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设计.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设计 学 院 工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届别 201X届 姓 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职 称 教 授 目 录摘要4关键词4Abstract4Key words51 概述1.1 全膜双垄沟技术及其特点61.1.1 全膜双垄沟技术61.1.2 全膜双垄沟技术的特点61.2 全膜双垄沟技术的原理及效应71.2.1 雨水入渗叠加利用71.2.2 土壤水分抑蒸81.2.3 太阳辐射增温效应81.2.4 垄沟挡风御寒效应81.3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81.4 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的设计思路102 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总体结
2、构的设计2.1 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的性能要求及性能指标112.1.1 性能要求112.1.2 性能指标112.2 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的技术要求112.3 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整体结构的设计122.3.1 整机设计原则122.3.2 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的总体结构123 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主要部件的设计及相关参数的确定3.1 机架143.2 仿形板153.3 起垄装置163.4 运土装置163.4.1 开沟铲的总体设计及性能要求163.4.2 输土链的性能要求173.5 施肥装置183.6 镇压装置183.6.1 镇压装置的作用183.6.2 镇压轮的类型193.6.3 镇压轮的设计203
3、.7 地轮213.7.1 地轮直径223.7.2 抓地板的设计与布局223.8 旋耕刀233.9 覆土装置的设计234 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受力分析4.1 开沟铲阻力分析244.2 开沟铲臂弯矩的校核274.3 传动设计294.3.1 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294.3.2 滚子链的结构294.3.3 链条的选取294.3.4 链轮材料的选择304.4 梁的强度校核305 总结与展望5.1 总结315.2 展望31参考文献33致谢.35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设计摘 要我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特别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能利用的水资源更是非常有限。同时,传统农业粗放的灌溉方式
4、又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所以如何将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高效高产的成为当前旱作农业区生产的共同目标。在全省农技推广人员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提出了旱作农业上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全膜双垄沟栽培技术,该项技术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能最大限度地保蓄自然降水,将地面蒸发量降到最低,特别对10mm以下的降雨能够有效拦截, 使其就地入渗作物根部, 其集雨、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一般较半膜平铺玉米增产30%以上, 能显著提高旱作农业区综合生产能力, 对确保粮食安全、促进旱作农业区经济稳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推进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标准化栽培,在干旱
5、半干旱地区推广这项技术,将对旱作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设计了一种全膜双垄沟起垄铺膜机,它一次作业可完成起垄、整形、施肥、铺膜、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减少了田间作业工序,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起垄和播种质量。全膜双垄沟铺膜技术的推广,给广大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本设计用Pro/ENGINEER 软件对整机进行了整体设计,建立了三维模型,并进行了优化。关键词:全膜;双垄沟;铺膜机;设计AbstractChina is a serious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Chinas n
6、orthwest arid and semi arid region is a typical rainfed agriculture area, can use water resources are very limi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rrigation and cause a lot of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So how will the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are fully utilized, achieve the high yield
7、 of dry farming region of production has become the common goal. In complete province farming ability popularizes personnel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put forward arid agriculture on a groundbreaking innovation - the entire membrane double ridge and furrow cultivation technology, the techn
8、ology of rainwater collection surface, covering Evaporation-inhibiting, furrow planting technology as a whole, to maximize storage of natural precipitation, surface evaporation to a minimum, especially for 10mm following rainfall can effectively intercept the local infiltration, root crops, its coll
9、ect rain, drought, the yield is very significant. Generally a half flat films corn yield by 30abov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ry farming area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ensure commissariat is safe, to promote rainfed agriculture area stead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10、.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ry land agriculture of entire membrane double ridge and furrow sowing technology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in arid and semi arid reg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is technique, for dry farming development have a positive role in pr
11、omot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sign of entire membrane double furrows furrowing and film laying machine, it is a job can be complete ridging, shaping, fertilization, film, cover soil repression and other processes, reducing the field operation process,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mproves t
12、he ridging and seeding quality. Entire membrane double furrow membrane paving technology promotion, to the vast number of farmers to bring more economic benefits. The design of Pro/ENGINEER software is used to complete the overall desig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s set up, and the optimization.Key
13、 words: full film; double furrow film spreading machine; design1 概述甘肃省地处祖国内陆,黄河上游,位于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全省旱地面积36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干旱始终困扰和制约着甘肃农业的发展。面对甘肃旱作农业区降雨稀少、分布不均的现状,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民群众通过修梯田、挖水窖、地膜覆盖、抗旱播种、选用抗旱作物和抗旱品种等措施和技术,使我省旱作农业和生产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仍然没有从根本
