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doc
《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摘要】中小学教师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和培育人才的重要的专业人员,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如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论述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从建国初期到90年代以来)历史,并且以吉林省白山市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改革措施为例,运用了资料收集,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从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入手,借鉴国际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对深化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探讨性建议。树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 对中小
2、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建议. 选择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理顺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设立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基金. 加快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完善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仲裁机制.【关键字】: 中小学教师 社会保障 发达国家与中国 吉林省白山市 改革探索 建议【abstract】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for China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veying and cultivate talents cultivation of profe
3、ssionals, th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for the socialist caus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social secur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nowad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
4、ol teach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rom the founding to 1990s) in jilin baishan city, and history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social security reform measures, for example, using the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as soci
5、al security system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is suggestion. 1 set of primary and secon
6、dary school teacher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2)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3) the choice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4) ra
7、tionalizing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of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social security fund establishe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5 accelerate informationalized social security construction perfect social security arbitration
8、mechanis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key words :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social security reform in developed countries【Key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ocial security reform with the Chinese city of Jilin Province to explor
9、e the proposed目录第1章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51.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重点、难点 6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预期的研究成果81.4 文献综述9第2章 我国中小学教师这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概况 2.1建国初期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基本情况11 2.2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改革内容13 2.3 90年代以来,我国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情况14第3章 发达国家中小学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研究3.1英美日三国中小学社会保障制度的各自特点163.2英美日三国中小学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193.3 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22第4章 关于完善我国中小
10、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 4.1 吉林省白山市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分析234.2 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274.3 建立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29结束语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5 第一章 绪论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教师是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专业人员。这一群体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完善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具有促进作用.长期以来,在封闭式的教师管理体制下,教师的社会保障全系于学校和政府,中小学教师享受的是“准公务员”性质的社会保障待遇。进入8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
11、已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制度,但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问题尚处在试点和“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仍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或政策为教师的社会保障问题提供理论支撑。1.1.2选题意义:通过了解转型后中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保障情况及其与各发达国家的各种模式比较分析,以吉林省白山市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为例,探究问题的症结并提出相关对策,得出一套适合中国的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方案与理论探究,有利于保障教师权益,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2研究的基本内容与重点、难点1.2.1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从四个部分论述: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的发展概况英、美、日等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社会
12、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借鉴意义吉林省白山市总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分析对深化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探讨性建议。1.2.2研究重点是在介绍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发展概况的同时以吉林省白山市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政策分析为例,提出相关问题并且借鉴发达国家(美英日)的成功经验提出一套完整的,合理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改革方案.1.2.3然而本文对我的难点在于对我而言,是相关资料不容易收集,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历史概况,不能亲自考察。对资料的对比分析综合能力不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指导老师的帮助弥补这些不足。对关于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方面有
13、所见解。1.3研究的主要方法及预期的研究成果1.3.1主要方法:通过概念与命题的方法提出教师概念和教师权益。通过询问和访谈法获得教师保障相关资料。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得出各国教师保障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与比较各国与我国教师保障的差异和利弊。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提出健全和完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的意见。1.3.2研究成果:以吉林省白山市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为例分析出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借鉴国际上现有教师社会保障模式的利弊,得出了建立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理论及问题解决方法如下:树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 对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建议
14、. 选择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理顺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设立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基金. 加快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完善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仲裁机制1.4 文献综述对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很多学者专家展开博弈:教授万文涛在著作关于教师聘任权问题的思考中提出我国教师由任用制到聘任制的改革中主要面临4个方面社会保障问题:一是聘用期间,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为平等的缔约人关系,其社会保障如何执行;二是一旦落聘或退休,其身份即由“学校人”变成“社会人”,其社会保障如何延续;三是教师社会保障所应涵盖的具体项目;四是教师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其社会保障如何衔接。浙江师大
15、教科所副研究员楼世洲在论教师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中提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格局权益分离,内容不系统,对象不全面,保障程度低,难以形成全方位的、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制度改革方面由到学者认为大体经历了“国家单位”保障制和“国家社会个人”保障制两个时期,也有学者将此单独划分为劳动保险条例,社会统筹,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三个阶段.第2章.我国中小学教师这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概况建国以来,我国教师的社会保障一直是国家承担主要责任,学校承担相关责任的格局,也未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师社会保障体制,而是与其它事业、企业单位人员相同,大体经历了“国家单位”保障制和“国家
16、社会个人”保障制两个时期,也有学者将国企职工社会保障单独划分为劳动保险条例,社会统筹,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三个阶段。总体而言,只是保障内容、保障水平、保障主体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2.1建国初期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基本情况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项社会保障法规性文件是1949年12月由政务院发布的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并经1953年、1956年两次修订,全面确立了适用于中国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险制度,它的实施范围为城镇机关、事业单位之外的所有企业和职工,从而成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1952年6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
17、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实施数十年之久的公费医疗制度自此建立;195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退职制度由此确立. 到1956年,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国家为主要责任主体、城乡单位担负共同责任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此时,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保障,主要特点是“低工资、高补贴、高福利”,包括医疗、住房、退休养老、子女入托等都由国家、单位以普遍低水平的方
18、式统包统揽下来。对教师的“生、老、病、残、死”都承担着无限责任。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优越的社会保障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和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正是这种“大锅饭”的体制,造成了当代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体制转换过程中难以摆脱的大量历史遗留包袱。2.2 建国初至80年代末,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自1957年开始,国家针对前期社会保险制度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教师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整。195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个体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学徒的学习期限和生活补贴的暂行规定
19、。1965年卫生部和财政部发出了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问题的通知,全国总工会也发出了关于改进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几个问题的通知,对教师的医疗保险制度作了调整和整顿。“文化大革命 ”期间,我国教师社会保险工作也受到严重挫折。1982年12月我国新颁布的宪法对社会保障的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小学教师人员社会保障制度有以下特点:第一,社会保险费完全
20、由国家和单位负担,劳动者个人不需缴纳任何费用即可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保险待遇;第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标准相对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仍较高;第三,保险费用实行现收现付、实报实销的办法,未能坚持保险费用统筹调剂使用,因此,未建立起专门的社会保险机构,社会保险工作完全由国家、单位负责;第四,社会保险待遇的计算办法较为简章,工龄在各项保险待遇的计算中起了重要作用,劳动者享受各项保险待遇,主要都是根据其工龄的长短来计算,或者根据工龄,再比照其工资的百分比来计算。2.3 90年代以来,我国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情况经历国企改制后,国家相继建立了国企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保制度,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确
21、保,三条保障线”的体制(即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确保按时足额发放退休职工养老金、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和一系列再就业优惠激励政策。国有企业改制后较完整的国企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但教师的社会保障既未形成符合教师这一特殊事业单位职员的体系,也未纳入国企职工的保障体系,仍是参照公务员执行。与教师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所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在试点探索阶段。目前,覆盖我国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有:2.3.1 养老保险我国规定的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0岁或55岁。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对企业职工养老保
22、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下:从1984年起,全国各地先后实行了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上海、广东、宁波相继对建立个人帐户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199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了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行政管理与保险基金管理分开的原则。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23、险制度的决定,主要内容有:一是统一缴费比例。企业缴费不得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1997年不低于本人工资的4%,以后逐步提高到8%。二是统一个人帐户的比例。按本人缴费工资的11%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记入,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三是统一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按职工平均月工资的20%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按其帐户储存额(包括利息)的1/ 120计发。同时,国家财政通过转换支付的方式,对地方的基金支付缺口给予了补贴。1998年补贴数10亿元, 2000年超过300亿元。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我国 中小学教师 社会保障制度 思考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