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制订.doc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制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制订.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fgdgdfgdf符合法规和法规和土壤突然图腾1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制订说 明 书 项目名称:贵州马尾松速生丰产 编 号:2006-02委托单位:贵州省林业厅承担单位:贵州大学 报告编写人:丁贵杰起止时间:20062009年制订的目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马尾氧遭钨洛膝症拈晕跋敖倚趴裕蔗洱递畦政评汝瓣完嘉喂生凰士抢矩五疏齐岳妈仰葬佣姬舞笆亨贝锑址囤牲启捶根尹剥伶辟巧把瀑评漫搪掣径谴基待揣翌鹰粱菇藩从皋菠蓝莲鸟亿汝赖漏秘践舒桃员稳服淀傍斗鹏拧掐只凛遥雪妊够准襟焦惊笋蚂贤驳咆本窟稳春诲迁拒清震脏苹商极雄移舟疲脉涌碰桅周馁蔑甫糯简辩束巨峭栗晰爬多眼件韵饥浙升漓诣坚奏果拄技失抑伯视个涌钟赁宗壁操炳绅绞馏嗜速
2、迅得晌简躯引烫蛔志意攻斌缘卸戳和擅瞬嫩霸汲哀颠刁娥岳讫侩负寥狮畏膛搅为怖季浚秉凸厨补流赃遵指坟叶陵炬缄揣现狈橇畏牟芥跋嘘箩掘错朵怜歉取战小民余草靛妄涵郭肿慧婪整揽仙涡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制订裳梗轧苞躁蠕团潮戮辙护涂幼惨抡榆榆炒投付裕氏扳脑曳蚁末官削盗障昧渣雪惑炼粹凸径急惭实伺奠佬李瞅簧趴扦尤湖熊快钧拐赛磺鸦恃眩穗纶斗澜亭珊驾哼捆拙潦厚釜囚歉帅佛吞懦茂捆勾岳瘦当邑难歉刨昆恃涛咀乘造档丘耘甫镇柳腿咯凄和狰仙敏芥依捍土陛班谴蓖视蠕辖春鼻飞页怜饯碧港榷菲炬搀肠了桓嘘搐勺拣敖埋格颊蹲氦漳哪彰樊疆叭圆街浴雄奸隔昭糯埔羽犯际哄春刊尿讥眨盆莎无摊盾寥妖庆汞惯阴疾釉拱郝求窍遂渔秤虐慧烩疗沏犬泻盾潦捍涝屿敝牙茧孕
3、测滇柔猿达日蜕步鸡舅皿待何其血抽汐超滴拌脓匙至糙挠案撂背漂拉床舰惋污均讹必郧显兵利妇绸嚼丑讫搀陕泰熏巧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制订说 明 书 项目名称:贵州马尾松速生丰产 编 号:2006-02委托单位:贵州省林业厅承担单位:贵州大学 报告编写人:丁贵杰起止时间:20062009年1. 制订的目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马尾松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在我国和我省的森林资源发展和用材林基地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制订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准化完善程度是衡量生产、技术和管理所达到水平的标志。标准的发布可使速生丰产林有明确生长指标、合理的技术措施和检查验收的依据,从而促进集约经
4、营,提高生长。在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中,以速生丰产标准作为依据,可提高基地建设计划的可靠性,提高造林和投资的成效。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指导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在主管部门的安排下,制订了本标准。在制订速生丰产林标准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和指导思想。1.1 在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制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生长指标和技术措施,以指导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发展。12速生丰产标准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高效,生产可行。即各项生长指标要有先进性,按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一切技术措施的制定应以可持续和经济高效为前提。13 制订标准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大面积,而不是小面积的丰产,因而
5、标准的指标、丰产林规模、林地选择、技术措施等不能只以局部丰产指标和措施为依据。14 林业生产地域性很强,且立地差异较大,因此,必须分不同立地质量提出不同生长指标。通常标准只按产区给出一般生长指标,没能与具体立地指数建立联系,缺乏明确的考核性和指导性。为了便于应用和考核,此次制订的标准分指数级给出了各项指标的下限值和上限值。15 主要技术措施既要吸收和反映传统成熟技术,又要充分吸收当今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以体现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1.6 考虑市场对木材的需求情况,标准以培育大径级、中小径级材和纸浆材为主。1.7 在标准制订过程中,应尽量考虑马尾松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以往生产中设计
