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绘画中的构图毕业论文.doc
《论绘画中的构图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绘画中的构图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绘画中的构图摘 要构图是绘画中的第一步,且在视觉艺术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构图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的效果,在画面中的空间和位置关系的处理,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整体。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无论是肖像画还是静物画还是风景画都存在着构图问题。构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成败。关键词绘画;构图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aintingAbstractComposition is the first step in painting and visual arts at one of the elements are also essenti
2、al. Composition i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ork of artists in order to subject the United States thought of the effect of space on the screen and location of the treatment relationship, put the image of the individual or in part, the overall composition of the arts. Both the Chinese painting and west
3、ern painting, whether still life or portrait or landscape composition there is a problem. Composi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success of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whole works.Key wordsPainting; composition一、构图在绘画中的意义与作用(一)构图的概念什么是“构图”?“构图”是造型艺术的专用名词,它是指画家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在绘画中
4、,“构图”既是指画面的结构。(二)构图的目的绘画构图法以表现主题思想和研究画面结构的形式美为自己的目的。(三)构图在绘画中的地位什么是“构图”?“构图”是造型艺术的专用名词,它是指画家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在绘画中,“构图”既是指画面的结构。常用的构图一词,是一个外来语,原意为组合、构成,是一个专用的美术术语。在绘画创作中,构图一般是指在平面的空间中安排和处理表现对象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组成画面整体,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艺术形象和审美效果。构图是绘画语言要素之一。南齐谢赫的著名的六法中,第五法是“经营位置”,用今天的话来说,这
5、就是构图”。可见自古以来构图被认为是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构成绘画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学习绘画和进行视觉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知识。绘画属于视觉艺术,作者在表现上应该关心自己画面中的视觉效果,即:构图在视觉上对观众可能产生的作用,它与构思有密切的联系,按照构思的要求,恰当的构图形式可以通过视觉作用的强弱对比,对观众的第一眼产生支配作用,明确画面的中心,引导视觉的顺序,使观众基本上按作者构思的线索去浏览画面,这使得构图在绘画中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地位。(四)不同的构图蕴涵着不同的审美意向和艺术追求,表现不同的意境。在绘画作品形成过程中, 构图有着与线条、 色彩等绘画语言同等重要的地位。 野兽派
6、画家马蒂斯就曾这样谈论过构图:“我所追求的就是表现我觉得,人物面部流露出的激情中并不存在着表现,表现也不是通过激烈的动势来表达的。我的绘画作品的全部安排都是具有表现力的: 形象占据的位置,形象周围空白的空间,比例关系,每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构图就是为表现自己的感情有意识地使种种不同的因素依照装饰的方式安排在一起的艺术。”由此可看出构图在画家心中的分量,构图是画家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愿望而选用的其他语言媒介的融合、搭配、整理、统一。而不同的组合构成蕴涵着不同民族、不同风格流派的审美意向、艺术氛围及追求。构图对各种艺术风格及流派的促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各种各样的风格流派也因采取不同的构图而
7、体现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追求,审美意向。古典式构图喜用安定的金字塔形求其均衡稳定。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达芬奇的 蒙娜丽莎 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同样,构图在中国传统绘图中也是颇为画家们所重视的。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齐画家、理论家谢赫在自著的古画品录 中就提出了著名的 “六法论” , 其中 “经营位置” 就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绘画构图的阐释,足见其重视程度。中国画的构图布局不拘泥于特定的时间、空间,而是根据画家对客观物象的理解、 认识来 “经营位置”,立意定景。往往在构图上采用运动式、鸟瞰式的多点透视法,即在一幅画面上形成多种视点。这样就打破了固定视点所带来的视野上的局限,使 “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
