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20世纪中国美学的辩证运动.doc
《美学论文20世纪中国美学的辩证运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论文20世纪中国美学的辩证运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世纪中国美学的辩证运动 近代化,即实现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诸方面从古典而近现代的转型是本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主题,作为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1部分的现代美学,其发展亦当与整个现代史同步。 准此,则1部20世纪中国美学史就是1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由古典而向近代逐步转型的历史,追踪这1转型的轨迹则是现代美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美学史的研究包括两个层次:1是作为学科的理论建设;1是具体审美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审美理想。前者是抽象的层面,后者是形而下的层面,本世纪中国美学的近代化主题便具体地由这两个层面组成。我们将会发现,中国现代美学的这两个层面发展得及不平衡,极不和谐。 学科形态的近代化,或近代意
2、义的美学学科形态的建立是本世纪中国美学最主要的成就。换言之,本世纪以来,中国美学在学科建设上成功地确立了近现代科学研究的形态、方法和规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美学的近代化主题基本上实现了。 进1步深入探讨本世纪中国美学学科形态近代化的具体途径是10分重要的。如果说近代化与传统是现代美学的基本矛盾,那么传统的中国古典美学对现代美学的学科建设有什么积极的贡献吗?如果说民族性与西方化是现代美学的又1基本矛盾,那么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美学对中国美学的近代化有什么借鉴作用吗?就现代美学的现实运动看,回答好像是否定的。 由于传统的民族思维习惯,同其它学科1样,中国古典美学重感悟而轻思辨,尚贯通而疏类
3、别。虽然其中有不少充满真知灼见的艺术审美经验,却从没有对任何1个概念作过明确的界定,始终未能超出朴素的经验直觉的阶段。在这样1种浑然1体的整体直觉思维的基础上,很难建立起明确、严格、系统的学科。当传统的、本民族的美学思想不再能为美学形态的近代化提供有益材料时,历史的眼光只能转向外来的新的文化,转向西方美学。 确实,近代美学史的第1页是从自觉、系统地介绍西方美学开始的,王国维、察元培、鲁迅等人在美学史上的首要贡献便是西方美学概念、思想的译介。 如果说从世纪之交到本世纪初,以王国维、蔡元培、鲁迅为代表的美学先驱们的主要工作是移译、引介西方重要美学家们的思想观念的话,到本世纪3、410年代,美学界的
4、学者们则深入1步,对已介绍进来的西方美学诸家思想开始融汇贯通,已开始形成属于自己的美学思想,并依据近代科学规范建立起富有个性的美学学科体系,朱光潜、蔡仪则是这1阶段的代表。朱光潜、蔡仪美学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美学学科体系的正式形成,标志着中国美学由古典而近代转化的完成。 拿朱、蔡美学体系及建国后大学美学教材与古典美学论著相比,我们就会发现巨大的不同。这与其说是体系的不同,不如说是思维形式与研究方法的不同。朱、蔡体系迥然对立,但它们都遵循了近代学术规范,故拥有共同的近代学科的形式。它们之所以能形成各自的体系,之所以是近代的学科形式,就因为它们主动地告别了古典的、0星片断的浑然主观的直觉感悟
5、形式,而代之以明确的定义、严格的推理,代之以严密的论证分析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才是科学的、现代的。 现代美学学科的建立,说到底是1个思维形式的转换过程,即从东方整体直觉思维而西方辨析性思维的转换。由于东方传统整体直觉思维长于整合而短于分析,优于艺术感性而弱于科学理性,现代美学学科的建立就不得不通过引进西方辨析性思维而实现。换言之,在学科形态这1层次上,本世纪中国美学的近代化就采取了思维形式、研究方法、学科规范上的全经的形式,这是无庸讳言的事实,因为中国固有的古典美学、哲学无法为它提供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在这个意义上,把现代美学理解为全盘西化,理解为话语权的失落是基本正确、
