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铜矿的研究的若干进展毕业论文.doc
《斑岩铜矿的研究的若干进展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斑岩铜矿的研究的若干进展毕业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题目:斑岩铜矿的研究的若干进展 院 别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地质工程 研 究 方 向 矿床地质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2012Bachelors Degree ThesisTitle:Some Progress Of Th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In The StudyDepartment、Major 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Ge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direction Ore deposit geolog
2、y Student name Student ID Instructors name Instructors title 摘 要本文对斑岩铜矿一词做简单的阐述,并综述了近年来斑岩铜矿的研究现状,列举了一些在这些面有卓越贡献的前辈们。对斑岩铜矿的构造环境以及成矿条件做了简单介绍,举例说明斑岩铜矿可能的成矿模式,像俯冲板片熔融模式和拆沉板片熔融模式。对中国的具有典型斑岩铜矿地区做了介绍,如德兴地区斑岩铜矿、玉龙斑岩铜矿等,并对他们各自的形成机制做了分析,阐明了近几年斑岩铜矿的研究方向。并且通过对这些地区斑岩铜矿的研究,对斑岩铜矿的成因以及成矿机制有了自己的认识,了解到其成因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
3、及到多个控矿因素,再加上地质概况的复杂多变,希望本文对斑岩铜矿的探矿以及开采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词:斑岩铜矿; 成矿模式; 构造环境; 铜矿床; 研究现状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orphyry deposits a word do simple to elaborate, and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listed some in the face of a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predecess
4、ors. To porphyry deposits of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for example porphyry copper possible metallogenic models, like dive-plate melt mode and open heavy-plate melt mode. For Chinas typical porphyry copper mine area are introduced, such as in Dexing
5、copper mine, the Yulong porphyry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etc, and on their respective formation mechanism are analyzed, and expounds th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recent years of research direction. And through to these areas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porphyry deposits and the causes of the meta
6、llogenic system hav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to understand its causes is a long and complicated process, involving multipl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plus th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geological survey, we hope that this paper to porphyry deposits exploration and mining aspects of some guidance.Key wo
7、rd: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metallogenic model; tectonic environment; copper deposit; research status目 录前 言11斑岩铜矿最初的发现和时空分布21.1斑岩铜矿的发现21.2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22斑岩铜矿的构造环境及成矿模式32.1斑岩铜矿的构造环境32.2斑岩铜矿可能的成矿模式32.2.1俯冲板片熔融模式32.2.2拆沉板片熔融模式53中国典型的斑岩铜矿床63.1德兴地区斑岩铜矿带63.2玉龙斑岩铜矿带74斑岩铜矿近几年的研究方向104.1岩浆氧化状态的确定标志及其与斑岩铜矿之间的成因联系
