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及过程的危险性分析.doc
《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及过程的危险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及过程的危险性分析.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及过程的危险性分析内容摘要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催化剂的研究,在国内国际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方法日趋完善。本次实验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及浸渍法制备出CuO-CaO/SiO2负载型催化剂,用XRD、BET及TPR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直径达到纳米数量级,CuO高度分散于载体内,晶粒度小,催化性能高。并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结构及其表面积、孔径、粒径等的影响,确定制备此催化剂的最优条件。作为一种新型的无Cr催化剂,其无毒、无污染,可代替Cu-Cr催化剂用于醛加氢过程,高活性、高选择性地制取2甲基呋喃。20世纪60年代以来,化工安全逐渐成为全球性的课题而
2、引起广泛的注意,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开发专用产品,高增值产品和具有先进功能的产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化工,不断提出化工安全的一些新问题。化工事故案例表明,对加工的化学物质性质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原理不甚了解,忽视过程和操作的安全,违章操作是酿成化工事故的主要原因。在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糠醛、氢气、2-甲基呋喃等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危险介质,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安全有序的进行,本论文利用防火防爆,化工过程安全工程,安全管理等专业知识结合相关标准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危险性分析,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急及预防措施。关键词:糠
3、醛;2-甲基呋喃;溶胶-凝胶技术;催化剂;危险性分析;安全。AbstractFurfural Hydrogenation 2-methyl-furan catalyst for the study,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have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methods increasingly improved. The main experiment using sol-gel method and impregnation prepared CuO-CaO/SiO2 supported catalyst, XRD, BE
4、T and TPR 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 characterization, sol-gel method of nanoscale catalyst diameter magnitude, CuO in the highly fragmented carrier, small grain size, high catalytic properties. Preparation and study of the condi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 surface area, pore size, particl
5、e size, etc., Preparation of this catalyst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As a new non - chromium catalyst, its non-toxic,non-polluting, can be a substitute for Cu-Cr catalysts for the hydrogenation process aldehyde , the hig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for the system to 2-methyl-furan. 20 since
6、 the 1960s, chemical safety is becoming a global issue which aroused widespread attention. secur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duction of more and better understood by the peopl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worlds high-tech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products and high value-adde
7、d products and advanced functional products, use high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chemical industry, chemical safety raised some new issues. Chemical accident cases showed that the processing of chemical substances and the nature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inciples do not quite understan
8、d, ignore the process and the operation of security and irregular operations is causing chemical accident. Hydrogenation of furfural in 2-methyl-furan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 is furfural, hydrogen, 2-methyl furans, flammable, explosive, toxic substances and other hazardous media, in order to ensur
