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个性研究模型文献综述.doc
《品牌个性研究模型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牌个性研究模型文献综述.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牌个性研究模型文献综述江明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00871庞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摘要:像品牌这样无生命的物体可以与人类个性特征相联系的说法已经广为社会心理学家和营销专家所接受,基本观点是像品牌这样的态度客体可以与个性特征相联,从而给消费者提供自我表达或象征性利益。根据菲利普、科特勒的研究,一个好的品牌能够表达出六层含义:特定的属性、功能和情感利益、价值感、一定的文化、一定的个性以及使用者,其中价值、文化和个性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强调了一个品牌中的情感成份(emotional)。随着品牌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大量运用。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和消费者行为研究者开始关注品牌个性的研究。
2、尤其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社会个性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品牌个性研究逐渐从混乱与分歧走向整合与统一,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研究模型和测量工具,对品牌个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振奋的。本文试图对近四十年来有关品牌个性研究文献做一简单回顾,着重介绍一些主要的品牌个性研究模型,并对后续研究的方向给出了建议。关键词:品牌、个性、品牌个性A review on Brand Personality Research Models JIANG Ming-hua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100871) Pa
3、ng Jun(Marketing Department,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ABSTRACT:The parlance that brand, as an abiotic object, is related to the human personality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social psychologists and marketing researchers. The basic concept is that brand as an attitudinal objec
4、t, can be related to human personality and provide customers the benefits of self-expression or symbolistic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by Phillip Kotler, a good brand should express six significations, which are attributes, function and emotion, the sense of value, culture, brand personalit
5、y and users. Especially, the sense of valu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because they emphasize the emotional factors included by a brand.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brand manag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 more and more social psychologists and marketing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
6、o pay great attention on this issue. Since the fast development o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literature in 60s of 20 century, the research on brand personality has been integrate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a lot of conclusions and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valuable acc
7、omplish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rand personality literatures in the last 40 years and introduces several main research models and provinces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Keywords:brand, personality, brand personality品牌个性研究模型文献综述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最初,品牌的产生是企业为了方便消费者辨认自己的产品而设计出来的标
8、志或者符号。在产品竞争的初级阶段,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外观、质量、功效、价格等物理属性上具有明显的差别。企业一旦给产品赋予特定的品牌名称,就相当于给消费者一种无形的承诺:特定的品牌代表了特定外观、质量、功效和价格的产品。这是品牌得以产生的原始动机。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走向成熟,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仅从物理属性上已经无法区分不同品牌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随着支付能力的增强也进入了更高的需求层次,质量、价格、功能等产品属性已经不再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他们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层面上的满足,看重产品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品味、社会阶层、个性特征等象征性的情感属
