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干机的设计要求.doc
《冻干机的设计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冻干机的设计要求.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冻干机的设计要求冻干机的基本功能和要求(一)设计原则冻干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尽量满足以下条件:1机器上与制品活性成份接触的任何表面材料,必需具有化学惰性、不吸附、不会增加任何可能导致改变制品活性成份,及制品组分的外来物质,不得降低制品质量。2冻干机的制造和安装必须能为质量检查、拆卸、清洗和维修保养提供方便,必须保证其可靠性,能够避免操作过程带来的污染,能够保持整批产品的理化特性、内在质量、效价和纯度。3冻干机的制造还必须符合国家的卫生保健和安全操作等各种法规的要求。4为使冻干机正常运转,设计中需考虑机械使用的物品,如油、润滑油和热交换液等,均以不得改变制品的活性成份及其组分的理化特性、量、效价和
2、纯度为原则。5节约能源冻干机的主要缺点就是能耗高,因此,能源利用的指标应成为衡量冻干机综合性能的一个重要内容。设计中冻干机的节能措施可以从冷凝器冷却、加热机件散热和冷、热管道保温等方面考虑:1真空冷凝器当用户产品的冻干周期较长时,需要避免真空冷凝器盘管温度太低、以防止增大制冷压缩机的磨损、尽量延长设备的寿命。冷凝器的设计时也呆考虑采用两级真空冷凝器,配制小型的第二级冷凝器,平行地组装在主冷凝器旁。在二次干燥阶段,气体流量已经很低的情况下,改用第二级冷凝器。此时可关闭主冷凝器,化霜。这样,既可节药能源,又可以提前化霜,缩短总的冻干周期。当用户产品中含有的有机溶剂超过占总溶液量的5%时,还应设计配
3、置适当的有机溶媒收集装置。以保证冻干机的正常运行,维持真空度的数值稳定。2加热可在加热过程中对加热器应用整数线性导数控制法对温度进行调节,减少因加热系统频繁开启和关闭,导致调节过度,形成冷热循环,增大能耗。3. 保温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和恰当的保温方式,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能提高冻干机的运转性能。4. 控制零部件散热冻干机机械设计中,应尽量减少零部件(如搁板、干燥腔室、真空冷凝器和加热器的换热管等)的几何尺寸和重量,以减少设备的散热量。(二)冻干机的基本配制冻干系统中必要的主体设备通常由下述部分组成:1 燥腔室及压力控制和保护2 空排气系统(包括真空冷凝器)3 液压或螺杆升降压塞装置或进出料装置
4、;4 导热搁板;5 加热装置;6 导热媒体换热器;7 制冷系统(冷冻机、冷凝器、蒸发器等);8 有机溶媒回收装置(选配);9 在线清洗装置;10在线灭菌装置(蒸汽灭菌SIP、环氧乙烷气体E0gas、气化双氧水VHP等);11运行参数测定控制系统(温度测定控制系统、真空测定控制系统,残留水分测定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等);(三)各部件的基本功能1干燥腔室干燥腔室的主要作用是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制品在腔室中,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完成冷冻、真空干燥、全压塞等操作。2真空排气系统在干燥腔室和真空冷凝器形成真空,一方面促使腔室内的水分在真空状态下蒸发(升华),另一方面该真空系统在真空冷凝器和干燥腔
