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论文2.doc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论文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论文2.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分析摘 要在目前这样动态并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 竞争的日益激烈, 全球化进程的蓬勃发展, 企业对内部和外部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 对知识进行管理的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来源。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化发展, 从电子数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到知识管理系统, 都不同程度地加快了企业的进步。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分析已经有很多的文献,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两种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模型。本文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内涵、设计思路、使用的关键技术出发,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进行了现状分析,总结了两个模型并对其进
2、行了评价,而且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模型AbstractIn this dynamic and uncertainties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more intense,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s booming, enterprise need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ormation day by day. To obtain the competitive adva
3、ntage,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The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ready experienced decade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enterprise has made some progress from the electronic data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tellig
4、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to some degree. Th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ramework has a lot of literatu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framework is two kinds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ramework model.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5、 present situation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ramework, designing idea, the using of the key technology. The two models were summed up and evaluated, we also analyzed the future of the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ramework .Keywords: Enterprise informa
6、tion technology ;The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ramework;model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1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内涵32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总体设计思路32.1 提高信息检索效率32.2关键词控制42.3 多重分类42.4 相关信息42.5知识地图42.6信息推送技术43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53.1网络技术53.2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53.3软件开发语言53.4分布式数据库技术53.5协同工程技术63.6知识推送和代理技术63.7知识仓库和知识挖掘技术64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现
7、状分析64.1全局性框架74.1.1企业知识管理支柱框架74.1.2核心能力框架74.1.3 组织知识管理框架74.1.4知识型组织框架74.1.5 知识管理阶段框架74.2局部性框架84.2.1无形资产框架84.2.2智力资本框架84.2.3知识转化框架84.2.4知识传递框架84.2.5知识管理过程框架84.3各种框架的分析95企业知识管理框架模型115.1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的内部互动115.2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与外部知识体系的互动146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评价156.1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评价角度与指标设计156.1.1从软硬件角度设计评价指标156.1.2 从目标角度设计评价指标156
8、.2 知识管理系统的评价方法167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展望167.1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建模思想逐步脱离纯理论或技术偏向167.2软硬件有机协同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成功实施的关键167.3应用领域的延伸与拓宽使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逐步社会化177.4建立全面而精确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评价体系势在必行17参考文献17致谢:181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内涵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是企业面临信息环境的形势下做出的战略性的反映。因此有人提出,所谓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就是企业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 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而美国
