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 红高粱 论文.doc
《莫言 红高粱 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言 红高粱 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设 计)题目: 试论红高粱的陌生化手法及其效果 (英文):A study on the de-familiarization and effect of the Red Sorghum院 别: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师范)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2年5月 试论红高粱的陌生化手法及其效果摘要红高粱是莫言作品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部,讲述了“我爷爷”余占鳌带领村民在高密东北乡一带抗击日寇、誓死保卫家园的传奇以及“我爷爷”和“我奶奶”戴凤莲的如高粱酒般火烈的爱情故事。作品的叙事风格粗犷凌厉、无拘无束、洒脱豪放,语言富有张力,为读者提供了不同寻常的阅读享受。
2、就这部作品来说,可挖掘的东西非常多,本文决定将视角集中在作品的陌生化手法上,对其进行详细剖析,从主题、人物和语言三个维度来探究红高粱的陌生化现象,并进一步探究这样的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为作品带来的实际效果。关键词:红高粱;陌生化;主题;人物;语言A study on the de-familiarization and effect of the Red Sorghum ABSTRACT “The Red Sorghum” is a representative article written by MoYan, which describes “my grandfather” YuZhanao
3、s legend of leading the villagers to fight Japanese and defend our homeland in Gaomi Northeast Country, and it also tells my grandfather and my grandmother DaiLianfengs fiery love story like kaoliang. The narrating style of the article is bold and rough, unfettered, free and easy; the dynamic manage
4、ment of language provides readers with unusual reading enjoyment. As for “The Red Sorghum”, 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study, and the essay will focus on the de-familiarization of the article, and it will make a concrete study on the de-familiarization of “The Red Sorghum” from three dimensions: theme
5、, character and language. Whats further, it will study the practical effect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de-familiarization has brought to the article. Key Words : Red Sorghum ; de-familiarization; theme; character; language目 录一、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1二、红高粱的陌生化手法及效果2(一)主题陌生化2(二)人物陌生化3(三)语言陌生化51、比喻、拟人修辞52、词语超常搭配63、对
6、比手法7三、结语8参考文献9致谢10一、 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流派产生了,它对西方世界长期流行的社会功能说、文艺模仿说等学说发出了挑战,认为文艺不是对外部生活的模仿和反映,文艺有其自身的本质和内部规律,即是“文学作品的技巧、程序、形式、词汇、布局、情节分布、变形等形式上的特点和功能等”1,提出文学有其独立自主性。由此出发,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强调应重点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而不只是研究诸如文学与生活、自然,文学与人心的关系等文学的外部关系。他曾说过:“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方面的情况来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不是世
7、界棉纱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和纺织方法。”2在什克洛夫斯基的基础上,俄国形式主义者雅各布森提出了“文学性”这一概念,他说“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为了让读者们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文学性”,俄国形式主义者们推出了“陌生化”这个概念。他们认为,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使得文学具有了“文学性”。那么,何谓“陌生化”呢?所谓“陌生化”, 就是将文艺对象从人的正常感觉领域移出,通过采取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读者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带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过:“那种被称之为艺术的东西之存在,正是
