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综述.doc
《关于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综述.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 目: 关于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综述 姓 名: 武媛媛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 级: 公管42 学 号: 2234227 指导教师: 谭放 职称: 讲师 200 7年 5 月30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关于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综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武媛媛 指导教师 谭放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府职能转变的脚步不断加快,我国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正是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专业,很多学者都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将2001年至今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将学者在研究中提
2、出的“专业认识模糊不清”、“师资力量和教材建设薄弱”、“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高校间缺乏联系及政府体制改革不成熟”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学者就上述问题提出的“准确认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与教材的建设”、“办学规模不宜过大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紧密高校间联系及加强政府体制改革”等建议也进行了归纳。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A Summary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Public Services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General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Stud
3、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WU YuanyuanTutor TAN Fang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ed transi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 the emerge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in universities has fulfilled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However, varies problems ar
4、ise as extensive studies and research are being carried out by scholars. References regarding to this matter from 2001 has been summarised by the author. The problems, being identified as “Flawed regulation system”, “lack of staff, references and the state of being underfunded”, “vague and narrow vi
5、ew of stud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s”, and “Employment difficulty amongst graduates”.In response to those issues, some advice have been founded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such as “identify regulation system accurately” , “improve staff, references and the state of being underfunded” , “school size sh
6、ould not be too large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stud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s”, “ge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gether and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Key words: Public Services Management Specialty;Professional Translation;Curriculum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脚步不断加快、“政校分开”向成熟不断迈进、欧、美等地的一些发达国家公共事业管理人
7、才的不断蓬勃兴起,我国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于是,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并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虽然只是舶来之品,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从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大学生开始,到至2001年底,我国已有132所高校建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2004年全国已有300多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
8、科大学生。至2005年已有500多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科生。如此的发展速度实在惊人。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一定是曲折的,因此,它的发展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心。根据2001年以来的文献检索,涉及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的文章有30多篇,主要来源于中国大学教育、中国农业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教育探索、贵州教育学院学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莱阳农学院学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等期刊,主要内容是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
9、展、课程设置与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等角度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了研究。本文以此为基础,总结归纳21世纪以来我国高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状况,并展望其研究趋向。一、 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兴起的原因(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兴起的原因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兴起在徐敏江等学者的文中指出: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项专业教育,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主要培养能适应当时普鲁士国家管理与经济发展所序言的专门管理人才。但真正把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种专业学位教育而付诸实施的则是美国。13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兴起,李燕凌、徐敏江等在文中指出: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从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
10、理发展情况回国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效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3 、2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兴起的原因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兴起的原因,王敏等学者认为:总的来说,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适应政府管理改革和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建立的需要而产生的。5对于该专业兴起的原因学术界普遍有以下两个观点:(1)政府职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方面要求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对政府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
11、管理体制,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变。5(2)公共事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事务日趋繁杂,公众对社会公共服务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事业范围明显扩大,不仅包括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而且还包括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治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等,公共事业开始从政府事业向社会公共事业转型,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公共事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5另外,王敏教授还针对这一问题指出:目前已建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依托原有的相关师资或专业开设的。其建立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一些综合类大学以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师资为基础建立;二是将原有的专业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通过
