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器人文献综述.doc
《农业机器人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机器人文献综述.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农业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应用文献综述学生姓名:杨旭光学 号:06041524专业班级:机自2006-5班指导教师:齐明侠、沈蓉日 期:2010.4.4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易对植被造成损害、易污染环境等原因,传统的机械通常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都在进行农业机器人的研究。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长足进展,为应用于非结构化环境的农业机器人开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近几年出现的耕耘机器人、嫁接机器人、农药喷洒机器人、瓜果采摘机器人、温室管理机器人等1,都是现代高科技在农业上综合运用与发展的
2、结果。使用农业机器人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劳动力的不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防止农药、化肥等对人体的伤害提高作业质量。农业机器人相对于传统农业机械能够更好地适应生物技术的新发展,农业机器人的问世,有望改变传统的劳动方式,改善农民的生活劳动状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农业人口众多,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可以预计农业劳动力将逐步向社会其它产业转移,实际上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面临着比世界任何国家都要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将日益凸现2。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少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多样化、精确化,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许多作业项目如蔬菜、水果的挑选与采摘等都
3、是劳动密集型工作,再加上农时季节要求,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世界各国对农业机器人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机器人的研究开发。1 农业机器人概述1.1 农业机器人的定义农业机器人是一种集传感技术、监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讯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精密及系统集成技术等多种前沿科学技术于一身的机器人3。也是融合检测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与综合。旨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生产模式、解决劳动力不足,从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多样化、精准化的工厂化生产。1.2 农业机器人的特点农业机器人是一
4、种以农产品为操作对象、兼有人类部分信息感知和四肢行动功能、可重复编程的柔性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设备4。它能减轻劳动强度,解决劳动力不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作业质量,防止农药、化肥等对人体的伤害。因此,机器人必须能在农业生产中模仿人的某些活动,具备特定生产技术功能,代替人的繁重劳动或在人所不能适应的环境下代替人的工作。与工业机器人相比,农业机器人具有以下特点5:(1)作业对象的娇嫩性和不确定性农作物基本上都具有柔软易伤的特性,作业时,必须轻柔地对待和处理。且农作物种类繁多,形状复杂,生长发育程度不一,相互间差异很大。(2)作业环境的非结构性农作物的生长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农业机器人的作业环境是
