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1990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取向.doc
《毕业论文1990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取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1990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取向.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绪 论(一) 课题背景及目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文纪录片从一批编导手中涌现出来,此后,人文纪录片在不同理论、不同派别的交叉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中影视是重要的传播手段,情景剧、肥皂剧、选秀节目等各种娱乐节目接连不断的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在哄得观众或笑或哭或起哄之后并没有留下太多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而作为人类信息与情感交流方式之一的纪录片尤其是人文纪录片中审美取向的重要性远未引起国人的足够重视。现在对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纪录片是高品位的影视形态,正如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所说,虽然“我们把一切摄自自然素材的影片都归入纪录
2、片的范畴”,但“纪录片”这个称谓只应“留给高层次的影片使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纪录片拥有其它形态影视作品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拥有认知世界和自我的强大功能,是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是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人文纪录片作为一种对现实生活进行转译的艺术作品,它总是与人们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历史变迁和民族心理等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人文纪录片也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审美价值与审美定位。(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从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纪录电影定军山到195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诞生,再到新世纪,坎坎坷坷的一个世纪中,纪录片在借鉴、积累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发展(虽然纪录片的理论不完善,但
3、许多编导在制作节目的过成中不断的尝试、探索,逐渐的形成一定的理论。)。早期的中国纪录片大多是为政治宣传服务的,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纪录片摆脱了原来作为政治附属品的身份,开始照顾观众的收视要求,变的感性和富有人情味,美感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随着纪录片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以及国外纪录片大师的影响,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不仅在形式和风格上有所改变,其内容在有深刻涵义的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审美,1990年代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有了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与同时期国外的人文纪录片相比,1990年代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无论是在题材、主题、还是内容上都逊色很多。1990年代的中国人
4、文纪录片偏重于表现弱势群体、边缘人物、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感受,人文美占有极大的比重,而国外人文纪录片则多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发展,和谐美、自然美比较突出;国外人文纪录片大多属于大制作,选取电影的运作模式,真实性更强,纪实美更突出,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则几乎全部都是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纪实美、人文美虽然也得到了表现,但大的场面、气势则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三)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生成、壮大起来的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自有其不同之处,本文将从多方面重点阐述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取向。第一,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内涵及其发展。该部分主要概述
5、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内涵及其发展的情况,明确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发展的趋势。第二,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特征。该部分着重分析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突出特征,根据1990年代以来中国人文纪录片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个体存在的呈现、题材上日益边缘化以及纪实性进一步加强这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第三,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取向。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在这一部分中将从1990年代初期和中后期两个阶段分别详细论述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取向,并通过对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中主要的审美观来做进一步的阐述。第四,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审美取向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在该
6、部分中,将从纪录片选取的题材、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及声画语言在纪录片中的运用来说明,以此透析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独特的审美取向。1990年代的中国人文纪录片在实践中成长壮大,其审美取向也不断的完善,虽然1990年代的中国人文纪录片面临着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困境,但是新的美学观念不断的影响着这一时期人文纪录片的发展,1990年代中后期理性思维贯穿于人文纪录片制作的始终,建立起了以人为本,以观众为本,以作品为本的创作理念,深入生活,发现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真实之源,使得1990年代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深入到各个层次的人群。在人文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找准定位,明确基调,确定风格,真正拍摄出具有中国
