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舒适度、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doc
《高舒适度、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舒适度、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舒适度、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主 讲 人:刘先生时 间:2008年11月21日下午地 点:锡华商务酒店第一会议室速记提供:创世德速记(010-89525068)主持人: 我们有请五合国际的刘总为我们讲解生态节能建筑。大家掌声欢迎!刘总: 我觉得有两点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或者我们应该是比较有共识的,第一无论是任何建筑,目前对于生态节能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第二我们国家的建筑上面的节能环保生态这方面的设计做得很远远不够,所以今天也是耽误大家一下午的时间,听我说一些生态节能方面的东西,也跟大家共同探讨,包括最近也考察了一些项目,也拿出来跟大家共享一下。 前面的这几篇不过多地浪费大家的时间,第一就是中
2、国的能源紧张的问题,能源是一把双刃剑,石油的价格从150美元跌到几十美元,这是美国打的一张牌,下一步还要打减持牌,所以他会用石油、减排来遏制我们的经济发展。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讲,无论是节能还是环保,对大家的意义都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也很聪明,我们努力做节能减排,但是我们不承诺京都协议,中国从2004年开始注重到建筑节能,一步一步各种政策出台,包括市场上对建筑也是越来越关注,都是由于这些原因造成的。 另外,还有中国的现状,我们觉得还是以不舒适、能耗高为主的状况,所以希望能在我们的建筑设计、开发中更好地去提高改善我们的产品,还有整个大环境的污染,北京开奥运会,经过一两个月工地停工,有了一些蓝天,但
3、是最近又有一些恢复,我们整个的环境问题还是很恶劣的。 综上所述,简单地回顾一下这几个方面,主要还是想强调建筑生态节能的重要性。 另外,从一些统计数据给大家分析一下可以看到,实际上建筑对于能耗、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我们常规的概念里,大家都会觉得工业在这方面的负贡献是非常大的,统计下来不是这样的,我拿的是美国的统计数据,大家可以看到,纯净水的使用占12%,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了39%,废水的排放占了65%,电力的使用占了71%,这是美国的比例,我想中国来说应该是更高的。 这是几个细分的方面,第一就是电力的使用,这个电力仅仅是指电这一个方面,而且仅仅是运行过程当中的消耗,工业仅占了2
4、7%,大家可以看到建筑的能耗有多大;第二是整个能源的消耗,不单单包括电力,同时也包括一些燃油、燃气等等,整个建筑占了39%的比例,工业只占了29%;下面是对一些资源的占有,能源的消耗、电力、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有一些一次性的材料占了30%等等一系列的数据,展示给大家还是提醒一下整个建筑有很大的问题,包括17%的纯净水的使用等等。底下是我从美国能源部的网站上看到,大家可以看到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占了40%,在中国是占到45%。 另外,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我们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建筑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美国绿色能源网站有一个简单的统计,第一可以降低建筑运行能耗的89%,第二会增加建筑的价值7.5%,第三
5、可以增长6.6%的投资回报率。这是很明显的例子,在北京我相信大家都会听说过北京锋尚这个项目,是一个住宅项目,但是它是几年前的,是高舒适度的一个节能项目,北京使馆区的人都会在这边住,楼盘的租金是紧捱着它的楼盘的两倍,可以看到对于建筑价值的提升。另外从大的方面,给大家分析一下,我们一直说建筑节能,整个的建筑节能分了这样四个阶段,随着我们对于节能的意识或者节能的认识不同,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最早是在七十年代,用中文都是一个词:节能。英文最早在七十年代叫“节省”,在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的时候,大家觉得能源非常贵,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直接卡掉需求,比如我一天可能要花十块钱才能过得比较舒服,节省的意思就
