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论文】日本动漫文化论文.doc
《【选修课论文】日本动漫文化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课论文】日本动漫文化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日本动漫文化 近十几二十年来,国内的动漫行业发展相对缓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动漫凭借着优美的画面质量,令人流连忘返的剧情,深深地吸引了广大的中国朋友。许多中国的小孩子,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都是日本动漫的忠诚粉丝。圣斗士、名侦探柯南、海贼王、死神、火影忍者等一部部优秀的动漫作品,凭借着他们各自富有传奇色彩的主人公形象,以及精彩的故事情节,在我们中国拥有数不胜数的动漫迷。那么,日本的动漫文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日本的动漫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首先,日本动画已有七十年的历史,其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二、战后探索期,
2、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三、题材确定期,(第一次动画热爆发)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四、画技突破期,(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为止。五、路线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六、风格创新期,风格创新期自1993年到现在。其次,日本动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日本动漫的时代性可从几个方面看出来:一、从动漫题材上看时代性二战后动漫的发展来看,题材的变化比较明显。战后初期日本人急需精神重建渴望摆脱外国势力干预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漫画家手冢治虫。他的崛起预示着日本漫画世界新时代的到来。他的代表作之一1
3、952 年开始连载的铁臂阿童木中,手冢治虫赋予了小机器人纯真善良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涵。这正好满足了当时战后日本人精神需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成功改变了日本国民认为漫画“幼稚”的偏见。从动画技巧上看时代性:画技上重大的变革始于手冢治虫1952 年铁臂阿童木问世轰动日本。手冢的漫画大大超越二战前的故事漫画。其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的漫画画面构成具有显著的特征,即运用电影的拍摄技巧。他制作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拍摄一样有变焦广角俯视变幻无穷,令读者爱不释手。手冢治虫追求的是漫画与电影艺术的有机结合。 二、从动漫风格上看时代性开创日式风格动漫的人依旧是手冢治虫。他在铁臂阿童木中利用电影运镜手法,使漫画映像有了
4、革命性的变革,同时也确立了以剧情为重点,不追求图象效果,看重角色的塑造,这一独特的日式创作动画风格,从片中可以看到情感上主人公阿童木勇敢热情。情节上阿童木是个领导人民革命的英雄,有害怕寂寞没有归属感的漫漫寻找,也有“人与人生而平等”与见利忘义迷自我之间的对话。阿童木是“机器” ,他的遭遇是每个孩子成长中都会经历的理想化的幻想与现实的“青春痘”,还有无奈的妥协作者与读者平心静气地对话,像师生更像朋友整个动画的风格,既简朴又明快。三、从漫画类型上看时代性日本有着完善的漫画划分制度,按照年龄划分,主要包括:少年漫画、少女漫画等六类。早在昭和十年(1926-1936 年),少年漫画就开始大放异彩,一直
5、发展至今。而少女漫画相对较晚,二战后才初露端倪。在少年漫画肥沃的土壤上,少女漫画迅速赶超上来。在后来的六十年中,十分活跃以少女漫画为例,来看一下日本漫画类型发展的时代变化。日本动漫的民族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物哀情结,武士道精神,实用主义,以小胜大。物哀情结:物哀是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美是文化根源的本质对美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决定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所谓物哀,大致可理解为发自内心的哀愁,主要指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悲哀伤感愁苦和郁闷的情绪。这种哀愁不是对风花雪月的咏叹,也不是自怨自艾顾影自怜的伤感,而是个人的身世同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以及无常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物哀的审美意识。历经千年逐渐植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修课论文 选修课 论文 日本 动漫 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