8、 成为可能,成为中国画的一大特点,这是西方传统绘画所望尘莫及的。如:展子虔的游春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董源的 潇湘图都体现着多视点观察到的客观对象在作品中的物化, 体现着古老东方民族的美学思想、审美追求及对美的诠释。圣经 中关于 最后的晚餐 的故事表现的是耶稣已经知道自己的不幸将临时,在与门下众弟子共进最后的晚餐席上, 宣布说 “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 ,这句话刚说完,就在 12 个门徒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如同在一池平静的水面上投掷了一块石头所引起的越来越大的波纹浪圈一样,众门徒突然骚乱惶惑, 互相发誓作证。这一瞬间众门徒所表露出来的极其复杂、各不相同的心理反映正是画家所表现刻画的,
9、 这一题材也确实吸引了众多画家。而在技术方面, 表现这一情景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虔诚的教徒都热望看到全部的人物。大画家乔托非常注意当地的实地情景,把他们画成有的是正面,有的是背影。安琪里谷则画了几个侧影。而犹大那个在耶稣以外的第一个主角,大半都画成独立的人物, 占居了很显著的位置。1495年,达芬奇开始对这一题材进行创作, 他的构图与前代画家大相径庭。省去了许多小枝节。在一张直长的桌子前面, 耶稣坐在正中,12个门徒三人一组均匀分坐两侧,形成五个连续稳定的三角形构图,使每个人物都清晰地出现在观者面前,他们的表情、心态、性格让观者一览无遗。收到了“前无古人”的艺术效果。三角形构图是西方传统绘画
10、经常被采用的形式。它一边“着地” ,形成稳定不可动摇之势,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我们在拉斐尔、达芬奇等许多大师的作品中, 总是能看到。而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画家籍里柯为表现当时法国轰动一时的 “梅杜萨号事件” ,所创作的梅杜萨之伐虽也选用三角形构图,但他为歌颂经受死亡考验的无辜受难者的英雄气概,歌颂人的意志在同大自然、同死亡艰苦搏斗过程中表现出的智慧和力量,画家在构图上进行了巧妙的处理,他把三角形的底边稍向上倾斜, 使一点 “着地” ,形成动荡骚乱之势。在这里已找不到古典派所崇尚的平静稳定的美感,“倾斜的三角形” 结构有层次有节奏地把人们由死亡、绝望、痛苦挣扎升华到希望得救的激情上。(五)构图自
11、身的形式美绘画构图要具有审美性。每一个题材,看作者怎么把它们适当地组合起来,去发现美,去设计它的精妙的构图。人们对于构图,既有“形” 的知觉,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理、心理上的反应或体验, 就如同对待线和色彩的感知一样,有着不同的精神特性。感受不同的构图往往也带给人们不同的美感享受。这些构图形式在画家的作品中有时会被单独使用,有时也因主题的需要而进行综合性对比、交错处理, 从而唤起人们的庄严、悲壮、温柔、甜美等各种情绪, 产生均衡的或不均衡的美感,产生有韵律的节奏感。如宋代张择端的巨幅长卷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 在构图上就有序曲、高潮、尾声三部分;俄罗斯巡回展派画家列宾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以戴帽子
12、抽烟的高个子农民和穿红衣服的少年以及后面戴帽的希腊人组成三个高峰, 构成鲜明的情感节奏。均衡、平行、对称是美的形式,但绝对的均衡、平行、对称会给画面造成视觉上的僵化、呆板感。所以,大师们在创作中都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霍贝玛的林荫道重心有意左移,颇具匠心的构图赋予平凡的自然以诗意、艺术美。绘画构图是绘画美的重要构成因素,它与线条、色彩等共同凝结为绘画的“有意味形式” ,使绘画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永久的生命力。古往今来,多少大师对此百求不厌。安格尔在历经36年创作代表作泉后就曾说:“我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我的一些构图,不去创作新作品。” 作为一名从事美术创作的人来说, 对绘画构图的探索将是长
13、期的、无止境的。凡是喜爱的题材及创作的作品,都应反复琢磨, 刻意求工。不断尝试如何通过理想的构图, 来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意向、追求、个性。并将视觉上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带给欣赏者。中国画构图在对空间环境的处理上普遍追求着虚实相生的意境美,敢于大胆地取舍,并巧妙利用画面空白,突出主体。二、西方绘画构图的理念与构图形式(一)西方绘画构图理念在以写实著称于世的西方绘画中,构图最重要的是能够表现空间感。而想要在二维的画布上表现三维的立体空间感,以符合人类的视觉知觉感受,则要凭借科学的技巧来实现。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艺术家致力于在二维的平面上再现出三维空间中的物形和环境。他们用完全理性的态度来作画,对物
14、体立体感的创造,主要利用物象形体结构和明暗变化(三大面五大调)表现物体的凹凸,造成有距离的立体幻象。西方绘画表现物体间的距离和深远空间,主要利用以下两个因素: 线性透视:即“近大远小”,这也就是几何学的焦点透视法。 空气透视:即“近实远虚、近浓远淡”,物体的清晰程度随距离的远近而变化。“近暖远冷”,丰富和发展了空气透视的理论。(二)西方绘画构图基本形式在西方绘画中,常见的构图形式有:金字塔形构图、倒三角形构图、S型构图等。1. 金字塔形构图这种构图又成正三角形构图。它是比较常见的构图形式之一,三角形构图常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高大和伟岸,并能在画面上产生坚定的、不可动摇的稳定感。圆形构图比较灵动但
15、是缺乏棱角;方形构图虽有棱角,但容易陷于呆板;而三角形则综合两者之所长,既灵动又有棱角,继而成为画家们较为钟爱的构图形式。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岩间圣母便是典型的例子,在构图上,蒙娜丽莎端庄的坐姿与交叉的双臂构成了金字塔般的三角形构图,体现出大方、稳固、 坚实, 牢不可破, 如金字塔般。2. 倒三角形构图正三角形有安定感,倒三角形则具有不安定动感效果。没有变化的形式会流于单调、死寂,有了变化的形式就会更加丰富,且具有活力。倒三角形,就像字母“V”,由两排对面平行的竖直物体,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中汇聚而成;这种构图形式以三角形的的尖端向下,颠覆了金字塔式重心在下的稳定式构图,常常用于突出前景的
16、画面。印象派画家德加,喜爱抓住瞬间,并且务求真实。他在坚实严格的限度内,概括出生动活泼的世界。他的作品常常有创新性的构图,使人感到和多年以后的摄影和电影艺术方面采用的奇特视角不谋而合。在舞台上的舞女这幅画中的俯视构图,将主要人物偏移中心,推到观众的眼前,大得出乎意料的前景,人物的伸展姿态强化了倒三角的造型样式,画作获得了明快、敞露的视觉效果。 舞台上的舞女 劫夺柳西帕斯的女儿3. S型构图“S”被称为是欧洲最美的曲线,S型构图被认为是最富于变化的曲线构图。S形的曲线给人以流畅而活泼的感觉,是最具美感的曲线。在风景画中,S形的顶端,能把人的视线引向远方,把有限的画面变得无限深远。S形所造成空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绘画中的构图 毕业论文 绘画 中的 构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7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