的数字化以及网络存取,为实现数字图书馆打下雄厚的资源基础,从事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和商品化。目前,法国数字图书馆中的数字化资源总存储量在3000Gb以上,书目数据达830万条。1995年10月起,欧洲图书馆员联盟各成员的国家图书馆,合作开发了欧洲各国国家图书馆间的信息通道,以期通过单一的检索途径获取欧洲各地的全部信息,目前这一合作成果已在因特网上发布,称为“欧洲
13、G8全球电子图书馆”。1998年起俄罗斯开始投资设计各个部门之间的“俄罗斯电子图书馆”计划,并于1999年1月起规模实施。参与该计划的有俄罗斯科学院、教育部、国家通信委员会、国家档案馆等10个部门。日本1990年启动了日本国会图书馆(NDL)“关西图书馆计划”,由国家投资4亿美元,到2002年完成一期工程,其目标是成为日本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和亚洲地区的电子文献信息中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制一套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系统;广泛收集和使用各种载体的文献;建立一个与国内外数据库相连的现代化数据库系统。此外,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也都有相应发展。如澳大利亚皇家米尔堡理工学院进行的数字图书馆实验
14、,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检索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资料;韩国国会数字图书馆、国立数字图书馆计划等;新加坡政府在1994年提出“2000年图书馆发展计划”,打算建立一个无边界电子图书馆网络,把新加坡公共图书馆和大约500个学术与专业数据库相连。1995年,新加坡建立了全数字化图书馆,即国家图书馆的分馆Tam pines地区馆。3.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两年图书馆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增加与扩大,已有不少图书馆和科研机构着手进行相关试验和提出相关计划。1996年,北京图书馆开始致力于馆藏文献数字化,将100万页中文全文数据放在其网站上,到1998年已建有300万页全文资料及
15、500万条书目数据的基础。由文化部倡议,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牵头,联合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国内主要公共图书馆实施建设的试验示范项目“中国国家试验型数字图书馆计划”,自1997年以来已取得良好的进展。该计划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从内容上和技术上都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数字图书馆原型,集中国家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中有一定特色或典型示范性的馆藏资源,通过遍布全国的数字通信网,依托将建成的“金图工程”,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示范性的中国国家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并为我国大规模建设数字图书馆工程提供样板。我国其他已经完成和正在实施的国家级数字图书馆计划或者项目有:中国高等文献教育保障系统,由CALIS
16、管理中心组织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项目;国家教育部数字图书馆攻关计划;中关村科技园区数字图书馆课题研究项目以及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等。尽管国内外已经提出并实施了多项数字图书馆计划或者工程,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目前这一领域的研发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数字图书馆建设任务仍然很艰巨,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数字图书馆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领域,不断会有新的课题和新的研究热点出现。在未来的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数字图书馆仍然是世界各国信息科学研究的重点。在我国大陆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也已开始起步。辽宁省图书馆是全国最早启动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公共图书馆,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书馆 毕业设计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