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3”看俄汉民族语言文化特点.doc
《从数字“3”看俄汉民族语言文化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数字“3”看俄汉民族语言文化特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数字“3”看俄汉民族语言文化特点从数字“3”看俄汉民族语言文化特点摘要: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在科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虚数”、“天数”等等。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人们在运用数字时,又赋予其诸多非数量的意义。不同民族、国家有关于某一数字的认识既有相似,也有不同的地方。这些认识中就蕴含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特殊文化习俗。因此本文尝试从数字“3”入手对俄汉民族语言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首先介绍俄汉民族为什么偏爱数字“3”,再进行俄汉民族的对比,通过对比而
2、了解数字“3”在两民族文化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接着引用大量实例来说明数字“3”在俄汉语中的运用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并从谚语、俗语、民族文化作品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通过数字“3”来认识俄汉民族语言文化特点。关键词:数字“3”;汉民族;俄民族;语言文化0.引言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窗口,通过它向人们展示着本民族璀璨而绚丽的文化。数字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展过程中,它不仅在科学领域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还沉淀了各民族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显示了意在言外的深厚价值。众所周知,数字“3”在汉民族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数字之一,是最能代表两个民族文化的数字。在汉
3、语中,数字“3”是一个极为活跃的数字,在史记、老子、中国成语大辞典中都曾高频率的使用和出现过;在俄语中,在.辞典中带有数字“3”的谚语与俗语就有几十条,俄语中带有数字“3”(,等)的固定词组或惯用语十分丰富,这些都是汉民族与俄罗斯民族偏爱数字“3”的体现。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数字“3”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只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异同,才能揭示出汉民族与俄罗斯民族的语言文化特点,从而更好的理解两民族的文化内涵。1.俄汉民族偏爱数字“3”的历史溯源及文化内涵 在跨文化交际中,数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同民族与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习惯使用的数字或称之为偏爱的数字,这些数字对该
4、民族与国家蕴含着特殊的文化习俗,体现着特有的社会文化心态。一个民族对数字的喜好往往与该民族的文化(历史、地理、宗教、民俗、文学典故等)息息相关。所以俄罗斯民族与汉民族偏爱数字“3”都有其独特的理由。1.1俄罗斯民族偏爱数字“3”的历史溯源及对“3”的认识追溯俄罗斯人偏爱数字“3”的原因,与基督教文化和希腊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希腊人偏爱数字“3”和“3”的倍数,在基督教文化中,数字“3”以及数字“12”为常数。如: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圣经”里讲到与数字“3”、“12”、“30”有关的故事还有:以色列人有三大圣祖;彼得三次不认主;先知约拿在大鱼的肚子里呆了三天三夜;犹大出卖耶稣要了30块
5、银币;耶稣降生时“三王来朝”;雅各生了12个儿子;以色列人有12支派的祖先;耶稣有12门徒,等等。 俄罗斯学者在解释俄罗斯文化中为什么会常用数字“3”,这恐怕源于古人关于奇数神圣的迷信观念:世界有朱庇特、涅普顿、普路同三神治理。狄安娜有三张脸。刻耳柏洛斯有三个头。祭祀时必须绕祭坛走三圈等。这里所提及的神灵均来自希腊罗马神话,可见俄罗斯数字文化的形成受希腊文化影响之大。 俄罗斯人不仅偏爱数字“3”,而且也喜欢3的倍数,比如6,9,12,30,300.原因是在远古时候,3象征着多数。这一点在俄罗斯的许多民间创作有充分的体现,在俄罗斯的童话故事、壮士歌()、民间叙事诗()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例子来佐证,
