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变革看我国新闻播音风格的演变.doc
《从社会变革看我国新闻播音风格的演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社会变革看我国新闻播音风格的演变.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社会变革看我国新闻播音风格的演变 摘要:我国的新闻播音语体风格特征,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体经历了磅礴大气(延安时期)热情昂扬(建国时期)呆板灌输(文革时期)积极浸润(改革开放)等几个时期,而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着新闻播音语体特征。 关键词:;社会变革;新闻播音;风格特征;演变。 声音记录着时代。20世纪初期,利用无线电传递语音和的经验取得初步成功后,被迅速、广泛地利用在军事联络、商业信息的传递和新闻发布等方面。短短几十年间,尤其从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40年,媒介传播对我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2、用。改革开放之后媒介传播迅速发展,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多样化,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方式更加便捷,进入了多元时代,在经历了数码时代的同时,又迎来了3G时代,已形成了立体交叉式的媒介传播网,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 蓬勃发展的媒介传播,也使新闻播音语体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及受众心理需求而发生着演变。 播音风格从广义上讲,包括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阶级风格、节目和稿件的风格、播音员的播音风格等。不难看出,新闻播音是一种创作。传播主体在播音创作中是依据稿件内容进行从认识理解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中,逐渐寻求到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基调的建立以及语气的
3、形成和大众对新闻媒体的接受需求和审美需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及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新闻有不同的宣传目的,从而新闻的播音风格也具有不同时期的特征。 本文旨在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及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宣传内容和传播目的的制约及对新闻播音语体特征影响的普遍性进行梳理研究。 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台初期的播音风格特征。 1937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形势下,党的报刊和通讯社的宣传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国内形势急剧变化的重要时刻,如何把党的争取实现国内和平、促进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以及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主张及时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传
4、达给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的亿万同胞,成为党的新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因此,中共中央多次提出在延安建立人民广播电台,使大后方和沦陷区亿万同胞通过收音机能够直接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了解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对激励和鼓舞亿万军民的抗日爱国热情,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新中国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是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和新闻工作需要使然。从报纸到无线电波,再到有声语言的表达,这是中国传播史上的一次飞跃,因为有声语言传播比报刊、无线电波传播更直接,更广泛,更普遍。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变革 我国 新闻 播音 风格 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