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doc
《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分子筛催化剂,以分子筛负载七水氯化亚铈制成负载型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RD、SEM、BET等表征。在无溶剂条件下,考察了其催化2-甲基吲哚与2-环己烯酮的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药物中间体3-(2-甲-1H-吲哚-3-基) 环己酮的催化性能。并对产物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产物结构和气相色谱分析产物含量,进行了单因素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筛比表面积 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大,而分子筛酸性的协同催化效应并不是的那么明显CeCl3H BEA、CeCl3H-ZSM-5、CeCl3H-MCM-41和CeCl3H-USY 4种催化剂中CeCl3H-MCM-41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
2、以30CeCl3H-MCM-41为催化剂,在2-环己烯酮与2-甲基吲哚的摩尔比1.1、催化剂用量75、反 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3-(2-甲基-lH-吲哚-3-基)环己酮的产率达到97.5。 关键词:2-甲基吲哚;2-环己烯酮;分子筛;CeCl3;3-(2-甲基-1H-吲哚-3-基)环己酮 AbstractThe catalysts of supporting on molecular sieve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load seven water cerous chloride made supported c
3、atalyst with molecular sieve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SEM and BET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s for synthesis of 3-(2-methyl-1 H-indol-3-y1) cyclohexanone was examined from the catalytic Mich-eal addition with 2-methylindole and cyclohexenone-2 under solvent free conditionThe products we
4、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the product phase identification structure and gas chromatograph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molecular sieve greatly influenced the catalyst activity,and catalytic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acid
5、ity of molecular sieve was not obviousCeCl3/H-MCM-41 exhibited highest activity among four catalysts of CeCl3/H-BEA,CeCl3/H-ZSM-5,CeCl3/H-MCM-4 l and CeCl3/HUSYWith 30CeCl3/H-MCM-4 1 as catalyst,under the optimalreaction conditions of catalyst dosage 75,mole ratio of cyclohexenone-2 to 2 methylindol
6、e being11 reaction temperature 80and reaction time 60 min,the yield of 3-(2-methyl-1H-indol-3-y1) cyclohexanone was up to 975Key words:2-methyl indole;2-cyclohexenone;molecular sieve;CeCl3;3-(2-methyl-1H-indol-3-y1)cyclohexanone目录摘 要Abstract1绪论11.1 课题研究背景11.2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1.3国内外研究现状31.3.1分子筛的研究现状31.3.2
7、 氯化亚铈(CeCl37H2O)的研究现状81.3.3 CeCl37H2O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现状81.3.4合成3-(2-甲基-1H-吲哚-3-基)环己酮的研究111.4主要研究内容111.4.1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111.4.2孔道调变及负载型催化剂制备111.4.3催化剂的活性考察111.4.4合成3-(2-甲基-1H-吲哚-3-基)环己酮的工艺条件优化111.4.5催化剂表征及产物分析122实验部分132.1实验仪器132.2实验药品142.3实验原理142.3.1水热合成法142.3.2离子交换法142.3.3反应原理152.4实验装置152.5 试验方法162.5.1 分子筛孔道调变1
8、62.5.2 负载催化剂的制备162.6分析方法182.6.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182.6.2 气相色谱分析182.6.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202.6.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212.6.5 比表面积分析223结果与讨论243.1 实验影响因素考察243.2分子筛类型和CeCl3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243.2.1分子筛类型的影响243.2.2 CeCl3 负载量的影响243.3反应条件对CeCl3H-MCM-41催化2-甲基吲哚与2-环己烯酮反应的影响253.3.1催化剂用量的影响253.3.2 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263.3.3反应温度的影响273.3.4反应时间的影响273.4 3
9、0CeCl3H-MCM-41催化剂的稳定性281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近年来,分子筛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它的结构、性质、合成及应用的研究, 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它与无机化学、表面和胶体化学、有机化学、催化科学、生物化学和固体物理等领域密切相关。随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迫切要求用简单的工艺、较低的成本配合先进的手段研制出高性能多功能的新型分子筛。到目前为止,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有水热合成法和水热转化法两种。 水热合成法采用高活性物质作原料,主要为含硅化合物、含铝化合物、碱和水,含硅化合物是硅胶、硅酸钠、石英玻璃、硅酸醋类及各种规格的微细粉状二氧化硅;含铝化合物主要为活性氧化铝、氢氧化铝、铝