8、104.2岩浆中硫的溶解度及硫来源的研究104.3岩浆中氯的分配系数、含量及其对成矿的重要性104.4水与成矿关系的研究105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斑岩铜矿的研究的若干进展 前 言斑岩铜矿床通常是指与具有斑状结构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共生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铜和钼铜组分的富集体,并且以其规模巨大,全岩均匀矿化,埋藏浅,适于露采,选矿回收率高,并常伴有Mo 、Au、Ag等有益元素可综合利用等特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因此一直是地学研究的热点,不断有新的矿床发现和核心的观点提出。斑岩铜矿的研究由来已久,其成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对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成矿模式以及与其围岩的关系都
9、有很多发现。像高合明前辈的斑岩铜矿的研究综述;马瑛的斑岩铜矿的研究现状和展望;王奖臻、李朝阳、胡瑞忠的斑岩铜矿研究的若干进展;还有芮宗瑶、张洪涛、陈仁义等的斑岩铜矿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李晓峰、梁金城、冯佐海斑岩铜矿研究最新进展;郭新生、季克俭、黄耀生的德兴斑岩铜矿成矿热液来源及其演化花岗闪长斑岩的氧同位素制约等等,以及北京大学地质系的各位老师们。是这么多地质前辈们多年的孜孜不倦,多次亲身野外考察,给我们这么多宝贵的地质文献,也为我们进一步对斑岩铜矿的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我们要在这些地质前辈们研究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并根据中国一些典型的斑岩铜矿的特点,对斑岩铜矿的研究得出总结,并对斑岩铜矿的探
10、矿、开采方面提出合理意见。1斑岩铜矿最初的发现和时空分布1.1斑岩铜矿的发现斑岩铜矿最早发现于20世纪初美国西南部,因为几个矿床矿体主要产在斑岩中而得名1。但是这类矿体并不完全产在斑岩中,有很大一部分也产在斑岩体的围岩中,有的甚至主要产在围岩中。当然与斑岩伴生是这类矿床的重要特征。还有一些矿床伴生的岩石并非斑岩,但这些矿床和产在斑岩里的矿床特征是一致的。因此,这列矿床称之为“斑岩型矿床”为宜。概括来讲,斑岩型铜矿就是指分布上和成因上与一些中酸性斑岩(花岗质岩)类小型侵入体有关的巨大的低品位的细脉侵染型铜矿床。1.2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斑岩铜矿在时间上集中分布于新生代,大约占59.5%,其次为中生
11、代,大约占35%,中生代之前的超大型斑岩铜矿仅限于中亚蒙古的古生代造山带和某些前寒武纪的克拉通造山带。世界上90%的超大型斑岩铜矿集中在环太平洋带,特别是在东太平洋带的被动大陆边缘,太平洋西岸,作为超大型斑岩铜矿的仅有中国的德兴铜厂和印尼的格拉斯贝格。例如在第三纪(652Ma),通过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形成了大概20多个铜矿床,铜金属储量达到26118百万吨。另外世界的大型铜矿床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矿带智利秘鲁矿集区。2斑岩铜矿的构造环境及成矿模式首先介绍下斑岩铜矿的构造环境主要是断裂岩浆环境,也就是说,斑岩铜矿是在张性构造环境下,成矿岩浆沿断裂通道上升形成的。其次是斑岩铜矿可能的成矿模式,这里主要
12、介绍两种主要的成矿模式。再说明下近几年对斑岩铜矿的研究主要集中的地方,对中国典型的两大斑岩铜矿床做简单介绍。2.1斑岩铜矿的构造环境世界上大多数斑岩铜矿分布于岩浆弧环境,它们的形成与俯冲作用有关的钙碱性岩浆有关。世界上斑岩铜矿形成于几个特定的地质时期,与地体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密切相关, 主要形成于构造岩浆旋回的晚期阶段2。一些地质学家特别强调大地构造背景对形成斑岩铜矿的重要性, 提出了在压缩背景有利于斑岩铜矿的形成。例如在智利中北部、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南部以及伊朗等地区。斑岩铜矿并不是弧岩浆作用的典型产物, 构造扰动触发斑岩系统形成的主要因素。大陆环境含矿斑岩的浅成侵位主要受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切
13、割造山带的断裂系统和基底线性断裂构造控制。无论是岩浆弧环境还是大陆环境, 斑岩铜矿系统的发育均有3个关键的过程2, 即岩浆起源的深部过程、岩浆浅成侵位的输导系统和流体排放金属淀积的伸展环境。2.2斑岩铜矿可能的成矿模式经典的斑岩铜矿成矿模型认为,在岛弧或陆缘弧系统,来自俯冲板片的脱水流体携带大离子不相容元素,上升交代地幔楔形区并诱发其熔融,产生幔源熔体,后者经历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在地表喷发形成弧火山岩系,浅成侵位形成正常的钙碱性含矿斑岩体及斑岩铜矿系统。这个传统模式适用于智利北部规模较小的古新世晚中新世斑岩铜矿带。另外一种是西藏高原的埃达克质斑岩岩浆主要起源于俯冲堆积于地幔岩石圈某个部位的榴
14、辉岩堆积体。2.2.1俯冲板片熔融模式智利北部古新世以来,陆缘弧演化与岩浆活动受太平洋板块俯冲速率、角度和方向诸因素的约束3。在古新世早中新世,板块以正常的俯冲速度和中等的俯冲角度向智利大陆边缘下部俯冲,诱发地幔楔形区的部分熔融,导致钙碱性弧火山活动和岩浆浅成侵位,形成小规模的斑岩铜系统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系统。进入晚中新世,板块开始低度、斜向、快速俯冲(如图1),导致俯冲的洋壳板片直接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体。该熔体在相对挤压应力场中上升侵位,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中演化,发育成规模较大的斑岩铜系统。图1俯冲板片的熔融模式引自斑岩铜矿研究的若干进展图2拆沉板片的熔融模式引自斑岩铜矿研究的若干进展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斑岩铜矿的研究的若干进展 毕业论文 斑岩 铜矿 研究 若干 进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