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第五章课件.ppt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第五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第五章课件.ppt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页,大学生社团相关理论及心理学原理,学校社团与大学生的成才发展,第一节大学生社团相关理论及心理学原理,1,一、社会心理学场论,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的场论: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的“场论”强调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人的内在需求未得到满足,便使内部的“场”产生影响,也使内部的“场”产生张力,周围的环境可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其中内部“场”的张力是决定性的因素。由“场论”可推出了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公式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f为函数。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一节大学生社团相关理论及心理学原理,1,二、大学
2、社团对大学生能力培养和心理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包含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各种适应,如学校生活环境的适应、学校学习环境的适应、学校人际环境的适应等,以及在大学期间找到和社会的衔接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和在社会生活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我们所论述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一)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含义,第一节大学生社团相关理论及心理学原理,1,2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和意义,大学生社会化的任务是多重的,既有文化传授、智力培养、技能训练等内容,也有社会认知、社会角色转
3、换等方面的内容。只有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采取有效途径和方法,才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地调动自身潜能;才能客观地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有策略地解决各种生活困难,摆脱各种生存困境,科学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才能实现人生目标和成才的愿望。大学生在应对校园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时,其社会认知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而这些能力在处理现实问题时,又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第一节大学生社团相关理论及心理学原理,1,(二)大学生社团的特点,第一节大学生社团相关理论及心理学原理,1,(三)大学生社团的类型,理论研究型社团,
4、专业技能型社团,文艺活动型社团,体育运动型社团,2,4,1,3,5,公益服务型社团,5,科技创新型社团,第一节大学生社团相关理论及心理学原理,1,三、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理论依据,(一)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于1959年创立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协助人们了解与别人互助的本质,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第一节大学生社团相关理论及心理学原理,1,(二)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的基本观点是个体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个人内在机能决定的,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实用教程 第五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