5、室之间形成一个真空度梯度(压力差),这个压差将干燥腔室内蒸发的水蒸汽推向真空冷凝器(捕水器),并被真空冷凝器(捕水器)的冰面捕集。由于冷冻干燥的过程产生于干燥腔室和真空冷凝器之间的水蒸汽压力差,只有在真空冷凝器的温度低于干燥腔室内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形成干燥腔室与真空冷凝器之间的压差。因此如果真空冷凝器的性能不佳,前述干燥腔室与真空冷凝器之间对水蒸汽的的力将减小,真空系统将不可能有效地排除水蒸汽,影响制品质量和真空泵的寿命。3导热搁板搁板的冷却及加热是靠导热媒体在搁板板层内部的通道中强制循环得以实现的,冷或热的导热媒体在搁板内流动,均一地将冷或热能量传递给放置于搁板表面的制品容器,能量的传递贯穿
6、于整个冻干过程。导热媒体的循环可通过机械泵或磁驱动无密封垫式循环泵来实现。4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由制冷压缩机及其辅助设施构成,为干燥腔室和真空冷凝器(冷阱、捕水器)提供冷源。5导热媒体换热装置间接的交换来至制冷或电加热器的冷或热量,给导热搁板上的制品提供能量。6加热装置干燥过程中为制品提供热量,一般采用电加热器。7搁板升降及压塞系统在干燥腔室内,一个冻干周期完成之后,在控制压力的消毒空气或惰性气体状态下,对小瓶压塞封口。压塞装置的压板由设在箱体顶部或底部的液压缸或气缸驱动。随着压板的下降或上升,搁板沿着滑杆一层接一层向下或向上移动将胶塞压进瓶口,完成压塞工作。搁板升降系统还可方便装料和卸料,即装料
7、时将所有搁板降到箱体底部,第一层搁板升到装料高度,进料之后上升给第二层搁板留下位置,这样依次装料直到完成装料。卸料过程与上相反。搁板液压装置位置靠近干燥箱,主要部件还包括电磁阀、控压阀、压力开关、安全阀、单向阀和压力表等。8溶媒收集装置当冻干制品溶液中含有部分有机溶媒时,普通的冻结温度和正常真空状态下,有机溶媒混合液不易以固相存在,有机溶媒混合蒸汽不能被普通冷凝盘管凝结捕获。为了凝结捕集含有有机溶媒的冷凝溶剂,通常可在真空冷凝器的底部设计计配置一有机溶媒收集器,收集器内配有内置蒸发盘管,通过制冷压缩机制冷,将收集器内温度降至足够的低,足以阻止在升华干燥阶段真空冷凝器中已捕获的有机溶媒混合液凝冰
8、再次蒸发。在进行二次干燥(蒸发解吸附)时,通过关闭阀门,使有机溶媒收集器与主冷凝器完全隔离,二次干燥如常进行。除此之以,溶媒收集器应配有相应的阀门,具有排放和进气的功能。9在线自动清洗装置(CIP)配置于干燥腔室和真空冷凝器(冷阱、捕水器)内的机械清洗装置,用于洗涤干燥腔室和真空冷凝器内表面残留物。整个在线自动清洗系统一般分为机内、机外两个部分,机外部分由清洗用水贮罐,多级泵,及一套自动控制阀组成。机体内部分主要由分布在真空冷凝器及干燥箱内的喷嘴及喷球组成。清洗过程:清洗系统应全自动控制,整个控制可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来实现。主要步骤分为: 每个容器注入所要求种类和数量的水,直至最高液位;
9、 如需要,可用多级泵将所需洗涤剂定量加入清洗容器。 容器阀门打开后,多级泵启动,同时进出冻干机干燥腔室外的在线清洗用阀全部打开,对腔室内部形成循环压力冲洗。 针对不同型号的冻干机,可能需要配置两个以上的在线清洗注入阀,以供冻干机内部不同的管线及喷嘴,这些注入阀可由软件控制依次开启和关闭。 真空冷凝器的清洗遵循与干燥箱体相同处理过程。 清洗结束后,清洗水由泵排出。 喷淋水量可按用户的需要,第一次喷淋与冲洗用水量相同,以便洗去残留的洗涤剂。在这种情况下,冲洗水贮罐需再次灌满水(若有两个水贮罐则无需此步骤)。 第一次喷淋完之后,再喷淋注射用水(WFI),以洗去开始清洗时的残留,同时可通过喷淋注射用水
