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研究【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doc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研究【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研究【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2011届)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研究 姓 名: 专 业: 会 计 学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导师职称: 年 月 日诚信声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年月日 授权声明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
2、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 月 日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性质、任务、模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仍然没有定论。特殊的国情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国家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监督。 本文在分析了现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
3、包括现行基本农村审计模式即农业部门主管下的农审站模式和现有辅助农村审计模式即社会审计模式)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现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农村审计环境新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constantly of the new rural communties construction,our country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environment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How
4、eve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is backward and weak in our country.We have not formulated unified standard in theory of nature,task and so on at present.Our country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strengthen the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org
5、anizations of the audit supervision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special situation and agricultures special statu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audit model,including basic rural existing audit model that is in the-charge of the ag
6、ricultural sector and the auxiliary audit mode that is the social auditing mode, we point out that the audit model of the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is not adapt to the pres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other existing problems,regard to the changes in the rural environment,and we advance
7、s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Key Words: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audit model;countermeasure 目录一、引言1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相关概念的界定1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涵义1 (二)审计模式的涵义1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的涵义2三、我国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现状及成因分析2 (一)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基本模式2 (二)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辅助模式5四、完善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的对策8 (一)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法律地位,
8、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法律法规8 (二)建立健全系统的审计制度8 (三)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环境9 (四)不断深化审计内容,拓展审计类型9 (五)规范审计工作过程,将审计效果落到实处10 (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审计质量11五、结束语11一、引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党和国家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法令和制度的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举措,更是揭露违法违纪、营私舞弊和损失浪费行为、维护农民合法利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得利手段。有鉴于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
9、的成效。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村收入支出范围发生很大变化,政府财政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专项补助资金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全国各地基本上采取了村财务账目由乡镇统一建账管理的措施。由于农村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基础薄弱,具体收支不太规范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严重侵害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建立普遍适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是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必由之路,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对策,旨在提高
10、农村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相关概念的界定(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涵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是指农村各级集体经济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按照法定程序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并评价其经济责任,对审查结果做出公正结论,以达到严肃财经纪律、改善农村财务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和农民合法权益的目的1。(二)审计模式的涵义 在辞海当中,模式有三种表述:模式是事物的标准形式或者可以照着做的标准形式;模式是在特定环境下对客观存在的实践的
11、描述与概括;模式是用定量表现和定性表述的方法,将某项事物一系列基本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关于审计模式,胡春元(2003)这样描述:它是审计的导向性目标、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审计应从何处下手,如何着手,何时着手等问题2。审计模式可以定义为:对审计实践的基本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和升华,而形成的指导整体审计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式,是审计工作的总规则,或者说是规则的规则3。 本文认为审计模式是指为了达到审计目标而采取的审计策略、方式和方法的总称,是解决审计问题的方法论。(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的涵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标准形式或固定格
12、式4。它包括审计组织模式和审计行为模式两种,审计组织模式包括审计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审计行为模式包括审计制度与规范,审计形式与内容、审计手段与方法、审计结果处理与运用等。在审计模式中,组织模式是行为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和影响了行为模式5。 三、我国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现状及成因分析(一)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基本模式 1、农村审计站审计模式及其特点 目前最主要的审计模式是农业部门主管下的农村审计站审计模式(简称农审站模式),这种模式的成立主要是依据1992年农业部颁布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随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相关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
13、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审计工作,尚未出台条列的地方实际上也是由农村审计站在负责农村审计的操作,可见是当时农村采取的最基本和最普通的审计模式。 这种模式下,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具体审计工作由乡镇经管站承担,乡镇经管站在完成日常经管工作的同时,每年要安排一些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任务,审计人员通常不设专职,一般由经管人员兼任;或者设立审计站,但与经管站合署办公(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或者在经管站内下设审计站,安排专人从事审计工作。农村审计站对村双委实行审计监督作用,但村账镇管的实施使得农村经管站成为审计的另一客体6。农审站模式具体关系如图1。图1 农村审计站模式下的审计关系图