8、为了换回人对生话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称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程序是事物的反常化程序,是复杂的程序”3什克洛夫斯基在这里所说的“反常化”,其实指的就是“陌生化”。 “陌生化”的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惯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来感觉和理解事物,使人们面对习以为常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产生陌生、新鲜之感。“陌生化的目的就是让人从习惯化、机械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人们重新对事物进行欣赏。” 4因此,要想作品具有艺术性、新鲜感,
9、就要尽力创造出一种陌生的感觉,就要运用陌生化的语言,对各种素材进行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品,产生文学效果。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最初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后来的研究者将这一理论充分发展,应用到文学作品的人物、故事、环境、细节、语言等各个方面。下面以莫言的红高粱为例,谈谈小说的陌生化创作手法。二、红高粱的陌生化手法及效果(一)主题陌生化红高粱这部小说运用陈旧的现代历史战争题材,弱化意识形态色彩,打破了传统的革命历史小说讲述中共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歌颂正面英雄式的主题模式,站在民间立场上突出了其中的生命意识,展现了极富原始生命强力和自由精神的民间世界,极大地增强了红高粱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使小说
10、产生陌生化的审美效果。红高粱描写的是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自发的民间抗日战争,以及发生在这个乡野世界里的野性爱情故事。其人物活动背景虽然是抗日战争,但却不同于以往的革命历史小说。革命历史小说,特别是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其“革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中共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到既定的意识形态日的。它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的故事,讲述革命在经历曲折的过程之后,如何最终走向胜利。”5 小说描写的虽然是抗日战争历史,却远离历史范畴中的爱国、民族等宏大叙事,有意将国共两党的政治力量置于幕后,虚构土匪头了与乡间女子之间的一段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故事,意在张扬普通个
11、体的人性。小说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另一条是“我爷爷”和“我奶奶”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前一条抗日战争线索,从“我奶奶”家的工人刘罗汉大爷被日本人下令残酷剥皮而死开始,到余占鳌率领土匪队伍伏击日本汽车队,最终发动了一场为自由生存、保卫家园而发起的民间抗日战争。在对这场战争的描写里,读者看不到革命历史小说里面惯常的宏大壮烈的战争场面,看不到正规部队的英雄事迹,看不到党组织的领导,看不到队伍的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看到的只是由土匪头目余占鳌领导的土匪加村民队伍。他们原本或痛快淋漓杀人越货,或苟且猥琐蝼蚁偷生地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突然来了日本鬼子
12、,于是他们不由自主地被卷入抗日战争的时代洪流中,英勇着,战斗着。但他们的抗战并不具备崇高的民族大义和浓厚的政治色彩,他们拼死战斗是出于对日本人的无比仇恨,日本人搅乱了他们的生存状态,日本人的残酷残忍激发了高密东北乡人身上所具有的原始的、野性的、为生存而斗争的生命本能反抗与复仇。陈思和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书中说:“整个战斗过程体现出一种民间自发的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望,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历史战争所具有的政治色彩,将其还原成了一种自然主义式的生存斗争。”6这支土匪队伍中唯一可能负载政治色彩的任副官“父亲对我说过,任副官八成是个共产党,除了共产党里,很难找到这样的纯种好汉” 7却因为在擦枪走
13、火而身亡,这进一步印证小说对意识形态的疏离。在小说的爱情故事线索中,同样凸显了民间的原始野性和强劲生命力。“我奶奶”年轻美丽,风流俊俏,“走起路来双臂挥舞,身腰拨动,好似风中招飐的杨柳”,浑身上下焕发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出嫁前,她和别的少女一样渴望幸福美满的婚姻,“渴望躺在一个伟岸的男子怀抱里缓解消除孤寂”,但谁知见利忘义的父亲为了一头骡子而不顾她的下半生幸福,将她嫁给了家庭富裕却患有麻风病的烧酒作坊少东家单扁郎。奶奶伤心欲绝。这时“我爷爷”出场了,他劫走了三日后回娘家的“奶奶”, 俩人以原始炽烈的生命热情,在红高粱地里纵情野合,共享生命的欢乐与灿烂,共播生命的种子。之后,“爷爷”放火烧死单家父
14、子,成了“奶奶”的情人,也成了烧酒作坊的主人。他们在原始生命力的驱动下,在高密东北乡这块“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轰轰烈烈地恋爱,放纵情欲,越礼犯法,谱写了一曲强劲生命力的颂歌。他们身上充溢着的原始生命活力和无所畏惧的精神,以及为自由而战的本真欲望,无疑是经过作者有意识的聚焦和放大的艺术处理,使处于工业文明社会的人们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二)人物陌生化以往的革命历史小说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但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大类: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人物姓名、身份虽然各不相同,但分属同一阵营里的人物都有类似的特征:革命英雄道德崇高、意志坚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莫言 红高粱 论文 高粱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6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