9、国际信息技术服务咨询机构EC soft 公司的彼得多林顿认为: “知识管理就是从有知识的人那里把知识传给需要知识的人”。美国奥拉克尔公司(软件) 欧洲副总裁菲利普克劳福德提出了更简单的定义: “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决策时提供需要的信息”。虽然各有千秋, 但是都点出信息、知识、管理、决策的整合, 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企业绩效1 。总结各方观点, 在信息系统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是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的价值的基础上, 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 以形成个人知识, 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产品和服务中去, 最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反应速度的管理理
10、论和实践。2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总体设计思路基于知识流动的特点,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应该遵循一些共同的设计思路。2.1 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使用者获得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搜索、浏览和接收2。搜索是指使用者在知道目标信息一部分特征的条件下, 使用搜索工具查找信息的方法。浏览是使用者在软件系统的“路标”指引下, 逐步缩小目标空间的信息获取方法。接收是使用者被动的获得信息的方法。这三种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 但是许多信息管理软件仅仅注重为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 而不是如何使用户高效的获得信息, 最终会使用户陷入信息过量的窘境。在信息系统中采用适当的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检索效率。2.2关键词控制通
11、过关键词来索引信息的技术, 在许多信息管理的软件中都有应用。由信息专家和各个领域的专家根据企业知识管理的主题, 制定一个关键词表, 对于录入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的每一条信息的关键词只能采用关键词表中列出的词汇。同时, 将关键词表对使用者公布, 或采用适当的方法, 引导使用者通过关键词表中的词汇来检索信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由专家组根据关键词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者的反馈意见, 动态更新关键词表中的词汇。2.3 多重分类多重分类是指对一条信息采用冗余分类, 将一条信息根据它的多种类型的属性,归属于多种分类, 为使用者提供多种检索入口。2.4 相关信息知识的获取有很大的偶然性,当各种知识和信息交错时,
12、人们更容易发现新的知识。在知识库系统中, 确定每一条信息的相关信息都由系统自动完成。人只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根据信息专家设计的算法, 系统根据每条信息的主题、来源、归属项目和关键词等信息自动计算各条信息之间的关联系数, 并动态的更新。2.5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用于帮助人们知道在哪儿能够找到知识的知识管理工具, 用于帮助通过浏览方式搜索信息的员工高效率的寻找所要的资源。企业知识地图将企业各种资源的人口集成起来, 以统一的方式将企业的资源介绍给用户。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采用一种智能化的向导代理, 通过分析使用者的行为模式, 智能化的引导检索者找到目标信息。与知识地图作用类似的还有企业门户、企业资源词典等
13、。2.6信息推送技术信息推送技术是采用广播的方式, 将企业重要的新闻或知识主动的推送到使用者的面前。企业的知识管理部门通过各个频道,将各种信息及时的推送到员工面前。由于使用者的需求多种多样, 数据发送技术还要与用户界面定制相结合。通过用户界面定制功能, 用户可以订阅适当的频道, 及时了解感兴趣的知识2 。3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3.1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影响当今世界, 特别有助于信息共享。网络技术包括: Internet/ Intranet/ Extranet 技术; WWW(World Wide Web) 技术;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3。Internet/ Int
14、ranet/ Extranet 技术与应用, 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实施提供一个开放的、公共的工作空间与平台。WWW 技术是建立在Internet 上的全球性的、交互的、动态、多平台、分布式的图形信息系统,是实现B/ S 结构网络系统的客户端的主要开发模式。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建立数字化的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 能够传输视频、音频、数字、图像等多种媒体, 这为基于网络的知识管理软件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硬件环境。3.2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许多组织的知识并没有存在于关系表中, 而是以文档、E -mail 、讨论记录和其它一些原始的文本形式存储4。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必需的原始数据库
15、, 并且一个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提供标准接口支持ODBC 和SQL 等。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是基于知识的应用软件的关键技术。关系数据库系统不仅仅是重要的知识仓库, 而且也是企业创建知识应用软件的重要平台。面向对象数据库和面向对象关系型数据库已经在许多领域获得了一席之地, 这些技术的发展很好地提供了许多复杂数据类型的管理, 如图像、声音、视频等, 面向对象数据库是未来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良好的基础。但是, 现在许多企业对这门技术缺乏了解, 缺乏经验和信心来开发基于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系统。因此,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应当能很好地和面向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结合, 以备将来系统的发展。3.3软件开发语言Ja
