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业板市场的比较分析毕业论文.doc
《中美创业板市场的比较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创业板市场的比较分析毕业论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21.2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3第二章 中美创业板市场概况42.1 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42.1.1 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概念42.1.2 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不同及独特的功能:52.2 中国创业板产生的基础和发展历程62.2.1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基础62.2.2 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历程:62.2.3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72.3 纳斯达克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现状72.3.1 纳斯达克7第三章 中美创业板市场运作机制比较分析113.1中美创业板市场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比较113.1.1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113.1.2美国证券市场的发行审核制度113.1.3
2、中国证券市场的发行审核制度123.1.4 注册制和核准制的比较123.2 中美创业板市场上市发行标准的比较123.2.1上市发行标准123.2.2中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发行标准133.2.3 纳斯达克的不同层次和上市标准133.2.4 中美比较153.3中美创业板市场证券发行的保荐制度比较163.3.1保荐人制度的概念和作用173.3.2、中美创业板市场保荐人制度的比较173.4不同模式的证券监管183.4.1证券监管的概念183.4.2证券监管的三种模式:183.4.3我国创业板市场与纳斯达克的监管模式上对比分析19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理由2009年10月底,经过10年的等待,中国大陆迎来迎
3、来了创业板市场。我们知道在此之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基于支持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层次体系等原因较多国家或地区基于完善资本市场层次体系、促进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的需要,在发展现有主板的同时,推出了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市场(SMB,Small and Medium Size Business Markets1),如创业板、成长板、二板、中小企业板、小盘股市场等,本文统称为创业板市场或创业板。从10年前设计创业板市场开始,有关方面借鉴国际市场经验已经作出巨大努力,但是,鉴于整体法制环境、监管环境远未完善等原因,创业板市场所蕴涵的系统性风险不可小视。而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法律
4、制度和提高执行的质量,则应该是所有制度建设和环境改善的重中之重。 各国证券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立二板热潮,其中主要有:香港创业板市场(GEM,1999)、台湾柜台交易所(OTC,1994)、伦敦证券交易所(AIM,1995)、法国新市场(LNA,1996)、德国新市场(NM,1996)等。肩负着支持持创业企业发展、落实自主创新战略的深圳创业板市场。同时,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也为创业板市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美创业板市场概况2.1 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2.1.1 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概念“主板市场”(Main-Board Market)也称为一板
5、市场,它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主板市场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状况,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主板市场,在美国是指美国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而在中国大陆它是指上交所和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又称二板市场,它是指的专为主板市场之外的中小企业和新兴行业公司提供筹资渠道,为创业投资健全推出机制的新型资本市场。创业板市场是一个与主板市场相对应的称呼,它丰富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市场,在
6、美国是指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而在中国它指的是深圳创业板)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是一国资本市场结构体系中的不同层次,服务于不同的经济主体,两者的投资对象和风险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况下不会相互影响。而且由于它们内在的联系,反而会促进主板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图2.1资料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交易规则2.1.2 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不同及独特的功能: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根本区别是在于服务对象和上市标准不同。这是因为两个市场定位和分工不同决定了两者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和制度安排不尽相同,反映在上市标准的具体要求时一般表现为:(1) 创业板在定量的财务指标上要求较低
7、 (2)创业板对股本以及股东规模的要求较低 (3)创业板披露内容要求更详细、更及时 (4)创业板对公司治理偏弱,更依赖审计相关职能 (5)创业板退市标准更严格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由于面对的对象更特殊,是中小型创新企业,因而还具备了主板市场所没有的,基于创业板定位而产生的独特的功能:1) 为中小型创新企业的融资提供更广阔的渠道。因为这类企业在往往成立时间不长,而资产规模又不大,同时由于较高的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银行往往不愿提供贷款;而这类企业一般也很难达到主板市场的上市要求,无法从主板市场获得权益类融资。而创业板市场相对低的上市要求恰恰能为这类中小型创新企业提供了一个获取资金的场所。2)