6、是把我的需求减少到只花五块钱,保持温饱就可以了;第二个阶段是“能量的保持”,从第二个阶段开始,大家才真正意识到节能应该往哪个方向去走,这个意思就是我们努力去减少建筑自身的能耗,我不以卡我的需求为代价,而是我满足同样需求的前提下,付出更小的能源消耗为代价;第三个阶段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自然界获取化石燃料,每公斤里面的能源能有多大效率的利用;到了二十一世纪,包括全球都在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无论是循环经济也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也好,提的都是这个意思,我们如何维持整个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石油价格涨涨落落,但是石油整个存储量就是能保证这么多年的使用,所以我们要研究如何节约利用能源。发达国家
7、是在从第三个阶段,到第四个阶段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典型,而我们国家现在的节能工作应该是后三个阶段的混合体,因为第一个阶段大家冬天没有采暖已经很少了,但是我们的节能工作还是比较落后,应该是后三个阶段的混合体。 所以为什么讲节能的含义呢?通过这一点也是想让大家看到我们目前的建筑节能水平相对落后,第二我们今后的建筑节能无论是设计也好、发展也好、产品也好,应该往哪个方面去发展,所以虽然都是节能,但是每个阶段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五合国际一直在推广各种节能技术,我们的合作伙伴是德国的TRANS SOLAR公司,一会儿我会给大家做一些案例分析,这是他们做的一些图片。 比较著名的是我们一起做的MOMA三期,
8、也是被评为十大建筑奇迹之一的项目,它的能源方案是我们一起做的,这是当时作的50年地缘热泵的模拟,当时也是全亚洲最大的地缘热泵的项目。 一个是Sobek,一半办公、一半别墅性质的项目,是零能耗、零排放、零污染的项目,这样项目从建筑的设计包括从建材的选择,完全是我们做的,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的建筑是纯玻璃的建筑,这样的玻璃建筑是一个节能的建筑吗?实际上这种玻璃也得益于技术水平的发展,这种玻璃是三层双Lowe的,它的保温性能可以达到0.8几,当然玻璃的造价比较高了,它所追求的是全环保,整个的建筑结构是钢结构,建筑现场没有砂浆、抹灰,到了这个建筑的建筑寿命的时候,90%的材料都可以回收,可以进入到下一个项
9、目中去。它可以降低本身的能耗,由太阳能和地缘热泵来达到零能耗的水平。 同时,它还做了很多的被动式节能设计,主动避免去消耗能源,包括利用地下的蓄热装置,白天蓄热,晚上来用,夏天蓄热,冬天来用。同时也用了这种全面的自控系统,达到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的转换。这也成为了在斯图加特当地非常著名的一个建筑。 德国是比较冷的,整个建筑的钢结构和玻璃带来的问题就是热稳定性和热桥问题,当时设计图纸的时候,整个建筑的所有断桥处理都是非常精细,包括一些楼梯的设计。所有的开窗都是通过电动开关控制的。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大家可以看到一些设计的显示,上面是光伏电池的发电板,外面是可以调的发电板,内部采用的最新式的辐射采暖的
10、系统,能源系统用的是地缘热泵,升温降温系统都是通过山体下面的地下隧道进行预冷预热的。 它为什么做了非常多的被动式的节能呢?大家通过这张图片就可以看到,这里画了两种工况,阳光很强烈,外面的温度32度,这时候它会有自动的光温控制元件,探测外部的环境,这时候会自动放下窗帘,降低能耗,开启内部的空调系统、新风系统,整个建筑被封闭起来,通过人工消耗能源的方式,维持室内的舒适度。到了晚上或者过渡季阳光不是很强的时候,遮阳卷帘就会收起来,整个窗都是由自动开窗器控制的,由自控系统把窗自动打开,内部的一些自然通风通道也会自然打开, 建筑内部你看不到空调的风口就是一个混凝土楼板,我们不做吊顶,都做到地板的架空层里
11、面,这样它可以对这个建筑夏天制冷冬天制暖,我后面会解释一下它的舒适度为什么高,这个也是最近一、二十年在欧洲发展起来的技术。 像罗氏制药在每个国家几乎都有它的总部园区,这个是它采用的第二个这样节能系统的项目。 这个也是获了上海市节能示范奖项,上海塔格办公楼,也是一个生态办公楼。这是当时的图纸和一些施工照片。 这个是合肥大剧院,建筑设计是上海的事务所做的设计,这个建筑还是或多或少受到了国家大剧院的影响,无论是建筑物的外形还是建筑的形式,国家大剧院由于建筑的巨大,整个建筑的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也是非常高的,每年是八千万到一个亿,所以合肥市政府也担心这个建筑盖了以后经营不起。所以最后是招标,我们公司给了
12、做了一个方案,我们把水源热泵利用起来,我们最后做的结果是整个设备的投资得到降低,建筑运行的能耗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有一个比较有特点的结合。 这个项目当时做的时候,国家的公建节能规范没有颁布,后来颁布以后我们对比了一下规范,大概比国家公建功能规范的要求还要节约10%的水平,基本是这样的水平,现在已经基本封顶了。 还有中国有最大室内中庭的酒店,主要有十一项技术,因为大家看到又是一个玻璃的建筑,有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的,业主也是要追求这种外形,这是一个双层呼吸式的玻璃幕墙,能够大幅削减能源消耗,因为高层建筑如果没有幕墙的话,是很难实现的。 (PPT)这是深圳的招商旗舰,这个建筑用了很多被动式节能设计,