12、改变专业名称而建立,如师范院校的教育管理专业、医学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艺术院校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体育院校的体育管理专业等。可以说,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这一特定的专业形成方式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得以迅速建立和发展的一个直接原因。5二、 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深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农业院校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实用型社会科学热门专业。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1五大特点在李燕凌博士的文献中,他随机抽取截止于2003年秋季前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100所高校,进行了网上调查(资料来源于各
13、校公开网站)。通过调查他认为,从目前各校建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情况看,专业建设呈现出5大特点:一是围绕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开设文教、卫生、体育、环保及社会保险5个专业方向(以下简称教育部5方向),这类院校有7所,占调查总数的304,但从课程设置看,实际上没有一所高校开齐全部5个专业方向,一般依托本校原有专业师资优势择其一二开设。二是大胆突破,超出教育部5方向范围,有7所高校开设了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新疆农业大学开设了房地产公共事业管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设了人力资源事业管理,湖南农业大学更是依托本校学科优势,开设了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方向,超出教育部5方向规定范围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院校达10所之
14、多,占调查总数的435。三是打“擦边球”,有6所高校设置的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或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占调查总数的304 ,其课程设置基本满足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因此培养目标仍定位于公共事业管理,基本上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专业混同。四是有6所高校暂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或与之相近的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占调查总数的261。五是培养方式单一。在设置公共事业管理或相近的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17所院校中,有15所学校培养本科生、1所学校在二年级面向全校开设辅修专业、1所学校培养专科生,没有1所院校培养研究生,这一状况与国内有影响的高校相比形成明显反差,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
15、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都非常重视MPA研究生的培养。62所授学位差异性大对于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位授予,李燕凌与唐玉凤经过调查分析显示,100所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学生所授学位大致分三种情况:A类是在管理学院招生培养,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占调查总数的43 ;B类是在管理学院或者人文学院、文法学院、政治学院(系)、经济学院等招生培养,授予相关专业学士或管理学学位(如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以授予专业学士学位为主, 占调查总数的49 ;C类是在各专业学院招生培养,授予学生各专业学士学位(如教育学、医学、农学、工学、法学、文学等),占调查总数
16、的8。63.办学方式灵活在办学方式上,李燕凌经过分析指出医学类高校和大部分综合性高校,主要实行全日制本科培养方式,这类学校定义为A类,约占调查总数三分之一;2003年起,部分高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式,这类学校定义为B类,占调查总数的7 ;其他高校大多采取全日制本科教育和各层次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这类学校定义为C类,占调查总数的56 ,排序最高。6(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1教育部规定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
17、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怎样的特征?对此,宋桂芝与洪瑾教授1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社会化的管理责任、具有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意识、具备综合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持此观点的还有刘健8等学者。(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特点现在学者普遍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散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随意,不够规范,各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开设一些课程,可以说课程设置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娄成武教授指出,这个专业是从行政管理学母体中脱胎出来的一个新专业,规范后的专业
18、课程立足于两个学科基础,一是政治学,二是经济学,是这两者交叉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因此,课程设置将突出这一学科定位特点。对于课程设置,鲁汉玲副教授8则指出目前的情况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作为一个新办专业,国内没有师资,基本都是从相近专业转行过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受教师原来教学经历和经验的影响,所设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某些相近专业的痕迹。持此观点的还有刘健20等学者。三、 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一个新兴学科的起步和发展,毕竟会遇到许多意料之中或之外的困难,在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方面,更有其独特的“阵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9、。(一)专业认识模糊不清1. 专业认识模糊不清,专业规范问题尚未较好解决对于公共事业管理基本范畴的理解,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至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规范及界定仍然没有解决。而专业认识模糊不清,突出表现在对“公共事业管理”范围的界定存在较大的认识上的分歧。针对这一问题,王敏教授指出正因为我国“公共事业”这一概念的形成是传统与现代、本国与外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所以,人们在对“公共事业管理”范围的界定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进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产生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由于对“公共事业管理”范围缺乏统一的、有权威的、明确的界定,致使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模糊不清,这将不利于公共事业管理
20、这一新兴学科的健康发展。在我们办学的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低年级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感到迷茫和对自己毕业后的前途感到担忧。5 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规范的问题李燕凌等在文献中提到:2000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东北大学召开了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明确提出了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要首先解决专业基本规范和基本课程的思路,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赞同,但这次会议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此后这一工作一直没有明显进展。6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狭窄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鲁汉玲副教授8指出目前的情况是,虽然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不同学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却大相径庭。有
21、些学校将专业和方向混淆在一起,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自己也不清楚;有些学校则依据自己的优势学科来定位培养目标,使得人才培养目标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持此观点的还有宋桂芝与洪瑾等学者。很显然。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范同较窄,并且和原来各综合类、师范类、艺术炎、医药卫生类等院校的某些专业有某种程度的重复,而要真正体现教育部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又是非常难的。8目前还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将教育部所列的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八个专业方向开齐。3. 课程设置不规范课程设置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设置杂乱,核心课程不突出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问题,鲁汉玲副教授提出目前的情况是,
22、公共事业管理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作为一个新办专业,国内没有师资,基本都是从相近专业转行过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受教师原来教学经历和经验的影响,所设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某些相近专业的痕迹。20另外,方正松还提出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在办学方向上专业特色并不明显,专业培养方案不科学。课程设置杂乱,包括政治、经济、管理、法律、教育、文化、社会学等种类课程,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不利于学生把握专业方向和积累专业知识。各高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关系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关系也未理顺。专用核心课不突出。选修课比例过小。23(2) 教学实践环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我国 高校 公共事业 管理 专业 建设 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