9、e the production of safe and orderly process, the use of fire-proof paper. chemical process safety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expertise with the relevant standards to the entire process of risk analysis, identify potential risk factors and corresponding emergency and preventive measures.Keywords
10、: Furfural; 2-methyl-furan; isobutyraldehyde; sol-gel technique; catalyst ; hazard analysis ; safety.目 录引 言1第一章 文献综述11.1 2-甲基呋喃的性质、用途及生产概述11.1.1 2-甲基呋喃的性质11.1.2 2-甲基呋喃的用途11.1.3 2-甲基呋喃的生产概述11.2 凝胶法制备技溶胶-术及应用进展21.2.1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21.2.2溶胶-凝胶法的技术特点32.2.3溶胶-凝胶技术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41.3 糠醛羰基加氢制2-甲基呋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61.4 论文工作设
11、想8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实验研究方法102.1 理论基础102.1.1 加氢反应原理102.1.2 加氢反应历程102.1.3 影响加氢的因素112.2 实验研究方法132.2.1 催化剂的制备132.2.2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142.2.3 产品分析及计算方法152.2.4 催化剂表征17第三章CuO/SiO2催化剂的研究183.1 制备方法及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183.2 焙烧温度的影响183.3 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203.3.1 不同Cu含量催化剂的XRD图203.3.2 不同活性组分负载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213.4 组分用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233.4 助剂含量对催
12、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24第四章 制备2-甲基呋喃过程的危险性分析264.1 危险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264.2原料以及产品的危险性分析264.2.1糠醛的危险性分析264.2.2 氢气的危险性分析274.2.3 2-甲基呋喃的危险性分析284.3生产过程中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控制措施284.3.1 工艺过程的危险性分析284.3.2 工艺过程火灾爆炸控制措施294.4在整个工艺流程过程中的事故预防措施304.4.1 泄漏的预防措施304.4.2 电热设备的防火措施314.5在整个工艺流程过程中事故的应急措施314.5.1 发生泄露时的应急措施314.5.2 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324.5.3 发生
13、中毒时的急救措施324.5.4 防护措施33第五章 结论34致谢35附录:英文文献原文及翻译38引 言糠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糠醛生产以可再生资料为资源,主要利用植物纤维原料的多缩戊糖,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成戊糖,再脱水即生成糠醛。所以,凡富含多缩戊糖的植物纤维原料都是糠醛的生产原料,如玉米芯、棉子壳、油茶壳、稻壳和蔗糖等都是糠醛的生产原料,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大量的农林废料,为生产糠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糠醛通过氧化、氢化、缩合、脱羰等可以制成许多化工原料和产品,到目前为止利用糠醛合成的药物就有200多种,并且形成了以糠醛为原料的呋喃化学工业体系。因此,糠醛深加工的研究开发不仅会带来可观
14、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是我国糠醛行业的发展方向。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催化剂的研究,国内国际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本课题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无Cr的CuO负载型超细环境友好催化剂,研究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结构、粒子大小的影响,为加快新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应用于糠醛羰基加氢制糠醇及2-甲基呋喃的反应中,进行性能测试。此外,此生产过程中包括糠醛,氢气、2-甲基呋喃、糠醇等很多的具有易燃易爆和毒性的危险品,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安全有效的顺利进行,对此过程进行危险性分析是必须的,以探讨过程中潜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为其安全生产提供参考。第一章 文献综
15、述1.1 2-甲基呋喃的性质、用途及生产概述1.1.1 2-甲基呋喃的性质 2-甲基呋喃(邻甲呋喃、邻甲氧茂、斯尔烷),系无色透明液体,熔点为-88.68,沸点6363.5,相对密度0.827(20/4),折光率1.4332,闪点-22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微溶于水(0.3g/100g)暴露在空气中变黄,能被强碱分解。1.1.2 2-甲基呋喃的用途2-甲基呋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广泛应用于合成医药、农药、以及溶液聚合过程,也可用于生产戊二烯、戊二醇、乙酰丙醇及其酮类、2-甲基四氢呋喃等有机化工产品在医药工业中,2-甲基呋喃是合成抗痢疾药物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以及维生素B1等的重要