13、并没有采用很多很昂贵的技术,这个建筑看起来里面有点像纯玻璃,其实是有墙有面,保证了比较好的节能,这个建筑无论是从外表,还是建筑的三角形态,包括大家可以看到每一个立面都是不一样的,这都是跟生态节能设计有关的。包括我们在西向立面设置了空中花园,可以有效地组合外界的缓冲区,东南向我们没有设计任何遮阳的设施,可以看到是非常整洁的立面。另外一个立面我们设置了一些固定遮阳的设施,保证整个建筑能耗水平的降低。 还有盾安集团的总部大厦,四川亨德的总部大厦。 (PPT)这是清华的节能楼,因为整个建筑是意大利人设计的,是意大利人捐助的项目,内部非常核心的辐射吊顶是我们做的技术监理。后面是住宅项目,我一会儿也会给大
14、家做一个案例分析,包括当时设计的一些分析。后面是一些高层节能住宅的项目,包括杭州中北的花园二期。还有南京锋尚,这个项目是北京锋尚的升级产品,最高端的独栋是做到了零能耗的水平,首先是一个有机的设计,第二确保建筑自身的低能耗,同时对太阳辐射进行控制,选择一些可再生的能源,包括地缘热泵、太阳能等等,实现了全年在采暖、制冷、提供新风这三个方面的能耗达到零能耗的水平。后面是这个项目开盘时售楼处的一些现场照片。 当时照的时候是售楼处,示意性地展示了一些,而这些不能满足售楼处的需求,包括可调试的外遮阳,从里往外看可以形成一定的效果,同时在下部支起来,可以保证一些很少的可见光进来。虽然有铝合金的遮阳窗帘,通过
15、内部孔洞的设计,可以保证遮掩的同时又有可见光进来,避免了你在遮掩的同时开灯,消耗电力。 前面简单过了一些案例和项目,具体到绿色节能建筑,我觉得一定会有一个比较核心的目标,所以我们设定的一个核心的目标,达到高舒适度、低能耗、环保的产品。根据这三个目标,一定会有建筑的核心方向,包括了恒温恒湿、安防等设计都要在里面。包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实现,我觉得首先这种建筑一定是精心设计、整合各种技术的,而不仅仅是寻求卖点,比如我采用了多么好的窗,这是我的卖点,而是应该通过核心品质取得市场的认可,比如2006年国家公布了绿色建筑认证,包括国际上一些这方面的东西,通过认证取得认可。同时也可以申请政策的一些奖项,实
16、现政策的回报等等。 还有写字楼的生态高科技发展趋势,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国外有这样的一个对比,这个圆饼是一个100%,这2%是这栋建筑在建造时候的投资,只占2%;6%是整栋大厦在运营从盖好开始到这个大厦生命终结需要消耗的能源费用和维护费用,另外92%是人力运行的成本,所以办公楼是给人用的,它创造了非常舒适的环境。我后面会给大家介绍一个墨尔本的二号市政大厅,大家就可以看到这种节能建筑对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作用。 刚才谈到了舒适度,要从四个方面来解决,舒适度是什么样的定义呢?这是一个典型的舒适度的定义:温度1826度,湿度3565%,风速小于0.2m/秒,无副作用冷热辐射面的形成,室内空气中各污染物
17、浓度不大于健康限值,不小于40M3/h.p的新鲜空气,没有噪声干扰,适宜的自然或人工照度。 这是瑞典在全世界的一个统计,这里有几条曲线,一方面纵轴是不满意度人员的统计,一般我们在讨论建筑舒适不舒适的时候,用不满意人群的指数来判定它,横轴室内舒适度,大家可以看到,常规在20几度的时候,这是属于自然舒适区域,没有空调采暖的时候,人会觉得很舒服。这条曲线是我们传统的中央空调的不满意度人数的曲线,在这个范围还不如没有舒服,因为它是要靠吹风实现的,为什么要靠空气调节?靠空气的运动调节室内的运动,坐在风口近的地方,冬天觉得热,夏天觉得冷,所以不满意人群永远是接近五分之一的水平。 这条曲线就是我刚才说的几栋
18、高舒适度节能建筑采用的辐射采暖系统,在2226摄氏度的时候,基本只有34%的人不太满意,基本26%的人比较满意,这是瑞典的一位教授在全世界调查的结果,大家可以看到在这里舒适度的差异。 (PPT)还有通风方式的变化。这张图是一种传统的混风的通风方式,比如这个系统会有一部分新鲜空气,还有很大量的回风,跟新鲜空气混合以后,经过空调系统混合以后回到室内,清洁的效率很低,很多的室内空气会随着回风再次回到室内,如果室内有十个SARS病毒的话,通过混合才能去掉2到3个。而现在是置换性的新风设置,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空调机组处理以后,通过加湿、降温、除毒的处理以后送到室内,由于室内的空气比较热,它会瘀积在室内的
19、下部,在我们人员的活动区域里面始终会保持很新鲜的空气,虽然人员的活动,逐渐挤压到室内的上部,没有混合,只有置换,人用的始终是新风。 由于人站在这里,就会加热周围的空气,逐步往上爬,带动人体排放的汗味,其他地方的新风就会排过来,这就是新风系统带来的舒适,它的效率也是非常高的。通过这样一次循环,可以达到8090%的清洁。 另外还有低能耗的标准,我们刚才说的三个核心之二,北京市要达到65%,中国大部分地区要达到50%,但是中国的节能规范都是处在节能升级的过程中,从最早的35%到国家的50%,到有一些地区的65%,我相信在“十一五”阶段,肯定全国范围内要上升到65%,对比一下中国和德国的节能规范,按照
