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婚嫁距离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科毕业论文.doc
《关中地区婚嫁距离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中地区婚嫁距离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科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单位 地理与环境学院 学生学号 200993014050 编 号 DH2013DL050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关中地区婚嫁距离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姓名 许艳芬 专业名称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周旗 2013年 5月 15日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引言12 研究区概况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24 距离变化的现象分析25 婚嫁距离的影响因素分析45.1关中地区自古以来的优越性45.2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使职业多样化影响婚嫁距离45.3受教育程度与婚嫁距离55.4交通方式对婚嫁距离的影响55.5父母的意愿与本人的期望65.6媒妁之言的影响76 结语7参考文献8致谢8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
2、计)开题报告9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结题报告10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题报告11关中地区婚嫁距离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宝鸡市东堡村为例许艳芬(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陕西宝鸡 721013)摘要:婚嫁距离是指缔结婚姻者双方的居住地之间的空间距离与范围, 它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的流动能力和社会地位, 也是分析社会结构、测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对现阶段农村的婚嫁距离及婚嫁圈有全面而具体的认识,笔者对陕西省宝鸡市东堡村132位20岁以上已婚妇女的婚嫁距离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显示,婚嫁距离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大的趋势,以15岁间隔为分组依据,20-35岁之间婚嫁平均距离是2
3、2.1km,36-50岁间的婚嫁平均距离是9.45km,51-65岁间的婚嫁平均距离是4.1km,66岁以上的婚嫁平均距离是2.3km。影响婚嫁距离的主要因素有妇女的受教育程度、从事非农业职业的比例、年收入、回娘家的交通方式,父母的意愿以及个人的期望值等。婚嫁距离与受教育程度、从事非农业职业的比例、家庭的年收入等呈正相关;婚嫁距离随着交通方式由步行向机动车变化而增加。婚嫁距离还与父母及个人的意愿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程度有密切联系。关键字:婚嫁距离 婚嫁圈 关中地区 The analysis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marriage distance in Guan Hon
4、g area -Take Baoji Dongbao Village as an exampleYanfen XuDirected by Professor Qi Zhou Abstrac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marriage is marriage the residence space distance and range, it can reflect the flow capacity and social status from one side, is also an important index of the stru
5、cture analysis, measurement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A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understanding to the present rural marriage distance and wedding r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to the East Village in Baoji city of Shaanxi province in 132 over the age of 20 married womens marriage distanc
6、e. Investigation shows, marriage distance changes with time gradually increased, to 15 years interval of packet basis, between 20-35 years old, average distance is 22.1km, the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36-50 years of marriage is 9.45km, the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51-65 years of marriage is 4.1km, t
7、he average distance of marriage are above the age of 66 2.3km.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of women, marriage is the education Engaged in non-agricultural occupation, income, return home, parents wishes and expectations. Positive marriage distance and level of education, t
8、he 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occupation, family income and other related; marriage distance increases with the traffic mode changes from walking to the motor vehicle. Marriage distance and willingness to parents and personal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Key wor
