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书风” 与书法传统重建论纲论文.doc
《“八桂书风” 与书法传统重建论纲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桂书风” 与书法传统重建论纲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桂书风”与书法传统重建论纲黎东明 “八桂书风”的构想与推出,并作为广西的一个文化品牌加以培育,这是值得广西书法界庆幸的大事。探索与打造“八桂书风”,构建书法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对于推动广西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会大有裨益。地域性书法文化品牌的建设,并非空中楼阁之举得以实现,在当今有着转型意义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我认为,探讨书法传统的重建可以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才是扎扎实实的第一步,因为,当下所面对的现实告诉我们,传统书法经典在当代艺术实践者那种浮躁的阐释中被支解为“破碎了的历史形象”,这对于我们这些处于边缘地域的广大书法艺术实践者而言,无疑是被冲击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所以,重新认识中国书法
2、史的发展规律,才能使我们的艺术共同体成员能够在一种“价值的自觉”的基础之上追求未来的价值理想。 首先,书法艺术内部的支配性风格规范的演变是各种书法风格类型兴替的主要根源,这是数千年中国书法史的发展规律。这是由于,中国书法艺术是由一个包含诸多艺术要素在内的复杂系统,其中各个要素在系统内发挥着与系统内其他要素不同的功能;同时,这一复杂的系统内部并不是每一种要素的功能和作用都是平等的,而常常是某一组支配性因素在起着主导作用并被推到前台,这些支配性因素还常常被另一些其他因素进行变形使用转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发展规律我们既可以在某一个书法家的作品中发现,也可以从历史上某一个流派、一个时期或者同一种风
3、格类型的书法作品中寻觅得到。当代书法理论家周俊杰先生在探讨当代中国书法发展问题的时候指出:“书法流派确是当今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流派、学派的兴起,相互竞争,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书法艺术才有可能超常规的发展;同时,它也是一个时期书法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其次,在“八桂书风”的建设中,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范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范式是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价值和技术,是遵循的模式、方法等,是指导共同体成员在其经验中系统地观察某一事物的认知模式。对于一个艺术团体内部而言,它是一种共有的精神结构,这就不仅仅意味着共同体成员对艺术发展的观察角度的根本性变化,也同时意味着艺术样式在共同体成员经验中所呈现
4、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关于“八桂书风”这一个特色概念,潘琦在广西日报上发表八桂书风初探一文指出,我们提出“八桂书风”,即研究探讨八桂书法家书法艺术的风格、风范、风度等方面,是一个地域性书法家群体的概念,不是规范书法家书写形式和字体的代名词。所谓“八桂书风”即生活和工作在广西的书法家,在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实践中,受广西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一种对书法艺术追求的目标一致、书法审美的心理相通、书法理念相似、价值观念相同的书法艺术风格,称之为“八桂书风”。也就是说,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风格、范式是“八桂书风”至关重要的目标。 其实,十多年前我们就曾经失去过一
5、次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范式的良好机会,只可惜我们未能很好地抓住它。想当年,“广西现象”亮相书坛,曾吸引不少惊奇的目光,以陈国斌、张羽翔为导师的广西“细柳营”在探索书法构成训练方式和取法对象中,将民间书法中的形式因素激活并进行现代审美转换,把艺术的形式、艺术话语表达与现实关系以及现实审美的要求结合起来,又突现了视觉文化时代的新材料、新技术“物化”的倾向与追求:“在书法被作为艺术门类而建立的时代,如何将书法这种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方式,完成向现代文艺学科的转型至为重要。”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于1993年底在北京展出,当时共评出十位一等奖获得者,而其中广西就占据了四位,空前的大面积丰收引起了全国书
6、法界长时间的热烈讨论,所有书法报刊都不约而同地参与进来,由广西书法家所探索出来的艺术特色及其符号范式一时间被积聚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名称“广西现象”!这种认同表明,中国书法的艺术实践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方法,也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现象,而更是某一历史阶段的艺术创作参与者体验、理解、阐释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当代书法理论家周俊杰先生在讨论“广西现象”时指出:“他们有共同的艺术目的形式至上,有统一的训练方法从审美入手,而最为关键之处,在于他们所走的艺术道路以回归传统为手段,以表达当代人的情绪为旨归他们的领头人,有头脑,有识见,有修养,更有一种为着既定目标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这正是具有革新精神的艺术家最为可贵的
7、素质。他们的作品,表面的仿古中充满了当代人审美的因素尚情、尚趣。在人们习惯了的书坛各种面目之外,他们从传统中挖掘了现代意识的因素,所以他们在全国第五届中青展上取得的成功并不是意外的。他们的道路所呈现的意义也许比作品本身更有价值,这正是我们当代书坛由新古典向现代转捩最富有成果的一个流派。” 再者,壮大队伍以及对本地域书法传统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借鉴利用,也是书法传统的重建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工作。举地域之力来打造一种特色书风的成功范例莫过于河南书法的“中原书风”,这是值得我们很好借鉴的经验。自20世纪80年代起,河南书法家协会多次组织大规模的中原书法大赛、墨海弄潮展等大型活动,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
