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张海霞青海大学毕业论文(设计).doc
《19张海霞青海大学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张海霞青海大学毕业论文(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题 目: 基于青海民族文化环境的服务营销应用模式研究 学 生 姓 名: 张海霞 学 号: 0634105119 指 导 教 师: 马学梅 专 业 年 级: 2006级市场营销 所在学院和系: 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 完 成 日 期 : 2010年06月04日 答 辩 日 期 : 2010年06月12日 摘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是青海省优化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文章首先将民族文化环境与服务业发展的关联性作了简要的理论铺垫,然后客观分析了青海民族文化环境下的服务业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今后青海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营销策略模式,旨在与关心青海服务业发
2、展的前辈学习借鉴。关键字:青海民族文化环境,服务营销,营销模式Based on the qinghai national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service marketing modeABSTRACT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s is optimized structure of Qinghai Province,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increase employment, promot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stra
3、tegic decisions. Firstly, environment and servic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levance of the theoretical groundwork briefly, and then an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Qinghai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sector and the main issues and to focu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er
4、vice industry in Qinghai basic ideas and marketing strategy model, designed to wor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nior care services in Qinghai learn from.key words:National Culture in the environment from qinghai,services marketing,marketing model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1 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11.2 选题意义11.3 研究方法11.4
5、 研究中的创新之处22 民族文化环境和服务营销理论32.1 民族文化环境32.1.1 文化和文化环境32.1.2 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环境32.2 服务营销理论32.3 民族文化环境与服务营销的关系43 青海民族文化环境的特色表现53.1 独特性53.2 神秘性53.3 民族性53.4 宗教性63.5 地域性64 青海服务营销现状分析84.1 服务营销现状84.2 实施服务营销的阻力与优势94.2.1 实施服务营销的阻力94.2.2 实施服务营销的优势105 青海基于民族文化环境的服务营销应用模式研究1151 战略模式115.2 策略模式125.2.1 多元化产品策略模式125.2.2 简约规范
6、的过程策略模式125.2.3 个性化人员培养策略模式135.2.4 高原民族特色有形展示策略模式135.2.5 灵活多变的定价策略模式145.2.6 广告活动促销策略模式146 结论16参考文献17致谢181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服务业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也是青海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早在1989年,主要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就已超过50%。据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所载,中国服务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占第3位,1996年出口总额206亿美元,进口总额226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量的1.5%-1.7%,且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况。2003年我国服务出口额虽升至464亿美
7、元,但与世界服务贸易大国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加之中国服务业结构扭曲,升级速度缓慢。因此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必须以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为前提,开展服务营销,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环境,分析其服务方面的消费需求,为用户量身定做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最终达到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青海服务业已进入全面、多样化的时代,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的谋求发展,青海服务企业要做整体努力,通过了解青海地区代表性的民族如藏、土、回族的民族文化及生活环境,提出服务方面的营销策略,从而达到青海服务业的整体进步。1.2 选题意义加快发展青海服务业,是推动青海经济结构调整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而青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
8、不到40%,反而由“十五”末2005年的39.3%转变为2006年的37.5%,下降了1.8个百分点。鉴于这种情况,从青海实际情况考虑并借鉴理论界较为通行的观点,通过对青海地区民族文化环境的服务营销应用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加贴近消费者生活,了解消费者的服务需求,提出可行的策略方案,这对加快青海服务业及整体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四年大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1.3 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民族文化与服务营销研究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分析。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立足青海省实际,对青海基于民族文化环境