20、中国节能的说法,大概要7075%的时候,才会达到比较高水平的阶段。所以我们做建筑设计、开发产品的时候,如果仅盯着国家规范的话,势必比国家规范还要低,因为国家规范不断在升级,所以建议大家把节能做得好一些。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 二、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被动式节能先进理念,同时成体系有针对地应用科技取得高舒适与低能耗。 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点,如果能够利用建筑形式把室外的环境导入室内的话,不需要消耗能耗就可以维持室内的舒适度,实现零能耗。我们做建筑设计就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的气侯特点,在这种前提下,毕竟中国的地非常大,很少有地方一年四季如春,我们不可能避免去采用这种主动的供暖空调系统,
21、维持室内的舒适度,所以充分利用被动式节能的先进理念,再充分利用这样技术达到高舒适度、低能耗。 相对理论一点的就是我们会有一个很系统的设计程序,首先就是地域相关和功能决定性。中国有这么多的气候带,我们做这种建筑,建筑的环境我们是要保证的,这是共同的目的。但是针对这个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气候带,我们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手段,设计不同的建筑形式,我们古代的建筑,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建筑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南方很多地方是阁楼、架空,会实现非常好的通风、除湿的作用,而北方都是小窗户,这都是符合气候特点的表现。 另外,什么是功能决定性呢?不同功能的建筑有不同节能的手段,刚才给大家介绍的合肥的大剧院,最早我们给
22、甲方提出来做冰制冷的时候,之前的设计院就置疑,说上海的很多建筑用这种方法都失败了,但是那种建筑是商场、办公楼,但是合肥大剧院是间歇使用的,有充分的时间利用低谷电价制冰,在高峰的时候用冰制冷,达到一个很好的节能效率,这是跟建筑的功能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它是一个多专业的整合。谈到节能,传统的概念就是建筑师的事,其实这是一个多专业的事情,对于我们利用这种整合设计理念,把这种生态节能放在中间,并不是说它是最重要的,最重要还是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工程师,把这些联合起来做一个综合化的设计。 第三是全方位技术手段的结合,不是单独采用了多么好的玻璃,或者是一个断桥的窗就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一定是从建筑的规划、建
23、筑单体的解决方案开始,然后才是外维护结构的系统设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低噪声等等,全方位的技术解决,而且要整合在一起,有的时候如果整合不好的话,会适得其反。所以一定是成系统、有针对,技术的应用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第一是达到室内的舒适度,给人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居住、停留的场所和环境;第二是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尽量节能,比如说现在有一些楼盘,应用了什么技术,你一进了售楼处,把所有的部品都摆过来,介绍这个部品是什么样的,那个部品是什么样的,这个楼盘用了11项技术,那个楼盘用了12项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有没有经过很好的整合?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可能带来的是其他方面能耗的增加。所以目的不是拼比技术
24、,不在于技术的高低多少,而在于能否达到我们的节能目的。所以要避免技术攀比的风气。同时,避免短板效应,有的时候建筑的方面的节能水平均衡发展,而不是某一块板突出,也不会带来容量的总体增加。 由于全新的生态技术的复杂性和要求比较高,我们要用新的设计工具和设计软件、设计思路去解决它,我们会引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流体力学的模拟软件,对整个项目进行模拟,我后面会有一个项目的模拟介绍和设计,回头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因为毕竟我们做的东西还是建筑,建筑既是工程又是艺术,毕竟是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融合,这个项目刚才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就是深圳的蓝牙水晶,但是比较遗憾的是由于甲方资金的原因,这个项目到现在还没有动。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舒适 低能 绿色 建筑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7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