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期末重点整理xpq.doc
《文化人类学期末重点整理xpq.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人类学期末重点整理xpq.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人类学期末重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判断、填空、简答、论述一、文化人类学:是一门介绍和理解文化差异,教人们如何看待和把握文化差异的原则和方法,在文化差异中如何进行交流并增加理解、彼此尊重的学问。二、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客观题)P3-5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三、文化人类学分支研究的内容:(客观题)P3-51、体质人类学是人类学的第一项杰出贡献,它从生物学角度科学地研究人类的由来,也称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研究人类如何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过程;主要探讨人类进化的过程和原因,这其中包括了形成这个广大世界的整个生物的演化过程。第二类是研究现代
2、人类的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找出人类各项差异的形态并加以描述,同时也解释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2、文化人类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人类学,一般是指对异文化的共时性研究,这些研究立基于实在的田野工作,通过对特定人类群体的文化现象的研究,探寻人类文化的意义。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在美国通常被称为“文化人类学”,而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则被称为“民族学”,在英国,被称为“社会人类学”。广义的文化人类学,被认为是一门运用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的方法,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文化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从而探讨人类文化的本质和意义的学科。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三个分支学科。(
3、1)考古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发掘、研究古代人类的物质遗存,来重构历史上不同文化群体的社会生活,探讨人类文化的形成和演变 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而考古学者所做的研究,则是试图通过跨越时空来考察人类文化的连续性,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本身。考古学的研究目标:一是重构文化历史;二是重建文化形态;三是探讨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2)语言学也称为语言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主要有三个方向:描述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描述句子形成或语言词形变化的方式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通过在其社会背景中的语言分
4、析,人类学家能够理解人们怎么感知他们自己和他们周围世界的。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随时间推移,语言的发展和相互变化的情况(3)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一般而言,民族学更多地关注人类文化现象,侧重于描述、分析、解释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社会和文化的异同,包括人们在风俗习惯、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制度、原始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分析这些异同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对于当地人的现实意义,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从而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四、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主观题)P61、文化整体观(又称文化全貌观)。对整体论的把握要注意:1)人类
5、学家们在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必须研究与该行为有关的其他方面的行为,即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人类经验的众多方面。2)文化人类学家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注意的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 注意:首先,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其次,历史性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再次,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2、文化相对观:文化是特定社会中人们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每一种文化只能按照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一方面,防止民族自我中心主义(我族中心主义)-文化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另一方面,防止文化帝国主义。3、文化普同观 文化内外环境相似的民族会产生或崇尚相似的文化反应,而文化的不同部
6、分也同样具有所有文化的共同特色。 4、文化适应观 每一种文化都是对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结果,呈现出连续性的整合和变迁的过程5、文化整合观 强调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如何一起协调运作的,观察社会中各项因子互动关系,以及与形成社会的广泛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五、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客观题)P121、田野调查法(field work):田野工作也叫田野调查,是一种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1)参与观察法(居住体验)/现场观察/直接观察参与观察:在田野工作中,主要依靠调查者参与当