9、ds: Marriage distance Marriage ring Guan Hong region 1 引言婚嫁圈是女性选择配偶的范围。从文化角度考察, 形成婚嫁的文化圈; 从族群认同角度考察,形成婚嫁的族群圈; 从地理角度考察, 形成婚嫁的地理圈,而婚嫁距离指婚姻缔结中女方与男方间可测量的空间距离,还是一种社会安排和观念习俗,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网络分布1。关中地区素来就有“关中女子不对外”的说法: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浇灌方便。只要有种子入土,基本上便可不为吃饭而发愁。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关中地区很早就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
10、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姑娘们不远嫁,主要原因是为了和娘家人好互相照应,互为亲戚的双方好走动。虽然这种现象为人们所熟知但鲜有人对这一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对关中地区宝鸡市的东堡村的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关中地区婚嫁距离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趋势,对由婚嫁距离所构成的婚嫁圈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可借鉴的理论。2 研究区概况虢(guo)镇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现在为区政府驻地,与宝鸡市相接,虢镇共划分成3个街道办事处了 虢镇街道办事处、东关街道办事处、千渭街道办事处,共有24个行政村、10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52平方公里。在自然环境方面,与渭
11、水相依,形成大面积的河滩地种植多种经济作物提供给广大市场,南傍秦岭,气候适宜,并且拥有姜子牙钓鱼台等著名旅游圣地。交通四通八达,陇海铁路、宝中铁路及西宝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从这里经过。内拥有渭阳柴油机厂、宝光集团、群力无线电厂等部、省、市属企业12户,区及区以下企业6000多个,乡镇企业2.5万个,乡镇工业园7个,乡镇企业集团8个,私营企业1200余户,非公有制经济占到辖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2.8,初步形成了机械加工、新型建材、电子电器、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五大支柱产业。秦川系列酒、FA303并条机、华伟水泥、祥和面粉、惠民奶粉、毅武方便面等优质名牌产品享誉国内外。本次调查地区为陕西省宝鸡市东堡村
12、,虢镇东堡村地处虢镇东关,全村9个村民小组,803户,3104口人,1850亩耕地。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该村主导产业是蔬菜种植和建筑、商贸物流业,2010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陇海铁路、宝中铁路、210省道以及西宝高速均通过该村,交通非常便利。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宝鸡市东堡村20岁以上已婚女子婚嫁圈调查,发出150份调查表,收回132份,按15岁为一段分为四大类样本,其中20-35岁31份,36-50岁39份,51-65岁32份,66岁以上20份。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其中问卷主要内容有本人的婚嫁距离、受教育程度、职业
13、、回家的交通方式、回家频率以及父母意愿和本人的期望值,同时在交谈的过程中得到由于在不同的年代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婚假距离的变化。根据论据需要查阅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计量地理学书籍以及参考其他学者的学术论文。在研究方法上,首先对婚假距离变化的现象进行分析,继而探究影响因素。先根据调查数据分别计算出不同年龄段婚嫁圈的物理距离与婚嫁平均距离用图表表示并用文字解释说明,结合宝鸡地区实际情况作理论分析。4 距离变化的现象分析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东堡村20-88岁之间已婚女性婚嫁距离进行分析探究,结果发现建国60年以来随着年龄的变化婚姻缔结中女方与男方间可测量的空间距离以及由此形成的婚嫁圈的范围也在
14、发生改变。(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横坐标从左到右随着年代的向前推移即受访者年龄的增大纵坐标婚嫁距离在缩短,而红色的趋势线反映了出生年龄越小婚嫁距离越大。在问卷调查中将122个样本按年龄分为四段:20-35,36-50,51-65.66岁以上为更具体明了的反映各年龄段婚嫁距离将样本距离按年龄段算出平均距离并做出柱状图(如图2所示)。在20-35岁之间婚嫁平均距离是22.1km,36-50岁间的婚嫁平均距离是9.45km,51-65岁间的婚嫁平均距离是4.1km,66岁以上的婚嫁平均距离是2.3km。按照当地的地理特征及人口的分布情况66岁以上婚嫁圈基本在本村51-65岁之间的婚嫁圈以本村和
15、邻村为主,而50岁以下妇女的婚嫁圈扩大到乡际甚至到县际。 图1:婚嫁距离随年龄变化趋势图 图2:不同年龄段婚嫁平均距离5 婚嫁距离的影响因素分析婚嫁距离和由此为半径形成的婚嫁圈不仅仅是一个距离远近和范围大小的地理学概念, 还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概念。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 婚嫁圈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姻亲交往成本;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交往网络、 姻亲关系的交往方式和互动频率, 以及姻亲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地位, 还反映出女性主体的社会活动空间、 情感维系和心理调适能力。因此,笔者在设计问卷调查时分别对样本从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回家方式、以及本人的期望距离和父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中 地区 婚嫁 距离 影响 因素 分析 本科毕业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