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的论文.doc
《农家乐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家乐的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 南 农 业 大 学毕业论文刍议农家乐学生姓名:王 芳年级专业:2008级 经济学指导老师及职称:刘纯阳 教授学 院:成人教育学院湖南长沙提交日期:20 年 月目 录摘要1关键词1一、农家乐的概念及特征1(一)农家乐的概念1(二)农家乐的主要特征21、位于乡村或城郊地区,乡土特征鲜明22、农户家庭为接待主体,强调客体的平民性23、以城郊或乡村地区自然风光和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如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资源)为旅游资源,原生美突出24、住宿、旅游功能兼具,参与体验性强2二、农家乐发展动因2(一)农家乐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己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3(二)农家乐开发是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优化
2、调整的客观要求3(三)高效益的农家乐开发是我国传统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3(四)农家乐开发是合理支配双休日,缓解旅游热点、热线压力的需要3(五)农家乐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找新投资领域的选择,并 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4(六)乡村旅游开发是扶贫的最佳选择方式之一4三、农家乐发展状况4四、农家乐发展类型5(一)现代农业科技型5(二)农村度假型6(三)农家庄园型6(四)民族风情型6五、农家乐发展的一些不足和缺陷探析6(一)农家乐承载地居民生活方式直接受到影响6(二)经营和管理的发展理念上存在诸多问题71、治安问题:赌博、卖淫嫖娼、吸毒等现象客观存在,引发诸如卖淫、赌博、犯 罪等
3、社会问题的出现或加剧7 2、卫生方面的问题73、消防隐患问题8六、农家乐发展问题的对策探讨 8(一)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 8(二)由政府制定鼓励农家乐发展的产业政策,配套出台有关投资、融资、税收 等方面的优惠政策8(三)必须从抓规范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 8(四)进一步提高农家乐旅游的服务档次和知名度 9(五)加强消防、安全、卫生等细节方面的问题解决,提高最好的服务环境9七、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9致谢 10刍议农家乐学 生:王 芳指导老师:刘纯阳 (湖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长沙 410129)摘 要:“农游合一”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顺应城乡消费新趋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4、农村新型产业,对调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大发展与大浪费大污染并存,付出的代价也很大为此,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规范,使“农家乐”旅游成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先锋,使文物古迹游与生态农业观光游有机结合,进而推动我国旅游行业走向繁荣。本文就中国“农家乐”的现状和历史发展,在分析农家乐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近几十年的变化提出了农家乐的发展动因、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类型以及目前的农家乐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性提出一些笔者的解决方案。关键词:农家乐;动因;状况;类型;不足;对策;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实行“黄金周”假期后,农家乐开发骤然升温。而且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中
5、的竞争越练越激烈,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成为很多都市人的梦想生活方式。“农家乐”旅游就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和迅速发展起来了。在很多城市的郊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如北京郊区农村、上海郊区、成都近郊等地,“农家乐”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闲娱乐的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本文就“农家乐”的概念、发展动因、发展类型、发展状况、发展不足之处、对不足的对策建议等进行研究,以期对这个新型的旅游模式的发展有所帮助。一、农家乐的概念及特征(一)农家乐的概念因为各位学者观点的不同,以及中国农家乐正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所以有很多的定义,从笔者的掌握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农家乐是以城郊或乡村的农户家庭为接待单位和地点,以
6、城郊或乡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色、农业旅游资源、地方民俗文化、周边旅游景点为旅游资源,以为游客提供住宿、旅游咨询或观光游览为旅游活动项目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是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它凸现了现代农业旅游自然、纯朴、宁静的主题,满足了人们走出城市、亲近自然的心理。(二)农家乐的主要特征:1、位于乡村或城郊地区,乡土特征鲜明。这是农家乐旅游最为显著的特点,无论是作为旅游吸引物还是农家乐旅游的载体,村社组织、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在农家乐旅游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农家乐不同于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点,农家乐是将农村风貌与乡土文化融为一体
7、,展示的是现代农家特有的风貌,而非人工刻意雕琢的景观。通过农家乐的休闲旅游活动,让人们亲身感受现代农民生活和农村乡土气息。2、农户家庭为接待主体,强调客体的平民性。尽管农家乐旅游的参与者中也不乏富人,但总体而言,农家乐旅游的主体主要还是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城市或城镇平民和注重生活情调的知识分子。平民性特点强调,进行农家乐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来自城市(或城镇)之中的居民,他们的身份和职业不尽相同,但收入水平和消费指向却有相同或相似之处3、以城郊或乡村地区自然风光和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如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资源)为旅游资源,原生美突出。农家乐旅游的对象物非常清楚,这就是现实存在于某地、具有一定的
8、旅游吸引力、属于某种社会类型的乡村社区模式以及质朴自然的乡村景物。旅游者来这里,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新鲜的和有体验价值的,是值得他们一看的。如果缺少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游兴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彻底泯灭。因此,原生美特点要求农家乐旅游的吸引物应该是鲜明生动的和原生原味的,是真正农家的而非伪农家的或展览馆式的。4、住宿、旅游功能兼具,参与体验性强。农家乐旅游有别于其它休闲旅游形式,农家乐旅游所开展的各种类型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游客可以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