7、审美特色的优秀之作。(四) 课题研究办法本文通过概述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内涵以及其发展,介绍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特点,分析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取向,并通过它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影响来详细阐明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独特的审美取向。论文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等方法,并阅读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以及观看了1990年代具有典型代表的中国人文纪录片和同时期的国外人文纪录片来研究课题。二、人文记录片的内涵及其发展(一)、人文纪录片的内涵人文纪录片关注现实生活条件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重视人的文化、尊严、兴趣、价值观等,以真实的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全方
8、位的记录个人、人性、人的生存状态,反映人的现实需求和精神需求,具有当代生活的鲜活性和对受众的接近性。在人文纪录片中,文化属性日益彰显的同时题材上突破了山水风光的局限,拓展到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创作手段上多采用“直接电影”的手法,即观察式纪录片,注重再现原生态生活;在表现内容上注重多侧面、多线条的立体地进行反映,在声话结合、画面意境的营造上更加趋向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在创作理念上,人文纪录片更加关注普通人,注重发挥平民化意识,直接面对人,面对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方式,尤其关注社会边缘人的方方面面(社会边缘人,一是指处于边缘地域的人,二是指社会边缘的人,即通常所说的主体民族以外的非主体民族、非主流
9、群体及弱势群体),把目光投向他们生存表象的背后,挖掘和记录普通人(包括个人和群体)的生命轨迹和心理路程,进而探讨人类文化对人类的影响和渗透,显示出较强的思考深度和理性光辉。就纪录片的本体属性而言,真实是其生命。人文纪录片对真实性、客观性更为器重,离原生态生活更加接近,尊重被拍摄人的人格与性情,注重与被拍摄对象的沟通与交流,具有明确的文化思考与人文关怀,即具有深刻的理性思考与浓厚的情感魅力。人文纪录片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从表现人的本来面目来表现人的爱与恨、善与恶、喜与愁,以及对生命的追求与抗争,和对人生的感慨与探索,从而给观众以启迪和悟性(人文纪录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二)、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发展
1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文纪录片从一批编导手中涌现出来,此后,人文纪录片在不同理论、不同派别的交叉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989年康健宁的沙与海中第一次出现人文美这个元素;同年中日合作拍摄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中个体的存在开始呈现,并且使得纪录片以纪实美的新貌不断走回到观众的身边;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吴文光,1990年)从个体存在的观念出发来记录现实生活的真实,摄像机的镜头第一次对准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社会边缘人开始成为影像作品里的主角;而八廓南街16号(段锦川,1995年)更是使中国人文纪录片触及到了世界的高度;此后的纪录片阴阳(康健宁,1997年)、江
11、湖(吴文光,1999年)、最后的马帮(侯跃峻,2000年)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有近20部纪录片获得国际大奖,其中人文纪录片有12部之多,在此,中国人文纪录片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了高度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从1905年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电影定军山到195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诞生,再到新世纪,坎坎坷坷的一个世纪中,1990年代的中国人文纪录片能够迅速的生成、发展,并且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社会上新的主流观念,这些为中国纪录片提供了可供发展的新环境和新条件,充
12、满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功能的观念在纪录片中发生了新的变化,使得中国纪录片摆脱了原来作为政治附属品的身份,开始回归到自己的本性,转向了富于人文色彩的一种集体审美和情感抒发。从这一时期开始,纪录片改变了以往的面貌,变得感性和富于人情味,人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纪录片的总体表征。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纪录片观念的变革,ENG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纪录片离人近了、离生活近了,具有了真实性和参与性的审美效果。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作为主体的个人成为了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即便是对民族文化的思考也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望长城的总编导刘效礼在开拍望长城前的定调会上郑重的提出了第一条要求:“长城要拍,但更
13、重要的是要拍长城两边的人。长城本体只不过是一堵奇长的墙,象征着中国的脊梁。因此,要舍得把笔墨泼在长城两边的人的身上。简言之,借长城说国人。”1989年1月9日开播的“地方台50分钟”(每周一期,一年后改为“地方台30分钟”),是中央电视台专门为播出地方电视台优秀纪录片而设的栏目,不仅为纪录片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创作氛围,而且进一步推动纪录片的发展。尤其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纪录片开始变得科学化,富于人情味,艺术和理性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在拍摄过程中,让被拍摄对象回归了本性,并且给予他们尊重,使他们从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符号化人物,变成了一个现实中的人,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的人
14、。这些都是中国纪录片进一步过渡到另一个时期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关注个体生命(个人、人性)、百姓生存状态的一个自然铺垫。1990年代初,在纪录片中真正把一个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表现,并且对于一个人的命运进行独立关注的纪录片开始层出不穷。1991年纪录片沙与海(1989年拍摄)首次获得亚洲广播电视联合会纪录片大奖,人文美这个元素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纪录片里,片中对普通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内心感受的关注,使得影片中的人超越了民族和文化,成为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人。国际评委对此片进行评价是说,它“出色地反映了人类的特性以及全人类基本相似的概念。”1991年11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望长城的一
15、个显著特征就是个体的存在开始呈现,需要指出的是以望长城的出现为标志,中国纪录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此一改主题先行的风格,以客观纪实的新貌不断走回到观众身边,开始了纪录片的纪实主义的回归之路。纪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得到了肯定和贯彻,个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感受成为中国人文纪录片题材中最主要的关注点。1993年2月和10月上海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编辑室”和中央电视台开播的“生活空间”这两个纪录片栏目,比较注意老百姓关注的事件,表现出一种真实的社会现实气息。百姓的意识增强了,老百姓成了银屏上的主角,而且用一种平实的姿态与观众进行交流,初露端倪的纪实美开始大放光彩。同时,在1990年代,一些关于平民个体生存