10、(WFI)除去热源。10在线来菌装置(蒸汽灭菌SIP、环氧乙烷气体EO gas、气化双氧水VHP等):无论是在线蒸汽灭菌(SIP)装置、或是环氧乙烷气体EO gas和气化双氧水(VHP)灭菌装置,其作用均为对干燥腔室和真空冷凝器内表面灭菌,创造一个适于药品生产的无菌环境,不至由于真空冷凝器和干燥腔室可能与药品接触的原因对药品造成微生物污染冻干基础 制品的干燥第一节 干燥过程冻干加工中制品的干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干燥亦称升华干燥,其主要任务是将冻结制品中的冰晶以升华的方式除去,当然也会除去一些结合水。第二阶段干燥亦称解吸干燥,其任务是将制品中残留的水除去一部分,使制品的残留水分量符合贮存的要求
11、。一、升华干燥升华干燥是将冻结后面的产品置于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加热,其冰晶就会升华成水蒸气逸出而使产品脱水干燥。干燥是从外表开始逐步向内推移的,冰晶升华后残留下的空隙变成,尔后升华水蒸气的逸出通道。己干燥层和冻结部份的分界面(实际上是一薄层)称为升华界面。在生物制品干燥中,升华界面约以每小时1mm的速度向内推进。当全部冰晶除去时,升华干燥就完成了,此时约除去全部水分的90%左右。1 制品中的温度分布制品中冰的升华是在升华界面处进行的。升华时所需的热量由加热设备(通过搁板)提供。如图21所示。从搁板传来的热量由下列途径传至产品的升华界面:(1) 固体的传导。由玻璃瓶底与搁板接触部位传到玻璃瓶底,穿
12、过瓶底和制品的冻结部份到达升华界面;(2) 辐射。上搁板的下表面和下搁板的上表面,向玻璃瓶及产品干燥层上表面辐射,再通过玻璃壁及冻结层或己干燥的导热到达升华界面;(3) 通过搁板与玻璃瓶外表面间残存的气体的对流。由于传热中必需有传热温差,且各段传热温差与其相应热阻成正比,所以产品中形成了图12所示的温度分布。例如:(4) 搁板表面温度为50,到升华界面的温度可能约为-25冰层最高温度约为-20,干燥层上表面温度可能为+25。图1-2制品中的温度分布图2-1升华界面和升华时的传热温度2升华时的温度限制崩解温度产品升华时受下列几种温度限制:(1) 产品冻结部分的温度应低于产品共溶点温度;(2) 产
13、品干燥部分的温度必须低于其干燥层表面容许的最高温度(不烧焦或性变);(3) 升华界面的温度应低于制品的崩解温度。所谓崩解温度是液态制品冻结时形成的浓缩溶质“骨架”结构,因升华界面温度上升到临界值时,其刚度降低而塌陷,形成阻止升华水蒸气逸出的阻挡层,升华速率减慢,升华面所需热量减少,此时如不迅速减少加热,降低升华界面的温度,产品就会发生供热过剩而熔化报废。所以掌握产品的崩解温度是很重要的,一些制品的崩解温度列于表2-1和表2-2。 崩解温度主要由溶液的成分所决定。过低的崩解温度会延长干燥时间,甚至是设备能力所不能达到的。这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添加剂来提高崩解温度。在固体食品冻干时,为了避免干燥层表面
14、因温度过高而产生变性或干燥层表面烧坏,其温度应限制在某一安全值以下。一些食品的干燥层表面最高温度列于表2-3。表2-1 主要药品的冷冻干燥温度(崩解临界温度)物 质 浓 度 湿 度()司库乐 550% 25葡萄糖 10% -38-40乳 糖 10% -18-19马尼妥 10% -2-4山梨糖醇 10% -41-42桔西乐 10% -4344多缩葡萄糖 低m.wt. 10% -2高 m.wt. 10% -3PEG6000 10% -9-10古力辛 10% -3a-氨基丙酸 10% -2-3-A 10% -13精氨酸 10% -33-35EACA1 10% -15变压器用AMCHA2 5% -2-
15、4GABA1 10% -18-20NaCl 10% -21-22KCl 10% -10-11醋 酸 10% -26-27拘椽酸 10% -50硫胺素硝酸盐 10% -5吡哆醇 10% -4抗坏血酸 5% -36-37抗坏血酸 10% -36-37钠阿斯考派脱 10% -30-33烟酰胺 10% -3-4钙、潘妥颠 10% -18-19乙酰胺 10% -25钠、巴比妥 10% -4表2-2 果汁和咖啡提取液的崩解温度产 品 固形物含量% 溶质平均相对分子量 观察到的崩解温度0C橘子汁 23 277 -24葡萄汁 16 261 -33.5葡萄柚汁 16 228 -30.5柠檬汁 9 194 -36
