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doc
《社会学论文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综述了我国淡水水域富营养化的现状、成因、主要危害,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指出要从污染源头着手,生态防治。关键词 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 X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2、7-5739(2008)16-0334-03湖泊富营养化及其水华是当今国际上重大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中国也正在开展富营养化的研究及其综合治理。中国政府把巢湖、太湖、滇池作为“九五”期间水环境治理的重点,并一直连续边治理边研究,至今虽然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效果不是太理想。加之我国湖泊水库众多,且富营养化问题非常复杂,为世界难题,在国内尚无成熟的成套治理措施。湖泊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过量的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导致过高的生物生产力(如水草、藻类、芦苇、鱼类、浮游生物),同时伴随水质恶化、水体的生态变化,逐渐将水体转化为湿地、沼泽,进而丧失湖泊原有的功能,改变湖区的生态环境。
3、自然条件下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但会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剧烈加速,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畜禽生产,旅游开发的影响。影响其进程的自然因素较多,包括水流、气候、土壤类型。湖泊的富营养化分为4种类型,即浮游植物相应型、大型水生植物相应型、草藻相应型、非相应型。从营养相应看,主要为草型和藻型2类,草藻混合型应视为过渡型。1江河、湖泊与水库富营养化现状20世纪80年代对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地区,被调查湖泊大多数已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如巢湖、太湖、洪泽湖、南四湖等),少数水库处于富营养化边缘,众多的城市湖泊已达严重富营养化(如南京玄武湖、杭州西湖
4、、九江甘棠湖、广州东山湖、武汉墨水湖等),形成一个宽带状分布,洞庭湖和鄱阳湖已具备了发生富营养化的营养盐条件;云南高原地区的湖泊水交换能力弱,一旦入湖营养盐负荷超标,则富营养化发展速度快,是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的易发区和敏感区,如滇池、异龙湖、杞麓湖的营养状态相当高,特别是滇池富营养化问题更为严重;东北、蒙新、青藏地区的湖泊富营养状态相对较低,一般处于中营养状态。近20年来,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发展速度相当快。调查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湖泊个数占被调查湖泊的比例由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的41%发展到80年代后期61%,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上升到77%,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趋势十分严峻。在2
5、6个国控重点湖泊中,水质一般较差,低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3838)V类标准,氮、磷污染较高,相当一部分湖泊还发生了“水华”灾害。水库富营养化的问题也较严重。根据对全国39个大、中、小型水库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水库中,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水库个数和库容分别占所调查水库的30.8%和11.2%,处于中营养状态的水库个数和库容分别占所调查水库的43.6%和83.1%。总体而言,水库水质是良好的,但是濒临城市和作为水源的水库也有不少出现了向富营养化演变的趋势,特别是邻近城镇的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如北京的官厅水库、天津的于桥水库、石河子市的蘑菇水库等几乎达到富营养化程度。此外,近年来我
6、国部分河流水域如汉江、珠江、葛洲坝水库的黄柏河也出现了“水华”等富营养化现象的报道。可见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中最为重要的环境问题。江河、湖、库等3类淡水水体中均有可能以惊人的速度由贫营养向富营养方面发展,其中湖泊和水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较多;但对河流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不可轻视。因为一旦河流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造成的危害可能会更大。2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2.1自然因素水体自身的特征、循环周期、所处地质环境与气候环境的性质都可能是导致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这些因素往往交互作用,共同促进富营养化的生成。浅水湖泊相对于深水湖泊更容易发生富营养化问题,如发生富营养化的太湖、巢
7、湖,由于水浅,其光照强烈,温度亦高,光合作用充分,生产力高。同时由于水浅,使进入的营养物质在相同的面积下亦有过高浓度。水体的循环周期决定水体的交换速率,决定水体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沉淀量。水体周围的地理环境决定水体的营养物质的来源类型和补给量。这些营养物质在合适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就会使藻类的繁殖速率加快。2.2人为因素具有富营养化特征的这些水体受人为因素干扰,将会促使和加速水体富营养化。人为因素的干扰可分为2个方面:一是可能使地理特征的改变为富营养化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例如水库的修建,导致了气候的改变并改变水体的流速、流量,如巢湖的闸门、三峡的大坝、滇池的防浪堤。二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促使
8、水体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2.3可导致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是营养物质的增加。淡水水域藻类大量增殖的限制因子主要是磷,其次是氮,可能还有碳、微量元素或维生素。藻类可以利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作为自身生长所需的碳源,而氮和磷成为限制性因素。在正常情况下,水域中藻类可利用的氮远比磷多。因此,磷成为最主要的因素。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富营养化过程中磷的重要性。2.4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1)水土流失和农业施肥。沿水体周围农田地表径流、融雪和降雨冲刷的化学肥料、牲畜粪便、农药、除草剂等溶入水体内,也会造成水体营养物质的提高。包含氮和磷的这些营养物质有部分沉积底泥中,并可能通过再悬浮、溶解的方式返
9、回水中,构成水源的二次污染。据调查,太湖底泥每年释放的总氮和总磷约占总负荷的25%35%。杭州西湖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湖底泥厚达0.86m,全湖1年约平均释放7.22t磷,相当于外源性磷的2倍。(2)工业污水。工业废水中氮磷物质是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荷兰地表水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废水的排放,而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流入滇池也是其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美国环保局把城市地表径流列为导致全美河流和湖泊污染的第3大污染源。在磷矿区,人类活动破坏了原来的土壤结构和植被面貌,使土壤表层裸露,在降雨条件下,散落在矿区的矿渣、泥沙、磷酸盐等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人湖泊、水库、江河、海湾,从而导致水体污
10、染。(3)生活污水与污水灌溉。近些年,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成为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之一。如大量含磷的洗涤剂的使用,食品厂、化工厂、毛皮工业等都会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据估计,我国人口人均体内排除的磷约1g/d左右,每天消耗的洗衣粉中的磷为0.21g。另外,污水作为一种可靠的水源和廉价的肥料常被用于灌溉农田,是污水农业利用的一种提倡方式。但由于一些污水中的营养物含量较高或技术原因,常常造成土壤和地表水的污染。据对37个污水灌区调查发现,有32个灌区水质不符合要求。据对富营养化的伊利湖的研究表明:其主要污染源是沿湖1 100万人排放的生活污水。(4)畜牧
11、业、渔业。在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地区,畜牧排泄会产生大量营养物质进人土壤;圈养家禽、家畜也会产生大量富含营养物和细菌的排泄物。这些排泄物极易随地表径流、亚表面流流入江河、湖泊而污染水体。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许多水体成为人工养殖的场所。人工投放的饵料以及鱼类的排泄物也给水体带来了部分氮磷。有资料报道,生产1t鱼每年要产生15kg的磷,生化需氧量(BOD)为1.04kg。据研究:长寿湖水体氮的主要来源为上游来水,占总量约76.2%;其次水产养殖约11.5%;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
12、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农田径流占输入量的11.3%;湖面降雨约1%。磷的主要来源为水产养殖,占总量约34.0%;其次为上游来水,占33.1%;农田径流占总量的32.5%。 (5)大气沉降。大气沉降不仅是悬浮颗粒物、有害气体的来源之一,也是氮的来源之一。燃料燃烧时,氮以氧化物的形式进人空气,随雨雪降落在土壤或水体表面,污染地表水源。随着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沉降也成为重要的水域富营养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学 论文 我国 湖泊 富营养化 研究 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