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doc
《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三的优势及不足-以沙雅县第四小学为例学 院:语言学院 专业班级:中语系07-7班学生姓名:热孜万古丽.哈木提指导教师:张兴老师 答辩日期:2011年5月13日 新疆师范大学教务处 目 录1 引言12模式三“双语”教学的由来12.1什么是双语教学12.2新疆双语教学三种模式的提出23.1沙雅县第四小学的基本情况23.2办学条件23.3教材选用23.4师资情况33.5学生基本情况34. 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44.1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优势44.2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不足55. 基于沙雅县第四小学“
2、模式三”教学不足的建议65.1适当加强母语教学65.2根据学生情况选用教材75.3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推行人本主义教学法75.4教学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85.5构建家庭和学校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86. 结语8参考文献:9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三的优势及不足-以沙雅县第四小学为例摘要: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双语教学的认识趋于统一,双语教学的类型和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最近有些地区进行了模式三“双语”教学。模式三“双语”教学对我区“双语”教学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结合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模式三“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
3、析,以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第四小学为例,剖析现有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不足并提出改良建议。关键词:双语教学; 模式三“双语”教学 ;沙雅县 ( 4- ) : - . . . . 4- . : 1 引言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991年4月,自治区教委选定伊宁市一中、哈密地区一中等十所民族中学(民汉合校)作为自治区“民汉兼通”的试点学校。1992年7月以新教普字199232号文件的形式进行了确认。这是自治区开办最早的“民汉兼通”的实验学校,其目的是在校园内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汉语教学。这些学校中的一部分后来发展成为部分学
4、科汉语授课实验的主要学校。1993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组织召开首次“民族学生部分学科用汉语授课实验研讨会”以这次研讨会为转折点,自治区的汉语教学开始逐步向双语教学发展。1999年3月,自治区教委要求,1964年以后出生的少数民族青年教师在继续巩固提高母语水平的同时,学好汉语。其中,汉语教师的HSK水平为高中8级、初中6级、小学5级,其他学科教师高中5级、初中4级、小学3级。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克苏地区进行了模式三“双语”教学。本文以沙雅县第四小学的模式三“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例,分析模式三“双
5、语”教学的优势及不足。2模式三“双语”教学的由来2.1什么是双语教学所谓的“双语”教学是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从双语教学的定义看,双语教学是由英语“bilingual education” 翻译而来。至今为止, 有关双语教学的界定不下几十种,但可以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学和狭义的双语教学两种:广义的双语教学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学。狭义的双语教学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学科内容的教学。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基本符合狭义的双语教学的界定。 从双语教学的属性看,大体可以分为添加性和缩减性双语教育两种类型。添加性双语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
6、言,目的不是准备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而是培养学生掌握两门语言。缩减性双语教育是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如美国对少数民族语言学生实施的过渡性双语教育。我国双语教学明显具有添加性双语教育的特征。2.2新疆双语教学三种模式的提出在新疆双语教学是指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组织教育教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新疆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模式一为理科及外语使用汉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母语授课;模式二为民语文使用民族语言授课,音乐等课程中涉及民族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用民族语言讲授,其他课程使用汉语授课;模式三为在民语言小学一年级开始全部课程都用汉语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加入母语课程的教
7、学模式。3 沙雅县第四小学进行模式三“双语”教学的现状3.1沙雅县第四小学的基本情况沙雅县第四小学是在县城的边上,这该学校是民汉寄宿制学校,全校总共有80多位教职工,1642名学生,其中,少数名族教师有13位,少数名族学生有800多名,分30个班。其中民语普通班2个,“模式三”双语班有三个,民族汉语班有四个,其余的是汉族班。为了提高本校双语教学质量,根据新教基【2007】50号文件精神和本校实际情况 结合教育局的指示,依据该校的实际情况,经本校委会研究决定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开设“模式三”教学。所以该校对这三个班级除了母语以外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3.2办学条件学校总面积是54亩地,有一个四层的教
8、学楼,三层的学生公寓楼,两层的食堂,还有一个体育场。 学校具有先进的电教媒体,有两个微机室、两个多媒体教室、一个语音室。每个班有一台电视机、VCD等电教媒体。3.3教材选用模式三“双语”班的教材选用人教版的教材。除了母语文外,“双语”班其它的课程安排与设置均跟汉族班一样,有以下的十门课程。母语文,汉语,数学、新疆、校本、科学与实践、体育、美术、英语、品德与生活。3.4师资情况学校有13名维吾尔族教师,其中2名是民考汉,其他为民考民教师其中HSK成绩8级的1名、7级的1名、6级的1名、5级的5名、4级的2名( 1名是已47岁)。3.5学生基本情况学校模式三“双语”班有三个年级5个班。分别是一年级
9、(3)班有50名学生,二年级(3)、(4)班有109名学生,三年级(3)、(4)班有112名学生。一年级的15%的学生接受过学前“双语”教学,所以在教学中学习成绩比较好。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学前“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困难。三年级的学生之前根本没有接受过“双语”教学。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班的情况(表1-1)班数学生数年级班主任基本情况班主任姓名出生日期性别族别参加工作时间最后学历HSK等级双语培训时间备注150一年级(4)班阿玛尼沙1983-4女维2007.9本科7级2109二年级(3)班武雅雯1982-6女汉2002.2大专二年级(4)班热汗古丽。艾则孜1983-12女维
10、2007.9本科5级2112三年级(3)班袁绍鲁1980-6男汉2007.1大专三年级(4)班阿依谢母1983-4女维2002.2大专6级07-(3-9月)洛阳149四年级艾比拜木1978-8女维1996.9本科5级07-(3-9月)洛阳154五年级王红岩1973-2女回1991.3本科4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4.1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优势4.1.1学校具有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沙雅县第四小学是个民汉合校,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比率相差不多。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有很好的汉语环境,学生每天可以跟汉族学生一起玩、学习、交流,这一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汉语口语能力。对双
11、语教师来说,也有个很好的学习汉语的环境,民汉教师在一个办公室每天在一起上班,彼此交流教学方法,这些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能力。给模式三“双语”班授课的汉族老师也能学会维吾尔语,这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间的交流。4.1.2具有汉语水平比较高的教师队伍对模式三“双语”班的任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汉语语文由汉族老师代课,数学和班主任的工作由汉语水平高的维吾尔族老师承担,副班主任的工作则由汉族老师来承担。4.1.3学校汉语活动课程丰富学校着重于安排各种双语比赛,还有娱乐性的活动。教研组每个月安排一次双语演讲比赛,比赛中也有猜谜、唱歌等环节,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12、。此外,该校每周二下午安排一节课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由教研组的汉族教师来承担,他们给学生讲汉语故事、幽默、唱歌等各种形式来启发学生的学习汉语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4.1.4具有比较好的教学条件学校有两个多媒体班、两个微机室,一个图书馆还有一个专门的语音室。每个班都有一台电视机、VCD。 每周三上午在多媒体班教研组安排公开课。从三年级以上的班一周都有两节课的计算机课,其中语文课和英语课各有一节必须在语音室上。4.2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不足4.2.1学校只狠抓汉语,忽视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学校为模式三“双语”班只安排了每周两节课的母语课。较多的研究成果表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毕业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