8、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有效的退出机制,分散风险投资的风险,促进创业资本和投资活动保持周期流动性。当创业资本帮助企业渡过最具风险的时期后,就应通过创业板市场将股份套现套现,以实现风险投资的增值,并将套现资金投入新的项目,形成良性循环。 3) 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创新型企业的价格发现,有效评价创业资产价值,使科技创新与资本运作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行业的整合发展,从而提高一国核心竞争能力与资本效率。4) 通过创业板上市,增加中小型创新企业股份的流动性,便于企业实施股权激励、高级管理人员认股等激励举措,以留住优秀人材,并能鼓励更多员工积极地参与到企业价值的创造中。2.2 中国创业板产生的基础和
9、发展历程中国创业板市场产生的历史背景2.2.1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基础 为我国创业板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潜在资金来源(1)壮大的资金来源。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国家,拥有丰富的储蓄资源,众多的储蓄资金寻求着投资渠道。同时,政府为了发展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每年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投入超过4000亿元,培育了一批创业板市场潜在的上市主体。此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金触机构投资者投资:如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银行、各种基金组织等投资。机构投资者在一级市场上选择有发展前景的的行业进行长期投资,以获资本利得和红利两部分收入。机构投资者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投资。企业等投资:生产型企业通过自有闲置沉淀资金、贷款资金、盈利资金等
10、进入资本市场。需要指出,这个方面的游资在近几年的规模呈爆炸性增长的态势。( 2 )金触机构投资者投资:如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银行、各种基金组织等投资。机构投资者在一级市场上选择有发展前景的的行业进行长期投资,以获资本利得和红利两部分收入。机构投资者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投资。 二,高速发展的新兴中小企业为创业板市场提供了充足的主体2.2.2 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历程:2000年10月,深市停发新股,准备筹建创业版。 2001年初,网络泡沫破灭,同时国内股市频传丑闻,成思危建议缓推创业板。 2001年11月,高层认为股市尚未成熟,需先整顿主板,创业板计划搁置。 2002年,成思危提出创业板“三步
11、走”建议,将中小板作为创业板的过渡。 2004年5月,证监会同意深交所设中小板。 2004年6月,深市恢复发新股8只新股在中小板上市,时称中国股市“新八股”。 2005年6月,中小板第50只股票上市,此后沪深股市停发新股,让路股改。 2006年6月,新老划段第一股“中工国际”在中小板发行,两市为IPO重开闸。 2006年下半年,证监会尚福林表示适时推创业板。 2007年3月,深交所称创业板技术准备到位;尚福林要求积极稳妥推进。 2007年6月,创业板框架初定。 2007年7月,深交所称正紧张筹备创业板,权威人士称2008年正式推出。 2007年8月,范福春称尽快推出创业板。 2008年3月创业
12、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2009年7月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投资者可在7月15日起办理创业板投资资格。 2009年9月1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将于9月17日召开首次创业板发审会,首批7家企业上会。还宣布有149家企业的创业板IPO申请已被受理。 2009年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举行开板启动仪式。数据显示,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市盈率为56.7倍,远高于全部A股市盈率以及中小板的市盈率。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
13、板正式上市。2.2.3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我国创业板市场是为了适应大量的中小规模的创新型企业融资发展和为完善创业资本推出机制的需求,弥补现有市场功能上的缺陷而设立的新市场。因此,从定位上看,创业板是为成长性企业提供服务的市场,创新型企业、优秀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将构成创业板上市的主体。创业板市场具有如下鲜明特点:1高度市场化。市场化原则是创业板市场的灵魂,这一原则将贯穿于市场运作的各个层面和全过程。2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规模小,时间短,盈利不确定,前景不明朗,社会认同程度低,客观上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但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又大多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快
14、,成功后的投资回报极高。3机制灵活而监管严格。创业板市场以服务具有成长性的创新型企业为基本需求,降低了对企业规模、经营历史和财务状况的要求,放宽了交易价格涨跌幅限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退出机制的规定更为严密,对交易过程的监控手段更为完善;对于不同的价格形成机制,即竞价交易和做市商两种制度也在研究中。2.3 纳斯达克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现状2.3.1 纳斯达克纳斯达克(NASDAQ)一词,源于美国证券交易协会自动交易系统的英文简称。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纳斯达克”,指的是成立于1968年、1971年开始实行电子交易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是美国发展最快的证券市场,以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电子报价系统和
15、多重做市商制度的证券市场而著称,到2009年8月底,纳斯达克市场的总市值达到2.85万亿美元,共有上市公司3141家,其中,美国本土公司2865家、境外公司276家,涵盖几乎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2.3.2纳斯达克市场产生的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这波浪潮中,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活动走在了最前列,新的行业和企业不断应运而生,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是原来的几倍,而金融业也在这波快速发展和变化之中走上了国际化和自由化的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风险投资业迅猛发展,顺应新时代该风险高收益的规律,并以各种创新的投资方式
16、谋求最大的回报,从而反过来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资本开始陷入过剩,全世界流动资本大约1万亿,1999年流动资本已达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资金出现过剩,而这些过剩的资本当然要寻求投资机会,谋求远超过平均利润率的回报。甚至到1988年时,养老基金成为了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占当年总量的46。这种发展一方面为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了资金供给,继续推动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却逼迫风险资本为了退出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上述变化有4方面原因 :(1)是降低资本收益税率;(2)是美国劳工部重新解释雇员养老金基金证券