14、 这种模式从本质上讲是经管系统的内部审计,它受上级农业经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该模式的特点是行政型的,在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因而不可避免的带有明显的行政主导色彩,从建立到推行实施都是政府在推进实行的过程。 2、农村审计站审计模式产生的背景及成因 1983年我国正式建立了国家审计制度,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仅限于政府财政和全民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并没有涉及农村集体经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广大农村中开始出现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监督的尝试,例如1986年以后山东、安徽等一些地区通过建立专门审计机构和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对农村的资金和经济活动实行经常性的
15、审计监督。实践证明,这些尝试对于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预防和遏制农村干部腐败犯罪,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巩固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86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中央农研室和农牧渔业部关于清理农村集体财产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会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逐步开展审计工作”;随后,农业部多次强调“要继续抓好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90年代在国家农业部等部门的推动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开始正式建立和施行。1991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组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村组合作经济组织的审计
16、监督,并逐步建立制度,尚未开展工作的地方,应尽快开展起来”。1992年5月,农业部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开始进入了有章可循和快速发展的轨道。 3、农村审计站审计模式现状分析 农村审计站审计模式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对规范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审计主体职能的偏差、独立性受影响、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审计内容狭隘、审计种类数量和范围有限、审计随意性较大等问题。 4、农村审计站审计模式体制根源分析
17、(1)权威性不够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法律依据大都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各省实际由各省制定的相关规定。首先从法律级别层面讲由于是属于地方性规章,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权威性不够;其次从司法角度看,行政规章在司法过程中只是起参考作用,由此造成对审计的查处力度不强;再次,由于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得可操作性不强。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审计业务的开展必须要有法律依据,法律法规的层次越高,审计的权威性就越强。审计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但目前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没有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进行专门的立法。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在审计取证过程中,往往得不到配合,致使审计案件查办受到阻碍,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
18、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处理决定执行难。 (2)审计定位模糊 农审站审计性质模糊、定位不准,是多年来困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一大难题。 在实际工作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工作主要由各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即农经站来承担。农经站应上级要求来安排审计工作,在集体经济发达的村每年度审计一次,欠发达的村每三年审计一次。显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不是法定的工作制度,而是根据安排、要求才进行的。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在审计理论上属于外部审计,应当由独立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外的第三方来承担。而事实上往往采取农村经营管理站和农村审计站“一班人马,两块牌子”的做法。这种管理体制不符合外部审计的要求。尽管有关法规规定农村集
19、体经济组织审计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领导和管理,但目前由于体制归属问题,国家审计机关的领导管理难以到位,特别是在上级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发生利益冲突时,双重领导往往会使审计机构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3)缺乏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保证 审计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在实践中必须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和规范做保证,否则将影响到审计质量,也会带来审计风险,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在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还很欠缺7。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审计行为存在随意性,不仅影响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也会影响审计的形象8。尤其在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混乱,会计资料不全,会计信息失真,审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没有审计制度和规范或不
20、严格按照审计制度和规范来审计,可能会带来被审计方不认可审计结论或提出行政复议和诉讼的风险。(二)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辅助模式 1、CPA审计模式及其特点 CPA审计普遍做法是由村委委托会计师对以前年度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如图2。图2 CPA模式下的审计关系图 根据村级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注册会计师村级财务审计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组织的资产经营活动的审计;另一部分是涉农部门、支农资金和支农项目的审计。具体而言,纳入CPA审计范围的主体应包括: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乡镇财务双代管机构、村办企业或农业企业及农业股份公司、国有农场或农垦集团公司、财政部直接针对农民的国债项目、国家部委
21、出钱设立或资助的直接针对农民的农业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国家项目、村干部离任审计等。因此,CPA审计监督领域的功能定位在:一是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提供咨询,帮助其管理经营活动;二是为村级集体经济实体提供审计、监督服务;三是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立合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 2、CPA审计模式产生的背景及成因 出于对农村审计站审计模式的质疑,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现象,这是农村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得以实现的另一种途径和有益尝试。随着农村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农村集体资产经营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客观需求以及农村基层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等原因,农村集体经济有可能成为注
22、册会计师行业,尤其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个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业务市场9。 3、CPA审计模式现状分析 实践证明,CPA审计模式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种模式在农村集体经济这一特殊的领域中存在很大的不适应,其运行所需的制度环境尚未成熟。审计制度安排的过程,实质上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与协调的过程10。倘若CPA审计模式是当前最适合的模式,则该模式应该能够解决农审站模式的利益冲突(即监督的不力或者不到位),至少应该解决以下三个方面问题:(1)委托的主体;(2)审计的标准;(3)审计结果的处理11。但事实上CPA审计模式运行所需的制度环境在目前的情况下并未成熟。 4、CPA审计模式体制根源分析 (1)村
23、委治理结构环境不利开展CPA审计 从理论上来说,典型的CPA三角关系应该是由独立的委托方委托独立的审计方对被审计方进行独立的审计。按照这一理论,应该由农村理财监督小组行使独立的审计委托权,委托CPA对村双委的受托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村级组织机构内部存在严重的裙带关系,理财监督小组无法正常行使委托人职权;作为被审计方的村双委则具有实际操纵权,有明显规避审计的倾向,这些都破坏了CPA审计的三角关系,有碍审计的发展。 (2)现有审计标准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审计 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没有把农村集体经济纳入统一的审计范围,因此没有针对农村审计领域的特殊性规定。目前出具的农村集体经济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研究【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农村 集体经济 组织 审计 模式 研究 毕业论文 文献 综述 开题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