9、的服务营销模式展开研究。 文献搜集法。查阅搜集关于民族文化和服务营销的各种相关资料。 市场调查法。实际调查研究青海主要服务企业发展状况及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服务营销实施情况,运用服务营销专业知识,论述青海在进行服务营销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青海典型服务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青海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指出青海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对其实施服务营销模式加以研究; 讨论法。与指导老师讨论并修改论文。 案例分析法。运用案例进行相应分析,提出服务营销策略,最终得出结论。1.4 研究中的创新之处以往对于青海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分析都是从青海经济、政治、地域等方面入手,而基于
10、民族文化环境的服务营销应用模式方面的研究屈指可数。本文立足青海实际情况,通过对青海特殊民族文化环境进行分析,贴近青海民族消费者生活,发现需求并抓住市场机会,进行服务营销,实现青海服务业及整体经济的更快更稳发展。2 民族文化环境和服务营销理论2.1 民族文化环境2.1.1 文化和文化环境文化,通常是作为一个功能性概念出现的,最早的文化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在1871年提供:“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和体,它是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时所学习而得到的所有事物。它包括组织、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的能力和习惯。”可见,文化是从作为社会的人活动的结果这个角度来把握的。而文化环境是社
11、会环境的组成部分,社会环境的成长十分复杂,其中包括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是整体,组成社会环境的经济构成了经济环境,政治、法律、信仰等构成了文化环境。它是人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依靠自己意识、精神的创造力造就的氛围或环境,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传统状况等要素耦合而成的文化效应场。2.1.2 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环境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我们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通常把民族理解为由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种要素构成的人们共同体。由于各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每个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和政治结构基础的不同,以及生存环境、生产方式、语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民族的思维方式
12、、审美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亦不尽相同,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而特定的环境往往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不同的民族文化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构成了民族文化环境。2.2 服务营销理论所谓服务,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它是具有无形、不可分离、无专利、可代替、多样性等特征却可以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而服务营销就是将服务项目和服务产品作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主要内容,以科学、系统、完备的营销管理理论指导服务业的营销实践活动。服务营销学主要研究实施7p策略在服务企业与顾客之间如何建立与保持长远的关系,并构建关系营销系统,确立顾客满意理念,实施让客价值。
13、而服务营销中的7P策略主要指的是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人的策略、过程策略和有形展示策略。其中过程策略指的是产品和服务交付给顾客的程序、任务、日程结构和日常工作,具体主要通过蓝图设计、标准跟进等策略途径。而有形展示策略指的是一切可传达服务特色及优点的有形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服务设施、环境、人员、服务价格等都可以充当服务的有形线索,有形展示的三要素是环境要素、设计要素和社交要素。而服务营销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服务营销理念,包括关系营销、顾客满意和超值服务等理念。其中关系营销理念指企业以关系营销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所形成的指导思想及经营哲学。顾客满意理念即CS理念,是指企业的全部经营活
14、动都要从满足顾客的需要出发,以提供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为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并将满足顾客需要、使顾客满意作为企业的经营目的。超值服务理念就是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向消费者提供超越其心理期待(期望值)的、超越常规的全方位服务。2.3 民族文化环境与服务营销的关系文化差异会造成消费者在语言文学、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国民习惯等方面的不同。青海这一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若要服务营销的稳步、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依托独特的高原文化,抓住民族文化环境的特色表现进行服务营销,从而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其中,特殊的民族文化环境将会带给服务营销更多发展机会和空间,为服务业向
15、更深更宽方向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同时,也由于特殊的民族文化环境,使得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在进行服务营销的过程中无法确定合理而又节省的标准,加大了服务业效率提升的难度和稳定度。民族文化环境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积淀与凸显,反映着青海国民素质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这为青海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线索,也为青海由从传统服务业向新型服务业发展作了基奠。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同时,青海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高原环境为青海多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例如,神秘的宗教文化和自然环境带给外地及世界各国的人们更多遐想和向往,吸引他们相继前来参观,这无疑将带动青海旅游服务业及餐饮、住宿、咨询、交通等服务