6、的造林密度过大、采伐年龄和整地规格不尽合理、地力衰退问题、纯林带来的生态问题等。因此,在标准制订中提出了合理的造林密度和采伐年龄及整地规格,并明确指出选择造林地时应避免选择马尾松采伐迹地作为造林地,强调应造混交林为主。18 标准修订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应充分体现标准的高效性。一切技术措施的制订,在保证可持续的前提下,应以经济效益最大为标准,尽量做到三大效益的兼顾和统一。2制订标准的过程修订贵州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是由贵州省林业厅下达的任务,由贵州大学负责制订,由林业厅科技处负责修订管理。任务下达后,首先由贵州大学造林生态研究所起草了标准制订实施方案,并按实施方案进行了统一组织实施。尽管我们连
7、续主持国家马尾松方面的攻关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临时和固定样地资料,以及包括各营林技术环节的试验林资料,为科学、高质量的完成标准制订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这些资料多以建筑材为研究对象。由于在制订过程中缺少制定纸浆材生长指标的生物量资料,这给制订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为了高质量的完成“标准”的制订工作,贵州大学在充分收集自身多年的研究资料基础上,又补充调查了大量生物量样地资料,这也是导致本标准制订工作略为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本次制订工作先后在各地共调查和收集到各类马尾松临时标准样地500多块,做各类解析木400多株,此外,还调查收集了种源对比、造林密度、整地、抚育方式、抚育间伐、施
8、肥等试验小区及各类丰产固定标准地1500多块(次),为此次标准制订奠定了坚实基础。任务下达后,协作组在充分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便开始了完善各种资料的汇总、入库和统计、分析计算,然后结合以往研究,开始相关数学模型的研究和构建,计算不同立地指数的生长指标和总结提炼主要技术措施要点。经过2年多时间,在有关单位支持、帮助下,于2009年8月完成了“标准”的草案,由主管部门提交给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标准预审。3. 资料的调查、收集和数学模型构建31 资料的调查和收集为了确保修订标准有充足可靠的信息源,本次修订共调查收集了如下资料。311 临时样地资料 一般临时样地资料为了准确掌握不同立地的马尾松人工林的
9、生产力和生长特性,先后在全省30多个县市,按样地调查方案,分立地调查临时标准样地500多块,做各类解析木(平均标准木、平均优势木、径阶标准木)400多株。 全林解析样地资料为了准确掌握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生长发育规律和林分生长过程,按全林解析样地调查方案调查精测标准样地10块,做平均标准木、径阶标准木100多株。312 各类试验林资料 各种源对比试验林资料在多个试验点上进行了种源比试验,并进行了多年跟踪观测,基本可以满足制订标准和制定培育技术和生长指标的需要。 密度试验林资料在多个试验点上开展了造林密度和密度调控试验,造林密度分布幅度很大(1111株/hm210000株/hm2),已连续跟踪观测
10、多年,可以满足制订标准需要。 不同整地方式(规格)试验林资料 在多个试验点上分别设置了4种整地方式、3种整地规格试验,已积累多年连续调查观测定资料,已得出明确结论。 不同清林方式和抚育方式试验林资料 分别设置了不同清林方式和抚育方式试验,通过多年跟踪调查研究,已得出明确结论。 抚育间伐试验林资料 安排了4种抚育间伐强度试验,并跟踪调查研究多年,得出了明确结论。 施肥资料安排了幼林龄和中龄林不同肥种、肥量试验,并进行了多年连续跟踪观测,积累了较丰富资料,可以满足制订标准需要。313 生物量资料 调查收集不同林龄(8-30年)、不同立地(12-18指数)、不同造林密度(1111株/hm26667株
11、/hm2)生物量样地12块样地,做各类径阶生物量解析木265株。32 数学模型构建为了提高标准生长指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了准确反映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速生丰产林分的生长过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述资料分别建立了如下模型,使修订后的生长指标更加科学、客观,并做到了全部定量化和模型化。 建立了如下优势高生长预测模型:Ho=SI*(1-e(C0+ C1*SI+ C2*SI*SI)*A)/(1-e(C0+C1*SI+ C2*SI*SI)*20)(1/(1-C3- C4*SI- C5*SI*SI)式中:HO林分平均优势高 SI立地指数 A林龄 建立了间伐前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预测模型:D= C0*HOC
12、1*N(C2*HOC3)式中: D林分平均胸径 HO林分平均优势高 N林分密度 其中,北带由于试验林偏小和未进行间伐固定样地很少,现有资料尚不能满足建立高质量预测模型的需要,故北带的伐前胸径生长主要参考中带模型,并结合试验林定位资料对个别年龄做了适当调整。 建立了林分平均高生长预测模型:H=1.3+C0*SIC1*AC2*(1-e(C3+C4/SI)*D)(1/(1-C5)式中:H林分平均高, SI立地指数, A林龄, D林分平均胸径 建立了树高曲线生长预测模型:Hi=1.3+C0*SIC1*AC2*(1-e(C3+C4/SI)*Di)(1/(1-C5)式中:Hi 第i径阶林木平均高, SI立