17、投资法案,明确允许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对高风险资产进。巫燕玲创投退出转向首选内地上市盯中小板盼创业板中国经营报2007年2月13日。叶亿军我国中小企业板与国外创业板市场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杭州:浙江大学,2005年5行投资;(3)前期投入的创业投资的赚钱效应;(4)是证券市场向新兴成长型公司开放,证券市场异常活跃。受到这些利好因素的刺激,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基金开始向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注入大量资金,从而推动美国风险投资产业在此后20多年中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使美国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机制最完善的风险资本市场.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通讯、信息和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各
18、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扩大,地位日益显著。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冲击着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世界贸易格局、人口就业结构和社会收入分配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方面通讯、信息和教育等高科技服务行业的出口增长隔度则更高,工业与创新产业不断发展相对应的另一个趋势就是新生小企业的形成不断加速。中小高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的发展对资本市场创新产生了需求,而资本市场的创新又为中小高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新的证券市场形态创业板市场。进入90年代,经过20年的调整,美国经济摆脱了“滞胀”的局面。从1991年起,进入了持续增长阶段,美国经济持续100多个月
19、的增长更是举世瞩目。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纳斯达克的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纳斯达克市场的成功运作,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创业板市场,发展新经济树立了成功的榜样。 纳斯达克发展历程大事记:196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表调查报告,认为场外交易市场(OTC)状况糟糕,建议证券业当局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并责成全美证券商协会予以实施。1968年,美国证券交易商协会开始创建“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这就是纳斯达克的雏形。1971年2月8日,该系统正式启动,并从粉红单市场上挑选了2500多家规模、业绩和成长性都名列前茅的股票进行交易。1975年,纳斯达克颁布了正式的上市标准,从而与其他的柜台
20、交易彻底分开。1982年, 纳斯达克进一步规范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上市标准较高的“纳斯达克全国市场”,由NASDAQ最优秀的一些公司组成,其余的公司则组成上市标准较低的“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1984年,纳斯达克引入1000股以内定单交割的小额定单电子交割系统。1990年,NASDAQ正式改名为“NASDAQ股票市场”(NASDAQ Stock Market)。1990年6月,纳斯达克根据SEC要求为达不到上市要求的其他柜台交易股票开设了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1992年,“NASDAQ扩展时段的交易业务”开始运作。1994年,有研究发现,在竞争性做市商环境下,多名做市商为维持较
21、大价差进行“友好竞争”。这一发现引发了对纳斯达克市场公平性的质疑和大讨论。SEC和美国司法部也对此展开了广泛的调查。1997年,纳斯达克实行新的委托处理规则(OHR),并将电子交易网络(ECNS)引入到纳斯达克的报价和交易系统中。1998年,纳斯达克与全美股票交易所合并成立了NASDAQ全美交易所集团。2001年,纳斯达克向SEC提交申请表,希望通过注册成为全国交易所,并独立于NASD的管理控制.2002年10月,NASD启动超级蒙太奇交易系统(Super montage)。2005年7月,为了准备申请注册成为交易所,纳斯达克申请将OTCBB和OTC交易转交给NASD。2006年1月,美国证券
22、交易委员会(SEC)批准纳斯达克市场将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有限责任公司(Nasdaq Stock Market LLC)注册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同年2月,纳斯达克宣布将股票市场分为三个层次:“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以及“纳斯达克资本市场,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结构,吸引不同层次的企业上市。 2.3.3 纳斯达克市场的发展历程作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电子报价系统的股票交易所虽然于1971年正式开业,但其筹备早在1968年就开始了,它的筹备渊源要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纳斯达克”(NASDAQ),原本是指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
23、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纳斯达克的发展壮大,实际上是伴随着技术创新发展,并见证了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纳斯达克交易不仅在交易系统本身依赖先进的电子科技,纳斯达克被誉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主体中,电子科技类企业包括了计算机行业,占了很大比重。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在全美科技类上市公司中,81的电子通信类公司、82的计算机制造公司、92的软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一)纳斯达克市场采用计算机自动报价,可以说,正是电子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为纳斯达克市场的自动报价报价系统创造了条件。但在19世纪50-60年代,计算机产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除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美 创业 市场 比较 分析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