5、变化的、未知的和开放的。作物的生长环境除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外,还直接受季节、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农业机器人不仅要具有与生物体柔性相对应的处理功能,还要能够顺应变化无常的自然环境,具有相当高的智能。(3)作业动作的复杂性农业机器人一般是作业、移动同时进行,且其行走路线不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最短距离,而是具有狭窄的范围,较长的距离及遍及整个田间表面等特点。(4)操作对象和价格的特殊性农业机器人的操作者农民,并不具备较高的机械电子知识水平,因此农业机器人还必须具备非常高的可靠性和操作简单的特点。另外农业机器人是以个体农民经营为主,如果不具备价格优势,就很难得到普及应用。2 农业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6、2.1 国外(1)日本日本是研究农业机器人最早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这与日本自身岛国的自然资源条件是分不开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对农业机器人的研究工作逐渐启动,已研制出多种农业生产机器人,如嫁接机器人、育苗机器人、农药喷洒机器人、扦插机器人、施肥机器人、番茄采摘机器人、移栽机器人、黄瓜采摘机器人和葡萄采摘机器人等理论与应用都居世界前列。2O世纪9O年代以来,“精确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发达国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已被国际农业科技界认为是21世纪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导性技术之一。(2)美国美国的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也非常快。由于美国自身科学
7、技术发达,领土广阔,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其行走式农业机器人理论技术发展得非常成熟。美国新荷兰农业机械公司投资250万美元发明了一种多用途的自动化联合收割机器人,很适合在美国一些专属农垦区的大片规划整齐的农田里收割庄稼6。(3)西班牙西班牙发明的采摘柑橘机器人由一台装有计算机的拖拉机、一套光学视觉系统和一个机械手组成,能够从桔子的颜色、大小和开关判断出是否成熟并决定能不能够采摘。它每分钟摘柑桔60个,是人工采摘的7倍7。另外,采摘柑桔机器人能够依靠装有视频箱的机械手对当即采摘下来的柑桔按大小进行分类。(4)英国英国西尔索研究所开发的采蘑菇机器人装有录像机、红外线测距仪和视觉分析软件,能够首先确定
8、哪些蘑菇可以采摘以及属于哪种等级,然后测出其高度以便进行采摘。它每分钟能摘蘑菇40个,比手工快两倍8。(5)法国法国研制的分拣机器人能在潮湿肮脏的环境里工作,把大个番茄和小粒樱桃加以区别,然后分别装运开来。它还可用来分拣不同大小的土豆,并且不会碰坏它们。(6)丹麦丹麦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用于农田除草的机器人。这不仅可以减少农民的辛苦,而且能够大幅度减少除草剂的使用。这种机器人有4只轮子,由电池驱动。除草机器人使用1 台照相机来完成地面扫描,它还携带着识别软件,使用15 种不同的参数来描述杂草的大小和对称性等外部特征,最终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来给杂草定位9。使用这种机器人,可以减少除草剂的使
9、用量。虽然除草剂很便宜,对农民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减少使用量使环境成了最终的受益者。科学家认为,要把杂草和庄稼没有错误地区分开是个非常难的问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7)澳大利亚剪羊毛机器人是澳大利亚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造出来的,是世界上第1个可以在活的动物身上进行作业的机器人。它用一只手按住羊的头部,用两只手按住羊的脚,把羊按在专用的平台上,还有两只手拿着两把剪刀,贴着羊的身子飞快地剪羊毛。不论是大羊、小羊、肥羊和瘦羊,它都能把羊毛剪得干干净净。在剪羊毛时,羊常常会乱动,但是机器人手中的剪子也不会伤着羊的皮肉。随着科技的发展,剪羊毛机器人也不断地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机器人。2.2 国内
10、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我国目前已开发出来的农业机器人有:耕耘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施肥机器人、喷药机器人、蔬菜嫁接机器人、收割机器人、采摘机器人等。我国已研制成功蔬菜嫁接机器人并成功进行了试验性嫁接生产10。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蔬菜机器人解决了蔬菜幼苗的柔嫩性、易损性和生长不一致性等难题,可以对蔬菜的砧木和穗木进行自动化嫁接,可广泛用于黄瓜、西瓜、甜瓜等菜苗的嫁接。目前,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人员对机器人的机器结构和控制软件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机器作业的可靠性及其操作的方便性。蔬菜嫁接机器人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发展温室栽培的蔬菜瓜果嫁接的规模化、产业