9、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人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二、农家乐发展动因农家乐是在现代旅游者追求“生态”和“个性”多样化的需求下产生的地域农业文化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旅游形式,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在日本、新加坡和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农家乐已具有相当规模,并且己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目前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农业地带,农家乐也发展红火,如浙江余华石门农场的自摘、自炒茶园和观光果园,长丰县的草莓采摘园等,凭借项目独特,既可游览观光,又可操作度假的优势,开发后都获得成功。显然,农家乐能成功发展起来,实际上是依赖于广深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厚积薄发的。农
10、家乐发展动因可归纳如下:(一)农家乐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己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拥有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城市人口膨胀、高楼林立、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这些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而与此形成强烈对照的是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广阔的土地和清新的绿色食品,这种差异对久居城市的人形成强烈诱惑.加之,我国城市居民过去有“上山下乡当知青”的特殊历史经历,寻根追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回归乡村自然,于是“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农家乐项目一推出便受到欢迎。(二)农家乐开发是我国旅游
11、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深入及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游客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饱受疲劳之苦的简单观光旅游产品,对众多选题相似、表现手法雷同的主题公园也不再感到新鲜,这在客观上要求对我国旅游产品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尤其在旅游业起步早、发展速度快、且地区经济基础较好的旅游地,游客对参与性强,集知识、娱乐、享受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的需求更为迫切。鉴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还未达到大量推出度假产品的阶段,农家乐以其距离短、消费实惠、既能观光、又能度假的特点,正好可以成为观光产品向度假产品过渡并实现良好结合的旅游开发形式.(三)高效益的农家乐开发是我国传统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农业是我国的国民
12、经济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农家乐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单一农业耕作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一地一人和谐共存的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符合21世纪“人与自然和诣共存”的可持续发展主题。旅游开发和立项的一个主要原则是效益原则,发展农家乐可以为旅游业和农业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多层次效益。农家乐的开发具有农业科技先导的特殊功能,是传统农业的活化剂,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旅游农业将会是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的方向。(四)农家乐开发是合理支配双休日,缓解旅游热点、热线压力的需要目前我国旅游产品都以观光开发为主,因此提高旅游收入只能以
13、增加人数来实现,加之我国自推行“双休日”以来,城市居民对周末短途旅游的需求开始增大,造成城市附近的旅游热点、热线压力过大.以昆明为例,每到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景点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本来外地游客就相当可观,再加上本地无处可去的游客,使景点不堪重负,游人也很难从中得到愉悦和享受。昆明城郊农村广裹,若鼓励市郊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农村开展农家乐,就可使一部分本地游客不再与外地游客争景点的立足之地,从而对一些旅游热点、热线起到分流和减压的作用。(五)农家乐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找新投资领域的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农家乐是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在其开发投资政策上倾斜优
14、惠,例如昆明把发展“农家乐”农家乐作为本市“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要求昆明市、区、乡各级政府对发展这一旅游项目所需的土地给予照顾,不必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免征一年农户服务所有税费;在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上给予优惠等。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与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超越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农家乐却因开发项目极具乡士性和自然性,具有需求旺盛,政策优惠,投资节省,消费实惠的特点,这对旅游者和投资者都有吸引力,预计在将来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六)乡村旅游开发是扶贫的最佳选择方式之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广大,农业经
15、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许多山区、半山区的农村还处于经济落后、生活贪困的状况。经济落后对于发展农业经济不利,但对于发展旅游业而言,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恰好具有发展旅游的优越条件。正是因为经济发展滞后,使得现代文明尚未辐射到这些贫困地区,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利用,相对经济发达地区保存得较为完整;农业耕种没有条件采用机械化操作,就能大量保存了传统农业耕种方式;商品经济不发达,使得当地民俗原始,民风淳朴,这一切对于发展农业经济不利的条件和因素却成为极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资源。在这些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不需过多投入资金兴建旅游接待设施,只需稍加改造食宿接待设施和标准以达到城市卫生水平,就能极好地迎合城市人追求“自然
16、本色”旅游时尚,对当地居民而言开展乡村旅游能快速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对政府而言能极好地落实抉贫政策,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而在旅游者、当地居民、政府三股力量作用下,乡村旅游在我国迅猛兴起。三、农家乐发展状况 农家乐在中国的发展己有近20年的历史。1987,农家乐首次出现在成都市郭县友爱乡农科村。是一个个体老板从花卉苗圃基地发展起来的,随着经营的发展,老板及时调整了经营思路,搞起了餐饮、住宿等内容,扩大了接待场地和接待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并且使村民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最早富裕起来的深圳,也是我国农家乐最早开展的地方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期,深圳的荔枝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家乐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