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第二章课件.ppt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第二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第二章课件.ppt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页,自我意识、人格概述,如何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和人格,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1,一、自我意识的概念与结构,(一)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1,(二)自我意识的结构,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
2、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知的水平。,2自我体验,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与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3自我调节,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者是有机统一的。通
3、过自我认知,可以明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自我体验,可以解决“我这个人怎么样?”“我是否接受自己?”等问题;通过自我调节,可以最终解决“我应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等问题。,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自我意识,我们可以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面来深入剖析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如下表所示。,自我意识的结构,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关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最有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
4、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具体内容如书中表2-5所示。,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1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自我。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进行思考和选择。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思考。,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2发展亲密关系,亲密感可能出现在朋友关系和恋
5、爱关系中,它要求坦率、勇气、伦理感,并且往往要牺牲一些个人偏好。亲密关系的建立,意味着要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而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有一方必须做出牺牲,才能发展良好的亲密关系。,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标志,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形成。,1他人的反馈,通常,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等给予清晰的反馈,从而增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2反射性评价,符号互动学者库利提出“
6、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的念概,即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像别人感知我们一样,镜子中的我或别人眼中的我就是我们感知的对象,我们常常依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己,这一过程称为反射性评价。,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3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贝姆(D.Bem)的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认为: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4社会比较,费斯廷格提出了著名的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理论,他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为此,在缺
7、乏明确标准时,人们常常和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一般情况下,一次这样的历程不足以使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完全定型,其自我意识会发生再分化再矛盾再统一,需要经过几次这样的反复。但总的趋势是,在变化的强度上一次比一次弱,由激烈趋向平稳,直至最终定型。,1,第一节 自我意识、人格概述,五、人格的概念,(一)人格的基本含义,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因此,各种心理学著作都把人格看成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心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实用教程 第二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5658.html