16、.5李子汁 20 180 -35苹果汁 22 194 -41.5菠萝汁 10 180 -41.5咖啡提取液 25 -20表2-3 热量经干燥层传递的典型冻干操作中冻结层温度及干燥层表面的最高温度食品物料 干燥室压力 干燥层最高温度 冻结层(升学华界面)温度鸡肉丁 126.7 60 -20草梅片 60.0 70 -15橘子汁 6.713.3 49 -43石榴汁 6713.3 43 -37虾 13.3 52 -29虾 13.3 79 -18鲑鱼块 13.3 79 -29牛肉(速冻) 66.7 60 -14牛肉(慢冻) 66.7 60 -17三、解吸干燥分吸干燥也称第二阶段干燥。在第一阶段干燥后,在
17、干燥物质的毛细管壁和极性基团上还吸附有一部分水分,这些水分是未被冻结的。当它们达到一定含量,就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某些化学反应提供了条件。实验证明:即使是单分子层吸附以下的低含水量,也可以成为某些化合物的溶液,产生与水溶液相同的移动性和反应性。因此为了改善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延长其保存期,需要除去这些水分。这就是解吸干燥的目的。第一阶段干燥是将水以冰晶形式除去,因此冻干层的温度和升华界面的压力都必须控制在产品共溶点以下,才不致使冰晶溶化。但对于吸附水,由于其吸附能量高,如果不给它们提供足够的能量,它们就不可能从吸附中解吸出来。因此,这一阶段产品的温度应足够地高,只要不超过崩解温度,不烧毁产品和不
18、造成产品过热而变性就可。同时,为了使解析出来的水蒸汽有足够的推动力逸出产品,必须使产品内外形成较大的蒸汽压差,因此此阶段中箱内必须是高真空。第二阶段干燥后,产品内残余水分的含量视产品种类和要求而定。一般在0.54%之间。冷冻干燥中的传热传质冻干是一种优质的干燥方法,但却较为昂贵,因为干燥周期较长,能耗较大,因此如何提高升华速率,缩短干燥周期,一直是冻干研究的重点。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很多,如制品原料的种类、成分、浓度、装量、固体原料切分的大小形状、钎维方向,冻结的速率、晶粒的大小、形状、供热的温度、传热的方式、升华水蒸汽排除的方式条件等等。关于原料和冻结方面的因素,在冻结和前处理等有关章节中已经
19、或将要叙述,而干燥过程本身就是向制品的传热和将制品中的冰升华水蒸汽并排除的传热传质过程,所以关于冷冻干燥过程的物理本质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冻干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研究。关于冻干中的传热传质研究,目前己有大量的论文和成果,研究者们根据不同的干燥模型(平板的、球形的、柱形的、单面供热的、双面供热的、单面升华的、双面升华的等等)不同的假设条件(稳态、非稳态或忽略某些影响因素),不同的干燥阶段(升华干燥阶段、解吸干燥阶段或整个过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求解。有的研究者还企图研究出一种能高度概括所有冻干过程的传热传质现象的传递方程。使之能适用于各种冻干过程。但由于冻干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某些参数的难以准