11、化提供了一种先进的作业设备。我国还成功地研制出了采摘西红柿机器人。它带有彩色摄像头,能够判断果实的生熟。由于位置误差,它采摘的成功率约为75%11,对于实际需要,这个数字是可以接受的。东北林业大学研制出林木球果采集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在较短的林木球果成熟期大量采摘种子,对森林的生态保护、森林的更新以及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在林区仍主要采用人工上树手持专用工具来采摘林木球果的做法。伐根机器人主要用于收集森林采伐剩余物和培育优质工业用材林。它的应用有望克服我国的森林资源危机,改进我国的森林资源利用。3 现在已开发出的农业机器人3.1 农产品自动采摘12与收获机器人(
12、1)番茄收获机器日本N.Condo等人研制的番茄收获机器人,用彩色摄像机作为视觉传感器寻找和识别成熟果实。当果实被茎叶挡住要避开茎叶,要求机械手活动范围大,故用7个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为不伤果实,机械手是带有软衬垫的吸引器,中间有压力传感器,把果实吸住后,利用腕关节拧下。行走机构有4个车轮,能在田间自动行走。利用机器人上的光传感器和设置在地埂的反射板,可检测是否到达地头,若到达后自动停止, 转动后继续前进。机器人从识别到采摘完成的速度大约15s/个,成功率75%左右。(2)草莓采摘机器人Kondo N等人针对草莓越来越多采用高架栽培模式,研制出了5自由度的采摘机器人。草莓采摘机器人的
13、视觉系统与番茄采摘机器人相似,末端执行器采用真空系统加螺旋加速切割器。收获时,3对光电开关检测草莓的位置,视觉系统计算空间位置,控制机械手移动到预定位置,末端执行器将草莓吸入;当草莓位于合适的位置时,腕关节移动,果梗进入指定位置,螺旋加速驱动切割器旋转切断果梗,完成采摘。(3)葡萄采摘机器人日本冈山大学研制出了一种用于果园棚架栽培模式的葡萄采摘机器人,如图5所示。葡萄采摘机器人的机械部分是一只具有5个自由度的极坐标机械手,末端的臂可以在葡萄架下水平匀速运动,能够有效地工作。视觉传感器一般采用彩色摄像机,若采用PSD三维视觉传感器效果会更佳,可以检测成熟果实及其距离信息的三维信息。由于葡萄采摘季
14、节很短,单一的采摘功能会使机器人的使用效率降低,为提高其使用率,可更换不同的末端执行器,以完成葡萄枝修剪、套袋和药物喷洒等作业。(4)林木球果采摘机器人中国东北林业大学的陆怀民研制了林木球果采摘机器人,其主要由5自由度机械手、行走机构、液压驱动系统和单片机控制系统组成。采摘时,机器人停在距离母树处,操纵机械手回转马达对准母树;然后,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机械手大、小臂同时柔性升起达到一定高度,采摘爪张开并摆动,对准要采集的树枝,大小臂同时运动,使采摘爪沿着树枝生长方向趋近。1.52m,然后采摘爪的梳齿夹拢果枝,大小臂带动采集爪按原路向后返回,梳下枝上球果,完成一次采摘。这种机器人采摘效率是500k
15、g天,是人的3050倍。而且采摘时对母树的破坏较小,采净率高。(5)蘑菇采摘机器人英国Silsoe研究所研制的蘑菇采摘机器人,可自动测量蘑菇的位置、大小, 并选择性地采摘和修剪。它的机械手由2个气动移动关节和1个步进电机驱动的旋转关节组成,末端执行器是带有软衬垫的吸引器,视觉传感器采用TV摄像头,安装在顶部用来确定蘑菇的位置和大小。采摘成功率75%左右,采摘速度67个/s。另一种机器人用CCD黑白摄像机识别作业对象,识别率达84%,使用直角坐标机械手进行采摘。为防止损伤蘑菇,执行器部分装有衬垫,吸附后用捻的动作收获,收获率达60%,完整率达57%。(6)黄瓜采摘机器人。日本N.Condo等人研
16、制的6个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利用摄像机,根据黄瓜比叶茎对红外光的反射率高的原理来识别黄瓜和叶茎。用剪断方法,先把黄瓜抓住,用接触传感器找出柄后剪断,采摘速度16s/个。由于黄瓜是长条形,受叶茎影响大,故采摘成功率较低,在60%左右。(7)瓜果收获机器人日本Kyoto研制的5个自由度液压驱动机器人用于收获西瓜。它包括机器手、末端执行器、视觉传感器和行走装置。因为西瓜在地面上,机器手由5个旋转关节组成,保证了较大工作空间。美国Pudue大学研制出3个自由度的伺服电机控制操作手,用来收获甜瓜。这类机器人行走装置的倾斜引起的位置误差较大,导致收获成功率仅达65%。(8)茄子采摘机器人日本国立蔬菜和茶叶研
17、究所与岐阜大学联合研制了茄子采摘机器人。该机器人系统由机器视觉系统、机械手、末端执行器以及行走装置组成,作业对象是温室中按照V形生长方式种植的senryo-2号茄子。该机器人在实验室中进行了试验,采摘成功率为62.5,工作速度为64.1s/个。影响成功率的主要原因是机器视觉系统对采摘位置的判断不正确;同时,视觉系统也占用了72的工作时间。3.2 嫁接机器人嫁接栽培是克服瓜菜连茬病害和低温障碍的有效途径,抗病、增产效果显著,被广泛用于黄瓜、西瓜、甜瓜、茄子、西红柿栽培。嫁接机器人可大幅提高嫁接速度,明显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嫁接成活率。中国农业大学率先研制成功自动插接法、自动旋切贴合法嫁接技术,实
18、现了蔬菜幼苗嫁接的精确定位、快速抓取、良好切削。操作者只需把砧木和穗木放到相应供苗台上,机器人能完成砧木、穗木的取苗、切苗、接合等嫁接过程的自动化作业,嫁接速度600棵/h,成功率95%以上,促进了果蔬生产规模化、产业化13。3.3 移栽机器人机器人可提高移栽操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台湾K.C.Ting和Y.Yang等人研制的移栽机器人,把幼苗从600穴的育苗盘中移植到48穴的苗盘中。机器人本体部分由4个自由度执行结构和夹持器组成,位于顶部的视觉传感器确定苗盘尺寸和苗的位置,力觉传感器保证夹持器夹住而不损伤蔬菜苗。在苗盘相邻的情况下,单个苗移栽的时间在2.63.25s之内。3.4 施肥机器人日本开