9、性。在这种市场趋势下,品牌的内涵和功能得到了大大的延伸。品牌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名称或符号,而是一个包含了产品、价格、服务、品牌个性、品牌形象、品牌联想、品牌忠诚以及其他所有与品牌有关的无形价值的综合体系,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品牌个性是一个完整的品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品牌资产的核心要素之一。无论是营销理论中对品牌价值研究,还是营销实务中对品牌管理的探讨,品牌个性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因此也就引起了许多营销学者和职业营销人员的关注。就营销理论而言,对品牌个性的深入研究能够充实品牌个性的理论框架,科学合理地对各种品牌个性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整个品牌
10、价值的理论体系,构建完整的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就营销实务而言,品牌个性对企业寻找产品差异、迎合消费者心理、选择市场定位以及实施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竞争力等活动都息息相关。因此,品牌个性成为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营销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研究者纷纷从各自的领域和角度出发,提出了大量的新概念和新观点,创造了无数品牌个性的测量模型,取得了不少成果。尽管如此,由于品牌个性研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品牌个性的理论框架和测量模型至今仍没有被完整地建立起来。品牌个性的概念界定、品牌个性地内涵和外延、品牌个性定性研究的利与弊、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等问题的争议,仍处于混乱无章的局面。因此,对品牌个性研究历史上的主要研究
11、模型进行简单的梳理和评价,对每一个模型的后续验证结果进行考证,是十分有意义的。二、相关定义品牌的定义品牌的定义有很多种,广告专家约翰菲利普琼斯(J.P.Jones,1999)对品牌的界定是:品牌,指能为顾客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的功能利益及附加价值的产品。哈金森和柯金(Hankison、Cowking,1993)从下述六大方面阐述了品牌的定义:视觉印象和效果;可感知性;市场定位;附加价值;形象;个性化。而美国市场营销学会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及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从品牌的发展
12、历史可以发现,品牌的定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而不断发展的。从最初区别产品的符号,直到现在品牌资产的完整结构框架,品牌定义逐渐由单薄走向丰满,由单一走向体系。营销之父科特勒认为,现在的品牌概念应该包括特定的属性、功能和情感利益、价值感、一定的文化、一定的个性以及使用者六大组成要素,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是品牌价值、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事实上,品牌既区别于产品本身,又不同于商标、名牌等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独立但又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信息载体。品牌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是有价值的,品牌的拥有者可以凭借品牌获取品牌溢价,得到额外利润。但品牌价值是无形的,它不像企业的其它有
13、形资产直接体现在资产负债上。它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表现自己,直接载体就是品牌元素,间接载体就是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时品牌价值已超过企业有形资产的价值,如可口可乐有形资产只有138.73亿,而品牌价值却高达434.27亿。第二,品牌具有一定的个性。品牌具有一定的个性,也可以说品牌无一不是文化的象征。大卫爱格基于比喻的思路,给出了下面几种典型的品牌个性:纯朴的、顾家的、诚恳的、过时的,像家庭成员和睦关系;有朝气的、年轻的、最新的、外向的,如百事可乐;有教养的、有影响力的、称职的,如惠普;自负的、富有的、谦逊的,如奔驰和凌志;运动的、粗野的,如耐克。第三品牌具有排它专有性。品牌排它专有性是指产品一
14、经企业注册或申请专利等,其它企业不得再用。一件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但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品牌在其经营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建立良好的信誉,这种信誉一经消费者认可,很容易形成品牌忠诚,它也强化了品牌的专有性。第四.品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Steven King认为产品是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而品牌却是消费者购买的东西。这就强调了品牌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没有消费者,就没有品牌。品牌的价值体现在品牌与消费者关系之中,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因为它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利益,创造价值。而且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本身就是与消费者相联系,建立在消费者基础上的概念,没有消费者,品牌的存在毫无意
15、义。个性的定义个性的定义一直是阻碍品牌个性理论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个性的概念源于人类心理学,是一个在心理学领域用来描述人的人格特征的术语。尽管社会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个性的概念、维度、分类模型和测量量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事实上由于人类个性特征的复杂性、抽象性、多重性和易变性,个性的研究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甚至混乱的局面。如Hogan 和Roberts所说:“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学者们研究了成千上万的个性特征。但是这些个性研究仅仅是躺在一堆杂乱的概念之上,没有形成一个能覆盖各种研究成果的规范体系,并且这些有着不同名字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的可靠性很低。”例如,“个性是在心理学体系之中能够决