16、状态的纪录片的拍摄比较深入的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留下了许多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在纪录片中触及到了他们的内心情感,表达了他们的忧虑、伤感和欢乐。在这一时期,对于底层人群生存状态的思考,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明显的拓展,出现了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主题性观照。如反映住房问题的德兴坊(1992年),片中既展现了市民生活中极为平凡的日常生活状态,也展示了普通市民的内心情感和心理,同时还通过一些生活片段来展现生活中的哲理和人生意味。在此期间,人文纪录片在题材上有一个很大的倾向,就是带有边缘化的特征,几乎全部集中于边缘人群,对于其他阶层的人群几乎没有涉猎。由于所关注的是个体的人,主题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宏大,但题
17、材的选择并不影响这一时期人文纪录片主题的意义,如反映游离于城市和乡村边缘的江湖,展现了“远大歌舞团”成员的现实真貌。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虽然仍是人文纪录片中的重要主题和关注中心,不过已经悄悄的有所调整和变化。在人的选择上不再倾向于封闭环境中的弱势的偏远的人群,而是选择主流的、处于现实中心的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群;对于人的关注,从一开始的以本体为主,逐渐转向了本体与环境并重而且进行结合,即由原来简单的和环境关系描述,转向把人放置于事件当中,把背景的因素放大的到新的叙事结构中,重新开始关注现实的主流社会,中国人文纪录片逐渐走向成熟,这也是中国人文纪录片继回归真实以后最富有价值的一次回归,它使在这
18、一时期的作品的主题显得更为大气,思想张力也更加明显。三、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特征19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打破了僵化的意识形态的大一统局面,受众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纪录片工作者开始试图从个体观念出发来记录现实生活的真实。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个体的存在呈现;同时摄像机的镜头开始对准普通人,社会边缘人开始成为影像作品的主角,人文纪录片呈现边缘化的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论的更新与完善,纪录片开始回归本体,以望长城的出现为标志,纪录片走上了“客观与再现”的道路,纪实成为人文纪录片的主导。(一) 个体存在的呈现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了电视传播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观念
19、。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开始逐渐成为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主导观念,在这一期间出现的各种题材、类型的纪录片都不约而同地把思考、关注的中心放在了“人”身上,放在了环境与人的关系上,放在了不同环境对人的影响上,真正做到了关注个体存在与百姓的真实生存状况。在1990年代,个体意识更加强化,被拍摄对象逐渐个体化,以望长城的出现为标志,个体的存在在纪录片中开始呈现,望长城的工作者在“康庄定调”时达成的几条共识中其中一条就是:长城要拍,但更重要的是要拍长城两边的人,借长城这个载体来说国人。在这部纪录片中,长城只是一堵“奇长的墙”,所要展示的内容依托于长城这一载体,虽然是用一个个人来诠释和构建
20、这些载体的民族精神,但难能可贵的是出现了“个体的人的存在”,这是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中个体开始呈现的一个开端,随后藏北人家(1991)、远在北京的家(1993)、神鹿啊,我们的神鹿(1997)、江湖(1999)等纪录片中真正把个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表现,对他们的命运进行独立的关注,解读真正属于他们的内心情感和生存状态。1993年2月和10月推出的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和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两个电视纪录片栏目,定位于“聚焦时代大变迁,记录人生小故事”和“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对加深纪录片的个体意识、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的观念功不可没。个人意识、百姓意识的增强,而且逐渐深入地用一
21、种平视的姿态与观众进行交流,出现了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立体的观照,既展现了普通人生活中极为平凡的日常生活状态,也展示了个体的内心情感和心理。如纪录片神鹿啊,我们的神鹿摄像机始终站在远处拍摄人物在丛林中穿行,或隐或现,同时密切关注着主人公柳芭不同于同族人的日常生活,就像柳芭刚回到森林,早晨在溪边梳妆一段,意韵丰富:作为一个城市人,柳芭养成了梳妆的习惯;作为一个鄂温克人,柳芭用梳子沾溪水梳妆。在整个片子中,柳芭的内心矛盾也正是这两重身份之间的撕裂与冲撞。(二) 题材上日益边缘化个体的存在受到关注,纪录片中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因素所取代,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许多纪录片的关注点是多处于偏远的非中心区
22、域和边缘的非主流人群。这时期的人文纪录片往往只着眼于一个人、几个人或一个小社区、一个小村庄并且边缘化的特征日趋明显。题材的边缘化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整个社会对人的观念的改变形成了对人尊重的社会基础,一种兼容并包的思想氛围悄然形成,一些非主流意识也逐渐的被整个社会容忍和接受,一批独立制片人和半独立制片人开始关注社会边缘人、底层人群和主体民族以外的非主体民族,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1990年,吴文光编导的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描述了五个年轻的艺术家到北京寻梦的故事,该纪录片第一次让社会边缘人成为一部影像作品的主角。此后,藏北人家(1991年)、摩梭人(1993年)、普吉和他的情人们(1994
23、年)、山洞里的村庄(1996年)、回家(1998年)、江湖(1999年)等等都直接或间接的把非主体民族和生活在社会底层、边缘的人物作为表现的对象。1990年代,一些电视台纪录片专栏的系列化播出,更加倾向于平民个体和底层人群的生存状态。同时,纪录片工作者的独立意识和科技的发展也是促成纪录片边缘化的原因,经过长时间的磨练许多纪录片工作者具备独立摄制纪录片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纪录片创作更加方便快捷,轻型便捷的摄录设备以及ENG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纪录片更加客观真实,纪录片内容也更具震撼力和冲击力,与此同时,纪录片中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出现在屏幕中,所带给观众内心和观念上的惊醒和撼动,使得观众在对
24、作品中人物观照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己从未曾有过的观照。(三) 纪实性进一步加强 199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外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荷兰人18981989),小川绅介(日本人19351992)、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美国人1936)等人的影响。纪录片的纪实品性一经出现就很快被大众所接受,又很快弥漫开来,在我国以望长城的出现为标志,纪录片一改“教化与指导”的传统理念,走上了“客观与再现”的道路,开辟了中国纪录片客观纪录风格本体回归的新纪元,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纪实运。纪实形态成为1990年代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主导形态,不是偶然的。80年代末期,纪录片的形式多样,但在其背后依然显示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1990 中国 人文 纪录片 审美 取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7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