7、地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对他们的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直接观察,或调查者居住在当地社会之中,对当地人的实际生活进行体验的一种方法。(2)个别访谈/深度访谈:结构性访谈/非正式访谈结构式访问是指按照统一设计、有一定结构的调查表或问卷表所进行的访问。访问对象采取概率抽样,访问过程高度标准化,按事先计划好的程序进行。优点:答案规范,访问结果便于量化、比较和评价。缺点:被访者缺乏自由发挥的余地。无结构式访问是按照一个粗线条的提纲或一个题目,由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交谈。不限制回答的方式。优点:弹性大、能对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缺点:费时、难量化,难比较,难评价。常用于探索性的研究,用语深入了
8、解个人心理奥秘、证言(如动机、价值观、态度、思想等)。(3)问卷调查法/取样: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主观抽样2、全貌观察法/背景分析法/社区关系研究:背景分析法:也称社区关系研究,用背景构架来解释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以揭示这些事件的背景的政治和社会动力。人类学家在解释某一独特群体时,往往要把该行为与更为广阔的背景联系起来3、比较分析法/跨文化比较法/交叉文化研究法/泛文化研究法/比较文化研究:指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志报告中抽样,把抽样的资料作为统计分析,藉以说明或验证假说,探究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及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某种规律或通则。进行比较研究要注意:(1)同一社会性质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群体
9、才有可比性(2)如果所掌握的资料不宜或不能进行比较,则不可勉强进行比较(3)比较中的参照系应具备“全局性”,切入点还得是以深入的个案研究为基础。4、 主位与客位研究法主位观点(当地人取向的观点)的研究取向,将焦点放在当地人的解释方式以及重要意义的判断标准,其目标是发现当地人的观点、信念和认知,探究当地人如何思考,如何感知与分类这个世界,以及他们用来解释行为的规则是什么;对他们而言,什么东西具有意义,他们如何想象与解释各种事物。客位观点(研究者取向的观点)的研究取向,强调研究者(而不是当地人)的解释方式、概念范畴以及判断重要性的标准。 (主位指被调查者自己对本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客位指调查人
10、员等外来者对该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5、 大传统与小传统研究 “大传统”指一个文明中,那些内省的少数人的传统,即以都市为中心、以绅士阶层和政府为文明者和支撑力量的文化;“小传统”指那些非内省的多数人的传统,即乡民社会中一般的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文化。6、其他。定点跟踪法/历史追溯法;调查座谈会法;文物文献搜集法:文物、谱牒分析六、文化内涵 P26 文化可观察文化物质文化/技术文化:衣食住行所需的工具、现代科学等 社群文化/伦理文化:道德伦理规范、典章制度、法律等精神文化/表达文化:艺术、音乐、文学、戏剧、宗教等不可观察的文化文化文法文化物态文化(物质基础)制度文化(社会规范)行为文化(风俗礼节
11、)心态文化(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低层意识形态高层意识形态按其跟自然的距离远近和联系的疏密程度划分一般的文化概念物质文化技术系统文化适应的结果一、工具:1、调节温度(居所、衣服)2、供应食物(采集、渔猎)3、交通(物体的运输)4、通讯(消息的传递)二、技术:1、运用能量的技术;2、获食技术三、医疗技术四、器具的制作技术(编织、冶金、制陶)制度文化社会系统:政治制度 社会制度 亲属制度文化适应的机制一、人的类别:社会、亲属、性别、年龄、职业等角色二、群体的类别:居住群体、亲属群体、等级群体三、社会组织心理文化观念系统文化适应的策略一、信念系统:宇宙观、权威观、财产观、文化内涵二、价值系统
12、:估价、道德、审美、文化精神三、宗教系统七、文化要素:P281、精神要素(哲学、宗教、艺术、伦理)2、语言和符号(语言、符号)3、规范体系(法律与政治制度)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亲属、婚姻家庭、社会分层单位等)5、物质产品(物质设备)八、文化的特性P29-30(1)文化是人类创造和衍生的;(2)文化是有一定的模式的(文化模式);(3)文化是共享的;(4)文化是后天习得的;(5)文化是一个被整合的整体(复合性/整合性);(6)文化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7)文化是具有适应性和惯性的;(8)文化是通过符号显示的(象征性);(9)符号具有实践性和功能性;(10)符号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11)文化还
13、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九、文化结构: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圈、文化区、文化层、文化类型(了解各个概念间的差异、例子)P311、文化特质:也称为文化元素,指的是一种文化组成分子中可界说的最小单位。2、文化丛:指的是一组在功能上相互整合了的文化特质,也称为文化丛结。3、文化模式: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中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之间彼此交错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系统的文化结构。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4、文化圈:是一个地理上的空间概念,指的是具有相同的文化特质、文化丛的众多文化群体所构成的区域。5、文化区:许多文化特质的聚合构成文化丛,他们具有地区特征,形成文化类型和
14、特定的文化区域。这些文化丛由中心向外扩散、传播。特点:(1)文化区的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文化区的重要性与它的范围大小无必然联系。(2)文化区边界有实有虚,甚至发生重叠。(3)文化区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6、文化层:指的是一种文化内的历史上的层面,或者指一种文化在一个文化区域或文化发展序列中所占居的历史位置。它是关于文化的时间概念,理论上主要属历史学或考古学的概念。7、文化类型十、文化变迁的表现:P41-P501、文化的创新:指新方式在质上的发明,它包括人们把已经熟悉的东西合并成不同的东西。主要包括发现和发明两者。2、文化的传播:也称借用。指的是从其他的群体采纳新事物。传播的模式有:基本传播和次级
15、传播。直接接触、媒介传播和刺激传播。传播或借用有三个特点:第一,借用的选择性。物质文化的借用,主要是看传播一方文化是否具有更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优越性、有用性和适用性;精神文化的借用,则是看传播一方的文化对接受一方的文化有无意义。第二,传播的双向性。传播或借用是双向进行的。第三,重新解释。通常要经过在形式、功能和(或)意义上的改变,以适应接受一方文化的特殊需要。3、文化的进化4、文化的涵化5、文化的恢复和重新解释:文化复兴运动/本土主义运动,指人们有意识有组织地复兴和永久保持自身文化的精华,排除外人、外来习俗、外来价值的活动。文化的重新解释,指的是接受一方对新引进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在形式、功能