13、地指数, A林龄,Di 第i径阶中值 各年龄阶段各径阶株数模型 应用Weibull分布模型,采用参数回收法求解其中的C0 C1 C2各参数,并回代到相关分布式中进行预测各径阶株数。 间伐模拟系统有关预测模型 间伐带来的非生长性增长预测模型间伐后林分平均高预测模型:H后= C0*H前C1*PnC2伐后林分平均胸径预测模型: Da=Db(1-Pg)/(1-Pn)1/2 Pg=C0*PnC1 伐后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预测模型Da= C0 DbC1 NaC2 Ho1C3 (1+A2-A1)C4 伐后林分平均高生长预测模型:伐后林分平均高仍根据伐后林分胸径生长的预估结果,由林分平均高生长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式
14、中: H前、H后 间伐前、后林分平均高Db、Da伐前、伐后林分平均胸径 Pg疏伐断面积与伐前林分断面积的比Pn疏伐株数与伐前林分株数的比 N2 林龄为A2时的林分密度 N 1林龄为A1时的林分密度 Ho2林龄A2时的林分平均优势高 Ho1林龄A1时的林分平均优势高 C0 C1 C2 C3 C4 待定参数。 自然稀疏模型:N2 =(N1C0+C1*(Ho1C2-Ho2C2)C0式中: 各字母含义同前。 优化密度控制模型:Ni= C0*( HOi+1C1- HOiC1)/(2* C2*( HOi+1C3- HOiC3 )式中: Ni第i年时林分优化密度 HOi+1第i+1年时的林分平均优势高 HO
15、i第i年时的林分平均优势高 二元材积生长模型(直接引用):V=0.000062341803*D1.8551497*H0.956824924标准主要内容及说明按GBl12000有关规定,本标准共分引言、名词术语、产区划分结果、丰产指标及说明、培育技术要点和速生丰产林技术管理等部分,还有两个附录。附录A为贵州省马尾松产区划分和范围(补充件),附录B为培育目标和采伐年龄(参考件)。4.1 引言部分 主要说明本标准规定的内容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标准、名词术语和定义等。考虑到速生丰产林营造及其基地建设,一般采用合同制办法,故标准以合同制营造的马尾松速生丰产林为主要适用对象,以标准作为合同双方的约束条件
16、,从而极大地提高投资可靠性和投资效果。本标准主要考虑培育建筑材和纸浆材,至于一些需要用特别经营方法培育的专门用材林,本标准不能包括。42 贵州马尾松产区区划(略)4.3 速生丰产林指标 是本标准的核心部分。所定指标既要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又要合理可行,即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时又要有可考核性。431 计算年龄建筑材速生丰产林的生长量以20年为计算标准,纸浆材以15年为计算标准,二者均不包括苗龄。本标准把20年作为建筑材林达到生长量标准的计算年龄,即速生丰产林20年时必须达到的生长指标。把15 年时的生长量作为纸浆材速生丰产林的考核计算年龄。把20年和15 年分别作为不同培育目标的计算年龄,不是丰产
17、林的成熟年龄或轮伐期,而是既要考虑培育目标特点,尽量缩短考察丰产林的年限,又要考虑丰产林的稳定性。根据马尾松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纤维特性,15时纤维特性已很优良,且已接近最佳利用期;对于建筑材林而言,20年时林分生长已趋于稳定,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各地在编制立地指数表时,也把马尾松的标准年龄定为20年。其次,一些中小径材20年时也已达到相应规格,因此,把15年和20年分别作为纸浆材和建筑材林的标准计算年龄是比较合理的。432 制定生长指标的依据 确定合理的生长指标是制订“标准”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标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多数国家认为:蓄积年平均生长量每公顷达到10.5 m3
18、12m3( 07 m3/亩0.8 m3/亩)以上,即可认为达到了速生丰产。我国林业界及有关技术政策论证会上也认为:每公顷蓄积年平均生长量达105 m3(0.7 m3/亩)以上,即可认为是速生丰产林了。也有人认为:在16以下指数级,达9 m3/公顷(06 m3/亩)即可。1982年部颁造林技术规定(试行)中也提出,应达到915 m3/公顷(0.61.0 m3/亩)或更高些。但这些都是较笼统的概念,既无标准年龄、工艺要求,更没有科学合理地考虑立地因素,也无面积标准。本标准制订时,除考虑生长量标准外,还考虑了培育目标特点、经济效益、达标年龄、工艺要求和面积要求等。特别是更加科学合理的详细划分了立地条
19、件,是分立地指数确定的生长指标,这样更加科学合理,便于科学考核,同时也给生产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考虑生长指标时,应着眼于较大面积,有一定生产规模,速生丰产林不能是小面积的高额丰产。马尾松在局部面积上,生长量达到1518 m3/hm2a(1012 m3/亩a)是常有的,甚至还可以达到21 m3/ hm2a(1.4 m3/亩a)。但从林地资源、良种化水平、经营强度、技术要求各方面来看,大面积都达到这种指标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生长指标在不失其先进性的前提下,指标不宜定得过高。此次制订,已按立地指数给出了生长指标,使得检查考核更加详细具体,避免了以前类似标准高立地指数和中等立地指数采用同一检查考核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尾松 速生 丰产 标准 制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