8、更重要的举措在于,河南书法界在书法传统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借鉴利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比如对河南本地传统书法资源中的甲骨文、魏碑、墓志以及王铎书风等等的借鉴利用,由此打造出雄强、粗犷、霸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原书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地域书法审美意义和价值,建构起了较为扎实的书法传统重建的工程体系,在当代中国书法界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原旋风,并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可。尽管在红火十多年之后“中原书风”略显底气不足,但它毕竟为河南书法界推出了一大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书法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张海先生就是当年打造“中原书风”的主干将。相比之下,广西书法界过去无论是在组织活动方面还是在本地传统资源的重
9、视与借鉴方面都有所欠缺,当然这也正是我们具有了发挥余地的后劲所在。广西有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左江沿岸崖壁画,大铜鼓以及古朴典雅的干栏建筑,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等等;广西更有丰富的传统书法资源,自唐代以来,历代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遍布广西各地,其中较为集中的是桂林,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在其著作语石中曾高度评价桂林摩崖刻石:“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国内外碑刻界也对桂海碑林给予高度评价:“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 广西书法界不缺专业技术人才也不缺传统资源,关键在于如何做好组织、发掘、整理、借鉴、利用、转化等等工作。 艺术发展史表明,改造旧的艺
10、术生产技术,发展新的艺术生产力,是一个时代、一个艺术共同体的艺术实践是否具有进步意义的重要标志。美学家卡冈指出:“风格的结构直接取决于时代的处世态度,时代社会意识的深刻需求,从而成为该文化精神内容的符号。”同时,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一样受到同一规律所支配,它理论地规定了对象与主体、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这种循环往复的辩证关系推动着艺术生产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发展。那么,艺术生产的技术与方式作为生产力的因素,它的另一个重要任务还在于,如何有效地建立艺术生产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新型关系。本雅明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运用到
11、艺术生产问题的探讨之中,并用以解决现代艺术和革命艺术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他在回答关于作品在其时代艺术生产关系范畴内所具有的功能时指出:“这又进一步要求作家有指导和革命的姿态。如今,这种要求比以前更为强烈。对作家毫无教益的作者,对任何人毫无教益。因此,重要的就是生产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首先能够引导其他生产者进行生产,其次,能够在他们的建议下建立改良机构。这一机构愈完善,就能够把愈多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也就是,把愈多的读者和观众转变为合作者。”也就是说,我们打造“八桂书风”并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事情,它是一项本地域内动员相关领域通力合作的艺术工程,既要有组织得力的领导者,又要有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
12、传统资源管理部门、作品展示和交流场所的主管部门等等),还要下大力气去培养和塑造一大批能够理解探索成果的受众,使之形成一种在艺术界具有影响力的共同声音。 另一方面,在书法传统重建的进程中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历史性的危机以新的结构规定着处于主体再生产阶段的艺术生产方式,作为艺术生产者的主体必须越过时间的多层次积极地融汇前张力和再张力,培养自身把历史经验和将来组成连贯一致经验的转型能力。否则,在新的艺术生产中就会导致一种任意异质的、支离破碎的、瞎碰运气的艺术和精神实践,就很难在生产中实现自身的目标。例如我们能否坚定不移地贯彻“八桂书风”的目标和宗旨,能否在某些掌握话语权的既得利益者的挑剔之后绝不
13、动摇,能否具有把传统转化成为当代性进而重建书法传统的勇气和信心,能否预见性地观察和思考道路的曲折性、艰难性。在艺术生产中的“我”产生过程的动力方面,把实践活动的整个动机与活动的动力保证加以等同是错误的,弗洛伊德主义者在其关于欲望的心理动力的论述中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拉康在对精神分裂的描述时是用一种“示意链”的崩溃来加以分析说明的,他的命题的意义在于,语言的意义不是能指与所指之间、语言的物质性之间、词或名称与指涉物或概念之间的一对一关系。詹姆逊在分析这一命题的时候指出:“从新的观点考察,意义产生于从能指到能指间的运动;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指一个词或一句话的意义或概念内容现在倒该看成是一种意义效果,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桂书风” 与书法传统重建论纲论文 八桂书风 书法 传统 重建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