6、公允的。 以民族性和西方化这对矛盾,我们把握到了本世纪美学学科形态近代化这1重要内容,以西方化为近代化,实现思维形式由东方而西方,由古典而近现代的转变是本世纪中国美学学科形态近代化的特殊形式、主要内容。在这对矛盾的运动中,显然是西方化占了上风。 “失语症”恐慌症者观察到了西学东渐这1文化现象,却不理解这1文化交流的真实意义,他们不懂得西方化是中国现代美学在特殊历史背景、现实处境下实现近代化的特殊而又必然的表现形式,因而作出了错误的价值判断。如果说现代中国美学真的患了失语症,那也因为它建立在对自身民族传统思维形式不足的清醒认识和对外来文化优点的理性选择上。脱离开这1基础来讨论西方化或失语症是毫无
7、意义的;而否定了现代美学对西方辨析思维形式的选择,否定了本世纪美学学科形态上的失语、西化状态,就根本上否定了世纪初中国美学由古典而近现代转化的唯1现实的道路,也就根本上否定了中国美学的近代化主题。失语症恐慌症者可以轻率地痛斥现代美学的失语现象,却无法为我们提供1条中国美学现代化的现实道路。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应该说,失语并非失败,而是成就。 其实,失语症恐慌症者对本世纪美学现象层面的把握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失语并不是现代美学的全部事实。实际上,还存在着并非失语,并且与失语完全相反的事实。在我们看来,还有远比失语更为严重的现象需要我们注意:现代美学史上艺术审美实践领域审美价值逐渐失落乃致被取消的事实。
8、这才是真正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可是显然,不论是断代史的方法,还是失语症恐慌症者的方法都未能充分注意到这1点。这实践上是当代美学艺术创造史上极为重要的事实,不对它做深入研究,我们就无法真正吸取历史经验,我们就只是随历史惯性无意识地滑入21世纪,而不能胸有成竹地做个下世纪的明白人。 2 东西方大致相同,艺术审美在整个古典时代未能成为1种独立的价值和精神活动,而是其它价值、活动的附庸、工具。在西方,审美主要地服务于宗教,在东方,审美主要地效命于伦理政治教化,审美意识的真正自觉独立则是近代才有的事。 存在始于鉴别。任何1门学科的诞生,都是从强调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性质、独立价值开始的;因而,确认人类审美活
9、动的个性与价值,努力力把审美从宗教或政治伦理教化功能中解放出来,标榜艺术审美的无功利性和独立自足,便成为美学得以产生、独立的逻辑起点。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先驱的美学活动正是遵循了这1学科建立的逻辑,都不约而同地极力强调审美活动的无功利性。 是否承认、尊重人类审美活动的独立价值,持审美的工具论还是目的论,是鉴别审美意识近代形态和古典形态的重要依据。自觉的审美自治论是近代的审美意识;而不自觉或半自觉的古典的审美理论强调的则是艺术审美“其入人也深”的工具功能。正是在这1点上,现代美学理论将自己与古典美学理论明确地区别开来。 美学的近代化,还有1个必不可少的题中应有之义,那就是审美意识的自觉独立,即
10、充分高扬审美活动独立价值的审美自治理论的出现。 应该说,审美的独立自治在逻辑上它必将是本世纪美学的近代化主题的基本内容之1。 但是,如果从艺术审美实践这1环节看,情形似乎并不如此,起码不全如此。现代史上,影响最为深远、地位最为崇高的并不是那些强调审美独立价值的唯美主义之作,而是那些唤醒民众,反映现实历史舞台巨大社会变革之作,如阿Q正传、女神、黄河大合唱等。1方面是王国维对古典美学中缺乏独立纯粹的审美意识而极端不满,另1方面艺术史上真正繁荣起来的则是以启蒙救亡为主题的艺术。该怎样理解现代美学史上这种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之间的巨大矛盾呢? 实际上,审美自治论在现代美学史上从来就不是唯1的或占主导地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论文 20 世纪 中国 辩证 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