10、酸钠及各种铝的无机盐类;所用的碱通常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水热合成法是将合成分子筛所需的四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反应混合物,混合均匀后成为白色不透明的凝胶,置于反应内,在一定温度(100-300 )下进行晶化反应,再通过过滤、洗涤离子交换、成型、活化等工序即可制得。早期的分子筛制备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合成,虽然制得的产品纯度高,但由于水热合成法需要消耗大量碱、水玻璃及氢氧化铝,对原料的性能要求很高,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并且制得的分子筛,强度、吸附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差,在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水热转化法是用高纯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和火山玻璃为原料, 经50-100 温度焙烧,再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处
11、理,经过催化、成型后制得分子筛。水热转化法是用高纯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和火山玻璃为原料,经50 -600温度焙烧,再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经晶化、成型后制得分子筛。若以高岭土为原料, 经550焙烧生成偏高岭土再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使硅铝酸盐粉末转化成分子筛晶体。分子筛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 孔容占分子筛晶体体积的50%左右, 随硅铝比的提高,分子筛的酸稳定性、热稳定性增强,高硅分子筛对烃类的裂解和转化催化反应表现出相当高的活性1。自1945年Barrer研究分子筛进行混合物的选择分离以来,基于其良好的吸附、离子交换和催化性能,分子筛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气体和液体的干燥;2. 混合
12、气体的选择分离;3. 石油混烃的分离;4. 石油烃的催化裂化;5. 污水、废气的处理;6. 作离子交换剂。1994年世界分子筛销售额已超过40亿美元,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大多用于吸附剂、催化剂和洗涤剂。我国自60 年代开始分子筛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目前仅能制备A、X 、Y 型分子筛,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制品、气体分离等高技术领域的分子筛都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相关领域的发展。31分子筛在吸附分离中的应用分子筛具有相当于分子直径大小的均匀孔径,可根据分子大小和形状进行选择性吸附分子筛效应。分子筛的吸附能力由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迭加而加强。与活性炭等吸附剂相比,分子筛不仅
13、有色散力作用, 还有较大的静电力,由于静电场作用,对极性强、不饱和度高、挥发性小的分子有优先的选择吸附。如应用分子筛可有效地除去烷烃中的乙炔,并从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分离出乙烯和丙烯。与硅胶相比,分子筛的吸湿量比其大20多倍。目前,分子筛还广泛应用于固定床吸附、气体。1.2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Michael加成反应是有机合成化学中构筑碳-碳键以及碳-杂键最为重要的反应之一,自从1887年Michael首次报道了该反应以来2,引起了世界各地化学工作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成为有机化学中研究最为广泛的反应之一,一直是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热点。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许多重要的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都是有手性
14、的,而且生命体内的物质大多数也是手性化合物,随着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研究发展和不断完善,为许多手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因此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2-甲基-1H-吲哚-3-基)环己酮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抗菌类、抗生素类医药中间体,也可用作精细化学品的染料中间体3,主要通过Lewis酸或固体酸催化亲核试剂与,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Michael加成反应来合成。所以在无溶剂条件下,考察了其催化2-甲基吲哚与2-环己烯酮的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药物中间体3-(2-甲基-1H-吲哚-3-基)环己酮的催化性能。自从List小组2000年首次报
15、道了脯氨酸催化的不对称分子间aldol反应以来4,有机小分子催化便引起了有机化学家的极大兴趣。由于有机小分子催化具有操作简单、无毒廉价、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迅速成为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几年来,有机小分子催化逐渐取代了金属催化成为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的核心,随着各种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和深入研究,许多有机化学反应都可以通过有机小分子催化来实现,而且形成了相应的成熟的催化体系。与此同吋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各种高效的有机催化剂以及催化体系得到了开发和应用。而其中手性二级胺和硫脲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最为迅速和广泛,这种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己经应用