19、发的能在水田中自动行走,进行深层作业的水稻施肥机器人。其行走部分是能在狭窄的稻秧间行走的窄型橡皮车轮,四个轮子均可横向转动90度。施肥装置是把糊状肥料经过肥料泵加压、由喷嘴向土中施肥,喷嘴两个一组共有四组,利用喷嘴柄把喷嘴插入土中15cm,进行点注深层施肥。机器人能沿着水稻垄自动行走,能自动保持作业部分的深度,自动控制施肥量,机器人工作时无人操纵。通过前方传感器自动检测地头的土埂,在设定的土坯处自动停止,转动90度,再横向移动8条稻垄,再转动90度,继续向相反方向进行作业。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农业机械公司的研究人员推出的施肥机器人别具一格,它会从不同土壤的实际情况出发,适量施肥,它的准确计算合理
20、的减少了施肥的总量,降低了农业成本。由于施肥科学,使地下水质得到改善。3.5 农产品分级机器人机器人可完成农产品的分级,大幅提高分选的均一性,降低产品破损率,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劳动条件。日本在果蔬分拣系统及果蔬拣选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和使用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英国研制的分拣机器人,采用光电图像识别和提升分拣机械组合装置,把大的西红柿和小的樱桃加以区别, 然后分拣装运。也能把土豆进行分类,且不擦伤外皮。意大利UNITEC公司开发出一系列用于水果及蔬菜采摘后进行体积、尺寸和颜色识别的专用分拣机,能使径向尺寸小于40mm的水果分拣速度达到18个/s,大于40mm的水果达12个/s。1995年
21、美国研制成功的Merling高速主频计算机视觉水果分级系统,生产率约为40t/h,已广泛用于苹果、桔子、桃和西红柿等水果的分级。美国每年有50%以上的苹果经过该设备处理。3.6 挤奶机器人1992年荷兰开发了挤奶机器人。根据计算机管理的乳头位置信息,用超声波检测器自动找到牛的乳头位置,用计数型机械手进行奶头清洗和挤奶等作业。英国Silsoe研究所开发的挤奶机器人,装有用激光和摄像机视觉导向的气动“软”机器人臂,用它放置吸奶杯并清洁和干燥挤奶部位,也可对奶牛乳房的1/4部位进行挤奶。它可每天24h对40头奶牛进行监控和挤扔,并自动对奶牛状态进行监控和数据收集,使奶牛以更接近自然状态的生活周期进食
22、、休息和产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从而提高挤奶效率并改善奶牛健康状况14。2004年12月2日,中国第1个挤奶机器人被安置在蒙牛澳亚示范牧场。牧场挤奶示范区展示着机器人式、转盘式等现代化挤奶平台,其中转盘式平台1次可同时为60头奶牛挤奶,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挤奶机。3.7 除草机器人除草机器人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GPS系统,它的特点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自动识别杂草,GPS接收器作出杂草位置的坐标定位图,机械杆式喷雾器根据杂草种类及数量自动进行除草剂的喷洒。如果引入田间害虫图像的数据库,还可根据害虫的种类、数量进行农药的喷洒,可起到精确除害、保护益虫、防止农药过量污染环境的作用。3.8
23、 育苗机器人育苗机器人主要是用于蔬菜、花卉和苗木等种苗的移栽,把种子长出的籽苗从插盘移栽到盆状容器中,以保证适当的空间,促进植物的扎根和生长,便于装卸和转运。现在研制出来的育苗机器人有两条传送带,一条用于传送插盘,另一条用于传送盆状容器,其他的主要部件是插入式拔苗器、杯状容器传送带、插漏分选器和插入式栽培器。由于在许多情况下,种子发芽率只有70%左右,而且发芽的苗也存在坏苗,因此育苗机器人引入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判断。经过探测之后准确判别好苗、坏苗、缺苗,指挥机械手把好苗准确移栽到预定位置上。育苗机器人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量,提高移栽操作质量和工作效率。3.9 其它作业机器人(1) 剪羊毛机器人澳大
24、利亚研制了剪羊毛机器人。首先将羊固定在可作3个轴心转动的平台上,然后将有关羊的参数输入计算机,据此算出剪刀在剪羊毛时的最佳运动轨迹,然后用液压传动式剪刀剪下羊毛。机器人要比熟练的剪毛工剪得快。(2) 葡萄树修剪机器人1991年英国研制了葡萄树修剪机器人。根据电脑模型法则,利用摄像机检测树枝,用带剪刀机械手修剪。(3) 变量喷洒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发挥信息采集和处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准确测定温室内植物的需水量,进行精确定点的灌溉控制,通过检测土壤状况控制施肥的数量,降低成本。机器人用于喷洒农药,可避免人体接触农药,提高喷洒农药的准确性,减少农药用量和降低污染。(4) 田间作业机器人用于野外作业的农业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机器人 文献 综述 doc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