6、而30或300则表示多数的极限。普希金的故事诗“牧师和他的工人巴尔达的故事”中好几处都是用了数字“3”,比如“每年只要在你的额头上敲三下作为工钱”,“可是他们已经三十年没有付我的钱”,“第三声就倒下去”等等。 在有些民间故事中,自始至终几乎都用“3”,如选派使者用了三天,打仗延误了三年又三个月,交战三昼夜终于战胜对方,祝贺胜利欢庆三日,设宴祝捷三天三夜。也往往出现3的倍数12,例如,童话中就有12勇士,金银珠宝12箱,12只天鹅,12只大船,12棵百年橡树等等,一般具有正面意义,但也有被勇士征服的12头蛇身怪物。1.2汉民族关于数字“3”文化内涵及其溯源如果说俄罗斯民族喜爱数字“3”的话,那么
7、,汉民族对数字“3”的喜欢程度绝不亚于前者。这主要反映在汉语成语和俗语中,如“事不过三”,“三生有幸”,“三寸不烂之舌”,“三朝元老”,“三寸金莲”等。我国传统观念认为“3”是尊贵而成功之数,应该说是不无道理的。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有很大的依赖作用,不论到哪里,尽管自然界千变万化,但日月星辰总是伴随着他们,因此产生了崇拜心理。并且由此推及气象有“三时”春夏秋,自然界有三川,宇宙有三材天地人,人间有三世往世今生来世,王有三皇,祭祀有三礼。于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白虎通义.封公侯说,王者立“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顺天道。”其中九、二十七、八十一全是三的倍数,既然
8、是“三生万物”王朝要兴盛自然要以三为法。“三”既是变化的象征又是多的象征。比如:入木三分、三头六臂、三思而行、三六九等、三令五申、三顾茅庐、三番五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狡兔三窟、绕梁三日、约法三章、三过其门而不入。其中的数字不是表示数量的三次、三天、三回、三个等,而是拥有了“多”的概念。1.3俄罗斯民族与汉民族关于数字“3”的对比和分析通过上述对俄汉民族都偏爱数字“3”的历史溯源和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可得出以下结论:1) 从文学作品上看,俄汉两民族都十分偏爱神奇数字“3”,在两民族诸多文化作品及谚语、俗语中都有充分体现;2) 从倍数上看,俄汉两民族不仅偏爱数字“3”,而且也喜欢3的倍数,比如6
9、,9,12等,中国人喜欢谈六六大顺,中国人崇尚9,说故宫有9999.5间房(实际上只有8704间);在俄罗斯的民间故事中,自始至终几乎都用“3”;3) 从象征意义上看,在俄汉民族中,数字“3”象征着多数,其倍数则表示多数的极限,俄汉民族都偏爱数字“3”并不难理解,因为在远古时期,人类思维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人类刚刚学会数数时,仅能区分于“1”(表示单数),“2”(表示双数),“3”(表示多数);4) 从历史溯源上看,俄罗斯人偏爱数字“3”与基督教和希腊文化关系密切;汉民族偏爱“3”主要受“三生万物”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2.数字“3”在俄、汉谚语、俗语以及民族文化作品中的体现数字“3”在俄汉谚语
10、、俗语及民族文化作品中十分广泛,如:.辞典中关于“3”的谚语、俗语就有十几条,数字“3”常出现在俄罗斯的童话故事、壮士歌、民间叙事诗中等。对于汉民族来说,数字“3”是最富有魅力,最为人所喜欢,也是用得最多的数字。中国成语大辞典中仅以“三”打头的成语就有78条,中国俗语大辞典中以“三”打头的俗语215条,以上的统计数字还不包括其他含有三的成语与俗语。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也经常运用数字“3”,如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等。2.1数字“3”在俄、汉谚语、俗语中的表达首先我们看看.辞典(T.4,第430-431页)中带有数字“3”的谚语与俗语: : , , .牢记三件事:祈祷、忍耐和干活。 .曾经有过三
11、位妻子,都从未剪过头发。表示头发长,见识短。 .原谅(宽恕)不过三。 .俄罗斯人劝别人第三次做某事时常说“上帝喜欢三”。 .没有三番五次周折房子盖不成。 .三个指头(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画十字。俄语中带有数字“3”的俗语也有许多,如: ()对.迫害得很厉害; /身体弯得很低; 或 , ()轰出去; ,哭得泪如泉涌; 三步远,表示很近; (或 ) ,由第三手(间接)得知,听说,买来,得到手; ,转手,转交,转卖; 鸡叫三遍(黎明)之前; 鸡叫三遍(黎明)之后; 鸡叫三遍(黎明)之时; 并不怎么好; 处于不重要的地位; 不相干的第三者; 多余的第三者; (-),我发誓,我保证; (或,)
12、 (-,- )!(对人表示愤怒、不满等)你(她,他们)这该死的!等等。汉语中含有“三“的成语和俗语数不胜数,例如:事不过三,三生有幸,三寸金莲,三户亡秦,三朝元老,三竿日上,三千珠履,三寸之舌,三缄其口,垂涎三尺,三战三北,韦编三绝;三个闺女一台戏;三句不离本行;一问三不知;无事不登三宝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人行,必有我师;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在汉语文学典故中,与数字“3”相关的故事多得数不清,例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下列窥知人口的故事:宴桃源豪杰三结义,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刘玄德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 汉民 语言 文化 特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