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县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doc
《康保县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保县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康保县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国际学术界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探索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及其环境效应是研究的重点。土壤侵蚀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冻融以及其它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它地面组成物质如岩屑、松散岩层等,被破坏、剥蚀、运转、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是造成地表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也是我国国土整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明显地影响径流和土壤侵蚀,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水土流失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康保县为例,对县域尺度空间范围土地利用格局与土壤侵蚀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土壤侵
2、蚀的分类、分级与一定空间位置的某一地块相对应,分析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土壤侵蚀特征,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康保县土壤侵蚀以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为主。本文根据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1997),参考有关学者提出的土壤风蚀强度分级指标,构建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指标体系,运用GIS和RS技术提取土地利用现状、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壤质地等信息,并按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指标体系将各个信息进行叠加得到冀北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分类图,然后将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土壤侵蚀强度图叠加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图。探求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1)
3、首先阐述了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有关概念的涵义、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及RS、GIS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2)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多种信息源,提取进行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的所需的多个指标,在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地貌、植被、土壤侵蚀、坡度、土壤质地等自然影响因子,构建了康保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3)在已有的(2000年)康保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基础上,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2005年的遥感数据,制成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研究表明,研究区是土地退化问题十分严重的区域。不同土壤侵蚀强度下的土地利用特征不同。研究区土壤侵蚀以中度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34.59%;其次为轻度侵蚀
4、,占土地总面积的29.59%,随着侵蚀强度的增加,土壤侵蚀面积迅速减少。北部低山丘陵区、东部缓坡丘陵区和中南部波状平原区的土壤侵蚀程度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北部低山丘陵区以中度侵蚀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39.59%,其次为轻度侵蚀,占土地总面积的34.68%;东部缓坡丘陵区以轻度侵蚀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41.52%,其次为中度侵蚀,占土地总面积的35.44%;中南部波状平原区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27.01%、25.22%。东部缓坡丘陵区侵蚀影响的土地比例最高,土地侵蚀强度在轻度及以上,占土地总面积的92.17%;北部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强度最大,中度及其以上侵蚀强度的土地面积占该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保县 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 关系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