16、原料;它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呋喃类香料,具有烤牛肉、炒咖啡、炒棒子的香味可用于制备高级香料茉莉酮和肉味香料2-甲基-3-呋喃硫醇总之,2-甲基呋喃有着较广阔的用途,其市场前景看好。1.1.3 2-甲基呋喃的生产概述2一甲基呋喃是由苏联学者在1938年,从水解木材的木醇油中得到的,但因产率低、纯度差而不能满足化学上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工业上,2一甲基呋喃主要通过1,3一戊二烯催化氧化得到80年代后,由于利用农业废料生产糠醛的工艺逐渐简化,技术路线日益成熟,成本大幅降低,同时随着石油价格不断上涨,通过糠醛加氢制2一甲基呋喃的路线备受青睐。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年产糠醛10万吨左右,因此由糠
17、醛加氢制2一甲基呋喃更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良好的工业前景。在糠醛或糠醇加氢生成2一甲基呋喃的反应中,系统地研究Cu-Cr共沉淀催化剂和Cu一合金催化剂是由美国和英国化学工作者进行的;美国Quakeroats公司把原来一步反应改为两步过程进行,利用Cu-Cr共沉淀催化剂,n(H2)/n降醛)=50:1,糠醛转化率达100%, 2一甲基呋喃选择性达96%左右,催化剂有较好的稳定性。工业生产2一甲基呋喃首先是在美国(CILIA)和匈牙利(BHP )实现的。在苏联制取2一甲基呋喃的工艺技术研究稍晚些,他们提出用Cu-AIrZn催化剂,并以一段法(225-2500C)或按两段法进行,在两段法中,第一段在1
18、40-150压力5 MPa下糠醛加氢到糠醇,然后在250-2600C,压力0.1 MPa下生成2一甲基呋喃(,急产率为90-95% ),但是催化剂的寿命不超过200小时。前苏联专利SU941366报道,采用Cu-Cr/石墨或A1203作催化剂,进行糠醛气相加氢制2一甲基呋喃,在温度200-300、液空0.25-0.5 h-1、反应压力0.3MPa下,2一甲基呋喃选择性大于90%。但副产物多,后处理分离困难。目前,国内生产2一甲基呋喃所用的催化剂是传统的Cu-Al合金催化剂和改性的Cu-Cr共沉淀催化剂,但大多数存在催化剂寿命短、2一甲基呋喃选择性低及生产能力低等问题。上海石油化工院研制了糠醛气
19、相加氢制2一甲基呋喃的Cu-Cr/A1203催化剂,在常压、反应温度230-2400C、空速0.25-0.40 h-1,连续运转1200h糠醛转化率99-100% ,2一甲基呋喃收率达95%以上,且副产物少甚至抑制了副产物四氢糠醇、戊醇的生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1.2 凝胶法制备技溶胶-术及应用进展1.2.1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胶体是一种分散相粒径很小(1100nm)的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的重力几乎可以忽略,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短程作用力,如范德华力、表面静电力。溶胶是具有液体流动性的胶体体系,而凝胶则是具有固体特性的胶体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形成网状织构,织构空隙中
20、充有液体或气体。在溶胶-凝胶过程中,制备溶胶的前驱物可以是无机物,也可以是金属有机物。传统的溶胶-凝胶法通常以金属醇盐为制备前驱物。醇盐的水解反应是制备溶胶的前提。醇盐经水解反应生成羟基,羟基又缩聚反应生成桥键,从而形成无机氧化物的网织织构。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材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聚合凝胶法(polymericgel route),另一种是粒子凝胶法(particulate sol)这种溶胶转化为凝胶是通过胶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网状而实现的,胶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静电力,氢键和范德华力。它的孔主要取决于溶胶一次粒子的结构(包括粒径,粒度分布及形状)及凝胶过程中的粒子堆积方式,相对易于控制。由此可见,
21、对于制备孔结构可控的材料,粒子凝胶法容易操作,应用广泛,制备材料即可以是无机金属盐,也可以是金属醇盐。虽然在粒子凝胶中,以无机金属盐为原料比有机金属醇盐为原料制备溶胶困难得多,而且,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但是以无机盐为原料将是降低溶胶-凝胶技术的合成成本,消除有机溶剂污染,大规模工业化的一个有发展前景的途径。1.2.2溶胶-凝胶法的技术特点溶胶-凝胶过程是通过对制备最初过程一次粒子的形状、粒度及其分布的控制及材料由溶胶-凝胶直至固态成材的整个过程的组成、结构和组织等物化性质的控制,来达到控制最终材料表面和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 溶胶-凝胶法作为制备无机材料的一种低温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
22、在催化材料的合成。这是因为通过溶胶、凝胶方法能够较容易的调控设备参数,从而得到各种物化性质可控的催化材料,与传统的制备方法比较,溶胶-凝胶法具有以下优点: (1) 所制得的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的优点;(2) 材料的孔径分布均一可控;(3) 材料在制备和反应条件下具有结构稳定性;(4) 活性组分能够高度均一的分散在担体表面;(5) 能够根据需要制备不同晶型或无定型结构的催化材料;(6) 容易控制材料的组成,尤其适于制备多组分的催化材料和加入添加剂的催化材料; (7) 可以用于制备一定形状的材料;(8) 活性组分和担体之间有强的相互作用,可以克服由于活性组分流失而引起的失活。当然,溶胶-凝胶法也有一些
23、缺点:(1) 烘干的球形凝胶颗粒自身烧结温度低,但凝胶颗粒之间烧结性差,即体材料烧结性不好;(2) 干燥时收缩大。2.2.3溶胶-凝胶技术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 催化反应的目的是获得较高的反应速率或较好的选择性,但是催化剂表面只有某些位置具有活性,即活位性,反应物只有在这些位置上才能得到活化并转化为产物。因此,人们希望在催化材料制备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制备技术不但能够增加催化剂活性位的数量,而且能够控制活性位的性质,从而使得催化剂具有合适的催化反应性和选择性。 随着对材料性能与结构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发现决定材料性质的因素不仅是它的原子组成与结构,而且十分重要的是从其原子分子经介观概念(分子簇粒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糠醛 加氢 甲基 呋喃 过程 危险性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