16、业的发展。3 青海民族文化环境的特色表现民族文化环境对营销而言,既可以给企业营销带来机会,也给企业营销造成威胁。青海民族文化环境表现出以下特殊性。3.1 独特性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如互助民和的土族风情、循化县撒拉族风情、青南藏族风情、海西蒙古族风情、青海东部汉族乡俗等,以及各民族的服饰、婚俗、宴席、节日等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礼仪。除了民族间的特殊,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有独一无二的冬虫夏草,有独具魅力的高原风光、丹霞地貌、唐古拉山脉、昆仑“始祖”、热贡艺术,还有名贵药材、珍稀动植物,这些都是独具特色的青海民族文化环境特色表现的典型代表。3.2 神秘性在自然条件非常严
17、酷,经济条件落后,人民生活相对艰苦,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神灵之上,世俗文化滞后的青藏高原,神话、神佛文化才能够在这种特别的土壤中生长并长期存在。神秘古老的宗教文化不断带给人们更多的遐想与向往。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道教文化都有其神奇魅力的传说故事与发展历程。这些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沧桑变幻后,形成的以古墓群、古寺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征的名胜古迹,充满神秘,更让人浮想联翩。直到今天,这种神秘性不仅表现在民族文化的神秘,更表现在青海这片正处于开发的热土上。青海气候复杂多变,海拔较高,地区差异明显,造成各地区的风景地貌都不相同。有神秘的冰川雪原、辽阔的草场、绚丽的盐湖,更有干旱荒漠的自然
18、景观、风沙地貌与高原森林,还有青海东部高原黄土地貌、丹霞地貌和黄河大峡谷自然风光,这些都是大自然神秘创造的杰作。在自然景观区内,孕育着更为神奇的植被和动物,如矿泉水、药水治疗地:民和慈利寺、湟中药水滩、门源狮子口、大通药水庄、海晏西海神泉等,这些地方对治疗多种疾病有奇特疗效。还有具有神奇色彩的高原特产名贵药材:虫草、大黄、雪莲、羌活、鹿茸、唐古特红景天等等,这些都是高原上充满神秘与神奇色彩的亮点。3.3 民族性青海自古以来是多民族的地区,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民族性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其民族性具体表现在多种文化并存,没有发生谁强谁弱,一个吃掉另一个的现象
19、,而是多元并存,多元并进。另一个方面就是文化间的交汇,在文化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解难分,民族间如此,文化间亦如此,仅在藏族自治州就有近230余座清真寺。而发展至今,从青海全省人口统计得出,仅青海的少数民族就占全省人口的46.32%(如表3-1),其中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和撒拉族。尤其是藏族,从过去到现在,其衣食住行无不反映出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的习尚,还有土族的尚白文化现象等。这些传承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间文化,它既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的体现,又是民族文化现象的反映。 表3-1 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图 单位:人、%年份(年)少数民族人口总计占全省人口的藏族占全省人口的回族占全省
20、人口的土族占全省人口的2004248207646.08118014621.9185539715.882194104.072005251610246.32119280721.9686423115.912248854.142006253694646.32120274921.9687139115.912267484.142007255501146.32121131321.9687759615.912283624.14资料来源:青海统计年鉴(2004-2007年)3.4 宗教性宗教的传播,使一种宗教文化成为接受这种宗教的民族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青海境内佛教、伊斯兰教可以说是外来宗教通过吸收本土文化并为
21、当地各民族所接受而得以生根发展的。因为宗教超越民族、超越国界。宗教文化通过与本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成为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宗教教规与民族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社会行为相互成为一体。因此世居青海的典型少数民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全民信仰宗教。其中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族性,宗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宗教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回族为例,青海回族是以阿拉伯、波斯以及西域地区来华的穆斯林为主并吸收本土其他民族而形成的人们共同体。伴随着回族等穆斯林民族在青海的定居,伊斯兰教在河湟地区得以广泛传播。
22、随着民族的发展,形成了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民族聚居社区,如西宁东关、大通城、多巴、丹葛尔城、巴燕戎格厅城等。民族文化的宗教性带给青海人民信仰与追求的同时,也赋予青海古老神秘的色彩,使青海在世人眼中充满神奇。3.5 地域性发展至今,从地理环境分析,青海仍处于边陲之地。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青海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青海高原文化、江河源文化和中原文化、沿海流域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一是青海境内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差异。境内由于地理因素、经济生产、民族活动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差异。如日月山以东是农业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比较发达;日月山以西是牧业区,草原文化、藏传佛教文化色彩比较
23、明显。另外,同一民族内部,由于所处环境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对象、方式的不同,表现出习俗上的差异。正如俗话所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以我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藏族为例,语言方面,环青海湖居住的海东地区、海南、海北、果洛藏族自治州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同操安多方言,属安多方言区;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操康巴方言,为康巴方言区。居住形式和生产习俗方面,居住在草原从事牧业生产的帐房藏族与居住在低海拔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土房藏族之间;同时,特殊的地域环境不仅成就了青海各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以及绚丽多姿的各民族民俗民风,而且带给青海更多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使青海独具青藏高原特色。4 青海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9 张海霞 青海 大学毕业 论文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