16、到了很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全合成当中。为催化剂,在2-环己烯酮与2-甲基吲哚的摩尔比1.1、催化剂用量7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3-(2-甲基-lH-吲哚-3-基)环己酮的产率达到975。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分子筛的研究现状1883 年Eichhorn首先观察到沸石离子交换性并进行了应用。1925年weigel和Stelnhef发现菱沸石脱水后,能强烈吸附水和乙醇,而对乙醚、丙酮和苯等都完全不吸附。1945年 Barrer应用天然菱沸石分子筛进行气体分离。此后,随硅酸盐X射线研究的进展,逐渐掌握了结晶构造和吸附分离性能的关系,相继阐明了各种无机和有机气体的选
17、择性和吸附现象。1954年第一次合成沸石分子筛并作为吸附剂而商品化。1952-1959年先后合成了A型和X型分子筛以及与天然八面沸石结构相似的Y型分子筛。1960年Sand记合成了Zeolon分子筛。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随应用领域的扩大,Mobil 公司积极开发高硅分子筛,由Wodlinger、Ker 和Rosinsk首先合成了beta、ZSM 系列高硅分子筛,硅铝比达到20-100,其中ZSM-5 型分子筛作为催化剂,以甲醇为原料合成汽油所得的科研成果引起国际上高度评价。1977 年Flanigen 等在不加铝原料的条件下,合成了全硅型分子筛“siliCalite ”。1978年又通
18、过添加氟离子合成了“ Fluride-silicalite”分子筛,具有很强的疏水性。1979 年Bibby 用N H 4O H 和四丁基氢氧化按合成了晶型结构类似ZSM-11的分子筛“Silica lit e -2 ”。近10多年来, 由于对分子筛无机微孔材料不断提出新的性能和结构要求, 在分子筛的研究和开发上取得了不少成果。1982年UCC(联合碳化公司)的Wilson和Flanigen 等人首次合成20余种AlPO4 和SAPO4 ;分子筛,从而打破了沸石分子筛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组成的传统观念,同时尝试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含Fe 、Cr 、Ti 等杂原子的分子筛。同年在国际沸石分子筛会
19、议上, Flanigen 提出制备多元多组分金属磷酸盐分子筛的设想,但还是停留在TO4四面体晶体结构的基础上。1983年我国地质学家沈今川在美国发现了黄磷铁矿(Cacoxenite) 的晶结构,其孔道由Fe-O 八面体、AlO 三角双锥和P- O四面体单元组成川。1986年吉林大学徐如人等发现在合成的PO4一Cn(n =1-12)型分子筛中有TiO6。和BO3 型结构单元存在。90年代以来,国内外注重大孔分子筛的人工合成和分子筛孔道结构基本单元的多样化的研究,但没有取得突出的成果。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国内外学者总结分子筛的共同特征为:1.只吸附分子直径小且能通过均匀细孔的物质;2.优先
20、吸附H2O、H2S、NH3 等极性物质,吸湿性好;3.对不饱和度高的物质,有选择性吸附;4.当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分压)很低时,仍显示足够大的吸附能力;5.通过阳离子交换,可以改善分子筛的性能。近年来,分子筛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它的结构、性质、合成及应用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它与无机化学、表面和胶体化学、有机化学、催化科学、生物化学和固体物理等领域密切相关。随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迫切要求用简单的工艺、较低的成本配合先进的手段研制出高性能多功能的新型分子筛。分子筛规则的晶体结构,以及平衡骨架负电荷的阳离子可被一些具催化活性的金属离子所交换等的特殊结构性质,使得分子筛成为有效的催化
21、剂及催化剂载体。分子筛的催化反应受孔结构系统所控制,只有比晶孔小的分子才能自由出入,反应物和反应产物形成高度几何选择性,形成“选择性催化作用”。1960年Weisz和Frilette将分子筛作为催化剂用于癸烷、己烷等直链脂肪烃的分解反应。此后,大孔径分子筛在石油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加氢异构化中显示出重要的地位,与目前使用的硅铝催化剂相比,用分子筛催化剂可提高汽油产率15%-25%,处理能力可提高30%左右,对正己烷的加氢异构化反应,转化度可提高30%以上5。由于分子筛合成技术单一,应用时间较短,再加上研究手段的限制和认识的局限, 国内外对分子筛还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仅在分子筛合成研究的初期,
22、国外学者进行过分子筛宏观结构的研究。从80年代开始,随着杂原子分子筛和多结构单元分子筛的合成,以及高性能、多功能分子筛的大量需求,才逐渐认识到分子筛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分子筛的结构特性和硅铝原子在分子筛骨架中的分布状态。对于分子筛生成机理以及应用机理研究还处于探索之中。从分子筛特征、合成、应用的研究现状中可以了解到,分子筛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其特有的吸附分离、离子交换和催化性能,分子筛的应用已遍及石油化工、环保、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医药化工等领域。随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分子筛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同时也对分子筛的制备工艺、生产成本以及性能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分子
23、筛合成技术存在工艺复杂、能耗高、生产成本高,以及所制备的分子筛功能单一、性能差等问题;另一方面, 随其他行业对高活性原料的需求增加, 制备分子筛所需的含硅、含铝原料和碱的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断上涨,分子筛的制备技术已远远不能适应其日益广阔的应用领域的要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分子筛学科的发展。以天然资源为原料,通过活化、改性处理直接制备高性能、多功能分子筛,有利于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这是分子筛研制的一个新动向。分子筛的应用和合成技术起步较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分子筛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严重脱节。采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NMR)、红外光谱法、多晶X射线衍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