20、确确定,这种努力目前尚未达到实用程度。尽管如此,正由于冻干过程传热传质研究的深入,纵理论揭示了冻干过程的本质,指明了提高冻干速率的途径。为设计和制造出高效率的冻干设备和最有效的控制冻干过程参数,提供了理论根据。因此这种研究至今仍被人们重视。当然,由于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在生产实践中还必须将之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才能可靠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下面我们从为数众多的数学模型中介绍几例。一、稳态传热与传质在制品冷冻干燥时,若传给升华界面的热量等于升华界面升华水蒸汽所需要的热量,且所升华的水蒸汽全部扩散逸出时,升华界面的温度和压力达到平衡,升华正常运行。若从升华界面逸出水蒸汽的能力足够,但升华界面的温度会下降,
21、升华速率会减慢。此时,提高升华速率的“瓶颈”在于传执,这类问题称之为“传热控制”。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不考虑水蒸汽的逸出,只考虑向升华界面的传热。反之若传给升华界面的热量足够,但从升华界面逸出水蒸汽的阻力过大,水蒸汽将不能全部逸出,升华界面的水蒸汽分压力上升,限制了水蒸汽的继续升华。多余的热量使升华界面温度上升,最终将超过制品的共溶点而使冻结制品溶化,冻干失败。这类问题的“瓶颈”在于己干燥层的传质能力所限,称之为“传质控制”。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不考虑传入升华界面的热量,只考虑从升华界面逸出的水蒸汽质量。一个冻干过程到底是受“传热控制”还是受“传质控制”,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1传质控制下的冻干
22、速率如图2-3所示,制品为平板型,由冻结层传入热量,从干燥层逸出水蒸汽单面升华,升华界面均匀下退。假设水分(冰晶)在制品中是均布的;升华界面后移所形成的多孔层是绝干物质。在干燥层内的传质方程为 (2-1)干燥层外至冷阱的传质方程为 (2-2)式中G1、G2 分别为华界面至干层外表面和干层外表面至冷阱的摩尔质量流率,单位为Kmol / m2。s。Pi、Ps、Pe分别为升华界面干层表面和冷阱处的水蒸汽压力,单位为PaD水蒸汽在干层内的扩散系数 ,单位m2/sKg干层外的传质系数 单位Kml/NsR摩尔气体数 为8314J/Kml/KT干燥层的平均温度 单位为KXa干层厚度 单位为m由冰晶在制品中均
23、布的假设有 (2-3) (2-4)式中L制品厚度mMR制品水分比冻干过程中任意时刻制品的水分含量 Kg水/Kg干物质 0、分别为冻干开始和冻结结束时制品的水分含量。Kg水/Kg干物质 又按干燥层为纯干物质的假设有 (2-5)式中G升华界面的水蒸汽量,应与逸出的水蒸汽量G1相等,单位 Km 1 /m2sM水和分子量fd干燥层的密度Kg水Kg干物质/m3 t时间 单位 S由(2-1)式(2-2)联立消去Ps得 (2-6)代入式(2-5)得 (2-7)由式(2-3)解出Xa=(1-MR)L代入上式整理后得 (2-8)设(Pi-Pe)为常数将式(2-8)在时间0t,MR在1MR进行积分,可得 (2-9
24、)该式可计算干燥到任意的MR时所需时间,若MR=0则为全部升华干燥的时间2传热控制下的冻干速率仍以图2-3的型式为例:加热搁板温度Tn,搁板抽瓶底的对流放热辐射放热及瓶底至制品底部导热的总热阻为 制品冻层原Xr m,冻层导热系数入r W/(mk),则经搁板到升华界面的总传热系数为 (2-10)K搁板到升华界面的总传热系数 单位W/m2k将(2-11)代入Xr=MRL,且设全部热量都由冻层传入则单位面积热量 (2-12)而 2-13) (2-14)式中:h冰的汽化潜热单位J/Kg所以 (2-15)将上式时间t由0t,水分比MR由1MR积分得 (2-16)上式中设定MR就要求出相应的时间t若M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冻干机 设计 要求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