16、va 语言的发展, 以其语言的简单、面向对象、平台独立、分布式、可靠性、安全、可移植性、动态性、多线程等特性, 为编写Internet 的小型程序和真正与平台无关的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开发和运行环境。Java语言的发展, 不断地优化了知识管理软件系统。3.4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随着信息系统分布式需求的增强,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分布式处理系统代表了数据处理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 分布式数据库可以帮助利用已有的企业数据资源, 减少数据通讯费用, 具有很高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能够提高运行性能、运行可靠性、数据资源的可利用性5。3.5协同工程技术网络连接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
17、并提供了便利的联系通道及手段。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静态的信息, 不再满足于沉默的信息发布与查询, 他们需要通过网络在异地就能够实现原本面对面才能进行的活动, 协同工程是这一要求的必然结果。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生产、协同销售及协同售后服务等等都是基于网络的协同工程的具体应用6。3.6知识推送和代理技术利用知识推送技术自动地传递一些信息使终端用户越来越受重视, 虽然E - mail 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这个角色, 但是,基于WEB 的推送技术能更有效, 更及时地传送信息。智能代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推送技术, 由终端用户控制, 根据其所需及职能进行智能推送7。在当今信息纷
18、繁复杂的空间中, 能否方便有效地让知识需要者获取所需知识, 是衡量知识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知识推送技术和代理技术尤为重要。3.7知识仓库和知识挖掘技术知识仓库包含各种各样的知识, 有外部知识(通用的方法, 基本理论知识) , 结构化的内部知识(调查报告, 面向产品的市场销售材料和方法以及各类文档) , 非正式的内部知识(各种技术诀窍、经验教训以及各类讨论及在线会议等所组成的数据库) 等, 而且这些知识以多种方式存在, 如Office 文档、Web 页面、数据库形式等, 能否有效地整理、归类、进而分析和挖掘其内在的隐含知识, 使知识仓库更加有序条理化, 知识范围更加宽广, 从而更好地被检索
19、和利用, 是整个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有效的基础84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现状分析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可以分为描述性框架( descriptive frameworks) 和说明性框架( prescriptive frameworks) 9。描述性框架揭示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一般特征, 即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组成和性质。描述性框架包括全局性框架和局部性框架。全局性框架是从全盘的观点描述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局部性框架强调的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某些方面, 如管理支持、知识共享的技术利用等。说明性框架指的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知识管理的方法、过程和执行。4.1全局性框架4.1.1企业知识管理支柱框架Wig( 1993
20、) 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支柱框架, 他将企业知识管理要素分为三个类型, 称为三个支柱13。这三个支柱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 是基于对知识创造、知识表达、知识应用和知识传递的全过程考虑的。第一个支柱与知识和知识充分性的探索有关,包括知识的调查和分类、知识分析、知识抽取、知识编码和知识组织等相关活动。第二支柱是有关知识评估及其相关活动的。第三个支柱是不同的知识相关活动的综合, 包括知识相关活动综合化、知识处理、使用和控制、知识传递和知识自动化。4.1.2核心能力框架Leonard- Barton( 1995) 提出的企业知识管理核心能力框架包括组织的核心能力和知识构建活动两个主要因素14。知识
21、构建活动包括: 提供具有共享性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用和整合新方法和新工具、进行实验和模型构建及从组织外部引进和吸收新技术。知识核心能力包括: 物理系统( 各种资料库, 如数据库、知识库等) 、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管理系统以及组织的价值和规范。知识构建活动促进了知识创造和传播, 它是受知识核心能力来操纵的。4.1.3 组织知识管理框架安达信公司与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QC, 1996) 提出组织知识管理框架, 包括组织知识、组织知识管理过程以及支配这些过程的因素10。该框架将组织中产生知识的过程分为知识的创造、识别、收集、调整、组织、应用和共享。而影响这些过程的是领导能力、评估、文化与
22、艺术。4.1.4知识型组织框架Cho( 1996) 描述了一个知识型组织框架15。在该框架中, 有三个过程: 感知、创造知识和制定决策。感知就是一个组织试图了解它的周围环境的改变, 即如何去解读信息。创造知识过程中, 组织创造出新的知识, 该过程涉及到对 在一个组织中,信息如何转化为新知识的理解。制定决策就是组织是如何加工信息以消除工作任务不确定性的理解过程。4.1.5 知识管理阶段框架Vander speck 与 Spijkerver( 1997) 将知识管理描述为由四个阶段组成的周期: 概念化、反映、行动和回顾16概念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知识进行研
23、究、分类及建模来获得知识; 反映阶段是对实行了概念化的知识进行评价的同时, 确定哪些知识需要改进, 并制定改进计划; 行动阶段是对知识进行改进; 回顾阶段是对行动阶段的结果进行评价。4.2局部性框架4.2.1无形资产框架Selby( 1997) 提出的无形资产框架主要是描述组织内作为无形资产的本质特性, 包括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和雇员能力12。外部结构包括与消费者及供应商的关系、商标、品牌名称以及声誉。内部结构包括模型、概念、专利、计算机及其行政管理基础设施和文化。雇员能力是由公司中每个个体的技能和知识组成。4.2.2智力资本框架Pet rash( 1996) 提出的智力资本框架包括三个因素:
24、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客户资本14。人力资本是每个人所拥有的和能够创造出来的知识; 组织资本是指那些已经获取的并予以制度化的知识; 客户资本是指客户在与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供应商进行业务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概念。这三种资本间相互作用的特性促使组织能够获利。4.2.3知识转化框架Novak( 1994) 提出了一个知识管理框架, 该框架描述了在知识创造过程中, 知识所具有的转化性质13。知识转化就是指知识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知识转化有四种形式: 社会化、外化、内化和综合化。社会化过程是指隐性知识从一个实体向另一个实体转化; 综合化过程是指从现有的显性知识中创造出新显性知识; 外化过程是指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2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