14、上解决旱作农业区作物缺水的问题,年年抗旱,年年受旱的现状没有大的改变,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抗旱的局面。如何顺应自然规律,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自然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缓解旱作农业区作物缺水的问题,是甘肃省多年努力探索解决的方向。通过全省农技推广人员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创新研究出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上的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该项技术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能最大限度地保蓄自然降水,将地面蒸发量降到最低,特别对10mm以下的降雨能够有效拦截, 使其就地入渗作物根部, 其集雨、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一般较半膜平铺玉米增产30%以上,
15、能显著提高旱作农业区综合生产能力, 对确保粮食安全、促进旱作农业区经济稳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这项技术,将对旱作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1.1 全膜双垄沟技术及其特点1.1.1 全膜双垄沟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指在地表起大小双垄后,用地膜全覆盖,在沟内播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应用效果尤为突出。其创新点在于:覆盖方式上由半膜覆盖变为全膜覆盖;种植方式上由平铺穴播变为沟垄种植;在覆盖时间上由播种时覆膜变为秋覆膜或春季解冻时覆膜。是甘肃省在传统地膜覆盖技术基础上,探索出的一项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1.1.2 全膜双垄沟技术的特点(1)革新地面铺膜方式,提高水分利用率传统
16、铺膜方式为半膜覆盖,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低,同时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作物根系乃至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全膜双垄沟铺膜技术方式,即由传统半膜覆盖变为全膜覆盖,将播前覆膜变为秋覆膜和顶凌覆膜,蒸发量减少了3040%,大幅度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同时消除了土壤的板结现象,为作物根系的健康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这项技术,将对旱作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2)抑制田间杂草,提高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率以往我国作物是以半膜穴播种植主,即将作物种植于垄上,垄上的地膜只能抑制垄上杂草的生长并不能抑制垄沟杂草的生长,从而使土壤中部
17、分养分被杂草吸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全膜双垄沟铺膜技术,即在地表起大小双垄后,用地膜全覆盖,在大小双垄沟播内播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全地膜覆盖同时抑制了垄和垄沟间杂草的生长,减轻土壤的盐碱为害,从而提高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率,有利于作物的生长。(3)扩大了作物种植区域,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扩大了作物种植区域,将小麦等传统的作物改种为玉米、马铃薯等高效作物,使降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一般比半膜覆盖玉米增产20%-30%。(4)均衡自然降水,增强了作物的抗逆能力,使不均衡的自然降水得以均衡利用,增强了作物的抗逆能力,实现了旱作农业的可控性。(5)显著的雨水集流作用地膜全覆盖具有显著的雨水集
18、流作用。田间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作物根部,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可最大限度地保蓄自然降水,抑制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特别是对 10mm以下的降雨能够有效收集,渗入膜面以下,作用于作物根部,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6)增加了积温,扩大了玉米及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1.2 全膜双垄沟技术的原理及效应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集成了雨水叠加入渗、土壤水分覆盖抑蒸和太阳辐射增温三大原理, 在生产中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效应。1.2.1 雨水入渗叠加利用该技术采用大小垄相间的种植方式,一般大垄宽6570mm,垄高 1015mm, 小垄宽 40mm, 垄高10 15mm,大
19、小垄间形成种植作物的垄沟, 地面进行全覆盖。采用该技术后由于认为增加了集雨面积, 可使有限的降水, 甚至是 5mm以下的无效降水, 通过垄的分水作用、地膜的良好阻渗作用, 汇集到种植沟, 并沿播种孔入渗到作物根部, 变成有效降雨, 大大提高了耕层土壤水分含量, 很好地解决了普通半膜覆盖种植降水滞留面的缺陷, 集雨效果远优于平铺半覆盖方式。经测定,在自然降雨20mm后3天测定土壤水分,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播种行中0 20cm、20 40cm土层土壤水分分别比普通平铺覆盖增加 5个和 2.9个百分点。而在降雨5mm后3天测定, 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株距10cm处, 010cm、10 20cm土层土壤水分分
20、别比普通平铺覆盖高出 3.8个和 2.7个百分点, 集雨效果非常显著。1.2.2 土壤水分抑蒸由于地表完全覆盖地膜后, 基本切断了土壤向大气的水分散失, 使因棵间蒸发的无效水分散失降到了最低,同时,使土壤深层的水分加快向上移动, 明显聚集在土壤表层, 有效提高了土壤水分的利用率。多点测定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玉米全生育期020cm土层土壤水分要比普通半膜覆盖种植高出4 7个百分点, 等于每公顷多保蓄 4590m3水,相当于多降水410mm,保墒效应非常明显, 因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具有显著的抗旱增产效果。1.2.3 太阳辐射增温效应地面覆盖地膜后,由于地膜的强透光性,可使土壤获得大量太阳辐射而升
21、温,同时,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采取了全地面覆盖和大小垄相间的种植方式, 一方面增大了地表表面积,增加了土壤的太阳辐射能, 基本切断了水分向空间的汽化消耗, 从而阻止了太阳辐射能随水汽的散失,因此可以显著的提高地温。经测定,在玉米生长期内,全膜双垄沟膜内土壤 0 10mm土层日平均地温比露地高出3.5 4.8,比普通半覆盖高出1.51.8。增温效应明显。1.2.4 垄沟挡风御寒效应由于采用 10 15mm高的垄面,作物种植在沟里,垄面可以有效抑制风寒,有利于作物幼苗的快速生长。1.3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甘肃省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重点推广区域。近年来,省委 、省政府认真贯
22、彻落实省、 市决策部署,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展旱作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随着这一技术的大规模、大面积推广,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应注意解决抢墒覆膜的问题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核心是保墒蓄水,甘肃省年降水量不足400mm,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三个月,几乎年年发生冬春连旱。这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必须抓住秋季降水较多和春季土壤解冻两个有利时机,开展大规模的抢墒覆膜。秋覆膜是关键之关键,要抢抓9月下旬到10月份一个多月降水较多、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完成80%
23、以上的覆膜面积,最大限度地保蓄秋季降水。顶凌覆膜要紧紧抓住冬春降雨雪的有利时机,抓早抓主动,开春土壤一解冻,集中十天半月时间进行覆膜,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否则,一旦气温迅速回升,水分迅速蒸发,土壤失墒加快,时机稍纵即逝,贻误农时。2应注意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推广中存在着一些想种玉米的群众土地不足的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扩大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推广面积,必须按照中央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使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发展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全膜双 垄沟 起垄铺膜机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