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论文复兴传统武术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论文复兴传统武术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兴传统武术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刘霓尘陈飞宇(1.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英德513000;2.新华中学,深圳宝安518109)摘要: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西方体育的冲击,传统武术的生存和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近年来,泰拳、跆拳道、柔道、空手道、剑道等东方优秀武技也加速了在我国的推广进程,这对于已经处于濒危境地的传统武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如何应对挑战、与时俱进是关乎传统武术生死存亡的大事。在深刻分析之后,文章认为复兴传统武术必须重视对青少年群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且只有将这种教育制度化、体系化才可能重塑传统武术新形象,再次焕发她的魅力,守住传统武术最后的阵地。 关键词:传统武术传统文
2、化教育课程 作者简介:1.刘霓尘(1980),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挤压。像国画、中医、京剧一样传统武术的发展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甚至连继承都成了问题。目前,随着老一辈武术家的陆续辞世,很多拳种也在不断的消失。如果任由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传统武术的未来将不堪设想。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传统武术的爱好者们不由地大声疾呼,四处奔走,倡导大众重视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问题。程大力教授更是发出了感人的肺腑之言“: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传统武术时不我待”。 历史经
3、验证明:一个遗忘了自己传统文化,迷失了自我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人类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忘记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传统武术的重要性在于她不仅是一种武技,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太极、八卦、八极、永春等传统武术的技术与理论体系无不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统拳术不但具备精湛的技击艺术,而且包含着做人、处世的道理。习练传统武术是了解中华民族社会习俗和心里历程的一种重要途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之称为国术。 目前,有关传统武术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众说纷纭。其中尤以邱丕相先生为代表的“学校发展、继承说”最受学界瞩目。他们认为传统武术不应仅停留在进入学校体育课程中,而应与学校体
4、育课相分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中独立开设专门的传统武术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教授。并和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一道作为衡量和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指标。 作为一种宏观的发展战略,这种学说是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和实践的。但面对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的尴尬局面又何以为对呢?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应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传统武术是一种完善的技术体系,也是一种有效的文化载体,她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是显而易见、密不可分的。 传统武术虽以武为名,并不以打斗为乐,历来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而备受青睐。传统武术追求高超的技艺,更注重塑造崇高的人格。对一名真正的武者而言,侠义、坚韧、怜悯、勇敢、内心
5、的平静是必备的品质。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一种体现形式。若想领略她的魅力就必须回到传统文化的本体上去。 其次,传统武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既是传统武术的理论源泉,也是传统武术的魅力所在。传统文化因她的博大精深而备受世人的关注,本身极具吸引力。在传统武术教育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会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另一方面,传统武术则给学生们提供了一种实践传统文化的途径。只有经过汗水和血泪的洗礼,学生们才可能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明了传统武术的价值所在。 源远流长的传统武术若要剔除了她那博大
6、精深的文化内涵无论她拥有多少流派和拳种,无论她的技击性多么强,都毫无疑问地会退化成一种简单的肢体运动,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流,绝不可能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现代竞技武术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一味向国际标准靠拢,完全无视传统文化的价值,逐本趋末,追求“高、难、美、新”,将极具艺术性与哲理性的传统拳术变成了不洋不土的竞技套路,以至于人们怀疑她到底还是不是武术。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是反省的时候了。 最后,文武结合,重塑传统武术新形象。几千年来中国武人始终没有摆脱“有勇无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社会评议。在宋朝甚至连一些位高权重的武举人、武进士也耻于为“武”而
7、争相亲近文人、学士,究其原因无不与文武分途、习武疏文有关。从战国前文武并重的六艺教育到后来的文武分途虽说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但这种变化也反应了学科间的高度分化和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需要,总的来说是一种进步。但若人为地将文、武强行分割,培育出的必然是一些不健全的人。或是满腹经纶而弱不禁风的书生,或孔武有力而思想空洞的武夫。在一个高度文明、法制完备的社会中仅凭勇、力是远远不够的。习武者文化素养的缺失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的格外无礼,粗鲁、任性、蛮干,甚至杀人越货作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武术几乎变成了野蛮、非法的代名词,使得学校和家长们阴奉阳违,与国家大力普及学校武术教育
8、的方针背道而驰,极力避免在学校里设置武术课程和鼓励孩子们参与武术习练。 在国际性竞争的舞台上,文武结合,重塑传统武术新形象,彻底扭转这一不利的局面刻不容缓。 关于对武术习练者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1)在国家层面上相关教育部门应借鉴国外经验,将传统武术和传统文化分别单独列入素质教育范畴,并作为考核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制度上保证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的地位。 (2)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应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和传统武术课程,既要保证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要确保授课的时间和质量。而不是将传统武术作为体育课的一部分,也不能将传统文化的教学看做是可有可无的附加成份。 (
9、3)传统文化教育要具有系统性和合理性。系统性主要指要系统地教授传统经典,要让学生了解诸如易经、论语大学、中庸等典籍中所涵盖的思想精华。这个体系不仅要包括社会、哲学类典籍,也要广泛涉猎艺术、诗词歌赋、戏剧等其他经典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紧紧围绕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明了传统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文艺特色。合理性则要求学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的学龄段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教法。比如在小学阶段可将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通过故事和吟唱等形式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而在初、高中阶段则可配合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较深入地学习传统经典。 总之,传统的武术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重重困难。包括制度性问题、师资力量问题、场地经费问题以及时间、科研和竞争等其他问题。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又环环相扣地凝结成了一条链子,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解开这个链条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邱丕相,马文国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3程大力拯救传统武术时不我待J视点,2003(8). 4罗时铭奥运来到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8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7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