16、和意义上的改变,以适应自己的需要。6、革命与改良:指国家本质上的改变,包括政府高能、经济生产和分配原则、社会阶级关系,特别是政府的控制权,等等,皆与过去不同。十一、涵化:即文化接触,指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相互抵触,经过久长的时间,两者相互采借、适应,彼此都发生了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分为两个类型:(1)文化因素的自由“借入”和改变 。(2)强制变化。根据各社会的境况,涵化会遇到3种反应:接受、适应、拒斥/反涵化运动:1、 接受:是一个社会把外来文化的某一种成分、某一部分或全部予以接纳。分为“顺涵化”和“逆涵化”两种2、 适应:指的是处心积虑地把接受过来的外来文化成分与本社会的传统文化协调起来。有
17、三种结果:1)文化同化;2)文化融合 ;3)本社会传统文化解体或文化萎缩和丧失3、 拒斥:指的是反涵化运动。十二、种族的类型:(四大人种)P561、英国学者赫胥黎1970年划分:1)蒙古人种(黄种)2)欧罗巴人种(白种)3)尼格罗人种(黑种)4) 澳大利亚人种(棕/红种)十三、种族产生的原因P561)自然选择与适应是人类种族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2)食物结构是种族特征得以形成的第二要素。3)除了上述两大因素外,古代人类种族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如性的选择和在实际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特别强化和要求等文化因素,也会对种族的外在体质特征产生影响。十四、种族主义及其表现:P59 1、种族主义的理论:指的是一种
18、认为基于遗传上的体质特征同人类各种族的个性、智力和道德发展能力间有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即种族差异决定了各人类群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不同的理论。2、主要表现形式:种族隔离、种族灭绝、种族歧视1、种族隔离:泛指资本主义国家对白色人种和有色人种、欧洲人和非欧洲人等种族集团强制实行的分离。也称为种族分离。分为人身隔离或制度隔离和地域隔离两种。2、种族灭绝:指的是某些统治阶级或种族集团,为了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借口种族、民族或宗教的原因,整批地杀害某一集团的人,蓄意全部或局部消灭某一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的行为。3、种族歧视:指的是一些统治者根据种族和民族特征,划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限制和侵犯
19、其他种族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现象。十五、民族的概念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十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P74(费孝通于1988.11在香港中文大学“泰纳演讲”中提出,从民族现状和历史的事件出发)1、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2、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这就是华夏族团和后来的汉族。 3、汉语已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4、汉族的农业经济是形成汉族凝聚力的主要来源。5、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从
20、事畜牧业,汉族以农业为主,形成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6、各民族间在人口规模上大小悬殊。7、中华民族成为一体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有各地区的初级统一体,又形成北牧、南农两大统一体,最后以汉族为核心汇成一个“大一统”的格局。8、中华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是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认同体,尽管我们在语言中都用民族这个名词来指称他们。十七、族群概念P75族群是一个由民族和种族自己聚集而结合在一起的群体。是在地方性语境中被界定的、强调群体成员的主体性和主观认同的概念。族群是人群的一种分类,它所表示的群体有一个名称符号。族群的区别特征在不同时代与场合体现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包括血统与体貌、民族归属、宗
21、教信仰、语言文化和历史习俗。族群成员在心理、感情和价值观念上通过感知他者的特征而产生认同。族群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维护群体的边界,同时排斥异己群体。族群通常指在一个较大社会中居于文化非主流地位并且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群体,其中包括移民群体。十八、族群的理论 P78-79 1、原生论/根基论:该理论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天赋或根基性的情感联系。即族群认同是亲属认同的一种延伸或隐喻,它是人性中某种非理性的原生情感的外化,或某种植根于自私基因中的生物学理性的表现。2、情境论/工具论:将族群视为一政治、社会或经济现象,以政治与经济资源的竞争与分配,来解释族群的形成、维持和变迁。工具论者强调族群认同的多重性,
22、认为族群认同随不同情势、不同环境而变化,所以工具论者又被称为“况遇论者”。该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无时不在算计和优化自身利益,族群认同生成于权力对峙中。只有在能够增进或获得某种经济、政治利益的时候,这种所谓的原生纽带才会具有感召力,在本质上,族籍和传统不过是人们为获取经济、政治利益而操弄的一种工具而已。3、边界/互动论:认为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人员认定的范畴,族群的形成最主要是因其边界,而非语言、文化、血缘等“内涵”,一个族群与另一个族群的边界主要是“社会边界”,而不一定是地理边界。从某种程度上说,族群的边界是族群内涵的前提与基础,没有边界问题,就不存在族群的内涵、特征,也就谈不上族群的认同与互
23、动了。4、对立论:其理论前提是,不同族群之间的对立过程是族群认同得以维持的首要原因。其核心是“持久的认同体系”和“对立过程”两个概念。前者是一种文化成功地抵御了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同化而存留下来,后者指的是一个族群企图吞并另一个族群,前者受后者的抵御。这样,在这个对立过程中,由于群体目标的政治或机制,族群认同在时间的推进中得以维持。十九、索绪尔的贡献费尔迪南德索续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对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都有很大贡献。其最重要的贡献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1、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事实、一种社会制度加以研究,而忽略语言中的物理的、机械的表现。2、把语言放在人文事实的层面上进行观照,认为语言是表达观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人类 学期末 重点 整理 xpq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