16、定个人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动态组织结构”(Allport,1961);“个性是指一个人独特的特征模式”(Guilford, 1959);“个性是解释一个人在各种场景中的行为表现的最恰当的概念。”(McClelland, 1951);“个性是有关感知、倾向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结构,这些感知、倾向和行为都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指明了内在一致的方向和模式。正如一个组织一样,个性也由组织结构和程序两部分组成,并且反应了先天的本质和后天的经验。另外,个性还包括了历史的影响,如对过去的记忆还有对现在和未来的设计。”(Pervin,1996)这些定义都试图从社会心理学或者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赋予个性一个科学且普遍适用的定
17、义,但结果却都不令人满意。品牌个性的定义一般认为,产品、供给品和服务的形象不仅仅是通过产品的外在物理特征来表现,还可以通过其他因素来表现,如包装、广告和价格等。举例说明,有的学者认为任何品牌都可以用三大类的品质特征来描述,第一类是品牌的物理特征,包括产品的大小、形状、颜色、包装设计等,这些特征对消费者来说是独立而确定的,不依赖于他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消费者只能切实地感知到它们的存在。第二类是功能性特征,即使用该品牌产品的结果,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使用情况等。这一类特征能够通过消费情况被消费者所感知,但除此之外,它在某些产品类型和某些特定场合中能传达一些暗示性的信息,如家具清洁剂能够帮家具清除
18、灰尘。这个特征能够被消费者客观地观察到,但是它可能同时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购买者是一个很尽责的家庭主妇或者是一个明智的购买者。这样的话这个特征在某些情况下就具有了附加的功能,对购买者或者消费者的形象有了暗示性的影响;第三类则是品牌的个性,这个特征主要包括品牌的象征性功效,如该品牌象征着时尚还是传统,高社会地位还是低社会地位等等。品牌的这些特质方面的东西我们就称为是品牌个性。至今为止,研究者对品牌个性的定义仍然是模糊而有争议的。因为个性本身的载体是个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由先天的本质和后天的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可以具有个性、塑造个性和展现个性。但品牌本身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客体,既没有先天的遗传
19、,也没有后天的塑造,因此严格说来,品牌作为一客体是不具备个性的。但是,正如前言中所说,品牌所能传达的信息远远超过了它与生俱来的功效,在更大程度上它具有了象征性的意义,成为消费者情感的刺激物。从这个角度看,品牌似乎具有了生命,具备了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所以说,要清楚品牌个性的定义,首先必须对个性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这恰恰是困难所在。阻碍品牌个性定义研究的第二个原因是品牌个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尽管人类与品牌个性的特性可能有相似之处(Epstein,1977),但它们的形成却是不同的。人类个性的认知是从个体的行为、身体特征、态度和信仰,以及人口特征等推断而来的(Park,1986)。相反,品牌
20、个性特性的认知会受消费者与品牌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方式的影响(Plummer,1985)。个性特性可以通过人与品牌的直接相联方式而与品牌相联,品牌个性的表现形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表现形式和间接表现形式。前者主要通过品牌使用者的形象、品牌生产者的形象,如公司员工或CEO的形象,以及品牌推荐者的形象来直接转移品牌个性(cf.Britt 1960;Grubb and Grathwohi 1967;Levy 1959);后者则主要通过与产品相关的一些细节要素来间接地转移品牌个性,如品牌名称、商标、价格、广告方式、分销渠道等等。这样,从不同的表现形式出发,研究者对品牌个性的定义就难以达成一致。但是,
21、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赞同以品牌个性的直接表达方式作为定义基础的观点占据了主流定位。Levy(1959)等学者认为品牌个性包括其主要消费者的人口特征,如性别、年龄以及社会阶层(貂皮大衣不仅仅只是为了冬季取暖)。这些人口特征可以直接从品牌使用者形象、员工或间接从其他品牌联想推断而来。例如,由典型使用者形象的驱动,Virginia Slims被认为是女性化产品,而Marlboro被认为是男性化象征;由于进入市场相对较新,苹果电脑被认为是年轻的,而IBM则被认为是年老的;Saks Fifth Avenue被认为上流社会阶层(高档),而Kmart则被认为是蓝领(低档)。另一个更为流行,也受到学多学者推
22、崇的定义是由Jenniffer Aaker于1997提出的品牌是“与品牌特定使用者相联的人类特性集合”。Jenniffer Aaker最早用归纳法研究品牌个性维度的学者是美国著名学者,她认为品牌个性直接由消费者个性得以表现,是人类个性特征投射到品牌上的结果,并强调了情感在品牌中的重要性。1997年Aaker第一次根据西方人格理论的“大五”模型,以特质理论和和词汇法作为方法论基础,从个性心理学维度的研究角度出发,以西方著名品牌为研究对象,依靠现代统计技术,发展了一个系统的品牌个性维度量表( BrandDimensions Scales, BDS )。在这套量表中,品牌个性一共可以分为五个维度“纯
23、真(Sincerity)、刺激( Excit-ing )、称职(Reliable)、教养(Sophisticated)和强壮( Ruggedness )”。这五个维度下有15个层面,包括有42个品牌人格特性。Aaker关于品牌个性的定义和由此发展起来的研究模型是目前该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具有突破性的历史意义。 近几年,有关品牌个性定义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从个性的间接表现形式出发Geffrey F Durgee在1998年提出,品牌的个性就像是一部话剧,必须具备完整的要素结构才能完整。跟话剧的一些必备要素类似,品牌个性也具备以下几种要素,或者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察的:1、 背景: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牌 个性 研究 模型 文献 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